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郎是恶毒男配 第63章

作者:端瑜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之骄子 种田文 甜文 先婚后爱 穿越重生

宋大夫摇头说道:“只是看郑大人同前几任的大人不同,便想说给郑大人听,郑大人就当听故事一样听了吧。”

郑山辞回到屋子里,便听见了争吵的声音,估计是云老爷跟云夫人来了。

“多谢虞少爷,我们这便把云哥儿带走了,给您跟郑大人添麻烦了。”云夫人捏着云哥儿的肩膀,目光像是要把他吃了一样。

云老爷:“明日有大礼送给郑大人,现今我们先把他带回家,回到家里总比在医馆里好。”

虞澜意皱着眉头,对上了云哥儿哀求的目光。他虽说心里也认同回到家里比在医馆里好,但云哥儿好像并不是这样想的。

他说道:“我看他不想跟你们走,就在医馆里先治病吧。”

云夫人脸上的笑容一僵:“虞少爷,云哥儿还是一个未出阁的哥儿,一直在医馆里不好。他这次跳河本就对他名声不好,要是一直在医馆里对他的名声就更不好了。一个不健康的哥儿,又是一个没了名声的哥儿,作为母亲都忧心他的前程了。”

虞澜意:“有病要治,不应该就在医馆么?”

金云闻言神色淡淡的说:“云老爷云夫人,既是我们少爷这般说了,你们也要带着云少爷么?这会惹我们少爷不高兴的。我们少爷也是喜欢云少爷,才想多留片刻,这点小事,你们也要搅和不成?”

云老爷跟云夫人闻言脸色一变,他们喏喏应声忙道不敢不敢。

郑山辞走进来说道:“夫郎喜欢云哥儿就多留几日,你们先回去吧。”

云老爷:“这……”

他们不敢多说,只能憋屈的退下去了,云老爷暗暗的警惕云哥儿让他不要乱说话。哎,偏偏程老看中了这个孽子,不然家里那么多美貌的儿子,哪一个不是听话的人。云哥儿也挺听话的一个人,怎地就是多去了几趟程府就变了,要死要活的,没有半点贤惠安静的样子。现今还攀上县令夫郎,要跟他们作对。

想着云哥儿跳河的事,云老爷出了药馆还在叹气。这事闹得这么大,还牵扯到县令了,不知程家还要不要云哥儿,这小哥儿真会惹事。

云老爷只觉自己倒霉,跟着云夫人一起回去了。果然程家也知道这件事了,派了侍从过来传话。云老爷亲自去见的侍从,首先就给了银锭。

侍从掂量了一下手里的分量说道:“一切照旧。不管是郑大人还是别的谁,程老想娶的人就会娶,你们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得了程老的青眼,是你们云家的福气。你们府上的云哥儿,记得好好管教,我们程家也是大户人家,不是什么小门小户的。今天这出还是有些丢人现眼了。等云哥儿嫁进来,自有嬷嬷教他规矩。”

“人啊,这辈子都没享过荣华富贵了,现今有这个机会,还不知道好好珍惜,真真是个蠢笨的。”侍从似乎已经见惯了这些小老爷的嘴脸,拿了银子警告一番便扬长而去。

云老爷赔着小心,等那程家的侍从一走,便直起脊背来:“等云哥儿回来了,你好好管教管教他,太不像话了。”

云夫人低眉顺眼的应下了。

虞澜意是要回去的,云哥儿的侍从留下来了,帮着他清理身体。

“我知晓是你去告了爹娘,我不怪你。但我确实不想再回去了,那地方是地狱,我不想再回去了,我要是回去便只能去上吊了。”

“我不想活了。”云哥儿啜泣。

虞澜意还在医馆外边,他跟郑山辞说着话:“要让人在这看着。”

“这事我吩咐人去办,我们先回去吧,天色也不早了。”郑山辞带着虞澜意回到府邸。

“明日我去县衙里查查卷宗,我在县衙里没看见这失踪人口的卷宗,可能被有心人藏起来了。”

依照程府的胆子,郑山辞可不信他们只对家里的家仆出手了,应当对良家姑娘跟哥儿也出手了。

郑山辞拍着虞澜意的肩膀把他哄睡了。

……

晚上出了这事,新奉县的百姓还是津津乐道的。都在说程家跟云家的事,又说云家哥儿落水了,还不知道被哪个野男人救了,现今被县令夫郎带着走了。

“要我说云哥儿定是不乐意,一个正值年轻貌美的哥儿怎地愿意去陪程老了,他比程孙少爷的年纪还要小,这般说起来也不太适宜。”一个妇人瘪嘴说道。

“也不看看程家家大业大,这跟寻常的家里又不一样,再说了,不想拒了就成,现今答应了,又去跳河这样反复无常,才是没有私德。”一个男人嚷道。

“你知道是人家云哥儿答应的!”

