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端瑜
……
刘将军还在处理军务,虞长行带着人消失这么久了,刘将军刚开始还在焦急,现在他已经麻木了。城墙上的士兵来汇报情况,刘将军说道:“有什么事?”
“将军,对面的蛮夷都撤走了,他们往大后方赶。”士兵摸不着头脑。
他们还未开打,怎么这些蛮夷就撤退了。
刘将军眉心一跳,他起身带着人马走出营地确实看见蛮夷的城池人去楼空,刘将军带着人把城墙攻占,里面除了一些平民外,守城的士兵都走干净了。
“小心一些,随时戒备,现在接手城池。”刘将军带着人先去将军府。
看将军府杂乱的样子,看得出来蛮夷撤退得很匆忙,刘将军让士兵仔细在将军府搜查,“看能不能抓到一个活口,问问发生什么事了。”
士兵领命退下,他们开始地毯式搜查,在柜子里抓到有对母子,他们把人拎到院子里,母子两个人瑟瑟发抖。
“将军发现一对母子。”
刘将军看向妇人的装扮,锦衣华服在将军府的地位应该比较高,蛮夷将领走得急把这对母子漏下了,刘将军猜测这是蛮夷将领的侍妾跟庶子。
“我问你们话,你们好好的回答,我就留你们一条命。”
妇人狠狠的点点头,她紧紧的抱着儿子。既然相公把他们抛弃了,妇人也不想为了他的事让自己跟儿子丢了性命。
“将军收到了王庭发来的信就撤退了,我模糊中听见将军在骂王公贵族跟官员们是一群婴儿,还要他们前去护驾,一点用也没有。”
妇人惴惴不安,低眉顺眼的看了一眼刘将军:“我就知道这么多,大燕的将军你可要说话算数,不然是会遭报应的。”
刘将军从妇人的嘴里得到了重要的信息,他的心情很好也不想为难这对母子:“你们走吧。”
妇人闻言忙不迭抱着儿子跑出将军府。
刘将军听见这消息,心中有一个猜测,虞长行不知用什么方法攻占了蛮夷的王庭,王庭都被攻陷了,这些蛮夷当然要去回援了。
“留一队人在这里,其余人带着干粮跟我往前追。”刘将军果断道。
刘将军的果断跟蛮夷的撤退造成了压力,蛮夷将领们疯狂的咒骂刘将军,咒骂这群大燕人。
另一边虞长行带着军队休整两日继续往前追。
蛮夷被夹在中间,左右动弹不得。刘将军这边面临得风险更大,二十万大军都由虞长行带走了。蛮夷被打出了火气,他们转过头来对付刘将军。
刘将军也机灵,他带着人躲进城池龟缩起来。
这一举动又气得蛮夷大骂。
虞长行追得紧,夜行千里,像是甩不开的厉鬼。
大燕的士兵丝毫没有疲态,他们想到自己要得到的军功,顿时什么疲倦都没有了。
虞长行打仗主打一个快,把一个城池攻破后会留给士兵休息的时间。
虞长行坐在屋檐上,提着一壶小酒,他抬头看天上的月亮,随即双手放在后脑勺后面倒在屋檐上。
虞征看见虞长行也爬上来,从虞长行的手里接过酒壶,倒在屋檐上。
“我们来边疆已经有四个月了。”虞征还有些惆怅。
虞长行垂下眼眸拿着酒壶又喝了几口酒。
“堂哥,等把蛮夷的事宜了结后,我们把嫁到蛮夷的宗亲哥儿跟公主带回去,让他们能够回到故土。”蛮夷的风太冷了,这里没有他们熟悉的人,把他们的棺材抬回去葬在京城。
有人会去祭拜他们,他们不会被忘记。
虞征点点头:“好。”
休息够了,虞长行继续带着军队攻占,他们放纵了蛮夷王子跟一些王公贵族在前面跑。谢副将啧了一声,觉得蛮夷王子跟这些王公贵族也就那样。
他们明明知道虞长行是故意把他们放出来的,他们还是不死心往前面跑,祸害了一座一座的城池,让蛮夷将领全力来救他们。
