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初吻江湖
王子安让他不认识的人不要跑远,这大冬天的路面那么滑,容易出事。
东北冬天的时候,因为路面结冰的原因,没少出事故。
王子安依然在山上过日子,而徐铭尊则是被人在区里接去了市里头,又在市里头住了一夜,直接去了省里的机场,直飞首都,到了地方走的VIP通道,上了车子直接去了一家大医院,会诊的专家教授三十多个,他大哥魏明尊已经等在医院里了。
一看到弟弟,魏明尊就有些眼眶子发热:“肯回来看看我了?”
“是回来看病。”徐铭尊上前,拥抱了一下大哥。
兄弟俩虽然同父异母,但长相上都有点像爸爸。
看出来这是兄弟俩,有血缘关系,而且实际上的关系也很好。
“你嫂子给你煲了汤,这是来给你会诊的专家,去吧,我在门口这里等你。”看到弟弟气色仿佛很好的样子,魏明尊心里好受了一些。
徐铭尊点点头,进了检查室。
他要做的项目很多,并非常规检查那么简单,从血液到毛发都要,还有肌肉组织检测,等到他折腾完,已经是天黑了,他下飞机的时候是上午九点,进了医院是九点半,出医院大门已经是晚上十八点了。
被大哥亲自接回了家。
魏明尊的家在京都郊区的别墅区那里,名为孔雀山庄别墅区,那里有一百零八栋别墅,他跟大哥的家都在这里,只是他那个家里头只有一个管家单姨,庞大厨子跟他媳妇儿,还有张叔,是司机,张婶是打扫卫生的保姆阿姨,另一位刘婶也是。
单姨没有结婚,自己一个人,是妈妈留给他的管家,其他人都受单姨的管理。
家里除了他们就只有魏明尊一个人,所有人都是为了照顾他而存在。
母亲名下有一个京中二环之内的四进四合院,带着两个跨院,现在价值三个亿,他都不肯卖,因为那是外祖母的娘家所在地,那里已经没人了,但是他宁愿留着也不卖掉。
其实徐氏企业也价值十几亿,他还有母亲留下的各色古董,珠宝以及一笔两个亿的存款,京郊外的别墅也价值三五千万。
徐铭尊的生活真的很好了。
无奈他得了这么一个毛病。
到家里的时候,大嫂已经煲好了汤,竟然也是人参鸡汤。
“我看这个就挺好,人参是东北来的老山参,鸡是三年以上的老母鸡,很适合补身体。”大嫂一如既往的温柔以待:“喝点汤暖暖胃,一会儿就开饭了。”
“好,谢谢大嫂。”闻到熟悉的味道,徐铭尊心里舒服了许多,但是喝了一口之后,就皱眉了,这味道虽然相似,但是终究没有王子安给他熬得那么让人欲罢不能,参的味道虽然也足,可缺少了那么一点什么。
“怎么了?这可是真的好参,你嫂子托人找关系才买到的呢。”魏明尊道:“熬了一天了。”
煲汤可有讲究了,多少时间,火候如何,都需要人看着。
魏夫人是个全职太太,又有钱有时间,琢磨个汤都能琢磨出花儿来。
“味道真好。”徐铭尊点点头,一口气喝了个干净,然后又去看了看大哥的孩子,因为还小的关系,已经不怎么记得小叔叔了,但是包起来玩一会儿也熟悉了。
在大哥家吃过了晚饭,他就回去自己家了。
家里头收拾的干干净净,单姨见到他就眼泪汪汪:“你还知道回来啊你?单姨都要担心死了!”
