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寓风
专门雇来砍竹子的,就是姜竹六堂哥姜齐,姜齐对姜竹家山和竹林也熟,姜竹随便教一教他就能认出新竹子老竹子,人也年轻有力气。
姜竹没给他具体安排每天必须砍多少竹子,只要供得上用就行,他哪天有事,提前把竹子砍出来就能去忙自己的。
另外逢年过节他们也是放假的,不过这时代没有带薪假期那一说,沈青越也没提,只默默想着过节时候给大家发点儿福利算了,一步步来。
他们砍了一天竹子,第三天开始,进入竹编工作。
篾匠们开始破篾做篾条,其他人拿着先前姜竹准备好的篾条跟着姜竹和沈青越学怎么编。
演示是姜竹来,但每个人负责哪儿,怎么看图案,是沈青越来教。
他们现成用绳子编出图案的样品竹帘就一个,更早一版是图案拼的,沈青越还往上面画了些细节,都放到房间给她们当参考了。
不过就这么比着编,适应到上手,也用了将近三天才把流程理顺了。
为了防止她们看混乱,沈青越还找了绳子和布条,夹进样品竹帘里做分隔,有东西隔开,她们只要数数自己要编的位置就好找多了。
这三天沈青越什么都没干,尽在前院纠错了。
开始编竹帘第二天,本来安排在第三个位置的大嫂和最后一个大嫂换了换,把记性好的放到了最后面了。
起初大家觉得最后一项是最轻省的活儿,实际干起来才发现,需要靠最后一个人拿竹板纠正的碎活儿特别多。
搞得原本安排在最后的大嫂眼睛都花了,没坚持过两天,自己都不自信了,越看那图越不像只鹤。
换了人之后她轻松多了,还是编东西更实在。
不过这也和大家才开始还没怎么上手有关系,每个人衔接的位置容易不流畅,而且样品少,她们不能拿到跟前比着编,靠眼睛看来确定位置本来就容易出错,连沈青越看多了都有点儿眼花。
等熬过前几天,他们的竹帘编够十二个了,每个人脚边都有能比着来的样品做参考,效率一下就高了。
前几天篾条根本用不完,每天甚至都用不了一半,下山时候大家都蔫头耷脑的,觉得这六十文赚得怪亏心的。
到后面上手了,篾条嗖嗖地用掉,一会儿一个过去抓一把,一会儿一个过去抓一把,把来了几天,每天坐院子廊下边聊天边干活儿的四个篾匠都搞得话少了。
除了开始两天上手示范,后面就在忙着给沈青越做书架的姜竹也不得不过来兼职半天。
姜松更是从最后一步拿竹板帮忙调绳子位置,摇身一变,变成了专门刮篾的小帮工,每天下午来了就是刮篾条,连姜齐砍完竹子了都要过来帮会儿忙。
期间池远舟邀请沈青越和姜竹去茶市玩儿,沈青越给拒了。
他们忙着一鼓作气呢,现在大家正是士气高涨又新鲜的时候,茶市哪年没有?明年再看!
沈青越:“做生意不能厚此薄彼,你别只忙着卖茶忘了我的书啊。”
“没忘没忘,卖着呢!”池远舟心想你也好意思说,因为忙着画蒙书,还给张叔阳画封面,说好的探案故事现在还没个影子呢。
不过他们家工匠也实在是刻不过来了,等《长腿鸟》下本快刻完他再来催也不迟。
池远舟参观了一圈儿,觉得他们的竹帘倒也还算新鲜精致,“沈兄,你们这帘子要多少钱卖?”
沈青越:“不零售,你要的话,友情价,三两银子一个,优先给你挑。”
池远舟觉得挺划算的,县城没什么花样的竹帘子也要二两银子呢,这东西实用,家里喝茶、会客的地方都能挂,他们家书铺也能挂,“就是这个季节挂竹帘显得冷了点儿。”
沈青越:“我们编着也冷啊,你到前院看看,看上去轻松,谁手都冻得凉冰冰的,就这么几天,我们好几个大嫂手上都要冒茧子了。篾匠师父更不用提,本来就是一手的茧子。”
他们主要想夏天卖,编可不就得提前。
哪怕腾了屋子,但是破篾的,还有最后打磨边缘,都会到处飞竹屑,不能在屋里干。
屋里空间确实也小一些,只要没刮风,不是太冷,大家还是更愿意到院子里干活儿,光线也好,但冷。
初春季节只有中午还暖和一些,冷了还得挪回屋子里,坐在那儿干一天活儿,还是很辛苦的。
沈青越没急着多卖,只先卖给池远舟六张,给他回去挂书铺和茶市的摊位用。
十八两银子入手,沈青越让姜竹去买了几斤肉,开张第一笔生意,得庆贺一下,下午给大伙儿做肉汤喝,也能暖和暖和。
众人都惊呆了:“做肉汤?”
沈青越:“嗯,主要是小姜师傅也不会做别的。要不然……”
他扫视一圈儿在场所有人,尤其是编竹帘的大娘大嫂们,“要不然劳烦谁下个厨?”
