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被美惨强反派掰弯了 第60章

作者:衾寒月暖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爽文 穿越重生

右相为首,几位大臣先行跪地,之后陆陆续续,所有大臣都跪下了。

“太子殿下,请您一并听宣。”

顾成言对着高座上的太子朗声道。

一时,朝堂上寂静无声。

太子轻笑,慢悠悠地一步一步从阶梯上走了下来。

“顾大人是何时拿到的圣旨,孤怎么一点消息都不知道呢?”

他虽然笑着,但声音中的寒意,让跪在地上的众臣心中一颤。

只听见左相顾大人清朗温和地回答道:“太子只是太子,陛下的圣旨什么时候下的,太子自然没有必要知道的那么清楚了,若是太子质疑这圣旨的真假,可以请翰林院的诸位同僚甄别。”

顾成言如此信誓旦旦,太子自然是无话可说。

他下摆一撩,跪在上首。

冷冷道:“念吧。”

顾成言摊开圣旨,逐字逐句宣读。

“封左相顾成言为太子太傅,辅佐太子监管国事。”

这一句,是最主要的内容,所有人都听的一清二楚,这天又要变了。

太子起身,走到顾成言跟前,伸出右手。

“圣旨一事兹事体大,如今父皇卧病,这真假还是验上一验,更为稳妥,顾大人你说,是不是啊?”

顾成言温润一笑,“这是自然,还请右相大人一同查看吧,免得有心人以此为由,不听陛下的旨意。”

右相上前。

“太子殿下,老臣也是翰林院出身,也曾替先帝、陛下誊写过圣旨,这真假,老臣自认还是分得清的,不如,殿下先让老臣一观。”

太子收回手。

“右相请。”

这圣旨自然是真的,就此,左相开始与太子共同监管朝政,每一道政令,都要经过太子以及左相顾成言二人的同意,方才可以实施下去。

太子事事受到掣肘,据说每日都要对左相冷嘲热讽。

这是不少大臣都亲眼看到过的,太子脾气愈发火爆,左相温润如玉,气质娴静,面对太子的为难,泰然自若,不动如山。

“顾太傅!孤连处置一个渎职的礼部主事你也要反对吗?”

顾成言将砸在自己身上的奏折捡起,拍了拍灰,亲自放回案牍上。

“太子如何断定他渎职呢?”

“孤让他拟一个册立太子妃的流程,他都理不出来,不是渎职是什么?”

“殿下有所不知,我朝并未册立过太子妃,从前文昭先皇后还是凌辰先太子的准太子妃时,流程也并未完全制定下来,他一个小小的主事,自然是写不出来的,太子殿下又何必强人所难呢?”

太子冷笑,“他不知道,很好,那你总知道吧!你写!孤要你亲自写!”

作者有话要说:

打起来!哦吼吼!

话说,我这周没有榜单,希望大家多多留言!

第57章

“既然是太子的吩咐,臣自然是会照办,只不过朝政繁忙,如今陛下又每日都召臣过去请平安脉,臣一人,恐分身乏术,怕是需要一些时间。”

太子气极了,冷哼了一声说:“孤等得起!左右父皇会亲自替孤择一位太子妃,届时,太傅将册封礼的章程拿出来便是!”

正在门口候着的武安侯听得一清二楚,心中想:太子与左相之间的明争暗斗,真是越来越不顾及彼此的颜面了。

不过太子妃的人选竟然是由陛下亲自定夺,那一味地坐以待毙,似乎自己的胜算不大,毕竟右相是老臣了,在陛下身边待了那么多年,对于陛下的喜好也算是了如指掌。

于是武安侯就花了点前找了个门路,从陛下身边侍奉的杨公公口中得到了一个消息,据说选妃当日,喧和公主会露面。

武安侯见过这位从北燕回来的郡主,性格娇蛮泼辣,当初为了拒婚,竟然自己一个人跑到青禅寺带发修行去了,尽管陛下为此大怒,但如今重病缠身,依旧还是让太子将她从寺庙里召了回来。

由此可见陛下对她的喜爱,是寻常人远不可及的。

这也就代表着喧和郡主是有极大的可能性,可以左右陛下对太子妃的抉择。

于是武安侯便找人打听,这位郡主的喜好。

得知郡主思念家乡,喜欢骑马射箭,本人又崇尚武艺,于是命人送了郡主一匹珍稀的西域宝马,又铸造了一件极其适合女子使用的长鞭。

喧和郡主收到的时候,脸上极为满意。

对前来送礼的管事说:“回去告诉武安侯,这两件礼物本郡主很喜欢,有劳他费心了,本郡主知道他心中所求,若是陛下让我陪伴圣驾,择太子妃的人选,本郡主定然会优先举荐武安侯府的小姐。”

“是!”那人脸上欣喜之色难以掩藏。

“对了,这鞭子本郡主用的少,这工匠的手艺不错,把他给本郡主叫过来,本郡主想从他手里亲自制订一副□□!”

