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兵向导)凡人歌 第24章

作者:大江明月 标签: 情有独钟 玄幻灵异

刘美和于是索性合上这台笔记本,坐到另一台前,摆弄了一会,忽然冒出一句。

“你说我伪装成向导北美联盟的人他们会不会给我放水?”

为免夜长梦多,赵明轩于曼谷下机后直接将所有文件及影像资料交给了国内来的一名可信同事,由对方先一步带回。他自己则携带着伪造文件单刀赴会。他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预感,临沧塔向导叛变这件事还未结束,并仍与顾雪有关。可惜不知是否对方有所察觉,抑或某些渠道走漏消息,所有潜伏人员全数扑空。这样兜兜转转,到了周一才回到国内。

塔给他的批假还有半天开始。

他一眼就看到了,接机的人群外,穿着一身便装的冯小山身后的肖少华。对方也看到了他,笑着招了招手。

纵然理智明白对方只是一名普通人,然而那个存在就像在黑暗海面上投下了一串光斑,引导着他的感官飞速而去。

赵明轩大步迈到朝思暮想的青年面前,失控般地一把将他紧紧抱住,埋首堵上了那还未来得及发出惊呼声的嘴唇,在众目睽睽之下,肆意地忘情亲吻。

旁边响起了一片不明围观人士的口哨声还有欢呼声。

第 37 章

可能相比起累得像狗一样的大一,一下恢复到正常课程安排的大二对八二级这SG的学生们实在太舒适了,平时还能去个学生会,参加个社团,逗弄下苦逼的小师弟师妹,顺便假兮兮地怀念下那过去一年的青涩时光,快乐时光总短暂,白云苍狗间,就迈入了大三的平缓期……不,应该说是实习准备期和论文攒发期。

肖少华所在的罗成兴SPN研究组,经过了一号、二号试剂的经验总结,哨兵素的研发也告一段落,年终汇报评定过关后,总算得以进入临床测试。SPN,顾名思义,其实是泛指概念,Spiritual Power and Neuron,精神力与神经元相关的全国五百多个SG研究组中,这不过是其中之一。也因为SPN的简写看起来很像Supernatural,很多业内人士笑称自己其实是超能力研究员。

哨兵素能够提交临床检测,无疑令人高兴,但还不是松口气的时候,具体检测报告要到至少半年后才能拿到,分三个阶段走,那时候要是试验结果出什么问题,比如过敏比如副作用超标,比如……不提,分分钟打回来重来的节奏。实验室的众人闲了没几天,就重心转移到了另一个项目,肖少华自然参与其中,有关哨兵的神经元干细胞与RNA基因调控的分子机制。

路遇罗成兴,都往实验室方向,罗教授看起来心情挺好,就问他,“小肖啊,你之前跟我说的你有个向导朋友,想当志愿者,你把她名字报上去了没?”

肖少华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指的是顾雪,当下说不出什么滋味,走了几步方答道,“……她不在了。”

罗教授似乎也没想到他会这么回答,“啊”了一声,肖少华又笑道,“……谢谢您教授,不用了。”

罗教授没说话,过了一分钟,唏嘘道,“……那真是可惜了啊。”接着他又问肖少华,“明年什么打算?是留组里继续做项目升级呢?还是……?”

肖少华听懂了对方的意思,他很坦率地道出自己的想法,“我还是想做精神力与相关生理结构方面的研究。”

罗成兴明白他言下之意,这就是要走了。他心里有些可惜,但更多的是欣赏,年轻人总要闯一闯,研究所就这么大,哪天转一圈就回来了,“有没有想去的哪个组?老板我还有几分薄面……可以给你写写推荐信嘛。”

肖少华感动又汗颜:“老板谢了,不过咱还有一年呢,万一临床有个什么,咱还得改。”

罗教授“哈哈”一笑,道,“是不急。”但他转而又随口提了几个研究组。都是平时组长多少跟他有些交情的,其中一名胡良工院士所率领的精神力外放与屏障结构相关的催化剂研究项目,肖少华十分感兴趣。但他也知道对方那是个固定研究组,国家级重点项目,里面都是大伽,连拿过诺贝尔的都有,自己一只小虾米,还是别好高骛远了,慢慢来吧。

“好的,教授,我会好好考虑的。”

