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鸟临星
九柘郑重说道:“轩主放心, 若是有假,我以命相抵。”
还灵心说这倒也没必要,他也没有残暴到那种程度。
更何况九柘又不是没成功, 只是数据稍微有出入倒也不至于要小熊猫的性命。
还灵看了看田间说道:“回头我拔一株带走, 这本数据你们有抄录备份吗?这个我也要拿走。”
嬴政是个非常“较真”的皇帝, 哪怕是亲生儿子他也不会相信片面之词, 他只会相信事实。
当然这个也可能跟他一路走来有许多人欺骗他背叛他有关,哪怕是最亲的人也没有对他留手。
还灵倒是觉得只有这样的皇帝才不至于脱离现实。
九柘立刻让手下的徒弟挑选出了一棵最漂亮的豆秧并且用法术维持豆秧的新鲜度给还灵送了来, 同时说道:“这份数据有抄录副本,轩主可以拿走。”
还灵点点头, 他忽然问道:“现在这些豆子能作为种子使用吗?用它们当粮种还能有这么多收成吗?”
九柘想了想说道:“做粮种是可以的, 但是收成可能会比现在低一成左右。”
这些粮种毕竟是他用法术干预过的, 跟普通种子不一样,而这些粮种结出来的豆子就是普通豆子了。
当然那也比现在的粮种好一些。
还灵听后满意地点点头说道:“也不错, 那个有记录数据吗?也给加到这份条陈上来。”
虽然收成会低一些, 但也还行,而这个基因或许能够维持几代才会变得产量低。
等九柘都处理好之后,还灵纠结了一下还是去了一趟咸阳宫, 但是很鸡贼的没有带作业。
作业还是要月底交,现在有好消息,他爹高兴之下或许不会介意他没有着急写作业。
他突然又回到咸阳宫求见让嬴政也有些意外,嬴政放下手中的奏疏说道:“让他进来。”
然后他就看到自己儿子抱着一个花盆走了进来。
嬴政挑了挑眉仔细看了看那盆花,还灵送礼经常讲究实用,送花这种事情不像是他能做出来的。
更何况这盆花只有绿叶连朵花都没有……不对,除了绿叶之外好像还有别的东西,那是……豆荚?
嬴政来了兴趣,扬起下巴问道:“你这是拿了一盆豆秧过来?”
还灵笑着将花盆递给黑米行礼说道:“父王果然见多识广。”
不得不说,嬴政认识豆秧这件事情的确让还灵很意外。
只能说不愧是吃过苦的人,比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王室贵族要靠谱很多。
嬴政没搭理儿子的彩虹屁,认真打量着豆秧一下子就发现了重点:“这豆秧……结出来的豆荚似乎更多一些?”
还灵应了一声:“是,父王可以有空闲的时候看看这份条陈,现在儿臣先口述一番。”
他能说的也不多,不过就是介绍一下这个豆子产量能到达多少。
不过虽然九柘信誓旦旦,数据也没什么问题,但还灵还是保守了一点,只说产量能增加个七八成,这样如果产量更多自然是惊喜,产量稍微差一些也没人会追究。
嬴政听后面色严肃了许多,他二话没说就开始翻看条陈。
那份条陈记录了还灵走了之后所有的数据,因为九柘的特殊能力,如今已经是厚厚一本,一时半会估计都看不完。
还灵老老实实坐在那里等着他爹看完之后的吩咐。
嬴政这一看就是近一个时辰,他不说话,还灵也不敢太跳脱,干脆开始闭目冥想决定趁着这个机会修炼一会。
只是他这几个月耗神太过也不是一两天就能休息回来的,还没修炼一会儿就坐在那里睡着了。
嬴政看完之后目光灼灼地看了一眼豆秧,这东西此时此刻在他眼里跟国宝也没什么区别。
还灵想的是功德,想的是能活命许多人,嬴政想的就更多,之前在他这里最难的也不过是吞并七国之后如何才能让养那么多黔首。
地盘大了,人也多了。
更何况也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种地,那些地方也有人,除非放任自流,否则不管肯定是要死人的。
最主要的是太史令通过星象和天象两方面总结,今年的冬季只怕不太好过,也不知道还灵那些手下能够收获多少大豆。
大豆也是能作为粮食食用的。
嬴政放下手里的条陈刚要说话,结果一抬头就看到小狐狸崽子已经睡得快趴在坐席上了,身下的支踵也跟着左摇右晃。
黑米立刻上前打算叫醒还灵,嬴政却摆摆手,示意来两个人将五公子抬到偏殿去睡。
只不过还灵作为妖怪的灵敏度自然不一般,两个小宦官还没到他身边,他就睁开了眼睛。
嬴政见他醒了便挥手让人退下,温声说道:“既然累就多休息一段日子,倒也不必如此着急。”
还灵眨了眨眼说道:“父王放心,儿臣也没那么累,正好快冬至了,给父王送点好消息。”
嬴政没有反驳却也知道还灵这是在嘴硬,在敌人的地盘好几个月怎么可能不累?
别的不说,这次连国师都去了,他们还停留了许久,显然神庙比别的国家都要棘手一些。
当然楚国本身也比别的国家要棘手,要不然也不会留到最后才打。
嬴政问道:“你既然送了过来,想必也准备了许多粮种吧?”
