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第147章

作者:小稻饼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科举 无C P向

后续,朝堂上继续闹哄哄了两旬,等到历帝拿着刑部的最终查明结果,他就下令了,杨首辅无罪,其余有罪犯官共一百零六名,全部革职查办,依罪量刑。

这意思是,无论过去的事杨首辅有罪与否,现在的结果是,到此为止在历帝这里只会是无罪。

然后,他把杨派一系所有犯过罪的官吏一网打尽,彻底剪去其羽翼。

太和殿上,杨誉良颤颤巍巍下跪谢恩。

这之后,他主动多次请求致仕,但是历帝都挽留了他。

历帝就差直白明言,他还需要用他这把老刀。

于是,杨首辅在半只脚踏入棺材的年纪里,开始了对整个朝堂同僚拔刀的作风。

在旁的城府深些的官员看来,杨首辅没有退路了,只能且仅能把命卖给历帝,发挥他的最后余热。

而韦之贯的请求致仕,历帝竟然毫无犹豫就批了。

朝堂上的官吏们,就这般看着这位才华满溢的谦谦君子退了下来。最后,他们仍旧不理解他何苦如此。

京城里,因为韦之贯从来就没有几个往来的熟人,所以当他带上书童,寒酸地离京出发扬州那日,只有刘旭刘阁老去送了他一程。

另一边的秦朝宁,他们一行人赶路了差不多两个多月,才到的豫州境内。

对于京城中的风起云涌,他至今一概不知。

舟车劳顿之下,水部的翁阳云他们三人憔悴瘦削了不少。秦朝宁就还好些,除去有些晒黑了,人还是壮实,精神满满的。

“小秦大人,咱们离豫州城不远了,依下官所见,不如快马加鞭,今日入城?”来自兵部五军营的庄元洲,战兵营副将,上前建议道。

“那便依庄大人所言吧”,秦朝宁应道。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办,他这一路上只要庄元洲提出来的建议,他都会全权让对方决策。

闻言,庄元洲笑了笑,表示自己前去安排。

经过这段时日的相处,他真心实意颇喜爱上这个小状元郎。

他感慨,秦朝宁小小年纪,没想到还是个妙人!

小秦大人半点不像别的文官,不管真实懂不懂,天然觉得自己文官天生就金贵几分,在外处处指手画脚,尽拖后腿。相反的,他很懂得放权,做事像下棋一般有谋划。

于是,他们一队人马就加快了速度赶路,终于在太阳下山前进了豫州城。

豫州城内驿站的官吏在协助他们安顿下来后,就通报了豫州城府衙。

当晚,豫州的知府大人、知州大人、通判大人都前来驿站,为的见一面这位新上任的都水少监、兼巡按御史。

那时候,秦朝宁原本刚洗漱完,正准备歇下,就被兵卒通报几位大人前来驿站了。

他便立马换上常服,匆匆赶去驿站的大堂。

“下官秦朝宁参见朱大人!”他朝豫州知府行礼道。

“下官秦朝宁见过曾大人、汤大人!”他又朝曾知州、汤通判行礼。

“小秦大人有礼。”

“下官见过小秦大人!”

几人见上一面,朱知府便对秦朝宁嘘寒问暖了一番。

然后,他们几人之间实际上没聊多久,朱知府偕同曾知州、汤通判便离开了驿站。

在朱知府他们看来,他们自己这次过来驿站,不过是想和秦朝宁打个照面,并且告诉他们明日在府衙给他们接风,仅此而已。

事情点到为止就可以了。

要是他们这会儿在驿站耽误秦朝宁他们太久,让秦朝宁他们歇不好,那就是他们不识趣。

所以,朱知府他们来的时候急匆匆地,走的时候也是急急忙忙的。

翌日,秦朝宁、翁阳云、项俊茂、洪兴文、庄元洲,一行人吃过朝食就赶到府衙去报到。

豫州城府衙全体官吏们,在他们来到时都出来了迎接他们。

秦朝宁他们被这大阵仗有些许惊讶到。

等他们得知,大家对他比较好奇,他们一行人就理解了。

围观年纪小的状元郎,翁阳云他们表示懂!

他们工部、兵部当初也一样!

豫州城府衙的官吏们十分热情好客,还问及他们对豫州怎么看。不过,他们几人都没能说出点什么来,语言有稍许干巴巴。

主要是从他们初到豫州来看,豫州周边给他们的观感是黄土漫漫,萧条得很。

而豫州城内,比起其他州城就显得稍简陋,沿街的百姓看上去日子都是紧巴巴的。

在接风宴上,朱知府、曾知州、汤通判对秦朝宁很是热情,期间对他多有照顾,又多次关切询问他接下来在豫州境内需要他们府衙怎么配合。

秦朝宁见他们对于治理水患一事颇为着急,便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安排捡了些来说了说。

对于治理黄河一事,他前期可能会花上两三旬的时间,和水部的三位同僚一同下去考差实地情况。

如果府衙这边想给他们提供协助,秦朝宁见状,没有丝毫拐弯抹角,径直告诉他们,他这边需要历来参与过黄河改道、黄河筑堤……所有和黄河相关任务的工匠们、官吏们等的协助。

他希望府衙可以帮忙召集他们,让他和水部的同僚们有机会和有相关经验、经历的人进行见面沟通。

朱知府等人一听,毫不犹豫就应下了。

在他们眼里,只要他们事事配合到位,黄河治理一事若是成了,功劳就有他们一份!若是治理失败,那么他们就无半点过错!

