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养成计划 第101章

作者:醉酒花间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基建 轻松 无C P向

果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小子和吕布在一块儿待久了显得傻的可爱,和他在一块儿待久了就聪明的多。

这不, 都学会坑人了。

荀晔也觉得他这新法子甚好, 说完之后没再停留, 他回去完善完善新计划再抽空写个章程, 如果两位聪明叔没意见那就通知并州的长辈配合他搞钱。

前人的失败教训说的明明白白:事以密成, 语以泄败。

这种缺德的法子不能让太多人知道, 不然以世家大族之间那庞大的关系网最多两个月就能传遍天下,颍川地界儿只能天知地知两位叔知他自己知,再多一个人都不行。

奉孝叔和志才叔都有点儿叛逆,也就是所谓的“负俗之讥”,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俩人经常因为想法和主流不一样而被嘲笑。

而且两个人都不觉得世家大族的地位有多超凡,在他收割世家的时候只会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看到哪儿有疏漏还能提醒几句。

纸质书轻便易携带成本还低, 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虽然这好东西推广开来有颠覆世家地位的风险,但是那又如何?世家地位被颠覆和他们俩有半毛钱的关系吗?

荀晔来颍川这些天几乎天天和两位聪明叔待在一起,已经摸透两个人的脾性。

奉孝叔嘴上不饶人,但也只是嘴上不饶人, 真正特立独行不好相处的反而是病恹恹的志才叔。

一个看似唯恐天下不乱, 实际上私底下经常念叨要是生在太平盛世会如何如何。

一个是真的唯恐天下不乱, 就是那种活人微死的状态,活着没感觉有多好死了也不觉得多可怕, 不用处理不完的政务压着他都怕哪天忽然听到戏先生了无生趣举身赴清池的噩耗。

略有些夸张,但也不是一定不会发生。

五星上将麦克阿牛说过:要成为一个好老板,必须时刻关注身边人的心理健康。

还好他机智又敏锐没事儿就找身边人唠嗑展开话疗,换成曹老板的话他们家志才叔没准儿真的得英年早逝。

这年头的医疗水平那么差,鬼知道病逝到底是什么病。

……

韩胤回到驿馆后立刻开始列书单,列完之后清点家中资财,又肉疼的删去些不经常看的书目。

一书千金实在昂贵,他没有那么多闲钱,咬紧牙关也只能先买十几本。

没关系,荀氏那位小将军瞧着很好糊弄,等他回南阳凑够钱再过来哄一次便是。

再说了,好东西谁都想要,荀小将军赠给他们家主公那么多书本当做赔礼,怎么就想不到他们家主公会想要更多呢?

也就是现在不能强抢,不然直接让他们家主公将法子抢来才最好。

只要有印书的法子,他们想要多少书就有多少书。

可惜了。

既然不能强抢,那就老老实实拿钱来换,千金万金对他们家主公来说不值一提,好东西到他们家主公手里他也能跟着沾光。

韩胤让人将书目送去官署,然后直接收拾东西启程回鲁阳。

计划有变,需得尽快让主公再做筹谋。

荀晔忙着完善他的搞钱计划,也没功夫管韩胤要去哪儿,拿到书单后扫了一眼便让人抄一份给造纸印书的工匠送去。

已经开印的先做个记号,要是有他们没准备的书就再去找找。

颍川就读书人多,大大小小的世家都有藏书,前些天抄家抄出的书籍数量极为庞大,什么稀奇古怪的孤本都能翻出来。

反正书简都是现成的,他还想着回头有空在城里搞个藏书楼来吸引天下读书人。

公立图书馆,看书不要钱。

鲁阳离颍阴只有两百多里,韩胤先派人快马加鞭回去报信,他本人回到城里已经是傍晚。

天气越来越冷,车厢不似房间保暖,就算有暖手的炉子也冻的手脚冰凉。

但是韩长史没有屈服于寒冷,宁肯迈着僵硬脚步也要立刻找到他们家主公当面回话。

这个点儿官署已经没有人,可以直接去主公府上说话,免得再有不长眼的家伙凑过来说这不行那不行。

天色已晚,袁术已经准备休息,听到韩胤从颍阴回来还是披上外袍去见。

他已经知道荀氏拒绝与他结亲,奈何如今势不如人,心里再憋屈也只能忍着。

小小荀氏竟然拒绝他的主动示好,去年这个时候荀氏连他家的门都进不得,现在可好,直接飘上天了。

房间里炉火燃的旺,韩胤赶路穿的厚实,没一会儿额上就泛起汗珠,不过现在没空操心冷热,“主公,荀氏那位小将军很是不凡,依胤所看不会轻易为色所扰,且亲事乃是其父所拒,那小将军自个儿对主公还是相当仰慕的。”

如果不是仰慕他们家主公,也不会托他带回来那么多礼物来赔罪。

韩胤纠结了一路要不要悄悄克扣两本书,两本就是两千金,简直比黄金都贵。

不过纠结到鲁阳还是遗憾的决定放弃克扣,钱很快就能挣回来,要是事后被他们家主公发现可就连挣钱的机会都没有了。

眼前只是两本书,将来却是二十本二百本,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清的。

“这是赔礼?”袁术本来没把所谓的赔礼放在心上,但是见到那摞整整齐齐的书后还是愣了,“《孟氏易》,算他有心。”

汝南袁氏在整个大汉都是最顶尖的世家,他身为袁氏嫡子,从小到大什么好东西都见过。

毫不夸张的说,当今天子都没他见多识广。

但是这书他还真没见过。

韩胤上前一步神神秘秘的说道,“主公,您可知这印书之法从何而来?”

袁术抬眼,“从何而来?”

