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第124章

作者:小稻饼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科举 无C P向

等所有纸张笔墨都被收了上去,闱官们便陆续把新科进士们带离皇城。

待到出了右掖门,他们才浑身一松,开始放开地谈论起殿试的情况。

“黄兄高见呀!我们怎么就想不到海禁能够达到清减官吏臃肿这个点呢!”

“不愧是我们之中的春闱第一,这不妥妥的状元郎了。”

“黄兄他朝高中,可莫忘了弟兄们哦。”

“苟富贵,勿相忘!”

……

而陆杰修和秦朝宁没过多讨论殿试的事,也没上前去凑同年们的热闹。他们互相祝对方高中,就各自走向自家的马车归家去了。

后续,殿试的所有答卷在外帘官们弥封、誊写后,就转送给了内帘官们。

殿试的内帘官也是翰林院的官员抽调为主,只是最后一道评卷人是内阁几位阁老。

他们会决定殿试的排名,列好名单。这之后,内阁呈上对应新科进士的答卷,再由圣上裁夺最终结果。

正历十年殿试后的第三天,翰林们已经挑选出了二十份卷子出来,等待阁老们的点评。

整整二十份答卷,眼下都铺在内阁的长案桌上,首辅、次首辅,五名阁老皆到场。

而阅卷的翰林们均站立在阁老们的身后,以便阁老们稍后提问,抽查他们的阅卷和提名情况。

以杨首辅为首的阁老们,逐一把答卷看过去。

他们这会儿看到的答卷已经是原卷,非弥封誊写卷。

所以,每一个新科进士的字迹、文章想法,对于他们来说,都一目了然。

先是字如其人,从字就能看得出来该学子的几分心性。紧接着,文章里的典故,语句能够看出该学子的才学程度。

最重要的是,文章里的想法,就是该学子的里子。

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出来这个人在未来朝堂上,是否会成为己方的一员。

只有信念相同、目标相近的人,才会在朝堂上的方方面面达到一股合力,去推动己方想要看到的结果,争取到符合己方的资源和利益。

几刻钟后,所有阁老都把案桌上这二十份答卷看完了。

于是,杨首辅发话道,“既然所有答卷都看过,各位大人便把自己心中的排名写到纸上吧。”

“内阁老规矩。”

闻言,次首辅汪阁老笑了笑,表明立场,“如此甚好,各位同僚也放心写吧。”

他又补充了一句,“最后还有圣上定夺呢,咱们就随心。”

这一句是提醒,该怎么意会就是在场各人的事。

一会儿后,七份名单就出来了。

这几份名单里,大部分排名是一致的。

什么水平排在什么名次,在场的阁老们水平相当,想法也类似。

唯一有分歧的是春闱排名第一的黄致远,排名第二的陆杰修,排名第三的秦朝宁。

七份名单里面,把黄致远写在第一的有三份,即三票,其余票则是普遍在前十内。

陆杰修则是获得了第二的三票,第八的四票。而秦朝宁排第一的一票,其余六票是排在第二十。

这相当于是在场的阁老们对此争议甚大。

并且,从名单上的字迹一看,众人都认得出来,那一份把秦朝宁写了第一名的名单,是出自刘阁老的手。

杨首辅一副老好人的笑容,调侃刘旭道,“刘阁老倒是举贤不避亲,坦荡得让本官佩服。”

他的话语里,点出刘阁老和秦朝宁的座师门生关系,以及给扣上了,刘旭是否存在吃相难看的帽子。

刘旭面上的脾性也是好得很,闻言淡笑道,“本官不过遵从内心觉得该文章值得一个上等。”

甭管他有没有听出来杨首辅的意有所指,秦朝宁的开海建议,他愿意一信。

他私心讨厌治标不治本的高谈阔论。

黄致远在他的名单里排第九,而同样希望从改革出发的陆杰修,他是写的第二名。

第127章 127.状元郎

内阁的意见难以统一, 最后便是抓阄定的名次。

抓阄也是内阁的老传统了,并非儿戏。

实在是,聪明人太多, 往常针对政事能够想出来的解决法子虽各有不同,却也大差不差。那么, 若是意见不决,便抓阄吧, 抓中了哪个便用哪个的法子。

这样也可以避开许多明面上的摩擦。

斗争可以,但是都能做到阁老的人了, 分寸要顾忌着。

谁的底下、门下,不是一串一串的学生、子嗣、旁支的。

做人留一线,都是给身后那些小辈留的余地。

除非,能一锅端了对方, 不留后患, 要不然,众人还是会愿意维持面上的那张纸不捅破。

内阁最终呈上给历帝的名单,殿试第一名是黄致远, 陆杰修是排在第八名,秦朝宁是在第十二名。

等在圣乾宫的历帝, 从总管太监周伯通手里接过了名单, 他把该名单从上到下看着。

越看,他的双眸就越深邃。

周伯通,已是花甲之年, 是在历帝自幼就贴身照顾历帝长大的内侍。如今,他是四品的宫殿监督领侍, 总管太监中的一员。

这会儿,周伯通半弯着腰, 把内阁送过来前二十的新科进士答卷放置在桌侧,笑着提醒历帝,“圣上都处理了一上午的公务了,何不先歇息片刻,吃过御膳后再看。”

