[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第24章

作者:洛娜215 标签: 无限流 BL同人

  贬为庶人,不可袭爵,不可继承家业,不可科举,子嗣亦不准科举。

  这是今上最后的让步,留了条命,却断了他们所有能够向上爬的路,但是今上到底还是有意无意给人留了一条,只留下最后一条——上战场。

  祖宗从战场上拼杀来的地位,你要是想要的话,就再去战场上拼回来。

  只可惜,参与其中的,或是沾到些边的十数个人,只有一个自己跑去了边疆再做拼搏,其余这些个全选择龟缩在京城。

  虽然失去了袭爵的可能性,但是这些人本也是家族的小儿子,按照世家的规矩,长子一般都是不往科考路走的,长子袭爵、管家,并无更多的余力去给朝廷任职,唯有聪慧又懂事的幼儿,会被派去念书,这是大世家已成体统的一套。

  因而,虽然无法再参加科考,不可袭爵,为庶人,一应礼制全都降为了平民百姓,不得穿丝绸,不得乘大轿,但是他们还是家族最疼爱的幼子,被救回家后跪了几天祠堂又变成了京城的小公子。

  这点,今上心知肚明。

  家国天下家国天下,他们还真是把家放在了最前了呢。

  对此,今上只是冷笑几声。

  等还有心庇佑他们的老爷子一个个都死了,难道他们的兄辈还能忍得下他们吗?

  天救自救者,今上看到的,上皇有何尝没有看到?他失落之余,将目光转向了唯一一个不同寻常之人。

  这唯一一个奔赴战场的是柳家的一个小公子,曾是世家公子,这事本也和他无甚干系,他本也不欲科考,只是其中有个朋友,托他帮了个小忙,这小公子武艺高强,又见是友人请托,二话不说就应了,这一应就应出了大事情。

  等知道这些人究竟干了什么后,这柳小公子当场与他的朋友割袍断义,并且将人臭骂了一顿。

  只是无论如何,他到底被牵扯了进去,等今上开恩将人放出来之时,他一听对他们的判决二话不说就骑马从军去了。听说现下在朔北军干的有声有色。

  这一切都是今上身边的暗吏汇报上来的,倒让今上有那么点欣慰,总算没有全都是烂到骨子里面的,还有个能救一救。

  这柳家公子正是柳湘莲。

  宝玉的至交好友之一,当初贾宝玉知道朋友被牵扯其中,还想托人去求情,被贾政和贾母都挡了回来。

  他不死心,又去寻了北静王水溶,却被水溶将这事和他掰碎了说明白,并且劝他莫要牵扯其中。

  东奔西走之下,救人无望的贾宝玉自那日起猛然发现了自己的无能之处,哭了好几次,又不能去天牢探监,倒是薛蟠走了些银钱关系塞进去了点东西,算是让柳湘莲好过了些。

  挚友身陷囹圄,却不能得救,也是宝玉薛蟠二人有了那么点想要改变念头的起因,后来得知今上对那些公子哥儿的判定后,两人又是悚然。

  原来,他们所拥有的,只不过是别人随口一说,就能夺走的。

  薛蟠和宝玉二人并一干友人去接柳湘莲时看到那些平日里高傲恣意的公子哥听闻圣旨后如丧考妣的样子,二人心头直发冷。

  失去了这些,我会是什么样?

  倒是柳湘莲洒脱,他本也不曾在乎过这些东西,只是对二人道“我误交损友,险些害了扬州城几百考生性命。”

  三人坐在柳湘莲家的庭院内,这儿因为这段时间的动荡景色颇有衰败之色,没人打理,又是秋好时节,不过几日便杂草丛生。

  他制止二人宽慰他的举动“在里头的这些日子,我都想过了,以前我虽号称纵情山水行侠仗义……到底内心还是有怨的,本朝重文轻武,我习得一身武艺,却无处发挥。”

  “现下走了这一遭……我也……能下定决心了。”

  他摇摇头,“我虽不是个文人,却也知道这次改八股为策论是件好事,前些日子我们吃酒时候还说过这事,谁知就差点被人利用了去。怪我自己没有脑子,今日圣上的圣旨上头有一句话说的很对,我柳家祖宗也是战场拼杀过来的,虽然本朝轻武,但到底还是有仗打的。北边南面异族年年来犯,只不过,之前是我自己骗自己罢了。”

  他轻轻拍拍二人的肩“我心已定,下月便去从军,自小兵当起,我便不信,没有了祖荫,我就真的一事无成了。宝玉,文起,今上是欲有一番作为的,我知你二人不喜八股,尤其是宝玉,你口口声声骂那些人禄蠹,但我亦知,你所恨的,不过是那些一心钻营只为当官而当官之人,当好官你的人,你却是不厌弃的。只是现下改考了策论,陛下所选之人,定有治世之才。”

  “你本就恨那些蝇营狗苟之人,现下可以见得的吏治清明,你又有才,不妨下场试上一试?”