新婚不久的钟子帧跟田欢欢也来了,公司副总罗蒙跟露娜也在场。
十几个人围着徐铭尊转了好几圈,看他十分稀罕的样子,尤其是比较感性的田欢欢,已经泪流满面了:“总裁你可是回来了,我们结婚都没见到你,我、我太感动了。”
“少哭哭啼啼的,看着烦。”徐铭尊可不给她面子,田欢欢什么都好,就是容易感动,一感动就哭的天昏地暗,眼泪太多了。
倒是罗蒙跟露娜对他的归来很是惊喜,趁机带了几个需要他签名的文件,无时无刻不记得工作,这俩人虽是外籍员工却有着无与伦比的工作热情。
徐铭尊虽然吃过了饭,但是单姨还是让人做了燕窝粥给他们当宵夜,说熬夜对身体不好,喝点燕窝粥,不论男女都有裨益。
徐铭尊刚回来,就跟他们聊了一下公司的事情,一切都在正常运转,没有徐总裁也能支持的住,何况钟子帧跟田欢欢已经结婚了,田欢欢还说如果怀孕了就来这里养胎,请单姨照顾自己,让钟子帧去照顾徐铭尊。
吃过了宵夜这些人就散了,徐铭尊第二天起来看的文件,看过后之后签了字,才让罗蒙再来一次,将文件带走。
“亲爱的尊,我们还要多久才能开拓新的业务?如今我们的订单都快要完成了,难道让大家每日坐在办公室里头发呆吗?”罗蒙很不客气的道:“还是那种带薪水的发呆。”
“你想做什么?”徐铭尊问他。
“我也不知道,最近因为疫情的关系,国际贸易这一块很受阻碍,出口的东西少了,进口的东西更少,疫检的越来越严格,听说连藏红花都缺货了。”罗蒙道:“伊朗的藏红花,知道吗?国际流行的紧俏商品,如今也成了最或缺的东西。”
“伊朗的藏红花?”徐铭尊摸了摸下巴:“继续。”
“还有东北的人参,本就产量低,如今更是没有了,市面上那些多是人工种植的,年分不到也没办法出售,还有蛤蚧,这种中草药很稀缺了。”罗蒙继续道:“天山雪莲更是少见,以前还有人去山上采摘,现在都没人出去采摘了。”
他说了十几个商品的名字,竟然都是中草药。
“怎么都是药材?”徐铭尊听出来了。
“自从你病了之后我们就关注起了中药市场,而且如今西药对你得情况并没有什么作用,不如看看中医,用用中药?我知道你们的中医很博大精深,不看诊断书,只用号脉就知道什么病症,十分神奇!”说起这个,罗蒙棕色的眼睛里就闪烁着脑残一样的光芒:“哦,我的上帝,真的,十分神奇!”
看他这样子,徐铭尊就知道他肯定是去看过了。
只是不知道是什么病,罗蒙这人有着西方人特有的好体格,一年到头都不见他感冒,每日健身房两个小时,雷打不动。
一身的腱子肉,虽然不说能以一当十,但是对付个把小贼什么的完全没问题,这是他的习惯,因为罗蒙以前在中东那里工作过,那地方很混乱,动不动就有人抢劫或者有军队发生叛乱,以至于他们公司里连文员都要学会自救的方法,而且不止一个。
“可是你说的这些我们现在就要开始打算吗?”徐铭尊看着外面飘落的雪花,大冬天的上哪儿找什么伊朗的藏红花?天山雪莲跟北柴胡啊?
“哦,亲爱的尊,你不知道吗?”罗蒙道:“伊朗的藏红花,是在冬天生长的植物。”
伊朗是藏红花最早出现的国家之一。
由于自然选择的原因,世界上的动植物都最早出现在最适宜其生长的地区,所以伊朗的藏红花是世界上最好的藏红花。
同时,伊朗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藏红花生产国,产量二三百吨,占全球总产量的七八成之多。
藏红花是一种耐旱植物,适于生长在冬季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二十度,夏季最高气温不高于零上三十五度且气候干燥的地区。
而且因水土和气候条件的限制,除了伊朗能大量种植外,希腊、印度、西班牙和中国的西藏也能少量种植。
藏红花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极品,特级,一级,二级。
其主要区别就在于藏红花花蕊的粗壮程度、采摘部位、花蕊长度、完整度、干湿程度、韧度、新鲜度、断碎程度、混杂成色这几个方面。
并且对气候、环境都有一定苛刻的要求。
在伊朗,藏红花从种到收都是人工手动,没有任何机械帮助,可以说全程无污染。
伊朗藏红花有治疗头痛、牙痛、利尿、养神、美容、壮阳、解毒、降压、活血等功效。
藏红花明朝时就传入我国,成为药材圣品之一。
时至今日,在西医的冲击下,伊朗传统医药日渐萎缩,藏红花的药用作用越来越被忽视,就连伊朗人,也是主要把藏红花作为食品的调味品。
在伊朗不只是王宫,普通百姓家也经常在大米饭或馕上加入藏红花水。一顿饭用几根花蕊就够了,因此一克藏红花蕊能用很长时间。
伊朗人对这一国宝感到很自豪。
“据说这个东西是初冬种植的,跟别的东西,春天种植不一样,还有啊,听说你去了东北?东北的人参是深秋种植的最好,种子在地下一冬天,春日的时候就会破土而出,哦,亲爱的尊,我真的很为中医中药而着迷!”罗蒙一脸的向往神色:“不如我们在东北种藏红花,种人参好不好?”