反正他和姜竹就那个厨艺。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梁玉兰:“那还买什么肉啊!林子里那么多笋呢,再去仓库那儿看看今天有蘑菇野菜没有,咱们做点儿蘑菇汤算了。”
“对对对!”众人也应和。
沈青越:“那不行,第一次开张呢,怎么也得吃点儿肉吧?”
天气还挺冷的,天天让大伙在室外挨冻,他也挺心虚的。
梁玉兰见他真想买肉,生怕沈青越想要按他自己那挑嘴败家子的标准来做饭,这么多人呢,都按他那样吃,得多少钱啊?
她连忙道:“这半晌午的,哪儿还有肉啊!买点儿骨头算了,竹子,你就去买点儿骨头,骨头炖着香。”
姜竹点头:“我过去看看还有什么。”
第138章 宝匣(二更)
梁玉兰担心多余了, 姜竹到了屠户家,肉已经卖光了, 只剩下骨头和内脏之类了。
姜竹想多点儿排骨都没有,只买了一篮子骨头和一对猪肝回来。
买了不少,路过大伯和四伯家,他还给两家分了点儿,到仓库时从仓库那儿拿了些蘑菇野菜和笋。
这会儿姜大望和他娘在这儿收菜,身为一个全村知名的学渣小朋友, 姜大望识字不多,但已经是他们家里识字最多的了,身兼重任,被他哥安排在这儿记账, 干一天他哥还得给他两文钱报酬。
有这份激励,他最近识字都积极了点儿, 写字也比从前整齐了些。
就这么点儿小买卖, 主要是跟姜竹家对账, 也不值当专门弄个账本, 他娘也学着从前沈青越那样, 弄了些笋壳当纸。
不过为了整齐干净, 还是用笔墨来记。
笔是沈青越淘汰的, 墨是从赵先生发给学生们的便宜墨块儿, 记够十天的, 他们结完账, 就能把笋壳撕了当柴烧,
然后再用新的记。
姜竹要给他们母子俩几块儿骨头,姜大望娘不要,姜竹干脆把姜大望领上山跟着混碗肉汤喝。
有他和姜松在, 都不用大人去洗菜了,他们俩跑去厨房拿了盆儿到溪边洗蘑菇和野菜,还从仓库拿了些萝卜干。
做汤的事也不用姜竹和沈青越管,梁玉兰和一个大嫂接手了,他们俩只等着吃就行。
梁玉兰舍不得用姜竹家白面,临时洗了点儿杂粮让姜大望和姜松去磨了,一碗白面掺三碗杂面,做了一盆儿面片。
大火熬一锅汤,蘑菇、笋、野菜都是山上的,不要钱。
萝卜干不值钱。
白面没用多少,杂面也不怎么值钱。
那些骨头、猪肝加一起才一百文多一点儿。
全部成本加一起,都不到二百文钱。
他们一共二十一个人吃,吃得饱饱的。
如果不算姜大望,平均一人还不到十文钱。
还都吃到了肉。
如果买鱼做汤,还能更划算。
沈青越觉得超值。
沈青越提议:“要不然咱们以后加一顿午餐吧?”
虽然他们这算不上重体力活儿,但干一天也挺辛苦的。
不吃午饭到傍晚肯定就很饿了。
反正他和姜竹也要吃饭的,有人做饭,他们俩还能跟着混,都不用自己动手做了。
姜竹同意,沈青越过去直接通知。
刚吃完饭的众人:“……?”
他们难以置信:“以后中午都管一顿饭?”
沈青越:“对。”
“……”
他们面面相觑看姜竹,想让姜竹劝劝。
毕竟,一天六十文,还管一顿饭,从前只有农忙时节去做短工才有这种待遇。
姜竹:“没事,我们也要吃饭的。”
众:“……”
他们忐忑地接受了。
也不知道沈青越能坚持几天。
毕竟看上去挺心血来潮的。
不过中午暖和,中午干活儿也最舒服,大家想趁着暖和干活。
沈青越干脆提议,天热起来之前早点儿做午饭,反正村里吃饭早,干一上午活儿也累了,等以后天气热了,再挪到中午吃饭休息。
就这么说好了,沈青越还给他们排了个做饭的班,他和姜竹不算在内。
他们恍恍惚惚干完活,下山时候,正好遇到姜竹去山下买粮食回来。
两袋子杂粮运上山,他们确定了,起码十天半月的,山上肯定有饭吃。
而就这么一晚上,村里都快传遍了——
山上编竹帘工钱高还管饭。
第二天一早,天刚刚亮,姜竹家大门就被拍响了。
沈青越人还在睡着,听见前院有敲门声还以为出什么事了。
姜竹已经醒了,沈青越贴着他睡,他怕一动把沈青越吵醒,干脆也没起,正闭着眼睛赖床酝酿回笼觉,一下也被惊醒了。
“好像是李大嫂?”
上一篇:漂亮死对头他超会钓的
下一篇:真佛系与假佛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