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崽
幼崽晚上会变成羽形,但这并不能阻止蚊子。蚊子会挑选眼睛附近等没有羽毛覆盖的地方,被蚊子咬的幼崽第二天眼睛都是肿的,又疼又痒,还不能挠,因为越挠越疼,有时候还会挠破。
最近天气变热,很多人都感受到了四处肆虐的蚊子,也有不少幼崽顶着肿痛的眼睛出来,被白朔用草药抹了,但是昨天,幼崽们安安稳稳睡了一觉,没有蚊子,也没有虫子,醒来整个山洞还有淡淡的艾草味。
本来就有扩大产量的想法,发现有效果,白朔在原计划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另外薄荷和艾草等植物的种植量也要提一提,不光现在有蚊虫,雨季蚊子更多,种再多也不怕会浪费,就算他们部落用不完,也可以拿去换取物资。
为了安全,白朔还专门捏了一种陶坯,类似于现代的焚香炉,一个小小的陶罐加盖子,盖子上戳一堆孔,这种不用上釉,可以堆放在一起烧制,甚至那些烧坏了的陶罐改造一下也能用,将蚊香点燃放进去,就不怕不小心碰到或踩到了。其实用土捏了晾干直接用也可以,都有防火避风的作用,只是要注意不能沾水。
白朔还把几种防蚊虫的植物捣碎了搓成球,放在巴掌大的小草笼里,让幼崽们随身携带,蚊香驱赶山洞里的蚊虫,随身携带的驱蚊球就是为了进树林的时候不被咬。
幼崽们有了,成年羽族的也要有,只是成年羽族去的地方更多,白朔除了给驱蚊球以外,还将驱蚊的植物用在了背篓上,本来还编了草帽,只是戴上草帽后有些闷,许多人不愿意戴,对大部分羽族来说,太阳晒根本不算什么,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
好在不戴帽子影响也不大,很多羽族都发现,从戴了驱蚊球后,很少被蚊子叮咬了,不能说完全没有,至少少了一大半。
白朔又开始考虑制作涂抹的药,现在用的方法是膏状的药物放在竹筒里,谁被咬了,挖出一点糊在被叮咬的位置上,过一会又痛又痒的感觉就会减轻。
这种药膏容易掉,特别是胳膊这种需要活动的地方,很多时候刚抹上就蹭掉了。
想来想去,白朔决定先榨点植物油出来。
部落领地有几棵油茶树,山茶籽的成熟时间在几个月后,他看到的是去年没掉下来的,数量比较少,去掉发霉的更少了,本来打算等今年收获了一起榨油,现在干脆提前榨了试一试。
敲开油茶籽外壳,取出里面的茶籽仁,在石碓里碾碎,放在石锅里蒸制,蒸好后用草筐装起来,让白巡白允帮忙放在两块石板之间挤压。
挤压出来的油里面还有一些杂质,白朔用树叶制作了简易版的漏斗,将杂质过滤出去,就得到了相对干净的山茶油。
把薄荷、艾草、金银花碾碎,把山茶油倒进去,搅匀后等了两天,放在陶罐中隔水蒸,蒸完挤出来,就是清凉油,如果加入蜂蜡就能凝固成清凉膏,可惜他没有发现蜂巢。
清凉油是液体,不方便携带,白朔把干净的木棉放进去,吸足清凉油后放在小号的竹筒里,用塞子盖住,被蚊虫叮咬后拿出来涂抹一下就可以,比之前方便,还可以多次使用。部落的羽族每个人分一小块木棉,剩下的白朔密封好放在山洞,其他人用完了可以找他取。
几天的时间,一群人收到了白朔给的驱蚊香、驱蚊球、药膏、清凉油。从那天开始,采摘队遇到白朔需要的植物基本不会放过,每天都把背篓和篮子塞得满满当当。狩猎队里找小咯咯鸟的人也多了,找到后带回来直接送到白朔面前。
一时间,白朔收到的东西越来越多,加上他之前攒下的,山洞被堆了一半。
采摘季才过了不到两个月,白朔看着铺了半个山洞的东西,感觉他需要找首领再要一个山洞,不然堆满了,他们全家都没地方住了。
第19章
白朔找花永商量,之前他做事情还需要通过白巡白允传达,自从烧出陶器后,就省略了找家长这一步。
果然,听到他的要求,花永没犹豫,直接同意了,让他自己挑。
部落空着的山洞只有最底层了,白朔选了乌苍乌焰隔壁那个,这个山洞是除了存放食物的山洞外最大的一个。
