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郎是恶毒男配 第111章

作者:端瑜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之骄子 种田文 甜文 先婚后爱 穿越重生

他对郑山辞正色起来。

董大人发出一声唏嘘,“郑大人太谦虚了。你这样的年纪有这样的见解跟办事能力已经算是拔尖的了。说一句妄言的话,郑大人你比朝中大半的朝臣都要强。我们做官,拿着朝廷的俸禄,像郑大人这样把百姓放在心上的,这是独一份。你处事老道,做事有分寸,实乃良臣。”

其余的官员点头附和。

有人感叹道,“我记得郑大人的年纪还没有超过二十五岁,真是年少有为。跟你一同参加科考的人他们已经被你甩到了身后。郑大人,你是一块璞玉。”

这块璞玉正在这次大灾中发出属于他自己的光泽,让众人注意到他。

三甲进士又如何,以后怕是没人会拿他三甲进士的出身说笑了。进了官场,有了政绩这才是最打紧的。他对新奉县耗心耗力,新奉县同样会回馈给他最好的政绩,足以让他升迁。

“诸位大人谬赞了。”

董大人笑道,“看来侯爷没看走眼。”

提到长阳侯,郑山辞不免会想到虞澜意,他唇角带笑,“岳父的事我不敢置喙。”

叶云初看了郑山辞一眼,唇角的笑淡了淡。

天色已晚,叶云初一行人累了,他们先回驿站休息。

郑山辞回到家里先去洗漱,他派人给家里捎信了,说是要迎钦差。

等郑山辞从浴室里出来,虞澜意便拉着他坐下,问道,“朝廷派来的钦差是谁?”

郑山辞扯被褥盖在身上,“有叶世子,其余的几位大人我便不认识了。”

虞澜意想了想,“陛下当真是信任他。叶云初应当就是钦差,其余的大人都是随行的。你这次做得这样好,他可要在陛下面前好好的夸夸你。”

虞澜意眼中没有一丝对叶云初的感情。按理说叶云初还要唤他一声二哥,要给郑山辞叫一声二哥夫。只是他们都不是攀亲情的人,更何况虞澜意跟虞时言本就不对付。

“看你耳朵还在发烫,应该喝了许多酒。我喊金云给你送醒酒汤来。”虞澜意伸出手捏了捏郑山辞藏在头发下红红的耳朵。

郑山辞收敛眉眼,一本正经的笑,“喝多了,有些上耳。”

等金云把醒酒汤端过来,郑山辞喝完后躺在被褥里抱着虞澜意,他问道,“澜意,我想……”

他的话还没说完,虞澜意伸出手捂住他的嘴巴,“你不想。”

这么冷,他才不想折腾。

“等开春之后随你,现在不行。”虞澜意感受到郑山辞灼热的呼吸,他觉得他整个人都热起来了,小声的说,“我可以用手帮你。”

郑山辞的目光落在虞澜意脸上,去亲他的唇。

他应了一声好。

……

叶云初他们到了驿站,叶云初先上去歇息了。其余的官员们喝了点酒,让驿站送了醒酒汤过来喝了精神许多。董大人在屋子里洗漱后躺在被褥里,心里想到郑山辞,越想越觉得满意。郑山辞不卑不亢,不骄不躁,跟长阳侯家的那个哥儿比起来完全就是两个极端,像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

他羡慕起长阳侯,若是家中有这样出色的子侄,他一定会好好培养,没准儿以后就是股肱之臣。他打算回京后写一封折子呈给陛下。

叶云初临走前还是留了银子跟粮食还有药材,说道,“青州各县的瘟疫也平复得差不多了,你们可以打开城门了。”

他们并未在此停留许久,郑山辞把他们送出城门。在城门口的岚县百姓收拾包袱,要回岚县去了。

他们看见郑山辞,忙不迭走过来眼中含泪的跪下,“多谢郑大人,郑大人您真是一个好官!”

“多谢郑大人!”

“多谢郑大人保我们性命!”

这不是做给钦差看的,郑山辞自己都没料到,只去扶他们,说道,“我没做什么,都是你们自己的功劳,你们到了城门口,向我求救,我没让你们进来,只能做一些其他的事,是你们自己想活着,不然我也没有办法。”

“郑大人!”有的百姓本不想落泪,听见郑山辞这样说,他们不禁红了眼眶。

一众的官员看得心生感叹,郑山辞这么受百姓的爱戴,真是让人羡慕。

他们回去的路上,叶云初格外的沉默。一众官员从新奉县离开还对新奉县的美食流连忘返。买了辣酱、烈酒还有香水给带回去。

其中一个官员想起来说道,“我想到怎么说郑大人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董大人沉思,挼着胡子大笑,“说得对,对待岚县百姓的做法就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叶云初没想到这几个官员对郑山辞的评价这么高,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个评价少见。

另一个官员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董大人念了一遍,说了三声好,“这两句我要写到奏折上。”

董大人实在是很欣赏郑山辞。

第96章 升官

把钦差送走了,县衙的人都各自回去了。江主簿回到县衙唉声叹气,见这个架势,郑大人三年任期一满就要被调走了,往后朝廷会派个什么人来当县令,总还未知的。

以后的上官也不知道是不是郑大人这样好相处又有能力的,江主簿心中惆怅。

郑山辞回到县衙就把这件事放下了,马上要过年了,他先把户房呈上来的账本看了。今年的收账跟去年比起来差别太大了,下半年县衙的银钱都是在往外流,有上半年的银钱撑着,账本还是不怎么难看。

这下半年县衙上下都辛苦了,郑山辞还是会在年假前给他们发赏银。祝新春嘉平,长乐未央。

新奉县的城门开了,百姓们可以进城买年货,卖东西的跟买东西的都高兴起来。街上恢复了昔日的繁荣,他们度过这次天灾,没有忍受饥饿跟疾病的痛苦,现在天下安乐,笑容重新出现在他们脸上。

“这个白菜能不能便宜一点,你看就只剩下最后几颗了,都是别人挑剩下的……”妇人在集市上熟练的砍价。

“糖葫芦,好吃的糖葫芦!”

