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山见晓
荀攸一路与往来官吏点头致意,忽然心中一闪而过。
这,不正所谓,人心可用么?
少府卿毛玠,简朴清正,干练耿介,灵帝时为豫州陈留吏,就颇有政声。
天子西迁后,中原成为战场,毛玠领家人避乱,一路为人佣工酬钱,用了两年,才走荆州溯汉水、丹水抵达长安。
到长安之后,反倒容易,颍川与陈留同属豫州,相隔也不算远,早前跟随荀氏迁都的士族中有旧友推荐了他,而恰好尚书令荀彧曾为颍川主簿,听说过他的名声,试对律典政令,竟十分欣赏他,直接将他推荐给太尉荀柔。
他先为市令,平抑长安物价,获得功绩,接着就因为对内造上方所经营观念,与太尉荀柔“教百工、存百技、惠百姓、蓄财有道、王室自养”的理念相合,升任为少府。
而被他取代的前任,也是太尉信任的私人,据说与荀氏有两代交情,但太尉就因为其人才能不足,将之换下去管理上方所,将他任命为少府主官。
这在前代,几乎不可想象。
在从前,吏属即使干才出众,天子公卿也只会赞扬主官能用人,若是过于出众,甚至会转而被半讽半刺,认为架空主官,行为不当。
被任命为少府后,毛玠坚定相信荀太尉,是唯一能革除旧弊,重定天下之人。
荀、毛二人相见行礼,上堂入座后,荀攸问起皇子迁立宫室之事。
皇次子其实已是长子,眼下已经三岁。
其母董氏因犯错已退居永巷,由蔡皇后抚养。
三岁的皇子,已可以拥有独立宫室。
天下苦外戚久已,纵使蔡皇后至今并无逾距之行,早早让皇子独立,也是一件让人无可反驳的好事。
至于其他政治因素,自不为外人道哉。
而迁都后内廷宫吏精简,为皇子迁宫之事,就全权由少府负责。
“长乐宫前殿西侧永昌宫与永寿宫,皆已修缮完毕,栋柱窗棂陛阶俱新漆,永昌宫作前殿,为皇子学习之处,永寿宫在其北,为寝殿以作起居,已按制摆放案几、架柜、床榻、屏风等物,席幔亦皆制成,只待定下皇子迁宫吉日,便令人铺挂。”
毛玠从本心,就不看好天子与蔡皇后教养皇子。
他常常出入内廷,见过天子及其后宫,天子糊涂好色,蔡皇后软弱退避,这对夫妻毫无担当,也不懂治国之道,皇子应当早早搬离,以免受父母影响。
有他一力督促此事,工程进展速度飞快。
“宫中侍奉宫女、侍从等,少府可有安排?”荀攸虽未跟踪流程,但对工程进度有所耳闻,并不惊讶。
他来此,也并非为过问那几间宫殿装修陈设。
“我已从永巷、掖庭中挑选了一百名行事勤谨,出身清白的良家子。”毛玠从身后竹架上迅速找到一份书卷,毫不迟疑递出,“这是名录,请御史中丞堪验。”
荀攸点点头,直接将书卷纳于袖内。
“不知,对于皇子傅母、长史,可有安排?”毛玠忍不住问。
此话,以他之身份,原不该问,却又忍不住。
虽说天子年纪还轻,后宫也有妃嫔不时传出怀孕,但自本朝以来历代天子早逝,又子息不孳,也是事实。
皇子三岁,看上去还算健康,出身虽然有瑕,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是下任天子了。
皇子长史与傅母,与奴婢不同,有官阶食秩,作用并非是服侍起居,而是内廷吏,如天子身侧侍中,对皇子有教导匡弼之任,实在太要紧了。
荀攸抬眼看过去,目光沉钝幽深,令毛玠一凛。
“御史郗虑,长安恤孤史荀采。”
“啊……”毛玠忍不住惊出声。
郑玄弟子早仕荀氏,郗鸿豫为其中翘楚,早进入御史台,与如今从太尉之征的陈长文,公认为御史中丞荀攸的左膀右臂。
而长安恤孤史荀……竟是太尉亲姊!
