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城主冷艳高贵 第798章

作者:浮云素 标签: 近代现代

想到开蒙,他的眼睛一亮,或许是想到了对在自己面前漫天的书简,又或者是想到了帮助自己开蒙的人。

他才五岁,认识的字却已经很多了,这与他天资聪颖有关,但是更有关系的,却是因为给他开蒙的人学识渊博。

嬴政从嬴异人留下的院子里出来,手无意识地在脖颈上抓了两下,那里有一块胎记,按照老仆人的说法,是某一天突然出现的,有点像是潜龙,或者是诸如此类的图案,两位老仆人认为这是他出生不凡的证明。

这世界上,大凡是未来能够有所作为的帝王,在年轻时总会表现出某种常人不会拥有的特质。

胎记在那些人眼中也算一个。

对这说法,嬴政自然是嗤之以鼻的,他从来不相信一个人的命格会因为胎记而改变。

他的眼神中丝毫没有儿童的迷糊与懵懂,虽然也没有成年人的睿智,但是以他的年纪来看,绝对是神童级别的人物。

从榻上下来,站直身体,他对赵姬喊了一声:“娘,我出去了。”

没有回应。

赵姬在不在这院子里还是一个问题。

但嬴政却不在乎,他只不过是支会一声罢了。

虽然有着秦国公子的名头,但他实际上不过也就是被遗弃在赵国的质子罢了,即使赵王并没有为难他们母子,但是这些年他也是受尽了白眼,别说是王公贵族有的良好教育资源,他甚至比市井小民还要自由一些。

反正没有人管他。

迈着步子,竟然从昏暗的房间中跑了出去。

叶孤城在赵国已经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商人。

虽然是小有名气的商人,与吕不韦当年却不能相提并论,甚至可以说是差之远矣。

赵王对现在的赵姬与嬴政已经失去了兴趣,在几年前失踪了一段时间过后,回到朝堂上的又是一个睿智的,识大体的赵王。

除了平原君变得苍老一点的脸之外,朝廷又恢复了长平之战之前还算欣欣向荣的模样,甚至连廉颇都得到了重用。

他们赵国近些年似乎放弃了与秦国不对付,当然秦国蛰伏按兵不动是一个原因,但是更大的原因,却是在赵国身后的燕国蠢蠢欲动。

赵王一扫之前的阴沉之风,不仅不再与赵姬他们计较,甚至还不克扣秦国给几人送来的刀币,钱虽然不多,但也足够他们富足地活下去。

然而对嬴政来说,其实从他一出生开始,生活就挺富足的。

他所缺少的,是良好的教育,然而在赵国,并没有什么人愿意给他提供环境,甚至连赵姬的娘家都不同意。

她与娘家已经很久没有联系过了。

叶孤城是个商人,他愿意教导嬴政,自然是引起了赵王他们的关注,因为已经吃过了一次有关于吕不韦的亏,对商人群体,赵国人可以说是心怀警惕。

然而叶孤城不是吕不韦,嬴政也不是嬴异人。

在派赵军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无论是赵王还是平原君都彻底放下心来。

因为他们觉得,这两人凑在一起,对他们没有什么威胁。

各种意义上的威胁都不会存在。

至于叶孤城愿意教导嬴政的原因……

他们早就查到了对方在稷下学宫学习的经历,然而叶孤城此人,不仅提早毕业,与他的同学韩非、李斯相比,简直可以说是光芒被掩盖得透透的。

不足为惧。

在名士众多的战国末,因为见惯了各种人各种计策,各个国家的王都有些审美疲劳,对那些并没有取得什么成就的人难免有些轻视。

但也正因为这一股子轻视,让他们忽视了叶孤城可以掩盖的光芒。

他现在正在看竹简。

虽然是个商人,虽然坐在自己的商铺之中,却硬生生给他坐出了一种书斋的味道。

严肃而雅致,带着一股高贵的书卷气。

光看叶孤城的外表,他只适合坐在宫殿里或者其他清雅的地方。

因为有了自己的小产业,叶孤城与巴家的大部分生意都已经脱离了,偶有来往,也是与最核心的那几个。

比如说是身为家主的巴寡妇清,又或者是其他很有些能力,又对手上权利看得很轻的老人。

荆云也算是这些老人之一,当他还在为巴家效力,在没有遇见吕不韦之前,手下管着一批人,这些人都是刺客,是死士,是只为了贵人效力的人。

这些死士与巴家的死士不一样,是独立的分支,是自古以来流传至今的。

荆云不在之后,管理这些人的就变成了他的族兄,与他有相同的姓氏,姓金,但这位族兄并不是个将才,反而更擅长类似于飞檐走壁这些小道,好在,他管理手下的死士还是没有问题的。

等到叶孤城的羽翼稍微丰满一些,巴寡妇清就做主,将这一队杀伤力强大的死士直接割给了叶孤城,一点都没有留恋的。

叶孤城还记得,巴寡妇清的脸上永远蒙着一扇黑纱,只露出盈盈美目,但是从她纤细而莹白的手中,就可以猜到这人的脸有多美。

她的声音也如同黄莺一样清澈婉转,从她的声音中完全想不到,就她的岁数来说,人已经是个半老徐娘。

她很坚持道:“该是你的,就是你的。”

叶孤城虽然是祖宗,但是这份历代人积淀下的基业却不完全属于他,然而,巴氏的秘密,专门为他养的死士,这些叶姓还没有完全消磨的人或者物,只属于他一个人。

这只死士的队伍,就是专门为他而诞生的。

话说到这份上,他哪里有拒绝的余地,不过就是深深作揖,然后将人收下来罢了。

因为巴寡妇清的慷慨捐赠,叶孤城手下一下子多了很多很多可以用的人。

上一篇:婶婶活了两千年

下一篇:灵媒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