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被美惨强反派掰弯了 第91章

作者:衾寒月暖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爽文 穿越重生

“我怀疑离州这里马上要发生地龙翻身,所以让人赶紧将大家叫醒,只是不知来不来得及。”

在官兵的努力下,不少百姓尽管睡眼惺忪,但还是听从指令来到了广场。

但大半夜的被喊醒,多少都是有些怨气的。

“这是干嘛呢?大半夜的敲门,硬是让咱们来这儿。”

“谁知道呢?”

“没听说吗?凌朝的皇帝到咱们这儿了,这是故意摆威风呢!大半夜的折腾咱们这些无辜的老百姓。”

顾成言此时也不好说什么,毕竟那只是他的猜测,万一待会儿什么也没有发生,此时多说就是把柄。

女王与王夫跟在黎嘉身后,一道来到了林舒玄的身边。

“陛下,为何深夜要将大家都喊到此地?”黎嘉问道。

林舒玄看了一眼顾成言,道:“听闻这个广场是黎族祭司为大家祈福之处,今夜月色甚美,星河璀璨,朕有意邀大家共赏夜景。”

“这”黎嘉抬头看了看天,这夜空也没什么特别的啊,他在离州生活了十几年,每天都是一个样,难道跟京城的夜景有什么不一样吗?他上次去京城也没注意过。

前不久圣地才开,祭司们还在广场附近的望星台住着,他们看着底下的动静,飞身而下。

一见到中间的两个年轻人,纷纷跪地,将右手抵在自己的心房,“参见二位王,不知二位王深夜为何要将大家召集至此。”

顾成言想到黎族对祭司们的狂热,他们的话在百姓心中恐怕比官府的还要管用,于是解释说:“本相怀疑今晚会发生地龙翻身的天灾,所以想提前将大家喊到空旷之处避险。”

祭司互相对视了一眼,不仅没有质疑顾成言,反而说:“我等知晓了,这就助王一臂之力。”

他们施动术法,顾成言看见点点星光四散而去,不一会儿,越来越多的百姓从家里走了出来。

一刻钟后,地面发生猛烈的摇晃。

不少人发出惊呼。

“这是怎么回事!地面怎么在晃?”

“地龙翻身!是地龙翻身啊!幸好大家都从屋子里出来了!”

一眨眼的功夫,广场两侧的屋子坍塌的差不多了,若是此时有人在里头,怕是直接被砸死了,就算侥幸没死,被压在这废墟之下,恐怕也很难被救出来。

这场天灾的破坏力极大,但实际的伤亡人数却很少。

“难怪连三位祭司大人都心悦诚服,陛下与顾相真乃神人也!”说话的是离州城的一位主事官员。

此言一出,众人都身怀感激跪拜在顾成言与林舒玄的跟前。

“多谢陛下与顾相相救!”

感谢声此起彼伏,经久不绝。

顾成言事后,又叮嘱众人小心余震,不要太过着急去废墟里挖掘财物,免得将自己陷入危险之中。

此事被后来的史书记载为“神明预言”,正经的史书里第一次带上了玄幻色彩。

祭司们也在顾成言与林舒玄的面前,亲自解释了国师的预言。

“师祖曾预料到,几百年后,会诞生一位能给天下带来巨变的君王,他是赵氏后裔。”

顾成言与林舒玄对视了一眼,他说道:“可我姓顾,并非赵氏后裔,不过,我的母亲是赵氏偏支所出,我也就罢了,陛下是林家人,他的母亲姓李,这又从何说起呢?”

林凌辰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他说:“凌辰先太子的母族有一位祖奶奶姓赵,极有可能也是赵氏一族的后人,许是这个缘故。”

林舒玄冷哼了一声,“你们的祖师说的是一个王,可如今你们认了两个,这又怎么说呢?”

“这”三位祭司也不知是何缘故,自然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顾成言突然想到悯慧大师。

“承崮是你我在悯慧大师的庙宇附近救下的,今晚要不是它,恐怕我也无法察觉到异常,它才是最大的功臣,三位祭司不妨见一见它,说不定它也有帝王之相呢。”

林舒玄靠着顾成言的肩膀,笑弯了腰。

定远侯瞧着他们俩亲昵自然的肢体触碰,一时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看来陛下跟顾相私下关系还挺好的嘛。”

长公主无奈地摇了摇头,“他们什么时候不好了?”

定远侯:“???”

第85章 君臣不合……

自离州城返回京城以后,定远侯每每陪侍在陛下与顾相身侧时,总能感觉到他们之间有一种莫名的契合,但朝中诸位大臣却不这么认为。

近日,由于陛下生辰将至,且是陛下达而立之年的重要日子,所有五品以上官员都有机会给陛下进献生辰贺礼,不少人为此发愁,这送礼的讲究可太多了。

既要出挑,又不能太过,否则会给自己招来灾祸,这礼还不如不送。

前几任帝王喜好容易打探,如今这位,哎,不说也罢。

大臣们愁啊。

宗亲们也愁啊。

可再怎么愁,日子到了,该送还得硬着头皮往上送,否则陛下一个不高兴,可有你好果子吃。

虽然已经年满三十了,但林舒玄还与十年前的他没有多少区别,他身上的帝王威仪从上辈子就养成了,如今倒是更收敛了一些,偶尔外放一次,足以震慑朝臣。

帝王过生辰,可不是他一个人的事,关乎到百官与万民。

自生辰当日起,全国连休三日,各地会举办盛会,百姓可畅意游玩,是难得的举国欢庆的日子。

起因很简单,这个节日是顾相提议的,因为林舒玄因为自己童年的阴影,一直以为自己的生日是生母的忌日,从离州回来之后,真相大白。

为了弥补他之前错失的欢乐,索性与民同乐,将这一天的快乐传递至每一个臣民心中,如此,大家在欢度佳节之时,也会对林舒玄对一份祝福与感激,他要的就是天下万民对林舒玄共同的这一份心意。

