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 第169章

作者:寓风 标签: 布衣生活 种田文 市井生活 轻松 治愈 穿越重生

沈青越:“嗯……等我画一点儿再给你看吧,到时候考虑要不要合作。”

池远舟迟疑了一会儿,他更想要《长腿鸟》这样的合作,不过沈青越又不是一辈子都画蒙书,现在拒绝了也不太好,“行,可以,不过你先别告诉张兄。”

“嗯?”沈青越笑了,“呀,怎么,你不想和张兄合作了?”

池远舟尬笑。

他后悔死了。

后悔不该把居安县地盘让出去。

更后悔刻印时候因为自家工匠师傅手艺不如张叔阳家的师傅好,就早早答应了他印平价的。

虽然最后不见得他赚得少,但赚同样的钱,他投入的人和时间更多更久呀!

“听说张兄年前回家,可是把印版都带回去了。”池远舟默默给沈青越告个小状,印版带回去,印多少可就是看账本了,他们又不可能追到海康看,“咱们可是同乡。”

沈青越笑。

这种事,本来就只能凭信任,哪怕放到现代,合同是合同,遵不遵守,也不是张张合同都能监督到位的。

本地人确实更能放心一些,不过凡事没绝对,反过来说,外地人起码手伸不到他们本地来,合作可能不守规矩,但完全抢走他们生意的风险也小。

如果池远舟是个恶霸,在他们本地兴风作浪,要垄断他的画,逼他只能给池家画,还要压价,使手段把他弄成他们家长工奴仆,那就是另外一种风险了。

好在池远舟品性还行。

也好在宝峰县没有哪个家族一家独大。

沈青越暂时也没有要得罪地头蛇换合作方的打算。

继续合作吧。

他有预感,这本蒙书编好了也会好卖。

至少那些不能去书院读书的女孩们,想要开蒙有自学的教材了。

那些不喜欢读书,又不得不去书院的厌学儿童们,应该也会更喜欢这版课本。

只要有书院愿意用,慢慢的就会得到家长们的认可。

先前江修文还向他打听雕版价格,如果印一本书的雕板费用不太高,他可以自己掏钱印,印好了免费送给村里的孩子看,省得那群不认真的小家伙课堂上随意往笋壳上写,拿回家不好好放,隔一段时间,不是烧了就是丢了,要么字花了,或者抄的时候就抄错了。

不过他也是真佩服江修文。

学霸不愧是学霸,要忙着上学,做功课,还要忙家里的事,族里的事,好不容易过年了,竟然还忙着编书……

江家也不做生意,更没什么大买卖。

就是靠祖上积累,家里地多赚地租。

他们家地租给本村人和姜竹差不多,虽然是富户,但钱也是辛苦得来的。

还是拉上池远舟吧,池家茶园子赚钱多,说不定刻板的钱都不用他们掏了。

他们自己去找人,价格会更贵,手艺过不过关也得另说,磨合起来也麻烦,拉上池远舟,哪怕他招新工匠,也能有刻完了《长腿鸟》的师傅带着,大家都省心省力。

他只管画画,江修文也不会耽误了自己的功课。

第121章 徒弟

沈青越开始有事可忙, 姜竹也开始带着姜松赶进度。

山道上冰雪基本化了,姜松不好意思总让姜竹往山下给他送竹篾, 提出以后早上过来。

姜竹:“你早上不是要去念书吗?”

赵先生也很勤勉,别的书院过了十五才开课,他在村里住着没什么事,初六就开始上课了。

连下午上课的小班,都是从初八就开始了。

姜松:“我怕茶园那边用得急……”

姜竹:“来得及,从前我一个人编也来得及, 你上完课再来就行。”

姜松想多干点儿,但又舍不得山下的课,犹豫再三,还是点点头, “我以后自己拿竹篾下去!”