肖少华认真道。

又因为近来局势发展紧张与SG密切相关,连肖少华这种一向除了专业就是浮云的人,也近关注了将近一年的GD五号机进展报道,相比叶兰师姐等人一般从政治高度考虑问题,可能由于其它消息渠道缘故,赵明轩更喜欢从技术层面跟他分析情况,虽然满腹疑问,肖少华不好意思太折腾叶师姐,但他还不好意思折腾赵明轩吗?两人外面租了个一居室,每次见面就讨论新闻,害得赵明轩觉得自己是不是沦为百科知道一类的工具,这种亏总是要到晚上才能补回来。肖少华打都打不过他,吃又吃不到口,好几次宣布停止夜生活,结果被赵明轩色|诱两下就没忍住……又被扑倒,真是恨得牙痒痒。

赵明轩为表歉意,特地等人过生日时捏了个GD五号机的微缩3D模型给他,用全息光学底座投放出来,就像个水晶变形金刚一样,看得肖少华爱不释手,因为诸多结构细节和新闻上放的照片不太相同,赵明轩不得不千叮万嘱,千万别在人前露出来,肖少华心说:我有那么傻吗?不过思来想去,觉得自己房间也不保险,他娘可是整理房间小能手,还是让赵明轩代为保管。到大三了又问他,“你说好送我的人民币战士呢?都几年了?怎么还不出炉?”

赵明轩装傻,“你说什么?”见对方作势要拧他,他赶忙答,“慢工出细活嘛,到时候肯定好。”

肖少华不爽,“那你催一催。”

赵明轩一边应着“催催”,一边贴过去亲他,觉得这种白天出训,晚上回家抱媳妇才是正常人过的日子,紧绷了一天的感官也可以放松下来。比起塔内单间,租房略小,沙发也是空间有限,赵明轩占了横边,让肖少华躺他身上刷微博,后者歪头晃脑地想要躲开,但怎么可能躲得开,不一会儿就被亲得气喘吁吁,衬衫也被摸得褪到了胸口上,露出光滑白净的小腹。他伸手想去推开对方的脸,却被赵明轩挑逗似地舔了口掌心,肖少华不由抖了一下,连忙收回手,恼火道,“赵小二,你听着,我可不想再洗沙发!”

赵明轩忍俊不禁,抱着肖少华坐起来,头搁他肩膀上,“哈哈,那我们下次买个大点的皮质的,怎么样?”上回两人事后一块洗沙发,结果变成了玩水大战,中途还没忍住又做了一回,最后那沙发简直不能看,被扔了,这是新买的。

肖少华瞥他一眼,“败家娘子。”

赵明轩笑着去吻对方耳垂,“夫君我可以养你的,真的。”

这时候微博弹出了新内容,肖少华刷的是GD五号机的专题页面,“唔”了一声,低头去看,说是有人发现了GD五号机的副作用,有向导使用超过半小时后,出现了头痛欲裂、四肢抽搐等症状。

配图是以前北美向导游|行中的一名向导竖中指的特写GIF动态图,因为这个姿势看全息不方便,所以选了2D平面显示,对话框里写着:再相信你们我就是猪!

同时赵明轩的任务邮箱也收到了相关资讯。

赵明轩眯起了眼,“看来我猜的没错,所谓的信号增幅原理,其实是强制拉扯精神力网,将厚度拉开,变成薄膜,以密度下降为代价扩大辐射面积……而这样一来,很可能会导致向导的精神力破裂或枯竭。”

肖少华闻言,偏了偏身体坐到一边,扭头问他,“那如果每次不使用超过半小时呢?比如只用二十分钟的话会怎样?”

赵明轩眼睛一亮,“你问得对,”随即他的面色沉了下来,去拿军用无线电通讯器。看到对方大概又要做个报告分析什么的,肖少华站起来,顺手摸了个桌上的橘子,拎着自己手机去房间里写笔记去了。他觉得军政上的事情他虽然不太懂,但就赵明轩提到的,使用装置拉扯精神力网,以密度换取覆盖面积倒是一个很有趣的点,比方说,如果换过来,以覆盖面积换取密度长度,反向行之,直至将精神力浓缩成一根细长的线,又会发生什么?

