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兴国 第14章

作者:寻香踪 标签: 打脸 年代文 爽文 穿越重生

  县城最热闹的肯定是中心街,因为百货商店就在这儿,唯一的新华书店也在这儿。

  远夏想过在新华书店旁边开租书摊,但又觉得不太好,有抢客的嫌疑。

  最后他想到一个好去处,在少年宫附近摆摊,少年宫就在人民公园附近,县体育馆也在那儿,中小学生都喜欢往那边跑,年轻人也爱往那边跑。

  买完订书机,远夏骑车去少年宫附近转了转,最后敲定了一个地方,就在少年宫公交站后面一座房子的走廊上,那房子看着没人住,不知道是什么用途,将来如果有人来问,再视情况而定。

  远夏找好地方,兴冲冲骑车回家,和弟弟妹妹一起包书皮。

  远德厚根据远夏提的要求开始做书架,为了方便,他还做成了可拼拆的架子。他的手艺这个时候发挥出了优势,做出的书架既美观又轻便。

  远夏说:“如果生意好,咱们就租个门面,就不用每天搬来搬去了。”

  在路边支摊只是权宜之计,现在还在暑假中,他们能帮爷爷搬运书架和书本出摊,等开学了,谁能帮他呢?

  远德厚不舍得花钱:“不租门面也没关系,我可以做个小推车,每天推着去就行。”

  远夏听到这里忍不住笑起来:“什么问题到了爷爷这里都不存在。”

  远德厚也有些得意:“所以会手艺还是有点好处的。”

  远夏对弟弟妹妹说:“听见没?掌握一门技能多么重要,技多不压身,你们想学什么都去学。”

  卖完冰棍回来的远冬举起手:“我会做收音机。”

  远夏点头:“不错。”

  远秋看看兄弟姐妹:“我什么都不会。”

  远夏说:“你写得一手好作文,也不错,到时候可以给报社杂志社投稿。”

  远秋眼睛一亮:“我可以吗?”

  远夏点头:“当然可以。你若是喜欢别的,也可以学。现在没钱学,将来也可以。”

  他想要培养弟弟妹妹的兴趣爱好,但现在的条件显然不可能,将来有条件了,一定鼓励他们去学。

  重阳举起手:“我会唱歌。老师说我唱歌可好听了。”

  远夏笑着说:“是吗?那唱给我们听吧。”

  重阳张嘴就唱:“小燕子穿花衣……”

  远夏惊讶地发现,重阳还真会唱歌,清脆的童音宛若天籁,音色和音准都很好,不过平时很少听他唱。

  等重阳唱完,远夏用力鼓掌:“阳阳真的好会唱歌,好听,像百灵鸟一样。以后多唱给我们大家听啊。”

  重阳受到鼓励,兴奋地点头:“嗯。”

  远春歪着脑袋想了想:“我就会踢毽子跳皮筋,这算技能吗?”

  远冬哈哈大笑:“那有什么用,只能玩。”

  远春噘着嘴,不太高兴。

  远夏说:“也不错,可以锻炼身体。不过你以后还可以学别的技能,唱歌跳舞写字画画都行。”

  远春点头:“嗯。”朝二哥扬了扬下巴。

  重阳说:“我喜欢画画。”

  远夏笑着说:“喜欢画就多画,哥给你买美术本子。以后你们几个都练练字吧,哥给你们买字帖、墨汁和毛笔,写旧报纸上。”

  远秋说:“不用买字帖,春儿学校有大字本。”

  远夏说:“那个也行,不过还有别的字体,我过两天上新华书店看看。”

  一家人忙了两三天,终于将东西都准备好了。

  书包好了书皮,书架也做好了,书也编了号。远夏还找人刻了个印章,在书侧和扉页上都盖上章子。

  印章刻的是“远方书屋”,为什么叫这个?因为远夏记得这么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书中有另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也能为遥远美好的未来搭建桥梁。

  正好他们一家姓远,这个名字也正好契合。

  远夏还亲自设计了一个借记本,登上书名,写好借还日期,有无破损情况等,方便查看账目。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租书摊定于7月18日正式开张。

  开张之前,书就被厂里的孩子们租借走了几十本。农机厂的条件在本地排得上号,职工收入属于比较高的那一拨,家长们给孩子的零花钱也多一点,他们有钱租书看。

  为了防止借出去的书丢失,押金都定得比书的定价高。

  比如一本小说的押金比定价高几角钱。这些书如果被人拿走不还,就相当于将书卖了出去,也不亏。

  小人书的押金种类就很多了,比如单行本是三角,上下册的是五角,十本一套的借单本押金要一元,借全套则是两元。

  小人书跟小说不一样,有很多是成套的,要是丢了其中一本,这一整套书就等于毁了,没法再外借。

  但如果是在现场看书,押金则可以便宜一点,甚至不收押金。

  尽管设立了如此多的关卡,还是不希望书被借去不还。本地新华书店书籍种类有限,他这里的很多书新华书店都找不到。

  要买还得去越城,非常不便,而且也很难再买到这么优惠的书了。

  7月18日一大早,吃过早饭,远家祖孙就出发了。

  今天远冬没去卖冰棍,他想去看租书摊,能挣钱,还能坐那儿看书,多美啊。

  远夏也没让远冬去,他开租书摊,就是不想让家人再走街串巷做小生意。

  远夏用自行车驮着书架、折叠桌子、马扎和一部分书,其余的书都被爷爷和弟弟妹妹们背着,人多力量大,一趟就轻松搞定。

  现在放暑假,大家都在家,能帮忙,要是开学了,爷爷一个人摆摊就难了,碰上刮风下雨更麻烦,所以还得有店面。

  到了地方,远夏折了根树枝,将台阶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将书架组装起来,周围的行人都有些好奇地看一眼,但也没人停留。

