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长歌
众人不知道李谈的意思,但是想起他的神异就觉得他可能有其他比较方便的办法。
还能有什么方便的办法呢?派唐堂啊!而且他手中有舆图,哪里能够走人哪里不能自然是看得一目了然,只要让唐堂走一趟就行了。
众人在表达了对李谈身体的关心,得到了指示之后就准备离开了,他们都是正经的领兵之将,手头事情多得很,也没时间在这里耗。
过来见一见这位宁王殿下,彼此通通气,揣摩一下他的心思就得了。
只不过他们走了,田神功却留了下来说道:“大王,我有一言还请您听一听。”
李谈问道:“什么?”
田神功说道:“虽然有大王在,但我们与吐蕃之间还是要正面拼一场的,总是搬弄小巧,不是办法。”
总不能所有的战争都靠着李谈去烧人家粮草吧?
虽然这样很方便,但是一来二去对方肯定是会防备的,他们也不用过多防备,只要多派些人就行了。
一两千人李谈能对付,一两万人呢?三四万呢?人数多有的时候还是有用的。
李谈很快也想明了这一点,想想说道:“这次劫粮道我就不去了,你派人去,等到成功之后,我们便出兵,最好能够将石堡城夺回来。”
田神功见李谈终于不谈什么不希望有伤亡,这才是松了口气。
当然他还有一句话没说就是,李谈把什么事情都做了,时间久了容易积怨——将军们都靠着军功发家,您把什么都做了,那他们怎么办呢?
李谈当然是听出了他的画外音这才同意了。
于是唐堂在得到粮道的消息之后,李谈就交给田神功,让他去了。
而吐蕃方面,虽然李谈这次没有带队,但其他人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的粮草被劫了一半烧了一半,虽然也杀了许多唐军,可到底是有些撑不住——担心士兵哗营。
无奈之下只好撤军,李谈在听到他们的动向之后就说了一个字:“追!”
于是吐蕃在向后撤军,一路撤到了石堡城,到了石堡城之后,他们就紧闭大门,觉得这一次终于是占据了主动,唐军应该是攻打不进来的。
而到了石堡城之后,闭关很久没有出手的李谈终于是出关了,他直接说了一句:“这次得我来。”
众人也不知他还有什么办法,却还是问了一句:“殿下有和妙计?”
李谈摇头:“妙计没什么,就是攻城,不过当初突厥手上可是有黑火油的,所以吐蕃手里说不定也有,还是我带人先冲击城墙比较稳妥一些。”
这样并不是担心有人伤亡,而是这样的伤亡既然能够避免为什么还要继续呢?
是以这次连田神功都没有劝阻。
李谈再一次带着自己的精锐出发攻城,对面的副将早就将他的尊容牢牢记住,此时见到他不由得腿一软:“怎么是他?”
之前李谈好久不出现,他还真以为那天是遇到了阴兵,结果居然不是吗?
副将依旧是副将,但如今却做着大将军的事情,在看到李谈的一瞬间他就有些绝望,但也没有退下,因为他不能退了,再退丢了石堡城,就算回去估计也要掉层皮。
于是他只能下令强攻,也正好他手上此时也有了黑火油,这才让他心中安稳一些,心说火能克邪祟,他们这次必不能得逞。
然而可惜李谈并不是他想的那种邪祟,他直接带着人一路往前进,在架设云梯的时候,对方上了黑火油。
于是副将也有了跟突厥将领差不多的心情——这些火球怎么还能动呢?不对,火球渐渐灭了,里面人居然是完好的?
副将不由得大为骇然,并不明白唐军到底都是些什么怪物,怎的连火都不怕?
李谈已经是第二次带人攻城墙,虽然这个城墙比之前的那个高了许多,到底也有些经验。
之前他就知道云梯架上去也会被烧,是以这几架云梯本来就是他用来引着对方使用黑火油的。
要不然等到了城墙之上对方再用,有各种东西视线阻挡之下,他未必能够处处关照到。
在李谈的人上了顶着全身的火焰,宛如一个个火球爬上城墙的时候,就连田神功他们也都在目瞪口呆。
这都可以?
他们简直是被刷新了一遍三观,这特娘的真是神仙下凡了吧?
等到第一波人完好无损的上了城墙之后,他们就觉得稳了。
田神功整理了一下心情说道:“准备入城!”
李谈让人将城门打开之后就不再管其他,而是专心致志寻找那位副将。
那位副将比大将军要灵活一些,当初吐蕃大将军是意外被抓,而他现在有了防备,在发现事不可为的时候,转身就做准备带兵退。
然而李谈怎么会给他机会呢?
副将两条腿跑的不慢是真的,然而他比不上李谈能传影子。
两个影子下来,李谈跟鬼一样闪现在了副将面前,还没等副将说什么,他就直接依样照葫芦,抡起琴就冲着他的脸拍了上去。
李谈别的本事说不好,这抡琴拍人脸的本事是越来越长进了,基本上一拍一个准根本不会失手。
而吐蕃副将此时还震惊于李谈怎么到他前面的,也没来得及反应,直接就被一琴板给拍晕了。
李谈连忙吩咐身边的亲兵将人捆起来,回头跟吐蕃大将放到一起。
石堡城攻打的并不艰难,只不过战后的善后有些麻烦——这里原本居住的都是唐人,吐蕃占领之后,唐人大部分都成了奴隶,剩下的都是吐蕃平民。
按照李谈的想法就是都杀了得了,然而不能这么算,屠杀平民不是什么好事,屠城也并不是什么好名声。
虽然现在还在打仗,但总要遵守规矩的。
而吐蕃丢了石堡城终于是反应了过来,在连续三名将领被俘虏之后,吐蕃派人来议和了。
李谈对此嗤之以鼻:“他们想议和就议和?”
