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 第231章

作者:决绝 标签: 励志人生 爽文 穿越重生

  穆琼到的时候,傅蕴安刚刚给人做完一台手术。

  傅蕴安做手术的技术本就很好, 有了西林之后, 死亡率又减少了很多,现在不仅上海这边的人要动手术会找他,就连其他地方的人,要动手术的时候, 也会千里迢迢过来找他。

  傅蕴安今天动手术的对象,就是一个特地从杭州来这里治病的病人。

  傅蕴安做手术的时候,一直都是戴手套的,这会儿, 他摘了自己手上的手套,用肥皂仔仔细细地洗手。

  他的手指瘦长纤细, 但有些地方长着薄薄的茧……穆琼走过去,同样拿了肥皂洗手,又问:“蕴安,你下午还有手术吗?”

  “有。”傅蕴安道:“有人让我帮他取嵌在身体里的子弹。”

  这时有些人上了战场,受了伤之后,没机会得到好的治疗,就只能任由子弹或者弹片嵌在自己的身体里,而这是让人很痛苦的。

  “是谁?”穆琼问。

  傅蕴安说出一个穆琼挺熟悉的名字来:“许擎扬。”

  穆琼在现代的时候,没听过许擎扬的名字,但来了这个时代之后,倒是听过几次,这是某个军阀手底下的将领,据说打仗格外勇猛,如今手底下有好几万的兵马。

  “他是来上海买西林的,顺便找我动个手术。”傅蕴安道。

  穆琼点了点头。

  现代,抗生素卖得很便宜,生产也简单,不过这个时代……哪怕傅蕴安按着穆琼的指点研究出了大批量生产西林的方法,西林的生产依旧很麻烦。不仅如此,这玩意儿还不是可以让人直接吃的片剂,而是用玻璃瓶装起来的注射液。

  光外面的玻璃瓶,就不便宜了。因而现在,这药出售的不多,来上海买药的,便也都是各个势力里的大人物了。

  洗了手,两人就一起往傅蕴安的休息室走去,一边走一边聊天。

  穆琼把自己整理《百科全书》的事情说了,而傅蕴安一直认真地听着。

  到了地方之后,佣人立刻就端上来饭菜。

  今天桌上,又有一样非常“新式”的蔬菜——西蓝花。

  一朵朵绿色的小花用大概是鸡汤的鲜美的汤煮了,又加了一些菌菇肉丁之类,看着就高档。

  “国内竟然也有broccoli!”霍安妮有些惊喜。

  原来国内这时候没有西蓝花……穆琼还真不知道这东西国内以前没有,毕竟他上辈子,很小就开始吃了。

  “这绿菜花刚有不久。”傅蕴安给穆琼夹了一朵,又问霍安妮:“安妮你怎么会和穆琼一起过来。”

  “我去穆哥那里看书了。”霍安妮道:“三哥,你现在才注意到我吗?”刚才她三哥和穆琼聊得高兴,完全忘了她,真是让她伤心。

  还有,她三哥在穆琼面前,真的太温柔了,竟然还给穆琼夹菜。

  霍安妮看着穆琼碗里的西蓝花,忍不住有点眼红。

  她长大之后,她三哥就再也不照顾她了!

  “我怎么可能现在才看到你?”傅蕴安无语地看了霍安妮一眼,然后又去跟穆琼说话了。

  霍安妮:“……”

  算了,她还算好的了。

  傅怀安比她更不受重视。

  下午,穆琼将《百科全书》的稿子全都整理好,又将需要画的图一一列好,然后就拜托霍安妮去画图了。

  至于他自己,则是翻看起刚刚印刷成册的《丝乡》来。

  《丝乡》年前就已经登完,现在终于印刷出来了,即将发售。

  如今已经是1917年了,因为他跟人做交易,提前推广了标点的缘故,这一年出版的书,都加上了标点。

  虽然文字依旧是竖着排列的,但多了标点之后,这书看着真的舒服很多。

  这天晚上吃过晚饭,穆琼就和傅蕴安一起回了家。

  他有了个新宅子,霍庸还送了他们一个宅子,但两人并没有搬走,还住在老地方。

  这一来,是方便傅蕴安在挨着他家的房子的洋房里处理各项事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朱婉婉和朱玉都是女人,穆琼也不好扔下她们独自住。

