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喜 第240章

作者:绣生 标签: 爽文 甜文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在数日之前,他们确实€€从一些人手中买到了考题,还提前请人做好了文€€章背熟,只等着殿试这日大展手脚。

可长宁王怎会知道此事?

长宁王会不会发现他们买了考题?

考题换了,他们又该如何作答?

种种问题积压在心头,数十名作弊的考生冷汗连连,眼神游移,别说静下心€€来答题,连拿笔都拿不稳。

乔海仁老当益壮,火眼金睛地揪出几个手抖的举子,命人押了下去。

一€€场殿试,从日出之时,持续到日暮时分。

原本叶云亭并不需要坐镇此处,但他却故意留了下来。有他与乔海仁的刻意施压,一€€场考试,揪出了二十三个作弊的考生。至于是否还有遗漏,得将那些考生与贩卖考题的官员审过后再行确定。

而长清宫发生的事,外€€头尚不知晓。

泄露考题的原主考官、礼部尚书已经扣押审问,长清宫的守卫全换成了叶云亭的亲卫。那些被揪出来的考生,亦直接送去了大理寺。

整个过程捂的严严实€€实€€,没有走漏半分消息。

于是等到大理寺官兵照着名单上门拿人时,那些参与其中的官员才慌了手脚。

有人四处寻人求情,有人垂死挣扎拒不认罪,还有人不见棺材不落泪,倒打一€€耙反告长宁王栽赃陷害,公报私仇。

可无论这些人如何叫嚷,叶云亭就同先€€前一€€般,不闻,不问。

而大理寺的动作却极快,拿人,审讯,根据供词再拿人,再审讯……一整套程序下来,牵连进€€去的官员竟多€€达三十余人。

官职高的有如原主考官礼部尚书,爵位高的有如勇毅候,均参与其中,甚至还有各家纨绔子€€弟拿了考题参考,

犯事官员,作弊考生的名单列在一起,长长一串,不论是地位还是数量,都十分骇人,若是将之比成一€€张网,那以这些人为点,织就的关系网能遍布整个上京。

若当真€€将这些人全部都处置了,叶云亭恐怕要得罪整个上京的权贵世家。

于是那些原本还有些心€€慌的犯事官员,又€€都镇定下来。

法不责众,长宁王恐怕没这个胆子€€对他们动手,多€€半是雷声大雨点小罢了。

勇毅候甚至公然叫嚣,让妻子€€给岳父礼亲王传话,请礼亲王入宫同叶云亭说一€€说,尽快将他放了。不然他没法参加小孙子€€的满月酒。

态度之嚣张,可见一€€斑。

消息传到宫里,叶云亭不急不躁,问周蓟:“礼亲王可来了?”

周蓟笑道:“礼亲王据说病了,起不来身。如今礼亲王府正闭门谢客呢。”

“倒还有聪明人。”叶云亭笑了笑,将一€€沓罪状扔下去:“传令王且,不必有顾忌,全都依律处置。再传令朱烈,从城外大营调五千玄甲军进€€城,加强上京防卫。”

周蓟领命而去。

于是三日过后,一€€众心€€存侥幸的犯事官员全被押上了刑场,而城中同时驻扎了五千玄甲军,各个满身煞气,挎着刀自一众朝臣的宅邸前经过,震慑意味极浓。

这日之后,刑场染血,而朝野上下在这血的教训里终于明白,长宁王绝不是任人拿捏的绣花枕头。他的行事手段,竟是与新帝一€€般无二的铁血狠辣。

第139章 冲喜第139天 绿帽子(二合一)

叶云亭的强硬手段到底是起了作用。

这日之后, 朝野上€€下,再不敢有€€一丝旁的声音。懒散的朝堂风气再次整肃,没人€€再敢浑水摸鱼。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坐在龙椅上€€的俊秀青年, 直到此时,他们才意识到,叶云亭先前的沉默从来不是胆怯。他像是一名高明的猎手一般, 审时度势,布下陷阱, 然后耐心等候。

等着€€猎物自己沉不住气跳出来,落入陷阱,被彻底猎杀。

勇毅候和礼部尚书,跳的最高,所€€以€€死无全尸。

余下官员, 没人€€想€€再步他们后尘。

于是叶云亭的一条条命令颁布下去, 不仅再无人€€反对, 还完成的异常迅速。

他先是下旨令乔海仁官复原职,接着€€将€€近些日子表现良好的官员一一拔擢,顶上€€了科举舞弊案中被罢黜的官员的官职。最后召集了乔海仁等人€€, 自此次科举脱颖而出的考生中挑选出有€€才之士直接派遣到翰林院与六部去,从基层开始办事。才华能力稍次一些的, 则扔到地方去磨炼。

如此一来, 因帝位更替以€€及科举舞弊案导致的人€€手缺口, 就逐步被填补了起来。

而因为这些人€€手都是叶云亭一手提拔,被提拔的官员都一心为他办事,成了他的得力助手;而那些参加此次恩科的考生,因叶云亭临时更改试题,保证了科考的公正性, 对他都十分感激且敬重。不论是榜上€€有€€名或者无名的,都自称长€€宁王门€€生。

叶云亭在上€€京的风头一时无两,朝堂官员是忌惮畏惧,民间€€百姓却是推崇赞誉。

但不论旁人€€对他的评价是好是坏,目前的境况都在叶云亭的预料之中。

杀鸡儆猴立了威,又趁机收拢了自己的人€€手,处理起事情更加得心应手,省时省力,也终于叫他能从繁杂的朝政中抽出身来缓一口气。

而此时距离大军抵达中州已经过去了七八日,中州传回来的战报上€€,两军已经正式交过手,李凤岐带兵亲征,首战便大捷,即便当了皇帝,战神之威仍不可小觑。

东夷军迫于压力,不得不弃了禹州城,疾退三百余里。

两军如今正在禹州边界对峙,李凤岐一力进攻,东夷不敢正面应战,不断闪躲避战。

叶云亭又瞧了瞧南边传来的战报,猜测东夷恐怕是在等南越的援军。

东夷三十万大军,南越二十万大军,联合起来,便是足足五十万大军。人€€数如此之众,相比起来,中州的十五万守军就有€€些不够看。

东夷打着€€的主意,恐怕是想€€要南越声东击西,暗度陈仓将€€主力调往禹州,届时两国€€兵力联合,就可以€€前后夹击北昭大军。

五十万对上€€十五万,有€€绝对的人€€数优势。

等汝南的北昭军反应过来赶去支援时,也来不及了。

策略是相当有€€效的,即便李凤岐谋略过人€€,在绝对的兵力碾压下,也无法保证己方胜算。但可惜的是东夷找错了合作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