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懒就
“会弹吗?”应文林继续谱着曲子,随口问道。
“会一点。”
应文林对许乔那“一点”已经差不多有了些概念,笑着问道:“试试?”
许乔揉了揉眼睛,有些困倦地说道:“不了,我就不打扰您和樊老师排节目了。”
要不是晚上应文林和樊梦华就要直播演出了,许乔确实是想试试。
他已经有很多年没碰过三弦了。说起来,他在青楼里那段日子,卖艺不卖身,琴棋书画是样样要学的。
客人爱听小曲,那就得学着唱,学着弹。三弦、琵琶、古琴,打小跟着梨园的老师傅学过十多年。后面穿过几本书,也曾靠着这手功夫讨过生活。
眼下应文林这把三弦,倒是勾起了他一些回忆。
应文林同樊梦华两人都是有真才实学的艺术家,到了傍晚,就差不多把节目排完了。时间紧,编排出来的节目也称得上精彩。
眨眼距离晚上九点的直播还有一个小时,四位国风传承者都准备好了,节目组邀请来提前打过招呼的村民,村民们鱼贯走进院子,排排坐到板凳上。
人一多,问题就来了,应文林抱着三弦,打算到后面坐坐休息下,恰好就同个村民撞到一块。怀里三弦眼瞅着要掉到地上,应文林一捞跌倒在地,琴没事,手腕却扭到了。
应文林这手一扭,节目组慌了神。
“应老师您手没事吧?”
“赶紧的,拿个冰毛巾过来敷一下。”
应文林皱着眉,手腕问题不大,但活动起来刺痛难忍,今天再想弹这三弦恐怕就有些困难了。
了解到应文林的手腕状态,节目组讨论起处理方法来:“要不推迟直播?”
“有点麻烦,公告也挂了,村民这人都请来了。”
“那没配乐樊老师也跳不了舞啊。”
听着节目组的讨论,应文林皱眉,半晌看向许乔:“许乔,你三弦弹得怎么样?”
他对许乔前面说的“会一点”有些怀疑。
许乔怔了一下,刚想开口,应文林又问道:“能弹吗?我下午弹的这调子。”
许乔思索了下,缓缓点了点头。
应文林一笑,将手里三弦塞到他怀里:“让许乔试试吧,我这边再跟他说说谱子。”
节目组有些迟疑。
也没见许乔弹过三弦啊,他上,要是拉低了节目效果怎么办?
闵阳忍不住心里嗤笑一声,许乔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学了几天三弦就敢让他上去试,他上去,可不是平白拉低了樊梦华舞曲的档次。
所谓千日琵琶百日筝,三弦需要半世功。你一个半路出家的,这就敢托大上台演出,可不是故意让人笑话的吗。
“让他试试就是了,这次是我手出了毛病,许乔上去顶一下,就算弹得不好,救场来的,谁会说他?”应文林见节目组犹豫不决,有些不耐烦道。
节目组一想也是,许乔上去,也算是个话题。
在直播专栏更新了通告,告知应文林扭伤了手腕,由许乔顶替,顿时大批留言冒了出来。
「应老师手腕伤到了?严不严重啊」
「怎么会让许乔来顶替啊,许乔会弹三弦吗?」
「救场来的,弹得不好也别喷他好吧」
很快,九点到了,一切就位后,节目组打开了直播设备。
镜头扫过庭院里排排坐着的村民,落到了侯英范和禹飞鹏身上。
由侯英范讲起游子诗的典故,在他讲的时候,禹飞鹏老爷子在旁挥毫疾笔,一时间悠悠墨香在庭院里散开。
这段结束后,镜头转向了许乔与樊梦华。
许乔回忆着应文林谱的曲,拨下了手中的弦。
伴着弦音,在他左后方,樊梦华动了起来。
「许乔弹得好像还不错诶?」
「这种乐器好像很少看人弹,有没有专业的说说弹得咋样?」
「学民乐的上来说一句,三弦没品,这种无品类弹拨乐器不好弹的,想弹出三弦的那股子韵味,就更难了」
应文林侧耳听了会,放下心,满意地点点头。
许乔这口中的“会一点”可不真是“一点”。
第一段小快板,他用了大量轮指,挑、滑、揉,技巧出乎意料外的纯熟。
旋律抑扬顿挫、婉转悠扬,哪怕是个不懂音乐的人,也能听出这段游子离乡,虽有惆怅,但面对大千世界的向往和喜悦。
通过这调子,乡村地里抽穗的水稻、冒着袅袅青烟的烟囱、放牛娃的牧笛音,都似乎出现在了眼前。
这段总的来说活泼激荡,潇洒流畅。
紧接着是一个变奏。
许乔手指下滑,在弦上紧按,竟模拟出了公鸡打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