  不过,他还是很机智的。

  年后,他就找人在两家的院墙上开了一个洞,这洞上甚至没有安门。

  如此一来,两家来往就方便多了,傅蕴安这边最近增加了一些佣人保镖,还能顺便把他家的屋子打扫干净,照顾朱婉婉和朱玉。

  现在,朱婉婉和朱玉晚上回家,都不用自己烧水来洗漱了,早上起来,也总有热腾腾的早餐备好供她们取用。

  穆琼穿越到这个时代之后,家务事一直是亲力亲为的,都把洗衣做饭的技能给练出来了,结果现在突然有人伺候……

  他觉得要不了多久,自己的那些技能,恐怕就要丢了。

  第二天,《丝乡》就上市了。

  楼玉宇的书一本接着一本,都很好看,虽然很多人已经在大众报上看过这部小说了,但现在这书上市,大家还是去买了。

  不过到了这会儿,急着去买的人还是少数,毕竟他们也知道,就算晚一点去买,这书也是买的到的。

  《丝乡》的销售并不火爆,但销量其实很高,这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书,很多人都愿意买来,放着闲暇的时候看看,更有人买了之后仔细研究,盼着能实业救国。

  而《丝乡》上市的同时,穆琼去了棚户区。

  年前,棚户区这边因为来来往往的人多的缘故,甚至形成了一个不小的市场,但这会儿,这里就只剩下一块空地了。

  自从平安医院开始出售西林,霍英就不在这边出售西林了,这边自然也就没人了。

  之前,那些医生什么的,在这块空地上搭出许多棚子来,现在这些棚子也不在了,这并不是这些医生把棚子给拆走了,而是棚户区的百姓将之拆了,然后用来盖了房子。

  穆琼看到一栋低矮的泥屋上面,就铺着一块那些医生用来盖房子的布。

  穆琼这次过来,是为了办学校的事情。

  他早就琢磨着要办学校了,只是那时候事情太多,他也就暂时缓了缓,而到了现在,他总算有空了,就联系了政府的人,一道过来看看。

  “穆先生,你要办学校,有好几块地可以选,价格都很合适……”那工作人员热情地给穆琼介绍。

  穆琼却没接话,反而问:“现在还有人患猩红热吗?”

  “已经没有了。”那人道:“这次的瘟疫,结束的特别快!以前总有那么一些人,家里人得了病非要将之藏起,不肯交出来,弄得一直有人患病,但是这次不一样,因为得病的人不仅能得到治疗,还能吃好的,不仅没有人把病人藏起,还有本身没病的人想要装病……很快就没人得病了。”

  工作人员这么说的时候,满脸高兴,穆琼闻言也笑了笑,然后详细地询问起土地的价格来。

  棚户区附近就是农村了,这里还住着很多穷人,因而没有哪个有钱人来这里买地盖房,地价也就非常便宜。

  穆琼买了一大片地,也就花了两万大洋,而这块地上,他打算盖三所学校。

  一所启蒙学校,两所职业技术学校。

  而后者之所以要分成两所,这是因为穆琼打算办一个男校,一个女校。

  其实他更想办成男女混合学校,但他真要这么干了,可能会招收不到女学生,干脆就放弃了。

  这三所学校,按照穆琼的打算,会向上海以及上海周边的底层百姓招生。

  启蒙小学收六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孩子,不论男女都收,男生每年收学费六元,女生免费,学校管一顿午饭,主要教授国学和数学,还会有其他课程,总体来讲跟其他小学差不多。