事实证明这么大的山洞一直没人住是有原因的,因为大而深,这个山洞的温度很低,现在这种天气,白朔穿着兽皮进去都能感受到冷,洞口还有许多蚊虫盘旋,环境十分一般。
不过温度低这点在其他羽族那里是缺点,对需要存放物品的白朔来说就是优点了,温度低物品能放更久。至于蚊子,周围有些野草,清理一下再点一些蚊香就能解决,他存放的物品里面很多具有驱虫效果,到时候这边只会比现在更干净。
将山洞打扫一遍,铺上一层石头,用细沙铺平,白朔成功多了一个可以自由支配的山洞。
虽然新的山洞够大,但白朔知道自己的东西只会越来越多,因此没有直接把山上储存的草药和种子搬下来,而是先做货架。
他的东西基本都用柳筐或篮子装着,做好货架后一排排放上去,至少可以节省三分之二的空间,考虑到自己现在的身高,白朔决定将货架做成三层的。
原料还是树枝,从树枝里面挑出粗壮笔直的做立柱,再挑一些稍微细一些的做横梁,最后用一些短的树枝加固。原料找好后开始钻孔,捆绑的时间长了绳子容易松开,不如把木头直接扣在一起,然后再用麻绳捆绑几圈,这样更加牢固,承重力也强。
在心中设计好,白朔用烧制的炭笔在用作主柱的树枝上标记钻孔的位置,白巡白允帮他将标记的位置挖空,而横梁那边,需要截取相同长度,然后将两端削出合适的大小,利用榫卯原理固定。不过工具比较粗糙,他们做的远没有真正的榫卯结构结实,但加固后用再麻绳捆绑,用来盛放质量比较轻的草药完全没问题。
狩猎队和采摘队只有傍晚回来后才能帮忙做货架,白朔需要的几个货架用了整整两个傍晚才全部做好,做出成品后白朔试了试,站两三个幼崽完全没问题。
这个承重足够了,货架搬进山洞后,就要开始搬白朔的财产了。大部分都是草药,还有一些麻绳和捣碎了的植物粉末,几件陶器,因为白朔说过几次陶器,大家也记住了这个名字,以为是白朔专门给他们部落的彩器取的名字,就都这么叫了起来,反正这个名字也挺顺口。
搬完大部分物品,白朔拿出竹炭和木炭,在山洞内放了一圈,这是用来吸水防潮的,现在没有石灰,只能用这两种代替。
白朔就着这次机会把小咯咯鸟搬下山,最初十来只小咯咯鸟,现在种群已经扩大到了六十多只。因为数量多,白朔怕它们打架,分成了三个小群,一群二十只多一点,也就是野外一窝的量。
饲养过程中,白朔发现小咯咯鸟的胆量是可以锻炼的。
最初的时候,小咯咯鸟听到一丁点除白朔以外的动静就会害怕的躲起来,无论说话的是幼崽还是成年羽族。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咯咯鸟适应了幼崽的声音。
第一个被小咯咯鸟接受的是白肃,有一次白朔在山下,白肃看到食槽没有东西了,就抓了一把撒进去,本来以为小咯咯鸟要等他走远了才会吃,没想到刚放上,饥饿的小咯咯鸟就围了过去。
第二个是白乐,白乐经常在山洞说话,小咯咯鸟们的反应逐渐没有最初那么大,虽然还是会害怕,但不会听到点声音就不吃东西。
再往后,小咯咯鸟熟悉了白允的气息,也开始吃白允喂的食物。
现在全家没被小咯咯鸟接受的就是白巡了,白朔猜测是白巡每天捕杀猎物,比别人更具危险性,小咯咯鸟又比较敏锐,因此才会一直害怕。
事实证明白朔的猜测至少对了大半,搬下山后,部落里的老人和幼崽从旁边走过,小咯咯鸟不会有太大反应,采摘队的成员经过,它们会聚在一起,等人走远了再继续活动,而狩猎队的人路过,小咯咯鸟就会装死好久,小半天时间不会动。
发现这个反应后,白朔在围起来的地方外面又加了一圈,保证小咯咯鸟不受影响,而且两层篱笆也杜绝了小咯咯鸟逃跑的可能。
近一个月时间,小咯咯鸟的个头比刚出壳时大了很多,饭量也在日益增大,难得的是不生病,从破壳到现在,每一只都十分活泼。
咯咯鸟能长到一百斤左右,这六十多只,到时候就是六千斤肉,更重要的是,如果准备好草料,雪季也可以继续养,到时候每隔一两天下一枚咯咯鸟蛋,就是稳定的蛋白质来源。
看小咯咯鸟的养殖成功了,白朔逐渐有了其他想法。
既然咯咯鸟可以,那哞哞兽、咩咩兽、哼哼兽和嘎嘎鸟呢?
