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蝶之灵
越星文记得,初遇李白的时候迷宫探索度是5%,如今遇到杜甫探索度变成了10%。他回头看向江平策,低声道:“难道是解锁一个诗人,增加5%的探索度吗?”
江平策点头赞同:“嗯,这迷宫里很可能有20个诗人,分散在各处。解锁了全部诗人,答对所有的题目后,探索度100%,才能找到出口。”
如果是这样的话,对诗词储备量的要求就非常高了。这么多诗人的作品,万一遇到不知道的,没法正确答题,就不能探索完整个迷宫。
刘照青吐槽道:“这一关别1看只有4学分,难度可不低啊!像刚才那首《侠客行》,如果星文没有一字不差地默写出全文,我们就打不开机关。”
越星文笑着安慰大家:“出现在这里的应该都是知名诗人。我相信图书馆不会太过分,毕竟4学分的课程,考题如果太难,岂不是让所有团队都在这里挂科?”
柯少彬点头说:“也是!难一点的题目应该会有提示,不可能全部诗词都空在那里让我们完整地背出来吧?”
话音刚落,李白和杜甫就开始互相问好。
两大诗人相遇,这也算是千年来难得一见的场面,大家立刻安静下来。只见杜甫邀请李白在凉亭中坐下,还拿出了一壶酒,两人相视而笑,豪爽地对饮起来。
12位同学面面相觑。
大家站在旁边看“诗仙”和“诗圣”旁若无人地喝酒,两人也不知道在聊些什么,相谈甚欢,但眼前的场景如同“无声电影”,李白和杜甫交谈的声音并没有传到他们的耳中。
酒逢知己千杯少,两人喝得十分尽兴。
随着一壶烈酒下肚,杜甫拿起了一支笔,在凉亭前方的墙壁上,刷刷写下了两行字:“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下面出现两行空白的答题框。
众人齐齐回头看向越星文,用眼神询问他知不知道。
越星文上前一步,拿起毛笔,在空白处飞快地写出了这首诗的下半阙:“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回答正确,墙壁上完整的诗闪烁出了柔和的光效。
而杜甫写完诗后,李白居然紧跟着拿起了毛笔,在旁边的石壁上大笔一挥,写下了两行字:“醉别1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后面的两行照例空下来,越星文上前一步,拿起笔将整首诗补完:“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柯少彬扶了扶眼镜,看着墙壁上的诗,道:“这两首诗我都没听过!唉,来到人文学院,我怎么觉得自己像个文盲?”
越星文笑道:“这些不是你们专业学习的内容,你不知道很正常。你现在写一排计算机的代码在我面前,我也会觉得自己是文盲。”
听他这么一说,柯少彬的心情好受多了,急忙求教:“这两首诗,应该是杜甫和李白送给对方的吧?”
越星文点了点头,解释道:“李白和杜甫历史上只见过三次面,第一次是唐朝天宝三年,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在洛阳跟杜甫相识,成了挚交好友。两人相约在梁宋,也就是如今的河南境内会面。同年秋天,他们相约来到梁宋。第二年春,他们又在山东重逢,同游齐鲁。分别1时,互相送了这两首诗。”
虽然越星文的叙述很平静,可他的心情却无比激动。
历史上,很多名人的会面留下了千古佳话,李白和杜甫也是其中最出名的,他们一生只见过三次面,可就是这三次会面,两人成了一生的知己。
年龄相差11岁的两人,一起喝酒,一起吟诗,谈古论今,好不畅快!
在那动荡的时代,能遇到一位知己,太不容易了。在之后的很多年里,他们没再见过面,却从未忘记过彼此,也给后世留下了无数的佳作。
越星文中学时代最喜欢的诗人就是李白和杜甫,大一的时候,他专门写过李白、杜甫诗作研究的论文,对这两位的诗非常熟悉。但他从来没想过,有朝一日,居然能在图书馆看到李白和杜甫会面的场景。
这种时空错乱感让他心情无比复杂。
面前的李白和杜甫,都不是真人,只是图书馆创造出来的两个虚拟形象,也根本听不见他们说话。但越星文很想说一句,你们的作品,已经成了中华文化的瑰宝,会一直传承下去,被后世所铭记。
……
李白和杜甫结束了会面,分别1后,李白的身影就消失在眼前,杜甫则骑着马继续向前,众人对视一眼,立刻跟上了他。
本以为杜甫会带着大家见下一位诗人,但没走多久,众人就看到了一幕幕令人心酸的场景——
兵荒马乱的年代,四处都是战乱的痕迹。
烧焦的旗帜倒在废墟旁,随意丢弃在路边的骸骨被野兽啃食得面目全非,吃不饱饭的孤儿寡母哭着跪求一点干粮,儿子死光后的老人一夜白头……
哀鸿遍野的景象,像是电影一样在路的两边晃过。
作为唐朝最出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向最关心民生,在安史之乱后动荡不安的时代里,他创作了无数锥心刻骨的诗句,后世之人,哪怕没有亲自经历过那个时期,也能从他的诗作中,感受到当时老百姓所遭受的苦难。
越星文本以为这次会考杜甫的知名诗作,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脍炙人口的诗句。
没想到,两侧的悬浮框中突然出现了密密麻麻的文字,一看就是长诗。其中还有不少空缺,显然需要他们自己填上去。
而最上方的诗词名字,赫然写着《新婚别1》《无家别1》《垂老别1》!