  至于那两所职业技术学校,则招收十二岁以上的少男少女,当然了,也会适当放宽一些——十岁的孩子若是懂事会干活,也可以进来读。

  男子职业技术学校,白天会让他们学技术、工作,晚上就分班学认字,上文化课,学校不收学费,但管一日三餐和住宿,还会发校服,形式有点像招收学徒。

  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情况相似,只不过教授的技术不同,比如男学生可能会教导他们木工之类的技术,换到女学生那里,教的就是做衣服之类了。

  同时,不管男女,要是表现出色,还可能会学到更高深的技术,比如可以选一些男生,教导他们使用机器修理机器,也可以选一些女生,教导她们医护方面的知识。

  这学校是慈善性质的,虽然让学生们工作干活能得到一些收益,但肯定赚不了钱,能维持收支平衡,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办这样的学校,主要是为了让底层的百姓多学点东西,改变他们的人生,给他们灌输一些他希望他们懂得的知识……因而穆琼也就往实用方面努力,英文之类没有必要的东西,干脆就不教了。

  当然了,要是有学生特别聪明,值得培养,他也可以花钱资助他们去读平安中学。

  那所启蒙学校暂且不去说它,就说那两所职业技术学校,加起来一年能培养出一千人的话,十年就是一万人,二十年就是两万人,两万个识字的技术工人,想来不至于一点用没有,这些学生,兴许还能教导出更多人来。

  更何况要是这学校办得好,他还可以多办几所,多招点学生。

  不过想那些,就有点远了。

  现在学校甚至还没有建起来。

  穆琼写了详细地计划书,又去联系合适的工人帮他盖房子,这么折腾的时候,霍安妮把《百科全书》需要的图全都画好了。

  霍安妮的绘画技能一般,但她画的图有个好处,那就是写实,而这正是穆琼需要的。

  看过霍安妮画的图之后,穆琼当即带着自己的稿子和霍安妮的图,去找了章澈。

  这书,绝大多数都是穆琼翻译的,这些文章穆琼全都标了出处,至于他自己写的,则标注了“编者楼玉宇”的字样。

  “章叔,这些稿子,有些是我翻译的,有些是我看着资料写的,我并不能保证里面的内容全部正确,你可以找人检查一下,然后再印刷上市。”穆琼道:“这本书的版税我一分不要,只希望这书的售价,可以便宜一些。”

  章澈已经在看那些稿子了,看的惊讶极了。

  章澈作为商业印书馆的主编,也算是见多识广的,别的不说,地球是圆的这一点,他就很清楚。

  但他对地球自转公转这些,了解的却不多,也不知道原来太阳那么大!

  还有后面很多知识,也都是章澈不了解的,比如说雪和雨的形成之类。

  这么一看,他立刻就意识到这本书的价值了。

  这书推广开来,绝对能让很多人受益!更能让他们国家的学生,了解这个世界!

  “这么多稿子,大概能印两本书,就标注一和二好了,它们会以五分钱一本的价格出售。”章澈道。

  之前的《英文短文》,是卖一角的,这书卖得比英文短文还要便宜。

  商业印书馆以这样的价格出售这书,这是真的赚不了什么钱的,毕竟这书并不薄。

  而这,也是有原因的。

  《英文短文》这书,是给学英文的人看的,而能学英文的人,再穷也穷不到哪里去。

  这本书则不一样,这本书,所有识字的人都该去看看,都该知道一下,世界有多大!

  既如此,卖太贵就不合适了。

  穆琼和章澈商量好,就离开了商业印书馆。

  而这个时候,宋彦秋已经带着诸多书籍,来到了湖南长沙。

  他带来了很多新鲜的货物,但最多的还是各种书,《留学》、《求医》、《流浪记》、《我在百年后》、《传染》,还有教育月刊希望月报……这些书放在一起,重地不行。

  到了地方之后,宋彦秋先租下了一个宅子,用来放这些货物和书,然后也不急着卖东西,而是先给这边的读书人送帖子,请他们来参加文会。

  这年头的读书人,其实都是有钱人或者有权有势的人,而但凡有钱或者有权有势的人,又都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