这几年里,他们犯不上和秦朝宁这个宣朝年纪最小的新科状元郎过不去。

更何况,秦朝宁还身兼巡按御史。万一惹急了,小秦大人一封奏折就把他们的名字送到了历帝桌前,就才是真正的麻烦大了。

两方的人都有意和对方打好关系,因此看上去相处甚是融洽。

接着,没费多少功夫,他们互相之间趁着宴席期间,就商议好了后续的一些任务安排。

由于秦朝宁他们的人身安全由五军营的庄元洲他们负责,府衙这边就无需给他调拨士卒。

对此,朱知府他们几人心下更是欢喜。

次日,秦朝宁带着翁阳云、项俊茂、洪兴文,在府衙安排的人手带路之下,开始出发,前去黄河流域实地考察情况。

朱知府他们挑选出来给秦朝宁带路的人,是豫州境内土生土长的人。

该衙役出身于黄土高坡,自小就在黄河周边长大,对地形熟得很,还对周边的百姓之间,再重的方言口音也能交谈自如。

待他们一行人离开城门,马车约莫走了半天的路,才到的黄河河道附近。

此时,正值晌午,艳阳高照,稍微驱散了春末的寒意。

但是,马车外的风很大,还夹杂了沙砾,等他们下了马车,片刻就把他们的一行人都染上了一层尘似的。

“小秦大人和各位大人,您们还是在车厢内吃过晌食,再戴上面巾下来吧。”府衙派来带路的衙役恭敬地说道。

见状,秦朝宁便让全部人都回到马车里先吃点干粮垫垫肚子,这个衙役他也喊上了马车里。

一开始,该衙役听罢后很是诚惶诚恐,表示自己在豫州早已习惯了这种生活。那点沙土,他不怕的。

后来,还是在秦朝宁的坚持下,他才上了其中一辆马车。

在人多了之后,两辆马车的车厢内颇为拥挤,但怎么地,也比在外头吃被沙尘沾染的馒头、饼子要好。

众人吃过干粮,喝过了水,按照该衙役交待的戴上面巾护住口鼻,才展开这一段河道的地形考察。

第149章 149.勘察

秦朝宁从《尚书·禹贡》、《河源记》、《水道提纲》等古籍中搜集的信息, 把黄河的情况直接划分为上游、中游、下游来区分治理。

据已有记载,黄河早些年的治理办法里,基本上都是在上游挖塘蓄水冲刷河道, 想把河道冲宽,让其每年在春末冰雪融化之际, 在伏汛、秋汛暴雨激增期间,能够有更宽更深的河道来承载水量, 达到防止河水外溢造成的水灾。

然而,由于黄河河水里自身含沙量很高, 这种方法不仅不能拓宽河道,还会增加中下游的泥沙堆积,推高河床,在伏汛、秋汛时让水患来得更加剧烈。

这造成的水患数量只有增加, 并未减少。

像黄河中游地段那一带, 朝廷以前则是年年修筑河堤,用土法子加固,加高。

这种治理方法, 最终的事实证明,都是治标不治本, 往年时常在黄河水量上涨期间顾头不顾尾。

至于水灾多发的下游地带, 决口泛滥则是每年都多发。

这片区最为萧条,百姓受其害最为惨重。朝廷以往在这里投入极大的人力物力,都收效甚微。

这几年, 豫州城府衙还多次派出人员去到下游地带劝那些土生土长的百姓们进行搬迁。

不过,这其实仍旧只是无法中的无奈之举。

秦朝宁他们一行人这段日子里要考察的河道, 是沿着豫州境内,属黄河流经的中段和下游地带。

任务算得上是很重的, 因此,他们连徒步的速度都得加快,尽量节约时间。

今日,豫州城府衙派给秦朝宁一行人的衙役,把他们带到的地方,是黄河中段水流最急促猛烈的一处河道。

在这里,秦朝宁他们可以直观感受到河水里潜藏的蓄力和危险。

河面上,土黄色的波浪滚滚,水流湍急。河水狂暴且疾速地冲刷着河岸,像是一头毫无牵制的猛兽,玩命扑向站在河岸边上的人。

秦朝宁他们被震撼到失去了言语一瞬。

大自然扑面而来,仿佛能撕毁一切的力量,显得他们这样的物种渺小至极。任何反抗在绝对的力量面前,都如蝼蚁般不堪一击。

在场的所有人,被四溅的河水打到身上时,皆是惊呼一声。

这景象实在壮观,像是能够烙印在他们灵魂上一般牢固,让他们见之不忘。

之后,他们一行人在后续的一个月里,走遍了黄河中下游地带。

期间,他们还走访了其中的部分村落,了解当地百姓真实需要面对的灾难情况,以及百姓们是如何讨生计的。

等到了清明前,他们才回到豫州城内。

驿站那边,这段时间里堆放了许多从京城寄过来给秦朝宁的信件,还有各种镖局送过来的箱笼。

而府衙那边,朱知府、曾知州、汤通判在秦朝宁他们返程,就去城门接他们了。

在看到秦朝宁一行人像是脱了一层皮似的狼狈,几位大人不由得发自肺腑对他们产生了敬佩之意。

尤其是,他们细想秦朝宁还比他们府上的儿子年岁小后,他们几人的感受就更加复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