他们就是放出去的诱饵,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
虞长行在边疆连连捷报,刘将军写了折子,等折子到了京城已是夏季,夏日炎炎,虞澜意不想出门,让侍从把冰放在两边,还吃着玫瑰冰粉。
家里的冰有限,小平安拿着课业坐在正堂里写,等写完了虞澜意就让侍从给他端一碗冰粉过来。
“吃一碗冰粉,今早你爹出门,我喊他下值时带两碗酥山回来。”
小平安馋了。
郑山辞下值回来果然带了三碗酥山,郑山辞眉眼带着喜意:“大哥在边疆有消息了。大哥带着二十万大军从后方攻破了王庭,现在的局势对大燕来说有极大的优势。”
虞澜意听这话,眼睛亮起来:“大哥就是这么厉害。”
郑山辞也佩服虞长行:“这次估计真能把蛮夷打残。”
小平安吃了几口酥山,听着郑山辞的话,心里更加崇拜舅舅了。
边疆到京城距离远,哪怕修了水泥路快马加鞭也要一个月半的时间,刘将军的奏折到达京城时,虞长行和刘将军合力把蛮夷堵死,这些王公贵族没有殉国的勇气纷纷投降,大燕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虞长行:“把他们关在地牢里,把几个王子分别关在一起,带回去让陛下处理。”
等几个俘虏被拉下去,虞长行又让士兵把将军府的金银珠宝搜出来,他知道这部分金银要给士兵好处,搜出来的金银珠宝,他拿出八分之一分给士兵。
士兵因此更加积极。
虞征惊叹,虽说虞长行一直在京城未曾带兵出征过,但他对军中的事都很了解。
虞长行跟各位将领都吩咐了事,事情说完就该说庆功宴的事。
“今天酒肉管饱,值班的人辛苦点,明天单独给你们做几桌。”虞长行笑着说。
“将军对我们太好了!”
“今天一定要喝个够。”将领们面上高兴,他们这次跟着虞长行兵行险招,但收获丰富,军功斐然,这都是他们升官的凭证。
虞长行请了城里的大厨来做饭,摆了很多桌子,酒肆里的酒都被军营的人买光了,城中的大燕人也高兴,以后蛮夷就没这么猖狂还会来骚扰他们了。
好酒好菜招待着,虞长行还让师傅切了牛肉做下酒菜,士兵们惊呼一声:“将军真舍得。”
“虞将军是天子近臣见过的世面比我们多多了,而且还是侯府世子。”
“还说侯府世子,这次虞将军回去怕是要升爵了。”有士兵边喝酒边吃花生米。
他们说着话,这次跟虞长行来打仗,他们基本上没有对蛮夷百姓造成伤害,有了虞长行分的钱,他们心里高兴,对这些事都不放在心上。以前去打仗,也要抢金银珠宝,只是这件事没过明路,在虞长行这里是过明路的,他们心里更安心。而且这次的军功也不少,还能得到朝廷的赏赐。
“等班师回朝还会给我们接风洗尘。”一个士兵美滋滋的说。
“那也不可能把二十万大军全带回去,估计带三四万就回去了,而后蛮夷的战事平了,朝廷又要裁军了。”一个士兵精明的说道:“幸好这次拿了不少金银珠宝,就算被裁回家也能好好的过日子,买几亩田地做庄稼汉。”
“你小子看得真远,今天先吃喝,兜里有钱还怕甚裁军,我想家了。”一个士兵拿着大碗喝酒,他还不想打仗,只想拿着钱回去陪家人。
他走的时候,家中的二女儿刚出来还没抱几下就从军了,现在想想有二十年没回去了。
他这女儿已经嫁人了。
第184章 残损
虞长行他们并未丝毫没有损失,二十万大军折损了八万士兵,虞征在跟蛮夷将领决战时,一条胳膊被砍下来,虞长行的腿受了重伤,导致有些跛脚,只要他不走太快就看不出来。来了几波大夫都说治不了,虞征催着他早日回京,找太医医治。