  终于,架子拼装好,书本也一套套摆上去,写着“租书一分一本”的醒目木牌也挂起来。

  路人终于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可是新鲜事!第一次看见有人租书的,不少人停下脚步,围了过来。

第15章 大学

  少年宫会开设一些舞蹈、美术、书法、围棋、各种球类等的兴趣班,假期有些家长会给孩子来这边报名学习。

  但是更多的人来这边是为了玩,因为少年宫里有足够的运动场所,比如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等。

  体育馆里甚至还有一个泳池,南方水多,到处都是江河湖塘,每年夏天都会发生多起少年儿童溺亡事故。

  肃阳县政府为了减少这种安全隐患,就在体育馆里修了泳池,供人锻炼消暑。

  所以暑假来少年宫的人非常多,不多时,租书摊前便围满了人。

  为了不让书本丢失,远夏祖孙六人不得不睁大了眼睛,盯紧了书架和围观的人,以免书被人拿走了。

  远夏大声说:“不要挤,请大家排队,排成两队,依次过来看书。租书一本一天一分钱,需要交押金,选好书的到我这里来登记。感谢大家配合,不要着急,我们以后每天都会在这里摆摊,随时都可以来看书。”

  在兄妹几个的努力下,终于将拥挤的人群排好了队伍。

  大家急不可耐地伸长了脖子看架子上的书:“哇!有《三国演义》,是不是全套啊?上次我在同学家里看过,不全,只看了两本。”

  “还有《杨门女将》、《陈玉成》,好像都是历史故事。嘿嘿,我最喜欢古代的小人书了。”

  “快快快,怎么还没选好啊?拿不定主意让我来,我已经看好了。”有人在后面催促。

  大家心里无比焦急,生怕别人将自己看中的书拿走了。

  远夏说:“希望大家尽量只借一本,不然押金比较贵。今天借,今天与明天还,都算一天。今天借,后天还,算两天。”

  有人拿不定主意,不知道先看哪本比较好。

  有人没带够钱交押金,急得抓耳挠腮,又舍不得离开,只好在原地徘徊。

  远夏又说:“没带够押金的,可以就在这里看,看完马上就还书,只收看书的钱。”

  他这话一落音,马上就有不少人喜出望外:“太好了,那我就在这里看。我有五分钱,可以看五本!”

  远夏给每本书都编了序号,借记本上也有编号,对上编号,就能快速登记,非常便捷,借书流程非常快。

  他快速登记,收押金,眨眼工夫,书就借出去了二三十本。借得最多的还是小人书,只有两本外国文学名著被路过的两位姑娘借走了。

  很快,租书摊所在的台阶边便坐满了看书的小朋友。

  等到围观的人都散了,远夏对远德厚说:“爷爷,你坐这儿登记吧。”

  远德厚笑盈盈地说:“好。”

  远夏起身,在看书的孩子后面看了一圈,提醒说:“你们有没有要上课的?可别为了看书,把上课给耽误了。上课时间是固定的,错过了就没有了,书是随时都可以看的。如果有需要上课的,先别看了,赶紧去上课,钱我退给你,等上完课再来看。”

  他话音刚落,果然有孩子将书放下了,抬头看看周围。

  远夏看着那个十来岁的男孩,说:“小朋友,你是不是得上课啊?”

  小男孩不好意思地点头,远夏朝他伸出手:“那还不去上课,赶紧去上课,回头来看书。书给我。”

  小男孩有些不情愿:“就是美术课,可以不用上的。”

  远夏说:“怎么能不用上呢?你爸妈交了钱的,不去上多浪费,而且旷课也是对老师不尊重。去吧,我把钱退给你,等你上完课再来看。”

  “我还没看完。不会被被人借走了吧?”小男孩一脸担忧。

  远夏笑着说:“那这本书我另外收着,不再外借了,等你上完课再来看吧。”

  小家伙也干脆:“那钱也别退了,等我上完课回来继续看。”

  远夏笑了:“你要是信得过我们,那就不退。去吧。”

  小家伙将书放到远夏手里,拍拍屁股上的灰,撒丫子就跑,跑了一段,又回头看一眼租书摊,又一蹦三跳地朝前跑,足见心情之雀跃。

  有的孩子看书飞快,半小时就翻完了一本小人书,退还后又要借新的。

  远夏笑着说:“你确信已经看完了,不再仔细看看?退回了再看可是要花钱的。”

  那孩子听远夏这么一说,果然又回去重新翻看起来。

  远冬压低了声音在远夏耳边说:“哥,他看得快马上又借新的,我们可以多赚点钱,不是挺好的吗?你为什么还要让他重新看?”

  远夏看着弟弟妹妹:“看书最忌囫囵吞枣。不光是他,你们看书也不能只顾着看情节图快,每次看书都要认真仔细一点,要从书中学到一点知识才行,哪怕是一个生字、一个词语都好。而不是看过就忘。”

  弟弟妹妹们点头:“知道了。”

  他们也在看书,刚刚忙了一阵,来的人少了些,他们也赶紧抓紧时间看书。

  快到中午时,租书摊又忙了一阵,下课了的学生和准备回家吃饭的中小学生又汇聚到了公交车站,租书摊又借出去了二三十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