百姓谈着这桩八卦事,以往没这样的事,云哥儿这一跳就把事情摆在明面上来了。他们说着话,一下子就把程家推到前面了。

……

翌日一早,郑山辞便亲自去了放置卷宗的地方,他在这里果真没有找到关于人口失踪的案子。郑山辞冷笑一声,说道:“去把戚县丞跟朱典史叫来,我有话要问。”

旺福领命下去了。

朱典史倒是没什么意外立马就到了郑山辞面前,戚县丞也是沉稳的同郑山辞见了礼。

“说说这卷宗的事吧,听老人说,有段日子县城里总有年轻的哥儿跟姑娘失踪,现今我怎地没找到卷宗?”

朱典史回道:“是有这件事,我记得当时每年都五六桩失踪的案子,自打郑大人去年秋收上任后,便没什么案子了。以前我还带衙役们查过,不过都是不了了之。不是受害人家属不愿意查了突然就中断了,要么就是没有一点痕迹。”

戚县丞说道:“郑大人上任前,放置卷宗的屋子里走水,有些卷宗就被烧毁了,可能那些卷宗就这般消失了。郑大人放心,我已经把看守卷宗的衙役处置了,他已经没在新奉县了。”

郑山辞看向戚县丞,戚县丞平静以对。

朱典史挠了挠头,“郑大人需要这些卷宗么?”

郑山辞:“需要。”

“我有。”朱典史说。

戚县丞神色一变,死死的盯着朱典史。

朱典史:“郑大人知道的,我主管抓捕、治安、和管理狱囚的。我们也需要查案子,进出卷宗都需要县令、县丞、主簿,还有我自己签字才能去取卷宗,这样太麻烦了。遇见一些难缠的案子,我就会让人把卷宗抄下来。”

“我这里还有卷宗。”

戚县丞没忍住,脸色铁青。

程家再神通广大总有处理不干净的时候,有戚县丞这个内应在县衙这几年一直都是安稳的,现今郑山辞要查这些事,戚县丞看样子,郑山辞这次要一口咬住不放手了。

“那就麻烦朱典史了。”郑山辞笑着说。

朱典史点点头下去了。郑山辞看着戚县丞,话锋一转,“我记得戚家也有几桩案子没了结,明日我传话到公堂上,戚县丞记得喊戚家主上公堂,明日我在公堂上没看见戚家主,就要治一个藐视公堂的罪名,痛打二十大板。”

戚县丞脸皮一抽,只能应声。

郑山辞摆手让他退下了。

昨晚的风波还在,新奉县的百姓还是过着自己的日子,路修了有五分之一了,百姓们看着自己修的路还有些自豪。田地里的药材经了一场春雨,看着嫩绿。清晨家里有要去纺织坊的哥儿跟姐儿拿了家里的馍馍,要么是一个饼就美滋滋去纺织坊做工了。郑清音也去纺织坊了,他跟着管事的算账,把账算明白了,又出了新的花色。

管事忙夸道:“小少爷做得很好,要是郑大人知晓了定然也会高兴。小少爷已经能独自开个铺子了。”

郑清音心头高兴,还是谦虚的说:“还要多依仗管事了,我还要跟着你好好的学。”

郑清音没有仗着身份做出一些不适宜的事,又是这般谦逊,纺织坊的工人们对郑清音也有好感。

郑大人开了纺织坊,让他们有了容身之所,总不能一直在田地里种地了,给家里拿了银子,家里待他们也客气些。终究还是要看银子说话的,想买甚也不必去找婆婆、丈夫要了,自己赚了钱,自己花。

郑清音把账本整理好了回到家中,看见一个哥儿正要向二嫂下跪,郑清音惊住了。

“有甚事就说。”虞澜意让金云把云哥儿扶起来。

虞澜意向郑清音招了招手,郑清音走过来,瞅向云哥儿。

“二嫂,这是怎么了?”

虞澜意便说云哥儿三个字,郑清音听说了这件事。

“你有甚诉求便说。”金云说道。

云哥儿巴巴的看着,他也是个争气的,若是寻常的哥儿碰见这事要么就忍下了,害怕累及家族,他跳下河没死,反而激起他想活的念头,心里的恨也是止不住。

“虞少爷,我要状告程老。程府就是一个淫窝,程家主抓了许多年轻貌美的女子跟哥儿供给程老,要是这些人受不住,便抬到井里抛尸扔下。这其中不止有程家的家仆更有一些良家妇女,都是遭了他们的毒手。”

虞澜意一听正待要生气,金云看了少爷一眼。虞澜意轻咳一声,并未说话。

金云问道:“你可愿上公堂指认程家?”