“荀氏那位小将军说是神人入梦教他的法子,在下已经打探过,那小将军的意思是可用千金换得一本。”韩胤扬起唇角,依旧是一副所有事情都了然于心的模样,“只怕神人入梦是假,荀氏工匠机缘巧合之下琢磨出新法是真。”

此次前往颍阴结亲被拒,但也不是一无所得。

一书千金,印书的法子一日控制在那小将军手中,他就能一直用书来换钱。

他承认这书的确值得千金,但是堂堂荀子后人沦落到以书来换取钱财肯定是因为缺钱。

如果不是非常缺钱,这种好东西肯定藏着掖着,绝对不会让外人看到。

“主公,荀氏已将族人迁至并州,留在颍川的只有那小将军一人。”韩胤说道,“并州偏远,无法和颍川及时联系,那小将军到颍川后又一口气招安了十几万的贼匪,现在估计已经养不住了。”

袁术将书收好,然后不屑的说道,“黄毛小儿不知天高地厚。”

贼匪要是那么好招安他会不管?

招安的贼匪不能直接编入军队,但是招安后必须得他出钱出粮去养,但凡有点脑子都知道这是赔本生意不能干。

有多大本事就办多大的事,小门小户出来的就是不知轻重,招安的时候完全不管后头的事情,活该把家底儿都赔上去。

不对,荀氏的家底儿都在并州,那小子手里什么都没有。

就这还敢招安十几万贼匪?也不怕贼匪的胃口得不到满足直接作乱反倒把自家性命搭进去。

不过这书的确不错。

袁术搓搓下巴,话头一转问道,“一本真的只要千金?”

韩胤:……

他说什么来着,他们家主公肯定不差这点儿小钱。

“主公,那小将军现在正缺钱,肯定不会要价太高。况且这是书籍,颍川荀氏应该也丢不起讨价还价的脸。”韩胤煞有其事的回道,“若主公还想要别的,您只需列个书单,胤愿再到颍川走一趟为主公分忧。”

明面上为主公分忧,私下里顺便把他自己的书也带回来。

书本娇贵,仆役上手没轻没重给他弄皱了怎么办?

“不着急,再等等。”袁术眯了眯眼睛,“既然那小子正缺钱,那就还有压价的空间。”

他的确想要更多的书,但是他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就这么送给荀氏那小子未免太便宜他。

马上就要入冬,汝南黄巾贼的粮草消耗完之前肯定要入颍川劫掠,应战迎敌花钱如流水,等那小子山穷水尽一点儿钱都没有怕是一百金就能拿下。

先让汝南黄巾和荀氏那傻小子互相消耗,等他们两败俱伤他才好着手拿下豫州。

能在拿下豫州的时候顺手将荀氏的工匠都抢过来那再好不过,要是没有把握还是不能太撕破脸。

毕竟这书是真的不错。

韩胤低头应下。

好吧,他们家主公有钱但抠门,想要好东西还得他自己努力。

……

袁术和韩胤私下里的谈话只有他们两个知道,阎象杨弘等人也是第二天见到韩胤才知道他已经回来。

至于韩长史不在鲁阳这些天去干了什么,他们家主公大概觉得他们不可信所以拒绝告诉他们。

呵呵。

得亏袁术没有大张旗鼓的事情还没成就宣扬两家要结亲,现在好歹能悄无声息的当什么都没有发生,真要弄得天下皆知反而没法收场。

荀晔没把袁术突如其来的抽风放在心上,他把印书的事情交代下去就继续忙活过冬之事。

并州那边传信说今年的冬天来的比往常早,颍川人口众多,又刚招安了十几万的贼匪,不早早做好准备只怕能冻死出并州的户口数。

所有部门都支棱起来,虽然寒冬还没到,但是不耽误他们提前以赈灾的心态来面对这个冬天。

荀老板第一次当老板,这个时候掉链子别怪他不给面子把人做成链子。

颍川久经战乱,说是百废待兴也不为过,现在有荀老板罩着可以安心生活,该种地的种地该经商的经商,作奸犯科的牢里请,老实安分的指日高升。

之前的抄家威慑力十足,颍川世家都知道荀氏这位小将军和整个家族的风格都不一样,比起温文尔雅以学问闻名于世的荀氏其他人,一言不合就杀人抄家的荀小将军更像是吕布的翻版。

吕大将军在中原的名声……

唉,不提也罢。

现在的颍川不光有吕布翻版还有吕布本尊,翻版好歹只是抄家不怎么杀人,流放虽苦但好歹还留着性命,本尊来了可不管什么世家大族数百年的底蕴不能轻易屠戮,看董卓屠袁氏就知道,吕布杀起来肯定也是鸡犬不留。

良民,他们都是大大的良民。

欺软怕硬是人的天性,荀小将军凶的恰到好处,吕大将军来的也正是时候,一时间颍川各城官署的官吏都洁身自好争做清官,看的外来士人都惊奇不已。

见过州郡沆瀣一气层层搜刮的,还真没见过所有人都一身正气正的发邪的地方。

这地方来对了。

耿直清正的人觉得来到了好地方,有点小心思的人看周边人都这么正经装也得装出公正廉洁,上到太守下到官署小吏天天两眼一睁就是干活儿,颍川想不好都难。

入冬不意味着没有事情干,盖房子修官道筑城墙开水渠到处都是活儿,他们要趁其他地方窝冬休息的时候弯道超车,争取明年开春惊艳所有人。

天气寒冷挡不住人心火热,整个颍川都干的如火如荼。

府库能撑住吗?能!当然能!

大主顾韩胤回到鲁阳后没几天就先付了两万金全款,荀氏卖书牟利已经很丢脸,断不可能干出只收钱不给书的事情,先付钱也不怕他们跑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