“奴婢这就回府跟侯爷一说!郡主放心。”

武安侯府的管事回去把喧和郡主的要求一说,武安侯本人却有些犯难。

这制作长鞭的工匠如今可不能轻易出现在人前,可这太子妃之位还未确定,万一因此惹怒了喧和郡主,岂不是得不偿失,况且,郡主又不通军事,想来,应该不会怀疑。

就此,一名其貌不扬的铁匠被武安侯悄悄地送入了长公主府。

长公主一向是不过问女儿的事情的,倒是喧和召见那铁匠的时候,让经常来访的定远侯见着了。

他总觉得那铁匠有种军中之人的气息,似乎是出身行伍,因为他视喧和为亲生女儿,所以为了她的安危,就拦下了那铁匠,问了几句话,试探了一番。

果不其然,此人对军务十分了解。

定远侯不动声色,当时并未表现出什么异状,只是私下派人盯着那铁匠。

喧和郡主要订做的□□需要的制作时间较长,所以并未留那铁匠住在府上,只是让他自行在家中打造,等制作好了,再送到长公主府。

正是因此,那铁匠自以为行踪无人注意,去了一个极隐秘的私人铁器制作营。

南凌的铁器是受到监管的,私人不允许经营制作大量的兵器。

很明显,这个制作营违反了南凌的法治。

定远侯派人观察了半个月,发现此处竟然是忠亲王府所有,忠亲王府私自制造大量的兵器,这是要做什么?他如今在边疆与北燕对峙,一应的军需都由朝廷提供,实在犯不上私自屯兵。

除非,他意图不轨!

若是以前,他定然第一时间请求入宫面圣,将此事禀报给陛下,但如今朝中局势不明朗,太子与左相的争斗逐渐趋于白热化。

为了长公主与喧和后半生能够过的顺遂,他必须要谨慎,选择一方依靠。

太子此人,性子阴晴不定,他会是一名合格的帝王,但绝对不会是一个仁善之辈。

左相顾成言,定远侯跟他相处过一段时间,此人温和良善,心中有正义,颇有君子之风,是值得信赖依靠的人。

比起太子,他更愿意靠近这位左相大人。

于是定远侯去了顾府一趟。

年关将至,忠亲王请旨回京,要为太后祭奠。

皇帝感叹道:“忠亲王自幼生母亡故,是太后将他一手养大的,太后驾崩时,北方局势凶险,他没能赶回京亲自上一炷香,如今你弟弟顾成新也算是得力,便让他暂时接手边疆的大军,让忠亲王回来一趟吧,朕也许久没见过他了。”

顾成言应下。

边疆的大军换帅,陛下亲自下了圣旨,跟圣旨一同送到顾成新手中的,还有他大哥顾成言给他的一封家书。

忠亲王卸下主帅之职,本应有些愤懑,但事实恰好相反,他对新的主帅顾成新还是很亲近,一连多日,都邀顾成新去他的帐篷里喝酒。

酒后,一直回忆往昔。

“当日,还是本王将你从景州城带到身边的,你是个好苗子,武艺高强,脑子机灵,是天生适合战场的,果不其然,你一步步立下大功,如今已经成长到足以接手本王的位置了,很好!”

顾成新眼中十分动容,“成新永远感激王爷的知遇之恩!若是没有王爷的扶持,成新也不能得到那么多立功的机会!您永远是成新心中唯一的主帅!”

忠亲王拍了拍他的手,似乎是不经意地问道:“成新,假如,本王是说假如,有一日,本王需要你的帮助,你会不顾一切帮本王吗?”

顾成新眨了一下眼睛,跪地拱手,坚定的说:“成新愿意牺牲一切支持王爷,只要臣的家人安好便足以。”

后半句话说的时候,顾成新傻笑着抚摸自己的后脑。

让人不自觉只听到他方才所说的前半句。

忠亲王听罢,极为满意。

“本王明日便要归京了,有什么事,会让人拿着我府上的令牌找你,时间也不早了,去休息吧!”

“是!”

顾成新离开忠亲王的帐篷之后,脸上的笑意消失不见,他想起大哥家书中暗藏的玄机,闭上眼,重重地舒了一口气,大步离开了。

随着新年临近,众臣突然发现,太子与左相竟然十分罕见的不再争斗了,这突然偃旗息鼓,倒是让大伙儿松了口气,纷纷感叹到,总算是能过个好年了。

皇帝也有了心思,召见了两位预备成为太子妃的小姐,让喧和陪着她们说说话,考察考察脾性才能。

喧和很守信,说了那武安侯府家的小姐不少好话,当然,右相程府小姐她也夸了不少,这也不算是违背了对武安侯的承诺不是?她确实在陛下跟前美言并且举荐了武安侯家的小姐。

只是陛下心中究竟是如何选择的,这就不是她能够得知的了。

皇帝见过那两位小姐后,也并未宣布要立谁做太子妃,反倒是一心期待着忠亲王归京。

驿站来报,说是忠亲王先行改道,去太后的陵墓祭拜了,怕是要晚几日才回京。

皇帝听罢,倒也没有生气,反倒对顾成言说:“他就是这个性子,他素来尊重太后,定是在心中怪朕不顾及太后的颜面,处置了宣威侯府,让太后走的不安生,他眼里,只有朕的皇兄,凌辰先太子,才值得他真正的臣服,朕虽然做了皇帝,他心里大约也是不服气的。“

顾成言看着皇帝苍老的背影,有的时候,他觉得皇帝虽然病重,但他似乎什么都看在眼里,什么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犹豫了片刻,顾成言还是将定远侯前几日对他说的事情,一并告知了皇帝。

皇帝低声笑了。

“他屯兵一事,朕早就知道了,不然也不会借机卸了他的主帅之位,顾卿,朕临死之前,忠亲王是一定会反的,不然等朕死了,他这辈子的不甘心找谁去呢?”

“陛下圣明,只是定远侯告知臣此事后,臣派人去查探过,那兵器的数量着实不少,但并未找到任何直接联系到忠亲王身上的线索,所以臣并未声张。”

“顾卿,你做事谨慎,这点虽好,但有的时候,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即便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这批兵器跟忠亲王有关系,但只要有这种可能性,你就将它扼杀!”

皇帝说这番话的时候,眼中的杀伐之气一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