晚饭后,天黑前可以在家多编点儿。

姜竹:“行。”

姜松有点儿不好意思, 看看姜竹, 开口:“我, 我还想再学学破篾。”

他学了这么久, 还是有点儿怕刀, 最多只能破出六层来, 但学不会自己做篾条, 是不可能当上篾匠的。

姜竹已经教了他好多次了, 他就是学得不太好。

说完, 姜松自己都不敢抬头了。

想学是他提的, 但他破篾还没姜大望做得好, 今年再学不会,最忙时候还学不会,他会不会被辞掉啊……

姜竹:“不用学了。”

“啊?”姜松猛地抬头。

姜竹:“割破手你好多天都不能写字。”

姜松懵懵地看他。

姜竹:“赵先生和我说了。”

年前时候姜松自己学破篾, 太急了,一不小心把手上割了个长口子,他也没吭声,上课写字时候,赵先生看见他用布包着手指,血都要把布渗透了。

他专门去了姜松家一趟,想劝劝他家人让姜松少干点儿活,多花点儿时间念书。

姜松学东西不如另外几个机灵的孩子快,但他耐力足,记性好,记得慢但牢靠,别人忘了,他还记得,而且能融会贯通,等时日久了,一定会厚积薄发,是个读书的苗子。

一家人沉浸在姜松是个读书苗子的喜悦里开心了两天。

赵先生都登门夸孩子了,这可是村里头一份儿。

但紧接着,就是贫家出才子的忧愁。

他们家条件不好。

如果去外面的书院读,他们根本掏不起钱。

现状如冷雨,越下越大,欢喜结束,人人被浇得透心凉。

他奶奶觉得是她的病耽误了孩子,跟他爹娘商量她吃过孙大夫开的药好多了,过了年就不吃了,把药钱省下来给他读书。

姜松爹娘不同意。

他们不能省这笔钱,孙大夫明明说的是要慢慢养,好好养。

何况,他们家也不只姜松一个孩子,他还有哥哥姐姐,哥哥姐姐都还没成亲呢,即使家里有了一笔钱,该给谁用呢?

他大姐不是没人上家里说亲,但说的都是和他家条件差不多的。

姜松娘不愿意。

她吃了半辈子苦,怎么愿意自己最懂事的女儿再去别人家吃这份苦。

前阵子有人给他姐介绍了一个家境还可以的,对方母亲和他娘同村的亲戚是亲戚,也算知根知底,只是太远了,如果嫁过去,可能一年到头,只有过年、他爹娘爷爷奶奶生辰才能回来,他姐姐不愿意。

姜松知道他姐姐想要帮衬家里。

相看完明明更喜欢这个人,偏要说更喜欢愿意多给彩礼的那家。

他娘和他姐姐因为这个怄气,母女俩大半个月没好好说话了。

姜松想过了,他是想读书的。

但能读书本身已经是运气。

如果不是沈先生,如果不是后来又来了赵先生,他上哪儿识字去?

现在,他已经识字了,还会背诗了,也学了很多道理。

听说很多人三四十岁了还在考科举。

那他,也不着急。

他可以先干活儿,先赚钱。

然后把娶媳妇的钱省下来去读书。

这样大家都不用发愁了。

所以他决定好了,今年要振奋起来,学会破篾编筐,当个好篾匠。

可是……

姜松不知道赵先生跟姜竹说了什么,诚惶诚恐道:“我,我会好好学的,我肯定能学会,我已经不怕刀了,真的!”

姜竹:“不用,你好好读书吧,家旺他们考什么,你也去考什么,考上了以后我借钱给你读。”

姜松呆呆地看他,“为什么?”

姜竹:“你是我徒弟呀。”

还是家业的朋友。

也是最早到山上来干活儿的六个人之一。

姜松眼睛湿润润的,“可是我还没拜师啊。”

姜竹:“那你拜吧。”

姜松:“……”

他顿了顿,泪眼蒙眬地摇摇头,“我不拜了。”

姜竹:“???”

沈青越听见他们俩说话,悄悄挪过来,听到这儿笑出来。

“他早当你是徒弟了,别太有负担,他只是在跟我学怎么教徒弟而已。”

姜松连忙抹了抹眼泪,不好意思地看沈青越。

沈青越走到他旁边,“见过我怎么教石生吗?”

姜松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