云哥儿便是为了这个来的,他咬着唇瓣,捏紧了衣袖说道:“我知郑大人也想对付程家,只要郑大人答应给我银子和通关文牒,让我隐姓埋名,离开这个伤心之地,我愿意上公堂指认程家。”

虞澜意忙道:“我答应了。”

云哥儿给虞澜意磕头:“多谢虞少爷。”

金云:“……”

郑清音把云哥儿扶起来,让他先坐下。这厢虞澜意找了一个证人,郑山辞又从朱典史处找到了卷宗,他便让朱典史照着卷宗去找报官的人。

“去找找,有些百姓撤了状子,你去问问看他们还会不会来,若是他们不愿意便也不要强求。”郑山辞手中还有程家别的把柄。只是还是想给这些无辜的人讨要一个公道,他既已经到了这里,身为新奉县的父母官,不管这事过去多久了,是多少年前的旧案,既已经撞到他手上来,他就要把事处理妥当。

朱典史领命下去。

朱典史带了自己的亲信按照卷宗上的人去找,在好几家门前都吃了闭门羹。他们的日子富贵多了,估计是拿了程家给的封口费。

“我们已经记不得这件事了。”一对老夫妻摇摇头,府上还有两个小儿在玩耍,他们关上了大门。早就开始了新的生活,便不想再往后去看了。哪怕这是错的,他们也拿到了补偿,过上了好日子,这般再折腾反而得不偿失。

朱典史走了十几户人家,只有一个瞎眼的老妇人愿意再递上状子。她的老伴已经死了,儿子去了岚县生活,一直想把她接过去,她一直不肯走。

朱典史留了衙役在这里守着,怕程家的人对她不利。

程家确实有些火烧眉毛,特别是听说夏家那个叛徒又去找郑山辞了,心里更不安了。程老起身写了一封信:“听说李御史最近在青州视察,他同我有旧,快让人去寻他,让他来新奉县。”

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还是御史这般要命的职位。程儒现今不求能让所有人都脱身,只想留着子嗣跟一些家产过日子。程儒心下便有些后悔,自己让一个小哥儿抓了错处。

“现今只能看李御史能不能让郑山辞放我一马了。”

旧案要翻,夏大郎带了一本账本给郑山辞,里面其余三家的账本。夏大郎说道:“我们认罚,这些是我们家留着保命的手段,现今尽数交给郑大人,我们夏家唯郑大人马首是瞻。”

郑山辞轻轻的笑道:“你们自家的账本倒是藏得好。”

夏大郎:“我愿意交给郑大人,只盼郑大人从轻处罚。”

郑山辞扶着夏大郎:“你们配合我,按照律法也会对你们网开一面,至于家中的子侄,我也会照顾一二。”

夏大郎心中一喜,忙不迭道:“多谢郑大人。”

坐牢便坐牢,家产散尽了留了性命在,还有子侄在,不怕家族起不来了。再说让郑大人对他们有了关照,这比什么都好。

夏大郎回到家中便把这事告诉给夏家主了,夏家主本还有侥幸的心理,现在彻底没了指望。

“只要能保住家中的子嗣,这也是值得的。”夏家主叹息道:“本是为了保命的账本,现在交给郑大人了,也给郑大人卖了一个好,我们夏家能不能保住就在郑大人的一念之间了。”

“你要记得,让以后的子侄好好读书。”夏家主拍了拍大儿子的后背。

夏大郎忙应道:“父亲,你放心吧。”

翌日一早,郑山辞便把戚家主叫到公堂上,证据确凿把人关进大牢,秋后问斩。戚县丞铁青着脸,却不知做甚。

百姓看着公堂上的惊堂木响起,戚家主身子一软就被拖下去了。

郑山辞这是狠狠在打他的脸,戚县丞甩袖从公堂上离开。

戚县丞直接没回县衙。要说戚家犯了什么错,自是侵占田地和贩卖私盐的重罪,还有佛门哥儿的证词在,戚家只能认栽。

百姓们听了戚家的罪责瞠目结舌,还不知道戚家藏了这么多脏事。百姓们真真是开了眼,一听戚家的事就咬牙切齿起来,有的百姓被戚家压榨后的更是大快人心。

郑山辞这几日忙着,常常晚上才回到家里。虞澜意看他这么累,也是心疼他。

“当官真累啊。”虞澜意玩着郑山辞的头发,他看着郑山辞眼中闪着光。

郑山辞:“最近是累些,把事情处理好了就不累了。”到底还是在新奉县扎根良久的大户,戚家的尾巴很好找,程家的却是藏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