  他见宝玉欲开口,忙打断他“你先莫要驳了我,你仔细想想我说的有没有道理。何况你们这次定也是为了救我多番奔走。”

  “怕是无人可救我吧。”

  两个少年闻言都露出了难过的神情,薛蟠随即转为愤怒,他恨恨一拍桌子“吃酒时候个个都说的了不起,关键时候却一点都使不上力!”

  “拿了钱还不办事!”

  “苦了柳兄了。”

  “那些个二愣子,还说柳兄指不定要折在里头,让我们别使力了,我呸!”

  柳湘莲听着二人你一眼我一句,就将他被关进去后他们的遭遇说了个遍,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笑“我知,柳某有你们两个好兄弟,这辈子就值了。”

  然后他长叹一口气“柳某被压在里头时候,牢中也有好些个小公子,初时个个都信心十足,信他们家老子爷能把他们给救了出去,等十几日后,就只能抹眼泪了。”

  “宝玉,文起,靠山山倒,靠水水流,这世间,终究只能靠自己的。”

  “我欲试试自行去走一条青云路,你二人,也得警醒着些啦。”

  最后,柳湘莲一人一马,仅宝玉薛蟠二人相送,走上了北上之路。

  这二人经由此事也是有被触动。

  薛蟠试着想要找个营生,宝玉也慢慢捧起了书册,后来,他们遇到了随林家上京的夏安然。

  自此,人生开始转圈。

  作者有话要说:

  把柳湘莲拉出来遛了一圈,作者君一开始对他的感情很复杂,因为TV版红楼三姐真的是个无辜的,冰清玉洁的姑娘,然后就因为被误会,所以自杀了。

  作者君那时候还迁怒了说话含含糊糊引人误会的宝玉,觉得都是这丫坑人。后来……看了原着(原文版)……我发现……如果我没有理解错,三姐真的也是和贾家男人们有肉体关系的(原文有些描写挺露骨的,害羞.jpg)。所以在她想要嫁柳湘莲并且被同意之后才那般开心,被退婚时候又气又羞又恨。宝玉那时候也才支支吾吾(以他的性格,对象只要是女性都不会说人坏话,但是又不好对朋友说谎,所以支支吾吾就能解释了)怎么说呢……如果是这样的话,原文的三姐的死更加让人唏嘘了,通行版三姐反而弱了些。

  本文用的是原文设定哈,不过也没关系了反正柳湘莲从军去了。

  这就是蝴蝶效应啊!夏喵和沈攻在远处江南挥了把翅膀,影响了京城里的宝玉和薛蟠,还有一些别的公子哥儿。

第30章 红楼(二十五)

  夏安然此刻写的不是正文, 是稿子,每场考试会随卷发下一定数额的稿子, 以便考生打草稿用, 最后这些草稿纸也是会上交的。

  说文科考试理论来说不需要打草稿的你就错了,对于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情况下,每篇文章都需要写下稿子, 经过再三修改才做誊抄,思路、笔触,都留在了草稿上,而且草稿也会作为你这场考试是否有舞弊的一个论证……清晰的思维脉络可以避免掉一定的麻烦。

  ……想法是好的,但是一般都采取宁可错不能放过的政策, 所以其实没有什么用。

  但是很多时候,朝廷在贴出答卷的时候也会有草稿件流出, 可以说状元、榜眼探花们的草稿比起最后的答卷, 更具有参考性。

  夏安然没打算写节流,虽然节流真的比开源容易些,但是怎么写?写皇帝大老爷你节约些,降低些你爹的待遇呗, 少娶几个老婆吧,就算是对老臣也不要那么宽容, 该收钱就收钱, 该抄家就抄家……这么写,不用多久夏小猫就会变成一张猫皮了。

  他估摸着在场的考生有半数以上会跟他一样,选择开源, 节流多半会一笔带过。

  如何开源,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加税。

  本朝自建国以来迄今都是国泰民安,修养身息,赋税却有好几年未加,至今还是个极低的数额,主要原因是基数低,本朝开国皇帝泥腿子出生,悲悯农人,而没加的原因是上皇“体恤民情”,这一体恤,可不是把儿子坑惨了吗?

  老爹还在那,难道儿子能出来说,我爸说的不加税已经过时了,我要加了吗?