就在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清空匆匆跑来说道:“启禀大王,凉州来信,道是御史参了大王,圣人让大王上疏自辩呢。”
李谈:……这帮子御史是皮又痒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就一章,但是字数多哒,明天应该就能……恢复正常更新时间了……吧……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旖旎漩姬 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7章
李谈在听到于是参他之后也没有慌, 只是问道:“御史参的什么?”
上疏自辩也要知道辩什么啊。
来人说道:“御史参您拥兵自重, 意图不轨。”
李谈听后满脸的问号, 他本来以为这些人会参他擅自用兵,结果居然拔高到这种程度了吗?
旁边的田神功也有些生气:“这些御史除了会拖后腿还会做什么?打仗没见他们有什么作用, 现在倒是跑的挺快。”
其他将士也十分生气, 李谈带兵其实也没别的, 只有两点能保证, 第一就是军粮供应能够得到保障,反正他钱多,没有粮食了就派人去买, 这一次出兵其实很大一部分军粮都是他自掏腰包。
而第二点就是不会派人去送死。
实际上作为将领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很能让人满意了, 大家来当兵一部分是没办法,被强征来的, 另外一部分就是实在走投无路,投身军旅还能吃饱饭, 顺便看能不能用命博出一个前程。
你能吃饱,不担心会被主将随便派去送死,这样不就够了?
至于什么身先士卒,同甘共苦那都是锦上添花,如果前两条做不到, 后两条做的再好也没用。
而李谈也没有刻意非要同甘共苦, 到这里不是很久,但他已经接受了这里的游戏规则,有的时候他觉得这样好, 这里的人反而会觉得他这样很奇怪。
所以他也只能在现有的规则之下争取做的更好一些,是以哪怕之前那些将士觉得他吃的朴素,也是针对于李谈的身份而言,论起食物质量之类的那可是比普通士兵吃的好多了。
是以他在这里十分得人心,一开始大家担心少年将军什么都不会瞎指挥的情况也没出现,如今听说他被弹劾,第一反应就是他可能被调离这里。
然后再来一位不知道是深是浅有什么能力的将军,谁愿意呢?
就在他们都义愤填庸的时候,李谈反而十分冷静。
如果那些御史参他擅自用兵,他或许还需要绞尽脑汁自辩一下,如今参他拥兵自重……这明显就是没事找事儿啊。
这么参他的人脑子有病吗?
李谈无所谓的抬手说道:“行了行了,别骂娘了,这有什么?不会有事的。”
有一位将领十分焦急说道:“殿下,如今安贼肆虐,朝廷正是多事之秋,只怕圣人心中也不痛快,御史这么弹劾您这是想至您于死地啊。”
李谈对他颇有些刮目相看的意味,想了一下才想起来这人姓袁名哲。
他颇感兴趣问道:“哦?你说他们是想要杀我?”
袁哲愤愤不平说道:“边将拥兵自重,那么下一步……他们真真是笔能杀人。”
李谈点头,这位还是有点见识的,可惜还不够。
他说道:“这件事情换一个将军或许真的就被害死了,只不过他们害不到我。”
众人先是一愣,继而田神功最先反应了过来。
李谈什么身份?皇子啊,你说他造反,反自己家的江山吗?
好吧,就算他有野心想自己当皇帝,还不如回去勾结杨国忠弄死太子和所有的皇子,也比起兵造反来的容易。
如果说是把他跟安禄山相提并论就更有意思了。
安禄山为什么能反?第一他有一批聚集在他身边的利益集团,即胡人,这些胡人想要侵占中原大地。
第二安禄山的辖区范围占据了一部分华北平原,风调雨顺的时候,粮食产量还不低,所以他才有这个资本起兵造反。
而李谈这破地方有什么?
在他来之前凉州就已经干旱了很久,全指望着朝廷的赈济粮苟活,你现在说连军粮都依靠朝廷的人拥兵自重要起兵造反?
脑子没问题吧?
怪不得杨国忠没有提前告诉他,李谈之前还纳闷,虽然他自认为跟杨国忠算不得亲近,然而如今杨国忠他们肯定是要将他当盟友的。
外有边将内有宰相,杨家才能稳,这是当初李谈忽悠杨国忠的话,杨国忠也的确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李谈什么事情报上去基本上都能开个绿灯。
没理由他被参了,李隆基都让他自辩了,杨国忠还没动静,这样看起来应该是觉得没事外加在等。
等李谈的自辩奏疏上去之后,看那些人后续的动作。
如果那些人后续没有了动作,那么就可以肯定估计是御史实在没事干,随便上一本强调一下自己的存在。
不过这种可能太小,所以就只能剩下第二种,这一道奏疏应该是对方开战的信号,至于为什么要针对李谈,杨国忠也不知道。
李谈想了想还是认认真真写了奏疏自辩,而且是按照格式写的,遣词造句十分规矩,根本看不出曾经有喷的御史台都不敢参他的凶狠。
上一篇:被迫虐渣的日子
下一篇:豪门老攻总在我醋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