“我考虑一下。”徐铭尊被他说动了,不过他也有所顾忌:“这些东西的种子,你怎么弄到?”
“这个,我需要去联系一下。”罗蒙如梦初醒:“你真的要种?我们可以收,但是种植不用了吧?”
种植是有风险的,他们可以签订收购合同,给予种植指导,但是亲自种植就不用了吧?
大家没人擅长这个啊?
“你去给我要一包,伊朗藏红花的种子过来。”徐铭尊却道:“我先试试看。”
“啊?”罗蒙傻眼了:“那我们下半年的工作安排?”
“暂时先考察一下那个什么钙奶片的事情,如果好的话就办那个吧,对了,去查一下,如果建设一条八公里长的公路,需要多少钱?双车道,两边种植上杏树作为护林带。”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连城读书上给我留言
063回春堂李氏祖孙
063回春堂李氏祖孙
“这个需要专门的测绘人员与设计师一起去才能确定。”罗蒙眨了眨眼睛:“我们公司不做修桥铺路的买卖,有专门的慈善用款,可以做这个。”
他们公司每年有专门的慈善基金,用以修桥铺路啊,捐献孤儿院啊,或者是治理环境之类的,总之,每年都用收入纯利润的百分之十来做慈善,是京中很有名的慈善企业之一。
因为口碑好的关系,就连政府方面也是有些地方给开绿灯的。
再说他们做的进出口贸易,将自己国家的东西卖出去,换外币,这是为国增光呢。
“让人去……去找雷天,那个在京城很有意思的雷天设计工作室,复古跟修复都很突出的那个地方,让雷天给算一算,大概是多少钱?我记得他也是京都人,只不过不是贸易这一块的,是建筑。”徐铭尊可是知道,当初雷天可是亲自设计了红砖道,他手里头有数据。
不用当地测绘就该能估算出是多少钱。
“好的,好的。”罗蒙记住了此事。
时间也差不多了,他开车送徐铭尊去了医院,在那里拿到了一批化验结果。
是的,徐铭尊徐总裁,他的各项检测太多了,最长的一个要三天之后才能拿到,最短的就是今天上午十点之后拿到。
“你的各项指标都很好,没有继续恶化,这种情况能保持住就很不错了。”会诊的专家道:“看一看接下来的检查是什么样的吧。”
从医院里出来,魏明尊来接他,就哥俩儿,他大哥开车带他七拐八弯的进了二环之内。
“这是要去哪儿?”三环以内就有四合院了,二环之内的都是古建筑。
“带你去看病。”魏明尊开车带他来了一个很古色古香的中药店,名为“回春堂”的地方。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三合院,还是两进的那种。
正面就是大门,门口两个很大的垃圾箱,一股子中药的味道,半条街都能闻得到。
门匾什么的都很有复古的意境,院子里也很有意思,种了两颗杏树,只可惜大冬天的光秃秃。
正堂就是看病的地方,东边是成药,西边是饮片(中草药)。
而东西厢房,东边是制作药丸子的地方,而且是手工制作药丸子,没有机器!
西边是熬制汤药的,同样没有机器,都是人工砂锅熬药,虽然慢,但是据说药效很好。
用的不是塑料瓶,而是点滴的那种玻璃瓶子,可以消毒,且重复使用。
徐铭尊看了,来了一句:“还挺环保。”
“这里一直是这样的,主治中医的祖父据说是晚清时期宫里的御医,家学源远流长。”魏明尊道:“西医那边我们看着,但是中医这边也要看看,双管齐下,万一有个有用的呢?”
魏明尊也是病急乱投医了,起先他并不看好中医,因为好的中医大夫太难得了。
而且中药见效慢,他弟弟的病情耽误不得。
后来又出国去求医问药的折腾了二年没见好,回来还是弟弟闹着离家出走,不知道去了哪儿,现在回来了,会诊的结果是很乐观,病情没变化,就是好结果。
但是他哥不满意,想着有了好的结果,那就是有更好的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