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香兰色
等他们暂且聊完后,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的专家纷纷开口, 提出各种问题想考他,似乎如果把他难住,就能找回面子一般。
陶清之原本就不乐意过来,见他们还考上自己,顿时有些不耐烦。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岳瑾瑜也不好再捏捏手摸摸头的安抚,便自己接过那些问题回答起来。
他本就聪明,跟着功德商店中那些学识比面前专家高了不知多少的教授们学了一段时间,回答他们的问题十分轻松。
那些专家越问越深,却都难不住他,惊讶过后,望着他问:“你也是高中生?”
“不是,我只读了小学。”岳瑾瑜淡淡的道。
“怎么可能?”专家们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见二大队一个只读了小学的人都能与化工厂专家对答如流,县领导对着冯拥军和支书夸起来:“看来你们大队还真是人杰地灵。”
“哪里哪里,只是他们两特别聪明一些而已。”支书实话实话。
眼见岳瑾瑜这个自称小学生的都难不住,略带尴尬的专家们也没心思再去考陶清之。
接下来,不等县领导发话,厂长就表示会尽快将增产药生产好,在他们播种冬小麦前送到村里来。
“那费用方面怎么算?”
支书高兴的同时,想到队里的账上不剩多少钱,不免有些担心。
“不用钱。”
厂长摆手后,补充道:“不过希望把这配方给我们厂里,到时候让更多地方都能用上增产药。”
“这……”支书赶紧看向冯家父子。
厂长也看向他们,保证道:“当然,我们厂肯定不白要你们的配方,可以奖励你们家两个正式工名额,再分配两套房。”
这时候的正式工人名额,那可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东西,支书听到后,羡慕的望着冯拥军。
“行,行。”冯拥军看了眼儿子,见他心思明显不在这,想也不想的点头答应。
如此,事情就算说定了。
消息传来后,二大队的村民既为增产药的事高兴,又羡慕起冯家马上要出两个城里人。
比起村民们的羡慕,冯家的气氛却有些复杂。
大房夫妻俩老实,加上觉得他们是长房,肯定得陪着二老,单纯高兴过后就算了。
二房,冯二嫂在哄睡孩子后,忍不住和丈夫聊起来。
“你说,这两个名额,会不会有你的份?”
冯二哥想也不想的道:“那是五弟的东西,用你操什么心?”
“我只是想,到底你才是他亲兄弟,他总不至于糊涂到把名额给岳兄弟吧?”冯二嫂道。
“岳兄弟救过咱们孩子,便是给他,我们也不能有意见。”
冯二嫂被他提醒,想起儿子被救的事,顿时不再吭声。
三房夫妻倒是也向往了一下县里的生活,不过倒是没觉得这名额该给他们。
二老房里,冯拥军和王桂花也就这个事商量起来,既高兴又担心他们兄弟会因为名额而伤感情。
于是,等到第二天早上,觉得不能拖的冯拥军直接在饭桌上问:“小五,正式工名额的事你是怎么想的?”
了解工人是干什么的后,发现工人不但活累假少,而且加起班连觉都不够睡,陶清之觉得还不如继续当老师。
至于工人的福利好,不缺吃不缺喝的陶清之自然不可能在乎。
他不去,岳瑾瑜自然也不会去,于是二人昨晚就说好,继续待在村里。
“我不去,你们谁想去谁去。”陶清之道。
王桂花闻言,赶紧道:“傻儿子,工人可比你当老师福利好多了。”
“我喜欢当老师。”
见他坚持不去,冯拥军想了想后道:“那就小岳和老二去。”
岳瑾瑜诧异过后,赶紧道:“我也不去。”
见他不是假客气,而是真不想去,最终,还是决定让冯二哥和冯三哥他们去,不过他们的工资得交一半上来给家里。
工人是铁饭碗,能一代代传下去的,见自家男人得到一个名额,对于上交一半工资,喜欢斤斤计较的冯二嫂都完全意见。
消息传开后,村里没有谁不羡慕冯老二和冯老三,觉得他们真是有个好兄弟。
于此同时,广县喜丰乡第二生产大队有人研究出增产药的消息传遍附近所有地方,甚至还在往更远的地方蔓延。
很快,县里先有报社到二大队来做采访,拍了几张冯家和一些村民的照片后,着重拍了山上那丛小麦的照片。
报纸出来后,首页上,山上用过增产药的小麦与以前普通小麦的照片形成鲜明对比。
随后,市里、省里的领导也听到消息,觉得粮食增产是大事,纷纷派人下去查看,有的甚至亲自动身。
于是,小小的广县一下子热闹起来,迎来许多上层领导。
陶清之没想到,增产药还没开始正式使用,就引来这么上层领导。
惊讶的同时,想到真正的配方研究者还在艰苦的地方,在那些省、市领导问他是如何研究出增产药时,陶清之隐晦表示是跟人学习的。
那些领导都是人精,稍微一想,就明白他指的应该是牛棚里的人。