还灵应了一声:“对,粮种是十分充裕的。”
如果只需要繁育粮种,那么对九柘和他的徒弟而言根本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嬴政满意点头说道:“那粮种传布就交给你了。”
还灵顿时一个激灵整个人都清醒过来诧异问道:“这件事不应该是大哥负责吗?”
嬴政却说道:“他手上的事情很多,更何况这是你手下培育出来,你又是治粟内史手下的户部尚书,此事不交给你交给谁?”
还灵:……
真不好意思,他都忘了自己身上还挂着一个户部尚书的职衔呢。
他有些迟疑说道:“可是儿臣也没做过,万一做不好怎么办?”
嬴政微微一笑:“此事是个水磨工夫,慢慢来,倒也不必着急。”
还灵心中疑惑,然而嬴政又开口说道:“庄古县如今已经步上正轨,你回咸阳专门负责此事,庄古县县令就交给赵高吧。”
哦豁,还把他的县令给卸了。
不过推广粮种的确是很重要的事情,而且还灵的根基在庄古县,就算他走了,小妖怪们也要留在那里。
咸阳没有他们的位置,能完全化人的还好,但更多的是身上带着一些野兽特征的,这些都不可能过来。
接下来等楚国的那些小半妖到了,也得安排到庄古县。
赵高这个人虽然有野心,但好处就是知情识趣,也明白自己的根脚是谁,不会狂妄自大到试图清除他在庄古县的影响。
这么一想,他也的确不适合再留在庄古县。
庄古县地盘虽然不小,但人太少了,他脑子里很多想法都施展不开。
是以他十分痛快说道:“好,不过儿臣还要花一段时间去交接才行。”
这个所谓的交接自然是跟赵高交代清楚,他留在那里的一切什么会留给赵高,什么带走以及什么留下但赵高不能窥视,这些都是需要说明白的。
嬴政随口说道:“可,寡人顺便写道诏书,过了冬至,他就上任吧。”
还灵自然是没有意见的,反正冬天也没什么事情,正好做交接。
他过来一趟,带来了好消息也带着任务回到了庄古县,当然还顺便带来了秦王使者,哦,这个是宣读诏书的。
正经的任命诏书还是要专门的使臣来读,他就算贵为大秦公子也不能代为宣读。
还灵难得感受了一下凡人的出行方式,只能说交通工具效率低下的确让路途变得漫长了不少。
然而使臣却似乎十分满意,笑吟吟地看着还灵说道:“还是庄古县的道路平稳,缩短了许多时间。”
还灵倒是有些好奇:“现在全国的路还没怎么修?”
使臣感慨说道:“这些年来国库紧张,哪里能大兴土木。”
还灵有些疑惑,国库居然紧张成这样?不应该啊。
庄古县这些年税收一直在上涨,更不要提他手下的商会联盟正一点点步上正轨,交税也不少。
再加上小麦粮种的推广,怎么也能让大秦松快一点吧?
历史上大秦没有他也把七国打下来了并且还不算很勉强,怎么现在反而紧巴起来?
第268章
还灵若有所思说道:“国库竟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吗?”
使臣说道:“其实国库尚且还好, 但是修路还是要看各地府库,嘿,有些人可未必愿意拿钱出来修路。”
肯为民着想的好官从古至今都有, 然而这些人能够名字流传千古不就是因为这样的官员太少了吗?
还灵一听就明白了,府库富裕了能做的事情多了, 修路是最不划算的。
这东西动辄几年起,甚至五年十年也看不到什么成果, 等官员调任了都还没修好, 那自然无法算成官员的政绩。
钱花了, 府库没有盈余,政绩还没有,等到考核的时候难道要跟上面说再宽限几年吗?
所以除非中枢下令让修路并且国库出钱, 否则地方没有人愿意修路。
还灵心说真是一个时代一个模样, 后世路政是最容易出政绩的, 而且路政里面还有许多猫腻, 所以有些城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修路,甚至修的路都是那么几条不怎么变。
如今却完全不一样, 这大概就是生产力强弱地体现了。
使臣说完之后也自觉说得太多,将话题拐回到赶路上面来, 据他所说, 以前去过跟庄古县距离差不多的地方, 愣是骑马都用了六天,跟如今一昼夜就能到庄古县简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还灵微微一笑也没有继续那个话题, 积弊已深不是他三言两语就能改的, 而且他也不能透露出要改的意思,否则恐怕要成为众矢之的。
他干脆顺着使臣的话题讨论起各地的风土人情。
使臣是专门前往各地宣读诏书或者颁布新法令的官员,大秦各地都有他们的足迹, 虽然不会只让一个人做事,但这位去过的地方的确不少。
而还灵对大秦并不熟悉,他甚至对燕地、魏地、楚地这些地方更加熟悉一些。
使臣也乐得有人跟他说话,同时感慨这位五公子倒是更加平易近人一些。
还灵倒也不是单纯的聊天,他是通过这些事情来粗略了解一下各地的情况,然后结合一下资料看怎么才能推广粮种。
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推广粮种也要看各地情况。
两个人聊天倒也不觉得赶路累,用了两天的时间,终于到了庄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