这些并不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上需要掌握的诗词,也只有中文系爱好诗词的学生,才会去专门找杜甫的代表作去研究。
果然,诗的题目一出来,江平策就道:“我记得你大一的时候,写过一篇杜甫代表作三吏、三别1的解析论文。”
江平策对诗词并不感冒,但星文经常跟他一起上自习,他坐在越星文的旁边,看越星文查阅过不少资料,也清楚记得越星文写过的每一篇论文。
所以,看见悬浮框中的三首诗后,江平策就知道——这次又稳了。
果然,越星文微笑着说道:“没错。三吏和三别1,是杜甫描写战乱引起百姓疾苦的代表作品,虽然每一首都很长,但我一字不差全都记得!”
杜甫的三吏和三别1,让他闭着眼睛默写,他都能全部写出来。
何况,此时的答题墙上每隔一句还有一行提示,对越星文来说真的太简单了。
他上前一步,拿起毛笔,飞快地在空缺处填上字符。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1,无乃太匆忙……”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新婚次日丈夫被迫出征的新娘;回到故乡却无家可归的青年;儿子全部战死沙场的孤寡老人——新婚别1、无家别1、垂老别1,三首诗字字血泪,描绘了那个时代百姓们的惨状。
见越星文迅速填完了全部空缺,其他同学都心情复杂。
三别1的每一首诗都是16行,32短句,160个字,加起来就是480个字。这么长的诗很难全部背下来,星文的记忆力确实出众,一字不差。
不过,作为中文系的学霸,知道杜甫的代表作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反正如刘师兄所说,这次跟着星文躺赢就对了!
第280章 诗词迷宫04
【诗词迷宫-04】
越星文顺利写完墙壁上的答题卡后,前方又出现了两条岔路,跟刚才一样,每条岔路口都有一个箭头标志,右侧的岔路标注着【塞上风光】,左边的路则是【田园风情】。
众人面面相觑,纷纷看向越星文:“这次选哪边?”
越星文想了想道:“先走右边吧。如果我没猜错,塞上风光这条路,很可能会出现唐朝知名的边塞诗人。”
蓝亚蓉道:“我记得边塞四诗人有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
越星文点头道:“没错,其中高适和岑参都是杜甫的好友,所以,我们走塞上风光这条路,很大可能会引出这两位诗人。”
江平策在纸上画好地图标记,大家继续向右走去。
跟着杜甫走了一段距离,眼前突然出现一幕壮观的场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天边的云彩被染成了火红的颜色,边塞的战士们放牧归来,一望无际的草原辽阔又苍凉,洁白的羊群成了绿色草原上最美丽的点缀。渐渐的,天色变暗,明月高悬,耳边响起了悠扬的羌笛声。
随着这一幕场景像画卷一样在眼前缓缓展开,悬浮框的答题卡也出现在众人面前:“雪净胡天牧马还,口口口口口口口。借问梅花何处落?口口口口口口口”
上句给出提示,要求翻字典填写下句。
越星文道:“这是高适的诗《塞上听吹笛》,空白处应该填‘月明羌笛戌楼间’‘风吹一夜满关山’。”
朗朗上口的诗句,果然描绘了眼前这一幕壮观的边塞景象。
柯少彬道:“按顺序,每人找一个字吧!”
大家立刻翻开词典,每人一个字,迅速把答案给填了进去。
眼前出现熟悉的提示——
新人物解锁:高适。
字达夫,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请跟随高适的脚步继续探索迷宫。
探索度15%。
杜甫的身影消失在大家面前,紧跟着高适出现,他牵着马继续往前走,边塞风沙漫天,周围的场景不断变幻,墙壁上也不断弹出答题框。
这次给出了上阙的提示,下阙需要大家自己填写。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越星文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高适最出名的一首诗,是他送别好友董庭兰时所创作的七绝,越星文当然毫无困难地背了出来。
继续往前走,高适的身影渐渐消失,却见周围的天气骤然一变,荒凉的塞北飘起了鹅毛大雪,一人独自矗立在茫茫雪地之中,手里的笔在雪地上飞快地写字。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柯少彬看到这两句提示,立刻激动地道:“这首诗我还记得,中学的时候学过,是不是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辛言回头看他一眼,淡淡道:“内容你也记得?”
柯少彬轻咳一声,润了润嗓子,朗声背诵道:“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周围的同学认真听着,整首诗共18句,他居然一口气背完了,没有丝毫卡顿,显然,他对这首诗印象非常深刻。
越星文笑着竖起大拇指:“没错,一字不差。”
柯少彬扶了扶眼镜,认真道:“大学三年,高中的很多知识都还给了老师。但这首诗我记得很清楚,因为当初被语文老师叫起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背过,并且让我领着大家朗诵。”
辛言淡淡道:“你能流畅地背完全文,老师还夸你聪明。”
柯少彬笑容灿烂:“老师也没夸错。”
辛言:“……”
这家伙从来不知道谦虚怎么写,辛言扭头没再理他,自觉地翻起了字典。
大家每人找一句,迅速将答案填完。
前方的迷雾区域变得清晰起来,并弹出熟悉的提示——
新人物解锁:岑参。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和高适并称“高岑”。
请跟随岑参的脚步继续探索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