嘎嘎鸟是一种整天嘎嘎乱叫的猎物,因为叫声大,狩猎队距离很远就能听到,部落领地的基本快抓光了,现在吃的大部分是从其他地方迁移过来的。
从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白朔就想起了鸭子,最后见到的时候果然不负所望,和前世的鸭子不说十分相似,那绝对是一模一样,唯一一点变化就是体型,继承了这边猎物的一贯风格,一只就有三四十斤,理论上应该可以养殖,可惜从雪季结束就抓到了一次,还只有三只。
哞哞兽和咩咩兽是部落捕捉数量相对较多的猎物,这两种猎物有个特点,会成群结队出现,因此发现一次,几天内基本都能碰到。
哼哼兽像猪,生活习性和野猪相似,通常是母哼哼兽带着一窝小的。
白朔算了算时间,各种猎物都是在生长季开始时产仔,两个月了,应该可以吃草了。
哞哞兽体型大,小哞哞兽被保护在中间,咩咩兽灵活,能在树林中随意穿梭,这两种捕捉难度高,想来想去,先养哼哼兽比较好,到时候连大带小一起抓回来,小的养起来,大的听话就留着,不听话再吃掉。
只是又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怎么抓。
除了小咯咯鸟,狩猎队还没专门去活抓过猎物,以前捕猎的方式是直接找机会一击毙命,因为猎物反抗时有可能会受伤,为了活命挣扎的猎物十分危险,力气也大,羽族第一要保障的是自己的安全。
哼哼兽体型大,锋利的獠牙杀伤力十足,被咬到很可能会致命,直接抓肯定不行,那就要借助工具了。
白朔试着做了一下触发式陷阱,这种适合小一点的猎物,如果被小哼哼兽踩到估计能抓住,大的就不行了,哼哼兽的力气可不小,脾气大的能撞断树,更不要说陷阱了。
思考良久后,白朔找了几节竹片,做出来两个梭子,然后把两根树枝插到地上,用石锤砸结实,又回山洞拿了麻绳。
采摘队每天都会把遇到的麻杆类似的植物带回来,有些是去年生的,经过雨季和雪季后皮质部分基本已经自然腐蚀掉了,里面的纤维搓洗一下就能直接用,而新鲜的,砍下来后需要在河里泡上一段时间。
麻绳的用处很多,有时候编织也会用到,因此一旦有空,大家就会搓一些,白朔还用竹子和树枝制作了纺锤,制作麻绳比直接搓好一些,不会搓得手心脱皮。
现在部落里成年羽族一半以上会制作麻绳,而幼崽也能跟着帮忙,基本是只要有原料,半天的时间就能看到成品。
多余的麻绳大部分在白朔这里,因为白朔帮部落做的事情多,大家默认除了用到的,剩余的部分都给他。现在储存物品的地方搬到了山下,更方便了。
山洞里有几筐麻绳,白朔拿了一部分出来,取了一根两端系在树桩,又往梭子上缠了一根,开始织渔网。
在麻绳上打出一个结,拿出一根宽一些的竹片,梭子在竹片上缠绕一周,然后打第二个结,达到需要的宽度后,开始织第二行。从第二行开始,织渔网就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同一个步骤重复一行又一行,渔网也越来越大。由于竹片的存在,织出来的渔网每一个网眼大小相同,十分整齐。
因为只是试验,白朔织的并不大,宽度大概五十厘米左右,长度也差不多,半天时间织好了这一块,取下来试承重力。
麻绳的质量好,织出来的渔网也足够结实,白朔看着手中的渔网,开始假设,如果织一块足够大的渔网,在哼哼兽的必经之路上埋伏,另一边有人用木棍等工具驱赶恐吓,等哼哼兽即将跑到的时候迅速将渔网打开,是不是就能抓住了?