大三了,人文系的基础课程虽然不用再上,毛概马哲思修却一如既往地保留了下来,坚|挺地撑到了大三,总称政治,而且估计大四还能再上一年。主讲这课的老师每次都是普通人,也每次都能把全班念到睡着。这回的老师叫梁玉诚,中年男,一身中山装洗得发白,还打了几个补丁,每次上课拿个老干妈的玻璃罐装热水,颇有几十年前的简朴作风。

开讲前照例点了一遍全班人名,让大家翻到第十一章,念了一段课本,就在众人以为他又要开始老调长谈,说社会主义blablabla,他话锋一转,谈起了国外的哨向普关系,“€€€€知道英国那边的哨兵管普通人叫什么吗?”他见全班目光望过来,话语打住,转身往白板上写了四个大写字母,“MUTE”。

“Mute,”梁讲师念道,“看起来没什么,他们意思也很简单,就是说你们普通人,跟我们比起来,就像跟什么都没听见,什么都没法看见,也什么都感觉不到的木头一样。有人翻译成‘哑炮’,神准啊!”

有哨兵闻言,憋不住笑了一声,但那孤伶伶的一声笑,陡然清晰响起在教室里时,所有人仿佛一下意识到了什么,回过头去看他,该哨兵顿时尴尬地埋头企图当做自己不存在。

梁讲师悠哉端起玻璃罐喝了口水,等班上同学的目光又调转回来,他才放下罐子,继续开口,“知道为什么二战后,日本的哨兵跟他们普通人几乎要打起来了吗?”

有人弱弱地应了一声,“……因为压迫?”

梁讲师连忙说,“对对,”他对该同学鼓励地点点头,接着道,“我们说矛盾,我们说哪里有反抗,哪里就有压迫,同学们都知道‘一亿玉碎’这个口号吧?这个要碎的是哪个玉,为什么?最后得益的是谁?想一想就明白了。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国家,一方面他们将向导历史地位捧的很高,从古事纪中,称呼其始祖为天照大御神可见一般,普通人逢年过节还要去参拜,一方面,又不让人已结合的向导出门工作,过得像个受气包,就算这样,每次普通人对哨兵和军部有什么不满,第一个跳出来说话的也是他们。”

“哈哈哈哈~”

这回是全班都笑了。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听老师们调侃隔海相望的那个小岛邻国,大家都听得特别起劲,看这位讲毛概的老师也顺眼了许多。后者也不客气,举杯示意了一下,继续说。

“再说个印度,你知道他们怎么对待贱民阶层的哨兵向导吗?觉醒直接带走?然后偷偷养起来吃香喝辣的?”看到有人点头,梁玉诚笑道,“同学们,你们太天真了,只要稍稍对种姓制度有点了解,都会明白……带走只是个说辞,处理了,或者说处死了才是真相。……海豚湾都知道吧?”听到有人说“不知道”,梁讲师也不介意,当下随手从网上找了几张图片,给众人看了一下,“€€€€这里我们最怕的是同学们太单纯,容易被一些观点煽动,既然这么慷慨激昂,你先去印度试试?……只怕待不到三个月,就要回来了,就这样还有人认为自己比别人高人一等,要给自己国家搞搞阵,这种人我们一般称为反动份子,无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只顾着自己、或者少部分群体的利益,一旦发现,严肃处理。”

教室里顿时一片鸦雀无声。

因为大一时候人文系的叶昕云教授的国际关系科普,大家都多少对印度种姓有些了解。在印度,贱民是不可触碰的最肮脏存在,更不能提绑定、结合之类,一旦有哨兵向导诞生于此中,那便是魔鬼恶毒的诅咒,企图混淆血统的大罪。到了后来,贱民们为了避免战争,开始自发地将一些觉醒的哨兵和向导处死。高阶种姓们为此提心吊胆百来年,直到确认贱民们确实不可能再生出一个哨兵或向导了,才放过他们。

【?作者有话说】

编一个印度哨向小故事:

从前有个婆罗门的哨兵修行途中,感官过载晕倒了,遇到了一位达利特的向导,向导救了他,并用自己的精神力安抚了他,哨兵在神志不清中强迫向导与他绑定,醒来后却发现对方是达利特,也就是贱民,就不顾一切地要解除绑定,很痛苦地一点点地撕开精神连接,即使头疼欲裂也不愿停止,最后在无法承受的精神崩溃中,悲惨地死去了。

