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门庭 第131章

作者:青山见晓 标签: 豪门世家 天之骄子 历史衍生 正剧 无C P向

这个时候,府中侍从不会来打扰。

果然,自屏风绕进来的,是端着案盘的荀攸。

盘中一盏一碟,盏中冒着白色热气,碟中放着几枚冬枣。

还没闻到味儿,就让人忍不住屏息。

终于,深褐色飘着苦涩味道的液体,被放在案前。

荀柔缓缓端起,脸色逐渐凝重。

荀攸探头望了一眼桌上拼了一半的信,轻声开口,“小叔父可需帮忙?”

荀柔却看向他领侧。

昨日是他一时没注意,大侄子襜褕之下分明是未曾修葺的粗麻斩衰之服。

“我昨日不该发怒,还请公达见谅。”昨天那一场,他之后都忘记道歉了。

“天气严寒,小叔父还请尽快服药。”荀攸恭声道。

……请相信他,他并不是怕吃药,借故拖延。

算了。

荀柔深深呼吸一回,端起药一鼓作气灌下去。

“方才长平侯、王校尉遣家人来祭,”荀攸缓缓道,“虑此二人不同寻常公卿,攸让人接了礼。”

“……嗯。”荀柔迅速往嘴里塞了一枚冬枣,鲜甜清脆,就是有点凉。

长平侯就是吕布。

当初荀柔想让天子在三辅给吕布一个封地,最后到底没成,退而求其次,封在上党郡的长平,封了一千户。

这个地方,被白波军和南匈奴占领,收入必然是没有,但它曾有一个响当当的主人,历史上第一任长平侯,是汉武帝的大将军卫青。

至于王校尉,是曾经的河南尹王允,这位老大人不知如何走通了董卓的路子,在袁绍出奔后,被任命为了司隶校尉。

自王校尉上任以来,雒阳周边的治安一落千丈,西凉军比袁绍之时更加招摇,不过王允本事不错,就这样竟又劝得吕布不曾引发几方冲突,也算是厉害人物。

荀攸又望了一眼案上的信,再望向他,却少见露出犹豫神色。

公达还要说并州吗?荀柔忍不住运气。

见他如此,荀攸不再多话,将药盏收起,准备端下去。

“公达有什么话,直说便是。”他要走,荀柔又忍不住开口了。

荀攸微微一愣,回过身来,见荀柔低头拿了一片碎纸往裂隙上怼,顿时不知该笑还是该叹。

正事重要。

他重新在案旁坐下来,“小叔父原意大抵是想以将军张辽一部,与五原太守互为犄角,以此二人稳定并州北部的南匈奴,可是?”

“我知道五原郡靠北,与中原相隔,但五原郡有长城,以此为拒,占地利之势,兵马钱粮后也不必担心,必补给充足,难道还不够?五原、朔方、雁门、云中,都是我大汉之地,岂能让与匈奴?”原本不想生气,但说起边事,荀柔仍然忍不住激动,“我可以直说,我之所以舍刘虞而向公孙瓒,是因为公孙瓒会一心想为大汉夺回乐浪、辽东二郡,刘虞绝不会!”

荀攸不明白荀柔为何执着于人烟稀少的偏僻远地,但也心知此时不是讨论此事的时候,他缓了缓,等荀柔安静下来,这才平声静气的开口,“攸并非以为不该收服远郡,只是如今形势,小叔父可有想过?六叔父助公孙瓒大胜乌桓,远逐弹汗山固然可喜,然于并州,恐怕却会是祸患。”

“……请细细道来。”荀柔心上一悬。

其实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荀攸一解释,他就明白过来。

所谓连锁反应而已。

乌桓和鲜卑,不是电脑游戏上的阶段怪打赢就结束,而是庞大而坚韧,在天寒地冻的自然环境之间,挣扎生存的北方民族,就像历史上曹操在柳城大胜,几乎灭绝乌桓,这个民族的余脉却在鲜卑,在南匈奴之中留存下来。

乌桓和鲜卑部族向西驱逐,而整个长城北面,完全是匈奴人的草场,按照草原上的习俗,他们若要存活下去,会依附其族成为奴隶,匍匐在匈奴人的靴下。

而如此,匈奴就会壮大,不会满足于继续留在冰雪的北方,或者说,他们从来不会满足于寒冷的,草木稀疏的北方。

冬季和春季,是所有人都难捱的时候,也是匈奴一定要南下劫掠的时候,他们要同汉民争夺生存空间。

弓马娴熟、凶悍成性的乌桓,将成为南匈奴的先锋,想到这点,荀柔不得不生怵。

“匈奴也未必……”虽然统称匈奴,其实是十几个部族组成的联盟,彼此之间未必和谐。

“小叔父,于大汉,于社稷江山,如今,你不能败。”荀攸沉声道,“一但并州失利,董卓会逼迫到如何地步?”