百姓早早便起来,兴致勃勃地参与到盛会中了,寿星本人却还刚醒,今日不必早朝,百官进献寿礼的时辰在卯时,顾成言就想着让他多睡一会儿,自己在外头批阅奏折。

他眨了眨眼睛,抱着枕边的猫揉着,逐渐清醒。

赤着脚下了床,缓步走到外间,顾成言抬头,笑着看了他一眼。

“陛下醒了?”

林舒玄慢悠悠地点头,抱着猫靠坐在顾成言的身侧。

“卫公公,传膳吧。”顾成言吩咐了一声。

将手上的这本奏折回完之后,停笔,将朱笔放在笔搁上,静静地搂着他。

过了会儿,轻声道:“臣替陛下束发吧,用完早膳该去前殿接受诸位大臣进献寿礼了。”

林舒玄在他面前一贯是懒洋洋的,顾成言说什么他都点头。

将人拉到梳妆台前,顾成言替他先选好今日要戴的发冠,随后拿起梳子替他打理长发。

“陛下,起居郎到了。”卫公公上前禀报。

林舒玄闭着双眼,撸着怀里的猫,回了一句:“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一个二十几的年轻臣子走了进来,一路低着头行礼道:“臣起居郎裴绪拜见陛下。”

林舒玄听着这声音有些耳生,于是睁眼瞧了瞧。

“怎么换人了?先前的起居郎呢?”

新任起居郎犯尴尬了,陛下不认识他,这从前的起居郎他一个新人,也不知道人家干嘛去了。

顾成言温和地解释道:“陛下忘了,臣给陛下禀报过,从前的起居郎,将他派往离州去辅佐恭定王了。”

裴绪尴尬地朝着陛下身后的顾相投去感激的视线,却震惊地看着他手t执玉梳,正在替陛下束发。

这这这!这些下人做的活陛下怎能让顾相来做!这不是故意折辱顾相吗?

但他一个小小的起居郎,也不敢说话,只能全程对顾相报以同情和惋惜。

“好了,陛下。”

裴绪悄悄看了一眼,陛下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镜子,冷淡地应了一声。

“嗯,还不错。”

这可是顾相!亲手!束的发!就这么三个字,没了,顺带一说,裴绪虽是世家子,但十分倾慕顾成言的才学和能力,是一个十足的顾相脑残粉。

“陛下用膳吧,臣再去看看奏折。”

陛下似乎不太高兴了,但也没说什么,自顾自地起身在桌前坐下,桌上已经摆上了早膳,样式丰富但不多,也就是正常两个人的量。

裴绪拿笔随手记着,起居注有一条特殊的规定,帝王不得亲自阅览,所以他写的东西陛下是不知情的,或者换句话说,除了裴绪他自己,以及后世者,多半无人知晓内容。

陛下夹起一个蟹黄汤包,吃了一口,就皱眉了,裴绪见他又喝了一口豆浆,随后放下了筷子。

裴绪心想:陛下这也太挑食了,凭他二十多年品鉴美食的经验,那蟹黄汤包光是闻着就香极了,小小的半个巴掌大的汤包需要十只蟹的蟹黄作为材料,这十只蟹还必得是最新鲜的五两左右的阳澄湖大闸蟹,滋味甜美,能鲜掉人的舌头。

就这样,陛下也只吃了一口,至于别的他是连碰都没有碰一下。

“顾卿。”陛下轻声喊道。

裴绪看见案牍后兢兢业业的顾相立刻停笔,起身走到陛下跟前,俯身询问:“陛下有何吩咐?”

“朕想吃长寿面。”

想吃长寿面找顾相作甚?不是该找御膳房的御厨吗?裴绪不明白。

又听见陛下继续加了一句:“朕要吃你亲手做的。”

裴绪内心愤慨,所谓君子远庖厨!陛下竟然逼着顾相为他洗手做羹汤!士可杀不可辱!

顾成言好脾气地应下了。

甚至还追问:“可要给陛下加一个糖心的鸡蛋?”

只见陛下抬起下巴,理所应当地点了点头。

顾相挽起袖子,就去偏房做面去了,此时发面定然是来不及了,面条是从御膳房现拿过来的,顾成言只要煮熟就行了。

裴绪还陷在自己的情绪中未抽离,一抬眼,只见温文尔雅的顾相亲自端着一碗面,走了进来,闻着还怪香的,裴绪定睛一看,卖相也不错,上边点缀着翠绿的蔬菜,还有一个荷包蛋,很有家的感觉。

他有些为这碗面感到可惜,陛下口味如此挑剔,顾相这一看就是家常风味,肯定是比不上御厨做的精致,陛下估计不但会浪费了顾相的一番心意,恐怕还会借机挑刺。

只见陛下挑起面条,虽然吃的速度不快,但确实到最后都吃完了,连那里边的溏心蛋和蔬菜都吃的干干净净,甚至还喝了好几口汤。

裴绪又刷新了自己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