第 38 章

“我们不跟印度比。”梁讲师说道,喝了口水,“人口上,我们就比不过人家。”台下有人“噗嗤”笑出声,气氛就缓和了下来。

他将老干妈的盖子拧好,又转过身“刷刷”往白板上画了几笔,“你看,他们那儿,那关系乱的唷,哨兵歧视普通人,普通人歧视向导,向导互相倾轧,高种姓的看不起低种姓的,低种姓哨兵或向导又敌视高种姓的普通人,加上男人女人、家族争产、勾心斗角,都能写一部教你如何成为内斗之王的年度大戏了,资源都消耗在这些破事儿上了,啧啧。”

梁玉诚说着,举起教科书拍了拍,“你们看看课本,第一页怎么定义哨兵向导的?拥有异能的人类?对不对,没有说天使、神仙或者怪物史莱克吧?都是人类,相煎何太急。”

看到学生们翻完书,抬头看他,梁玉诚将手撑在讲台上,做一个前倾的姿势,语重心长地说道,“€€€€哨兵向导,在成为哨兵向导之前,首先是一名普通人。”

顿了顿,他又说,“何况在我看来,普通人其实就是尚未觉醒或着无法觉醒的哨兵向导。哨兵向导呢?就是觉醒了的普通人。所谓觉醒呢,就是一个从没有异能到有异能的过程。这么一来,也可以说,哨兵向导不过就是有点特殊的普通人。换句话说,普通人就是哨兵向导,哨兵向导也就是个普通人。这里有人肯定要说我偷换概念了,哈哈~”梁讲师笑着让一名举手的向导把手放下,后者有些窘迫地收回了手。

“那么失了感的哨兵向导呢?”他问,“大家有没有想过?也许你们百年漫长的一生,只有三十多年能够当哨兵向导,剩下的六十多年也许都要作为普通人度过!而拿你们的一个短暂觉醒过程,去嘲笑一个理所应当的现实结果?是谁给了你们这样一个美好幻觉?”

教室里只剩下呼吸声和水风扇转动的声音。

梁玉诚短促地嗤笑了一声,“既然都是凡人,也就,根本无所谓歧视敌对。只是特殊条件,特殊对待罢了。就像我们说早年一些特殊行政区,歧视内陆的,何必呢,大家都是一个中国,分什么你我他。你们也是,都是中国人,何必呢,搞什么哨向普?都是劳动者,只是不同能力,不同岗位工作方式,我这样说,有没有道理?”

学生们都瞪大眼睛看着他,屏息似地过了好几分钟,不知道是谁先第一个鼓起了掌,然后很快地,稀稀拉拉的掌声连成了一片,居然还有口哨声和欢呼声,明明下课铃还没打响,就闹得像放学了一样。

梁玉诚拿起课本,抽风似地大吼一声,“阶级斗争!”

众人被他吓了一跳,刹那回归肃静。

“我们说,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同学们,我们是哪个阶级?”他问。学生们连忙去哗哗翻书,但他不等人答,又开口,“人民民主专政下,我们牺牲的又是谁的利益?”

这回总算有人赶上趟了,是个哨兵,当下嘹嗓子喊了声,“人民的敌人的利益!”

“答对了!”梁玉诚挺高兴地回了一句,“不加分。”

班上人马哗啦啦笑成了一团。

“就像第一章所讲,我党代表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谁是劳动人民?”他拍拍书本,扫视班上同学,眼中浮出笑意,“……就是劳动者。……你们中,有些人已经成为了劳动者,有些人即将成为劳动者。

比如说已经进入研究所实习的同学们,比如说已经彼此绑定的哨向们。€€€€还是那句老话,劳动者是光荣的。但,你们今天坐在这里,就比外面的清洁员高贵吗?我看不见得。”

他手一指窗外,停了停,又收回来,“只是每个人所在的位置不一样,所要做的事情不一样,但本质都是在为这个国家你们的人民付出和奉献。没有谁,应该理所当然地坐享其成。

€€€€所以说,”他做了个结论,“我们要团结在党的周围,以稳定为前提,发展生产力为核心,共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家庭。”

这老师太厉害了,三句不到居然又扯回了毛概,令人叹为观止。紧接着,又让众人挨个念课文,分析段落,这才精神了几分钟的课堂,很快再次陷入了一片昏昏欲睡。

下课后,可以看到几个人几个人地聚在一块,有讨论英国的,有嘲笑岛国的,有唏嘘印度贱民生存现状的,仿佛一时间都从别的国家身上找到了优越感,肖少华收拾书包的时候,听到旁边的一个向导女生对她同伴说,“你有没有觉得,我们国家还是不错的。”