“走路没长眼睛啊,撞到我了。”有年轻公子不小心被人撞了。

“羊杂汤,热腾腾的羊杂汤。”

郑山辞下值后听见吆喝声没忍住诱惑,坐在小摊上叫了一碗羊杂汤。

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杂汤好了,郑山辞看见碗里的香菜跟香葱,一股香气扑面迎来。他拿着筷子把香菜跟香葱摁下来,搅了搅。羊杂汤的气息鲜香诱人,郑山辞喝了一口汤,很快就把羊杂汤吃完了。

小摊的老板很忙,郑山辞把铜钱放在桌子上说了一声就走了。

老板还记得郑大人来喝羊杂汤了,本不想要他的钱,结果他一转身已经看不见郑大人了。

郑山辞快步回家,澜意没在屋子里,屋子里没人就没生炭盆,邓雪忙不迭吩咐人去端炭盆放在屋子里。

“你们少爷去哪儿了?”

邓雪回道,“少爷跟郑少爷一起去出门逛了,现今还没有回来。已经出去有半个时辰了。”

郑山辞让邓雪先下去,才半个时辰,估计还没逛够。郑山辞自己平日逛街,对了,他根本就不逛,只是个拎东西的。

他拿一本书看,另一边的虞澜意怀里揣着银票,他几乎把新奉县整个店铺都扫荡了一遍。金云带了府邸的几个人手上拿着东西快要拿不下了。

郑清音这次头一次见二嫂买这么多东西。

“这些都是买给父亲跟阿爹还有大哥,亲戚们的。到时候要是真从新奉县离开,该是说走就走根本来不及买东西,我先买起来备着。”虞澜意嘴上这般说的。他跑得最勤的还是衣铺。

“哎,给他们带的东西也是新奉县……”虞澜意说着看见一件深灰色的披风,他的语气一顿,整个神经都在跳动,它们在说这就该是他的。

虞澜意如愿披上新披风。

“我有了,郑山辞也要有。”

他又拿下一件披风,老板像是送财神爷一样送走了虞澜意。

他本还想逛,结果天上在飘雪了,只好打道回府。

郑清音都松了一口气。

虞澜意出去逛街,给郑山成和林哥儿,还有多多也买了东西,让侍从送过去。他回到屋子里,看见郑山辞捏着毛笔在写什么,面容沉静,抬头看了他一眼,“你回来了。”

“回来了,你在写什么?”虞澜意把披风挂在衣架上,凑过来鬼鬼祟祟的看。

“我在写奏折。”

虞澜意装模作样的移开眼神,“奏折啊,怎地不去书房写,要是让我看见了多不好。”

他这样说着还是用余光在瞅。

郑山辞笑道,“这写的不是什么要紧的事。你要是无事,就帮我研墨。”

虞澜意把袖子挽了挽,帮郑山辞研墨,他一边研墨,一边对着梳妆台照自己的样子。冬天天气干燥,要多涂些珍珠粉。新奉县的粉没有京城的好,虽说价格也便宜,但还是不习惯。他去年从京城带来的珍珠粉要用完了。

郑山辞把奏折写好了。他任期要满了,这封奏折是写给朝廷,推荐丁宣做县令,其余还有些一些在这次瘟疫表现突出的人,郑山辞也写上去了。若是吏部有心的话,该是能明白的。

“澜意,你给家里写信了么?”郑山辞想到什么,突然问道。

“写了,你说钦差大臣是叶云初的时候,你去上值后,我就立马给家里写信,让父亲跟大哥为你争取更好的官职。”总要打打配合。

“谁知道叶云初要说什么,还是让父亲跟大哥使劲。”虞澜意可不傻。

郑山辞想了想,“你说得也对,我想把这封奏折交给岳父,让他去帮我呈给吏部。”

“小事,这是他应该做的。”虞澜意大大方方的说,立马叫金云过来,把这封奏折送到驿站去。

郑山辞:“……”

虞澜意把新买的披风披在郑山辞身上,“很合适。”

郑山辞写完奏折,这才注意到屋子里多了两个大箱子,应该是虞澜意今天逛街的战利品。

“我没买多少,大部分都是给京城里的亲朋好友带的东西。”虞澜意踢踢踏踏把两个箱子一脚踹进床底下。

郑山辞听见箱子撞到墙上发出牙酸的声音。

他没问了。

晚上他们吃完饭,郑清音去逗小侄子去了。郑山辞跟虞澜意一并出门去夜市。

虞澜意的手不敢拿出来,他怕冷,依偎在郑山辞身边。

或许是因为天气太冷了,晚上出来的人不是很多,虞澜意还照常去买了小吃。现在跟之前来夜市的心情又不一样了。这是在新奉县的第三年了,他们要过第三个年了。

郑山辞看着百姓们买了小吃,逛小摊跟着身旁的人说笑,他有些出神。

“郑山辞,你发什么呆?”虞澜意伸出手在郑山辞面前晃了晃。

这次可能真的要走了。

郑山辞回过神来,笑了笑,“没什么。”

新年一到,郑山辞给县衙的人发了二两的赏银,让他们好好回家过年。

“多谢郑大人!”衙役跟文吏们都有些惊讶,今年县衙花了很多钱,没想到郑大人还是给他们发了二两银子让他们回家过年。

郑山辞说完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