“还不止,”荀柔垂首,左手止不住颤抖起来,“吕布、高顺等俱是并州人,一但并州失利,雒阳城中的并州兵卒,必然人心惶惶。”

“文若所言,当先定中央,再图其他,攸以为善。朔方、云中五郡,在桓帝时就多为匈奴所据,叔父若想收复,不如等中原平定之后,再徐徐图之。”

可是……

荀柔闭了闭眼睛,他亲眼见过沦为匈奴人奴隶的汉民,而如此他和曹魏,和司马氏又再有什么区别?

然而,他的确很难给并州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援。

波连的平难军可以给他的兄长提供一些粮草和武器,但如果匈奴真的和乌桓、鲜卑联合,他们是阻挡不住的,荀柔也不可能下命令,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阻挡,之后呢,中原战乱他又怎么办?

并州……还不够分量。

“……是我思虑不周,”他低声喃喃。

存地失人,人地两失,存人失地,人地两得。

他明明将曾记得的战略全写下来,送给波才,结果他自己倒忘记了。

“我明日便派人北上,”既明确失误,当然立即改正,荀柔站起来,仰首书空,手指凭空描绘并州地貌,“让波才领五原郡汉民……迁移至黄河以南。”上党、西河是他能接受的底线,“沿途收拢百姓,勿使为匈奴所害。”

荀攸听完,欲言又止。

“公达?还有不妥?”荀柔立于案前,垂眸看向他。

荀攸这次摇了摇头。

他很清楚,让小叔父放弃并州百姓不可能。

只希望,乌桓、鲜卑与匈奴没那么快联合到一处。

第142章 除夕岁首

跪、拜,再跪、再拜……

寒冬岁末,除夕祭祀。

滞留雒阳的诸荀,在辈分最长的荀忱主持下进行岁终祭祀。

之前,荀忱有来问荀柔是否愿意主持祭礼,荀柔推辞后,他也就只好上阵了。

祭礼之后是飨宴,因为一半人在丧期,酒食便显得疏陋,好在双陆、围棋、猜枚这些游戏玩起来,宴会气氛还是很热闹的。

荀柔手气不好,在双陆棋上连输三盘,站起来退位让贤。

他一起身,就看见另一边围棋组,荀攸身旁立着荀缉,父子两一道围观,两人都穿着绛色深衣,双手拢在袖子里,一模一样的面无表情,眼眸深邃的盯着棋盘。

平时他怎么没发现,这对父子这么像?

荀柔忍不住一笑,就见荀攸抬起头望这边看来一眼,踱步走过来,“现在将近二更,明日进宫朝贺,子时就要起来,小叔父不如回房稍事休息?”

一听到明天早起,荀柔就忍不住打了个呵欠。

“也好。”他舒展手臂,伸了个懒腰。

大侄子是好心提醒,只是他回去未必能睡得着。

礼仪曰: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这句话的意思是冬至放假、放大假。

所谓择吉辰而后省事,负责演算吉时的太史令,在他的暗示下(对方自己也十分乐意),就将吉时一直后拖,一杆子支到除夕,拖到不能再拖。

没办法,岁首大朝也是写进礼仪的。

在今天,他将将渡过了一个奢侈的二十天年假虽然除了能睡懒觉,他一天都没歇,还是觉得时间不够。

而现在的他,就像现代时空大假放完又面临考试的学生,预计的学习任务还没完成,所以既心虚又空虚又痛苦明天开学,要起一大大大早。

多早?

夜漏未尽七刻凌晨三点钟,他需要衣着整齐入宫朝拜。

也就是说,几乎一点就得起床。

并且接下来整个正月,都是各种祭祀典礼,经常需要昼夜颠倒,通宵达旦。

灵帝在位时,他头一次为官错过了正月,第二次遇见灵帝生病,躲过两回。

这一回,新君继位的新年,是无论如何也躲不过除非袁绍提前打上来。

走出正堂,迎面寒风,冻得一哆嗦,瞬间全身的温度都被带走了,荀柔连忙将斗篷裹紧,虽将要入春,但冬寒还未销尽,风还是很硬,雪还没化完。

“还真是小冰河期啊……”

颍川的纬度与雒阳相差并不大,从他在这时代生活,似乎是一年比一年冷的。

“小叔父?”荀攸跟上来。

“我是说,今冬比历年都要冷啊。”踩在地面就像踩在冰上,荀柔却像一个拖延交作业的学生,走得特别缓慢。

荀攸点点头,“幸而将尽。”

“是啊……”寒冷却和平的冬天,这就要过去了。

荀柔深深呼吸了一口最后的和平空气。

但作死的后果是,咳得他上气不接下气。

这个冬天,他几乎一半都处在病弱的debuff状态,偶尔会恍惚感觉到人物板面在持续掉血。

“小叔父明日不如告假?”荀攸担忧道。

荀柔摇摇头,“明日是岁首。”

新年新气象,明日大朝,董卓要不干点啥,他都不相信。

这个事吧,真想想都很绝望。

话说回来,这种事大侄子定然清楚,以前都不会问出口……

“我欲让阿平送信回颍川,不知可否?”荀柔脚步一顿。

“自无不可,小叔父直接吩咐他便是。”荀攸毫不犹豫回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