“本来就很不错啊。”她同伴,也是个向导,笑着答了一句。

“我听我美国一个亲戚说,他们那还有普通人专程拿枪上街打向导呢,真是吓死我了。”女生说着抚了抚胸口,一副害怕的表情。

“别去美国了,在这待着多好。至少咱这儿的普通人都是正常人啊。”她同伴劝道。

“不去了不去了,”那女生说,点点头,“还是咱这儿人好。”说着,她抬头看到肖少华,还对他开心地笑了一下。

肖少华一下说不出什么心情,正好韩萧叫他,“酋长,看什么呢?走呗?”他又看了那女生一眼,人已经说说笑笑和同伴走远了。

他跟在韩萧后头,后者插着裤腰袋,一副抬头望天,不知在想什么的样子,有人跟他打招呼也反应不及,几乎沉默地走到了食堂,这会儿一二年级还没下课,他俩去了可以点很多小吃的二楼,叫了些南方点心,素鸡、虾饺、烧麦什么的,找了个窗边的位置坐下来开吃。

肖少华看韩萧难得安静一回,就打趣问他,“纠结啥呢?被老师们的不同观点绕晕乎了?”

韩萧闻言眨了眨眼,“……酋长,我觉得那老师说的还挺有道理的。不过我又脑补了另一个可能性,你听听看?”说着他,放下筷子,开始描述起他一个大开的脑洞,“建国初,没钱,发展重工业和农业去了。吃饱最重要嘛。结果上面突发其想用向导来监视民众思想,引起众怒,向导最后作为替罪羊被扔了出去。接着,改革开放,重新发展。哨向普三分资源,普通人分到最大,哨兵分到次之,向导分到最少。加上普通人对向导的漠视和厌恶,导致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一直得不到改善。六二年那次向导突袭首都塔叛|乱事件成为中央决心推行二零七五年的向导素的导火索。之前都是用感官稳定剂不是?……虽然效果没有向导素好。向导素的技术发展又为哨兵素的研发打下了基础。”

六二在网上是个禁词,也不知道这家伙从哪儿翻墙找出来的,韩萧越说越兴奋,压根没注意到肖少华的表情从刚才起慢慢不对劲了。

“所以,这几年的向导人口减少会不会也是政策推行的结果?咱普通人领导大概认为,荣誉感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哨兵更好控制和使用。现在开始要一点点减少向导,让哨兵们习惯没有专属向导,只听从国家和政府的命令。”说着他一握拳捶掌心,“结果,美国哥们一出手,上面就慌了……”

肖少华听完,久久沉默。

韩萧兴冲冲地等了好久,才听到肖少华一句。

“你没去考人文系真是太可惜了。”

韩萧答:“考了,他们作文就给我十分,直接涮下来了。”

肖少华扶额:“你知道得太多了,”

韩萧:“什么?”

肖少华:“……那是他们有眼无珠。”

“真的!?”韩萧一乐,“嘿哟你一说我就信了,酋长你可真是我的伯乐!”他拿起茶壶给肖少华倒水,笑得眉不见眼,“敬你一杯茶!”

被后者挡住杯口,“满了。”肖少华毫不客气地道,又阻止了对方试图往他碗里放虾饺的动作,“韩萧我问你,”他转移话题,“你当初为什么要报SG学院?”

韩萧将没能投递成功的虾饺塞到自己嘴里,理所当然地说道:“因为钱多啊!”

肖少华:“……钱…多?”

“你不知道吗?”韩萧的腮帮子一嚼一嚼的鼓起,边说道,“SG研究所是国家实验室里工资最高的那一个啊,尤其是首都总部的,而且就算不去研究所,你一说你SG出来的,别人也抢着要你啊。€€€€好找工作啊。”

肖少华无言,他已经被如此现实的理由击败了。

“哎,我又不像你,我是胸无大志,混吃等死,只要钱够了,有工作,每天剩下的时间我就可以拿来玩耍看小说啦。”

韩萧满怀憧憬地说道,用筷子把竹笼里最后一颗虾饺也夹起,塞进了自己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