  另一就是商税,但是实话说,就他和薛蟠闲谈时得知的,本朝对商务采取不赞同也不反对的政策,但是对于商人家加的税务,却算不得轻啊。

  我国现代的生活必需品商税差不多在六个点到十一个点之间,除非是某些敏感货物,进口、出口还会视情况有退税,奢侈品的进口税这个就不必提,毕竟不是刚需。

  这是因为我国还是鼓励商业流通的。

  以商税代替农税,中国为了这一目的花了多久呢?

  ——自建国,到零六年,才在现代高速发展,在中国GDP年年递增的过程中完成。

  这一切自然不是轻易完成的,农业不用交税是一则是因为机械化、高产作物、化肥普及,我国自建国初,就是以农民养活城镇,养活工业,城镇成长后再反哺农民的策略前进,而随着农产品进口,机械化进步,商业起步、工业起步,一步步的,将税务的压力从农民的身上移开,放到了别的产业上。

  最终,自华夏有国家这个概念起就一直处于付出哺育国家状态的农民,终于能够成为了被工业、商业所反哺的产业了。

  走这一步,中国走了几千年。

  但是就这个时代而言,我国用几十年,走了西方几百年才完成的路,其中更是曾经爆发过无数的问题,自00年到06年前,经历过无数次的试探、扯皮、抗议、甚至还爆发过骚乱,最终,才真正掀开了反哺农业的新篇章。

  但是加商税,最大的敌人是谁呢?不是商人集团,而是官僚。

  本朝因为是个全新的朝代,世家的力道还没有彻底张开,但是历史上的清朝情况可是完全不同,皇帝不懂得开海禁的好处吗?不想从商税上挖块肉吗?

  当然不是,只是被驳回了而已。

  海禁一开,原本沿海地区走私的欢快的那些官僚利益受损。商税一加,商家背后的官僚利益受损。

  这庞大的利益链,就连皇帝都不敢轻易触动。

  那么,如果在本朝开放海禁扶持商业呢?

  弊大于利。

  华夏地大物博,但是你不得不承认,有些地方真的就是老天爷赏饭吃。比如沿海地区,比如有深港海域的地区,一旦开放海禁,那里的商业就会飞速发展,资本快速积累。

  很快就会出现海商家族、资本家族出现,有了大笔的资金财富,自然能供养大批的读书人,读书人通过科举进入朝廷,自成一脉。

  同时,大家族有了钱,自然会买土地,土地兼并就会出现。明末百姓困苦的原因之一,何尝不是因为土地兼并?简单来说,土地兼并就是,农民变成了帮别人种田拿工资的,还是临时工工资。大地主稳赚不赔,农民成了被剥削方。新中国为了避免走老路子,干脆土地全数归为国有,一刀劈断了财阀买地的路子。

  最后,这股势力一起,国家虽然在短时间内因为税收得到了一定的财富,但是这股势力要如何打破?

  没有办法解决吗?有的。就是一切归为国有。

  由国家出面进行海贸,打击走私。

  就如明朝后期出现的官商一般,他们不是商人,是官员,奉旨行商。

  这就是和市场经济完全违背的垄断产业。

  但是要达到这个程度,首先需要国家非常强势,每一代的领导人都能一如既往的强势、冷静、清醒得成为操纵着国家的舵手,这在现代可以办到,但是古代,你能指望一个王朝每个皇帝都是人才吗?能出现两三个惊才绝艳的就已经很好了,出现四五个就更是老天给这个皇朝续命了。

  就连一开始操纵好海贸的明朝,在末期不也出现了海盗横行走私屡禁不止的情况吗?

  为什么每一个朝代都针对商人?

  因为商人是能够最快积累资本、并且善于抱团的职业。

  有了钱,就会有权,钱权结合,就会成为王朝的心腹之患。

  南北贫富差距,东西贫富差距,是现代社会都没能解决的问题,何况本朝?

  夏安然没打算从商业下手答卷。

  这个领域他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胆量下手。

  他写的是农业。

  中国古代的农业有多厉害?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前,华夏都是农业大国,但是这个农业大国强大到什么程度呢,华夏适合耕种的土地面积,仅占到全国面积的一半。

  集中在东部平原南部丘陵地区,对比几乎全国都适合耕种的印度,大部分都适合耕种的欧洲各国,自古,我国便是以一半的土地面积养活全国的人。

  所以直到现代,我们都常说——中国能养活自己的人不给世界粮食组织添麻烦,已经是我们最大的努力了,而事实上,直到超级水稻、转基因作物的出现,中国才刚刚解决了粮食自给自足不再依赖进口的任务。

  夏安然便是打算自农业上入手。

  他慢慢在稿子上写下了机械、农肥、互补植物、育种的概念。

  机械自然是农作机械,包括犁、打谷机、水利灌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