双方打仗总归都要付出代价。有人的代价是一国、一条性命、身体的残缺。
被关在牢狱里的王公贵族看见狱卒在大口喝酒吃肉,心里馋得厉害。他们在牢狱里吃得清淡寡水,一点荤腥不见,狱卒桌上的香气飘来这群贵族眼巴巴望着。
“都是你们的错,你们看见大王被刺杀后该守在王城奋死抵抗尚且还有一线生机,到处乱跑把所有士兵都坑害了。”有人愤怒的指责。
“那你的意思是让我们跟着王城一块去死,不要牵累你们,那你怎么不去死。”在王城的官员反讥而笑。
“没让你们去死,只是让你们有节气,不要轻易妥协!”那人梗着脖子道。
官员脸上挂着嘲讽,呸一声,“若真有气节就该殉国,你自己都没做到还好意思来要求我等,真是脱裤子放屁,大家半斤八两,谁也别说谁,你要真计较,有本事就撞死在墙上以示对大王的忠诚。”
那人被官员这么一怼哑口无言,胸腔有怒火、羞愧、不甘……最后他仰面流泪,“是臣对不起大王。”
说罢,他一头撞死在墙上,鲜血往下流濡湿了干草,官员们发出尖叫声。
“他,他怎么撞墙了?!这么烈性么。”刚才出言讽刺的官员脸色惨白,一屁股坐在地上。
狱卒骂骂咧咧的走过来,瞧见这地上的惨状,唏嘘一声,打开牢门卷了一张草席把尸体抬走。另一个狱卒凶神恶煞道:“老实安分一些,不然有你们苦头吃。”
王公贵族们喏喏应声。
翌日大军班师回朝。
……
京城
郑山辞在户部把今年的夏税算清楚,把折子送到内阁,他伸了一个懒腰,明日休沐要去东宫参加太子的婚宴。
郑山辞下值回到家中在正堂看见郑父坐在一旁,郑父心不在焉。
“爹,您怎么来了?”郑山辞惊讶的问。
郑父拘谨的看向郑山辞,嘴唇张张合合说道:“我收到清乡村的来信,他们想你在村子修一个族学,我拿不定主意来问问你的意思。”
郑山辞是从清乡村里出来的大官,前些年因清音的事跟何家闹得不愉快,其他的乡亲待他们还好。郑父收到信后让郑同初念给他听,郑父老大怀慰。
这事郑山成没拿主意,郑夫郎也叫郑父想做这事还要问二儿子的话。儿子是阁臣,是要回馈乡里的,免得落人口舌。帮家乡的人奋进,让家族的人多沾光。
郑父叹道:“你考中秀才后,家里的叔伯给你给了银子,你去科考,他们还帮忙家里收庄稼。以前你没考出成绩他们就没帮你。”
郑山辞应下来:“爹这件事是要做,我等谋划一阵直接写信给县令,这事是我忽略了,您放心。”
郑父呼出一口气,面上欣喜。他是郑山辞的父亲,京城中的人知道他的身份,待他恭敬,郑父因此飘飘然,他在心里得意,表面上却还是老实,不给儿子添乱。
他始终对京城有敬畏感,自己是从乡下来的小民,哪怕有郑山辞这么一个儿子,小儿子嫁给礼部侍郎,他还是小心谨慎。
这次跟郑山辞说这话也是为了自己的私心。
郑父得了自己满意的答复正要回去,虞澜意喊住他:“爹就在这里用晚膳吧,我让厨房做点好吃的。”
郑山辞也劝道:“爹就吃点吧。”
郑父心中一暖应下来,他回去还把郑夫郎叫过来一并用饭。现下还不到用饭的时辰,他们就去看孙子。
小平安看见郑父跟郑夫郎把画册收好跑过去乖乖的叫人。
“平安在做课业么?”郑夫郎慈爱的问道。
小平安点点头又摇摇头:“课业自己做完啦,我在看画册。”
户部最新又出了一册生活常识的画册,专门给孩子出的,卖得很好。郑山辞秉持读书人跟小孩的钱最好赚,一直在割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