最近风向已经在改变,京市已经有人开始被平反,因此对于他接触那些人,领导们非但没说什么,还私下示意县领导对于改造好的人可以适当放宽松些。
如此一来,广县牛棚里的人最近倒是过得好一些了,不但干的活被减轻许多,也允许他们给牛棚挂帘子挡风。
得知上面的领导过来后,化工厂加班加点,很快就赶出大批增产药。
过来的领导们商量后,又再三问陶清之,能不能保证药效,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决定拼一把,让广县所有村子这次播种冬小麦都用上增产药。
增产药的用法是播种前浸泡种子,十月中旬各乡各大队将浸泡后的麦种播下去,下旬时就出苗了。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大家总觉得这些苗看着都比去年的苗要好。
十月底,麦苗就开始分蘖了,比往年要早上好多天。
早知道,一般分蘖越早,成穗的可能性越大。见此,村民们越发确定增产药有用,一个个喜笑颜开。
就在整个广县百姓都高高兴兴的时候,喜丰乡六大队却有一户人家高兴不起来。
那家不是别人,正是岳瑾瑜之前的继父家——王家。
王家那两小子被家里人惯坏了,怎么可能反省当初不承认岳瑾瑜救他们的行为是错的,因此夜夜被噩梦纠缠。
相反,他们醒来反而怪罪岳瑾瑜,觉得凭什么梦里他不救他们。
王家二老见孙子晚上总是被噩梦惊醒,偷偷去找了原来的神婆,可惜并没有用。
“不如去医院看看?”心疼儿子的王家媳妇对丈夫王铁柱道。
王铁柱闷声道:“我倒是想,咱们家哪有钱。”
“不如……”
王家媳妇咬咬牙,在他看过来时道:“不如去找岳瑾瑜,听说他在二大队过得不错,大宝、二宝好歹是他弟弟,如今生病了,他总不能不管。”
“他怕是不会管吧?”想到他们当初直接把人赶出去,王铁柱不确定道。
王家媳妇大声道:“好歹咱们也养大了他,他敢不管!咱们现在就去,要是他真不管,我就躺在地上闹!”
“老婆子跟你一起去。”
王铁柱还在犹豫,王家老太太想到她可怜的两个小孙子,立刻附和。
于是,婆媳两一起拉着王铁柱往二大队去。
小麦播种完后,地里的活就不多了,因此女人们都不用再下地,而是留在家里忙活。
等王家三人找上冯家时,冯家婆媳都在家里。
“娘,又来客人了!”院子里的冯二嫂最先看到往自家走来的人,笑着朝屋里喊。
第45章 架空年代18
冯二嫂之所以会说“又”, 是因为自从增产药的事传开后,最近十里八村有许多人都上门来给冯康平说亲。
而走在前面王老太太加王家媳妇,她一个都不认识, 便猜是不知从哪来的说亲人。
“哎呀, 都说小五不急着说亲, 怎么又来人了。”王桂花从堂屋出来, 嘴里说着抱怨的话, 脸上却满是笑容。
“你们是从哪来的?”王桂花走到门口后, 笑着问婆媳两。
婆媳两对视一眼,觉得这冯家的女人看起来倒是挺好欺负的样子。
“我们是六大队的,岳瑾瑜在不在?”王家媳妇大声问。
本来还要请她们进堂屋坐的王桂花从她语气中听出些不善, 不过还是多问一句:“你们找小岳做什么?”
“他弟病了要去医院, 我找他拿钱。”或许是为了壮底气, 王家媳妇声音更大几分。
王桂花反应过来,瞬间收起脸上的笑:“小岳他娘可只生了他一个,哪来的弟弟?”
“你这话说的, 后娘就不是娘?后娘生的弟弟就不是弟弟?”王家媳妇梗着脖子。
王桂花冷笑两声:“这会倒说后娘是娘了?当初他为救你两儿子受伤,你们不认还把人赶出去时怎么不记得这话?”
比嗓门,她就没怕过谁,这一嚷嚷, 直接将左邻右舍内的人都吸引出来。
“他……他明明就是自己受伤的,关我儿子屁事!”
听到儿媳妇气弱下来, 王老太太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哭嚎起来:“姓岳的没良心啊,我们家把他养那么大,现在两弟弟病了也不管, 丧良心啊……老婆子不活了啊……”
岳瑾瑜刚迁到二大队时,村里人就打听过, 知道他是救了两白眼狼弟弟受伤,王家人却不认账,还把他直接赶出家门。
不论帮理还是帮亲,村里人肯定是站在冯家这边的,于是围观的人纷纷指责他们不要脸。
冯二嫂见她们不是说亲而是来找茬的,立刻拿起院子里的扁担:“好啊,你个黑了心的后娘,我们没帮岳兄弟找你们家麻烦,你们还敢过来!”
因岳瑾瑜当初救过她儿子,这次又放弃正式工名额,冯二嫂对他正是好感最强的时候。
王老太太年纪大,她不好动手,于是对着王家媳妇就拿扁担揍起来。
“哎呦……你凭什么打人,我儿子病了,怎么不能找他这个当哥的……”
王家媳妇往日也和女人打过架,但大家都是用手抓头发抓脸,哪有像她这样的架势,当即被打得直叫唤,完全没有还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