“阿公,稍后”,历帝对着名单轻轻蹙了眉,右手在桌上叩了叩。

这是历帝沉思时候的小习惯。

只是看了一眼,周伯通便知道当今圣上是对名单不认可了。

这使得他不由得对内阁腹诽,怎么这般小的事都干不好,耽误圣上用膳了。

圣上的龙体安康不比那些劳什子事情重要?

在他眼里,什么朝政大事都不如历帝的身体安康重要。

他把历帝自幼带大,事事照顾得无微不至,可谓倾尽了心力。历帝在他这里,在唯一且最重要的。

历帝的那一声“阿公”就是对他的信任和敬重。

眼下无法,他便转身出去吩咐内侍让御膳房那边先别传膳,免得菜凉。

等历帝把所有文章都看完了,历帝提朱笔重新拟定了名单。

随即,他让周伯通晚些吩咐司礼监那边把名单送过去内阁,让内阁把奏折拟出来。

“此外,吩咐钦天鉴那边,给传胪大典拟个好日子出来。”历帝对周伯通说道,“让织染杂造局那边也给新科进士把袍、笏、靴等赶工出来。”

“诺”,周伯通应下。

随即,他上前再次心疼地催历帝去用膳。

见状,历帝也如他愿地起身了。他感慨,“阿公怕是这偌大宫里,最为朕的身子考虑的人了。”

周伯通笑着劝慰道,“圣上哪里的话,皇后娘娘、太后娘娘那些尊贵的主子,哪个不心疼陛下的。”

一主一仆说着话,殿内其余内侍均是忙活了起来。

待司礼监那边拿到历帝的笔墨,马上悄无声息地誊写了一份送至太后的慈宁宫,然后才派内侍把历帝的笔墨送去内阁。

而内阁的几个阁老看到了最终名单后,他们的心思各异。

像杨首辅的几人,皱了皱眉,半晌没了话。

直到他们中的其中一人嘀咕了一句,“圣上还是太年轻了。”

他的意思是,瞧瞧圣上,正是野心勃勃爱做梦的年岁呢。缺乏经历,这定出来的排名,一看就让人觉得天真,太天真了。

年轻,在他们的嘴里不是夸人的话。

它是冒失、能力欠缺、不稳重、不谨慎……的集合。

闻言,杨首辅半垂下眼睫,笑了笑,“张阁老又心直口快了,慎言慎言。”

他这样给张阁老的话定调,和稀泥不是一次两次了。

汪阁老和刘阁老都不在意,只当看不见听不见。

而刘旭看着状元秦朝宁,探花陆杰修这几个字,心思瞬间绕了又绕,理不清。

他默默在心里慨叹道,此二子,这明晃晃的,以后怕是也只能是好好地站在新帝面前,给新帝当一把锋利的刀了。

偏偏新帝年轻,秦朝宁和陆杰修俩人更年轻。

他们的想法跃于纸上,张扬舞爪,日后怕是少不了吃不少苦头了。

古往今来,没人会想让乳臭未干的臭小子爬到自己头上称大王。

朝堂上的人不愿看到新帝脱离掌控的不占少数,他们更不会愿意看到新帝这般迅速就建立起了自己的班子。

这里面,秦朝宁,陆杰修他们的纸上理念,那把刀就是挥向他们那些老臣的。

突然,杨首辅笑盈盈地朝刘旭说道,“哎呀,瞧我上了年纪这不中用的脑子,本官倒是忘了恭喜刘阁老了。”

“不愧是刘阁老的得意门生,着实可喜可贺了。”

闻言,刘旭:“……”

看着杨首辅又一次拿他和秦朝宁的关系出来说道,他已经能够预料到秦朝宁日后在翰林院会吃什么样的苦头了。

不过,他眼下不想和杨首辅打唇语机锋,便同样笑着,“他们这些新科进士都是天子门生,咱们要恭喜也是恭贺圣上喜得这批英才呢。”

“杨大人,您说是吧。”

杨首辅:“……”

还是那个讨人厌的刘旭,嘴上的亏都吃不得。

所有今科进士都是天子门生,再套座师门生关系就是对圣上的不敬,也有拉帮结派之嫌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