渔网会限制哼哼兽的动作,羽族可以找机会捆住,母哼哼兽被抓后,小的就容易多了。渔网还能反复利用,就算被咬断了也不怕,渔网不像毛衣那样一个线头越扯越长,渔网的网眼是单独的,直接修坏的部分就好。
而且渔网的用处远不止这一个,渔网渔网,自然要捕鱼。用渔网制作一些地笼,再用柳条和蒲苇编几个鱼篓,部落的食物又可以丰富一些了。
鱼并不是稀罕的食物,因为不好抓和鱼刺多这两大缺点,很多羽族不乐意吃,但如果不用费力捕抓,每天只需要扔鱼笼鱼篓下去,也没人会拒绝白来的食物。
第20章
回忆了一遍鱼篓的制作方式,白朔选择做最简单那种,先把细长的竹条烤一下弯曲成想要的形状,用麻绳固定,定型后拆下麻绳,将渔网绑上去,四周开出几个进鱼的口,再用麻绳处理一下,防止进去的鱼逃跑。
另一种鱼篓和篮子背篓有些像,白朔先编了出一个底部稍小的竹篮,继续加高一段后开始缓缓向内收口,再编一个倒须盖,盖好后从外面很容易进去,但从里面想找出出口很难。
教会彩林,让彩林带几个人帮忙做,白朔让幼崽们去挖蚯蚓。
雨后的蚯蚓数量特别多,白朔见过很多次,这两天没下雨,但幼崽们以前玩挖出过不少,十分有经验,找土壤湿润的地方挖开,一挖一个准。
白朔拿出两个竹筒,告诉幼崽们把挖好的蚯蚓放在竹筒里。
只有一种饵料还不行,白朔也不知道这条河里的鱼喜欢吃哪种,干脆把能想到几种都试一下。
切肉剩下的碎肉、碾碎的小麦、在外面抓到的虫子……每种饵料都放两个鱼篓,看最后哪种抓到的鱼最多。
鱼篓放进去一时半会不用去看,白朔就开始耐心教大家织渔网。
为了保证最后织出来的渔网差不多大,白朔把竹片做成相同大小的,边缘稍微打磨一下,一人一个分下去。
渔网不难学,在白朔教了一个晚上后,基本都学会了怎么织,只是速度有快有慢,白天在部落编工具搓麻绳的老人要更快一些。
白朔根据大家的表现进行了一次分工,现在编织渔网是比较重要的事情,因此手速最快的负责织渔网,然后是原料问题,也就是搓麻绳,这两组是最重要的小组,一共十个人,六人编织渔网,四个准备麻绳。
剩下的几个老人负责编织背篓等工具,另外采摘队和狩猎队用坏的工具需要维修时也是他们帮忙。
采摘队里一部分手工好的人每晚制作一批陶坯,其他人则是去挖土,捡树枝,特别是树枝,白朔让大家把所有见到的枯树枝都捡回来,因为他意识到一件事,一直用土和石头不太行,要考虑烧一些砖出来,砖块比较整齐,盖灶台的话肯定要比用石头好。
白朔还考虑过石灰,石灰是用石灰石烧制的,最近他让采摘队和狩猎队带一些不同的石头回来,暂时还没有发现石灰石的痕迹,不过白朔并不担心,石灰石并不是特别难得的材料,如果真的找不到,他就去海边捡贝壳,麻烦是麻烦了点,但一样能得到石灰。
相比于成年羽族,幼崽们的工作就要清闲一些。和白朔白肃差不多大的幼崽在白肃的带领下寻找白朔需要的植物,每次留一两个人在部落给白朔帮忙。和白乐年龄差不多的,则负责一些不需要技术的工作,比如看到水开了喊人,再比如盯着圈里的小咯咯鸟。
分工后效率比之前提升了不少,以前是一旦有新的事情做,所有人都一窝蜂涌上来,等这份工作做完了,再去找其他工作,时间就在转转悠悠寻找事情做的时候浪费了,而现在,白朔能靠产出判断哪边缺人哪边人多了,根据情况调整。
老人们一天都在部落,编织渔网的速度不慢,两天的时间,白朔就得到了几张大号的渔网,每一张都比他之前编的那个大很多。
白朔试了一下长度,用麻绳把几张网接到一起,然后去找首领商量活捉哼哼兽。
一开始,听说白朔要活的哼哼兽,花永十分犹豫。哼哼兽这种攻击性强的猎物,就算抓到的时候没断气,他们也要立马补上几下,确保猎物断气后才拖走,活捉的风险太大了。
白朔猜到对方会有这个担忧,二话没说,把大号渔网拿出来:“如果用这个呢?”
花永看着那个大渔网,想了一会,问:“直接盖住哼哼兽?”
白朔摇头:“不是,选两个人带着渔网在哼哼兽回巢穴的路上埋伏,其他人将哼哼兽驱赶到这边,用渔网拦住,哼哼兽会用力钻,但力气越大,渔网缠得越多。”
撞上渔网,最好的方式不是向前冲,而是往后退,但猎物不懂这个道理,被拦住了它们只会用蛮力往前,到时候就可以将猎物捆绑起来或者拎起来,等猎物停止挣扎再进行下一步。
而且狩猎队还可以趁着哼哼兽被抓的时间去找哼哼兽幼崽,哼哼兽有个特点是母哼哼兽不会离幼崽太远,先抓小的会被大的攻击,但将母哼哼兽抓住后,去抓毫无还手之力的幼崽简直易如反掌。
花永第一次听说这种抓法,将麻绳编织的渔网拿起来反复观察,最后决定相信白朔的方式:“明天我带人去试试。”
听到这句,白朔松了口气,他了解花永的性格,既然对方说了去试,那就一定会做。
第二天,花永果然拿出来那团渔网,不过没有直接让三个狩猎队出发,而是先点人。
花永选了部落最强的二十个羽族组成一个新的队伍,剩下的三四十人一起去寻找猎物。经验丰富又强壮的羽族,一人能顶两人用,第一次尝试新的捕捉方式,花永特意选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