固然意料之外,却又似乎于情理之中。
……
此时,身在南郡的荀柔,既不知荀光升官掌权之后,送出的征辟令,不只是冀州名门闺秀,还有闭门居家的阿姊。
而人在家中坐,官从天上来的荀采,也绝对出乎他的意料,在收到荀光来信后,并未过多犹豫,就拜领了印符,并在不几日后,再升一级,成为皇子傅母。
而授得内命官职后,荀采次日即乘车进入内廷吏,前往皇子身边,开始承担陪伴教导的任务。
归根到底,这是荀柔自己的锅。
接到荀攸询问他相关人选的信后,荀柔没多想,就让荀攸自择长史,而傅母,他当时一下想到恤孤寺,就让荀攸不如问问荀光意见论才学,恤孤寺的女史们,怎么也比某个公卿的妻子更加优秀。
眼下结果,正是他妹妹荀光的意见。
一切安排妥当,尘埃落定,传书给荀柔的时候,他正借着南郡物资丰富,在公务之余,与贾诩加速过完婚前四礼。
出征前,荀柔已从堂嫂处得到阿姊许嫁的反馈意见,再不舍、忧虑、焦心,他也只能遵从。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前四项礼,都无需新娘本人,而两家既然已有默契,就用不着扭捏。
迅速过掉漫长的前摇,等回到长安,时间合适,算出吉日,就可请期、迎亲,可避免再因为各种原因耽误。
至于贾诩会来荆州,表面上是为了协调冀州大军与荆州这边,前往江东协同作战。
更深一层,是荀柔厌烦如今幕僚间的争斗,急需贾诩这位资历深谋士,作为军师祭酒坐镇整顿。
一开始,他对于华歆等人拉帮结派,勾心斗角是有预期的。
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从长远看,二三人小团体决事,容易考虑不全面,幕府存在是必要的。
而华歆、刘晔,一个天下名士,一个刘氏宗亲,半斤八两,定位相似,才能智计,旗鼓相当,又都功利心未死,不争才是怪事。
陈群、司马懿、王凌这些名门之后,家学渊源深厚,立即、迅速而熟练地完成抱团、站队,也不是多难猜想。
然而,荀柔没心情搞帝王制衡术。
又不是和平日久,搞点事活跃气氛,他脑子里多少问题在打架,哪有精神一天给他们断是非。
于是干脆摇人。
贾诩是前辈、有实在功劳,再加上,如今大家都知道,他马上要当太尉荀柔的姐夫,这辈分一算,一干幕僚顿时老实了,让荀柔总算耳根清净下来,琢磨正事。
在南郡这边,他一边要依靠蒯氏为向导,利用投靠过来的荆州士族,给刘表施加压力,让他尽快放弃抵抗,接受宗正这一官职,光荣退位一鞠躬。
一边还要在这些荆州士族中间周旋,看是否能制造一个限制蒯氏的势力,还不能让蒯氏兄弟发现。
一边还要和荆州水军力量接触,琢磨如何收拢。
想要收拢蔡瑁、张允,则必须先搞定刘表,而黄祖与刘表的亲属关系,要稍远一点。
其堂弟黄承彦,取妻蔡氏,与刘表继妻蔡夫人,是为亲姐妹。
这就有操作空间了。
且,三国演义里赫赫有名的蔡瑁、张允,还只是毛头小子,手下那三五艘船,他都看不进眼里。
嗯,这个黄承彦,好似是历史上诸葛孔明的老丈人,但如今诸葛亮都到长安去了,看来这对伉俪,可惜是结不成……
荀柔展开长安来信时,正不无遗憾的这样想。
正巧,文若劝他礼遇荆州隐士,黄承彦就是荆州知名隐士。
而公达!
哈!
哈哈哈!
读完荀攸来信,荀柔想仰天大笑三声。
连眼前贾文和这张开始长褶子,让他横竖看不顺眼的老脸,都可爱起来。
他阿姊要奋斗事业,那过去所有担心都不是问题。
傅氏宫中执勤,五日一休,他可以教导皇子为名,入宫和姐姐见面,至于贾文和,不过只是姐姐闲暇时候的小甜品了。
“唉,”他极力控制着上扬的嘴角,把着信纸,将那一截给贾诩看,“可惜更无适合人选,只好辛苦阿姊,入宫教导皇子。日后,还请文和多担待啊。”
至于后悔,姐姐既想嫁,就没这个选项。
第300章 襄阳访贤
南船北马,七省通衢。
这是襄阳。
环滁皆山也,杂树如缀锦,广田入林翳。
这是襄阳城外岘山。
天下大乱之前,荆州第一郡当然是南阳,第一城是宛城,因为靠近雒阳,水路方便,是南北交通要道,但董卓乱雒阳后,纵诸将出关劫掠,孙坚强征暴敛,将之几乎祸害成白地。
刘表虽为荆州牧,但也没胆量与两位计较,一缩头退守南郡,以襄阳为治所。
所以,等孙坚离去后,刘表将蒯越放到南阳郡,究竟是信任还是顶祸,的确很难分明,最可能是两种情绪都有。
而比起宛城沟通南北、平原丰饶富庶,襄阳又是另一副样子。
西来的沔水、南下的汉水、北归的淯水,三水于此交界,东西南北,四方通衢,已不是方便,而是交通枢纽。
所谓南人弃船,北人下马,东扼江南,西控巴蜀。
从小处论,紧邻沔水,但地势高,河床宽广,又有汉水分流,既有最豪横的护城河,又不必如下邳、樊城一样,担忧水攻。
自东至南而西,又三面被岘山环抱。
岘山山小而险,重峦叠嶂,山头林立,陡峭却不高,外来者无本地向导,容易陷落,本地人却可以借此屏障,抵挡敌军。
襄阳四面,水阻、山屏,尽得山川之利,以如今的军事发展程度,这座城完全无解。
荀柔登上岘山首丘,俯瞰繁华的襄阳,在城墙坚实,街衢洞达,车船溢市,人烟密集之外,更不由感慨自然的鬼斧神工。
“铁打的襄阳城……”
“民心如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坚强者莫能胜,太尉鹰扬伟烈,匡救天下,所至之处,如百川归海,英雄豪杰皆下,百姓如大旱逢云霓,襄阳城池虽固,又何能阻挡太尉?”
荀柔回过头,只见迎来三人,为首一名年近四十的中年男子,洗得发白的青灰布衣,布巾束发,中等身材,方脸隆准,长须飘飘,含笑从容,涉草而来。
身后跟着一个与他容貌相仿的弱冠青年,牵一头毛驴,最后随着一个小童,双手执帚。
“这位就是黄彣,黄承彦公,以及公子黄湛,黄守中。”随行的本地向导,也是蒯氏族人蒯祺,当即在荀柔身后悄声提醒。
上一篇:变成一个呱蛙子
下一篇:穿成秘境后我用游戏改造修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