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荒岛被美人鱼捡回家后 第50章

作者:天在水 标签: 情有独钟 异世大陆 种田文 轻松 GL百合

她很好奇,这里没有人类存在的痕迹,谁会和她一样,去伐木呢?

还一口气伐了这么多,都没来得及搬走。

云溪走近看,那些树木的断裂处,不是平滑的横截面,坑坑洼洼的,像是被动物牙齿啃咬的痕迹。

哪只动物?这么牙尖嘴利。

她盯着那些啃咬的痕迹,思考了好一会儿,忽然想起在她原来的那个时空,有一种叫河狸的生物,吃树皮树根和嫩叶,会啃咬树木,利用木头在水中拦截水位、筑巢过冬。

它们的牙齿坚硬锋利,且生长速度极快,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啃断一棵成人大腿粗的树木。

云溪的石斧也砍不动这么粗的木头,她的多功能军刀上的小锯子,最多只能锯手臂粗细的木头。

她看到那些倒塌的大树,心中狂喜,连忙用藤蔓绑住,从水中偷运了回来。

她悟了。

别的小动物,看见她收集堆放好的树枝枯草,大概也是像她这样的狂喜心态。

别的小动物偷她的树枝、枯草过冬,她偷别的小动物的树木,这是大自然的“能量守恒定律”,很公道。

云溪喊来沧月一块帮忙搬,沧月从大树底下,翻出了一只啃咬树木、树木倒塌下来时,没来得及躲避,被压死的倒霉蛋。

云溪观察那个倒霉蛋的模样,确实和河狸十分相似,但体型更大一些。

不知道死了多久,不是现杀的,肉不新鲜,沧月不打算拎回去吃掉,丢在一边不管。

云溪却很有闲心地挖了一个坑,把河狸的尸体埋了,堆成了一个小土包。

小土包旁,放了些树皮、树根、树叶子作为祭品,云溪撮土为香,一本正经:“河狸师傅您一路走好,感谢您的木头。”

一旁的沧月,摘了片树叶子,一边嚼,一边疑惑地看着云溪。

云溪从地上起来,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自顾自地解释说:“做一点傻事,会让我觉得,我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她是一个人,她来自21世纪的文明社会。

*

天气越发寒冷,沧月狩猎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以往她去丛林半小时、一小时左右,就能逮一头不小的猎物回来,去海边远一点,花的时间久一些,但一个上午也足够。

如今,她去丛林里都要小半天才能回来。

动物们似乎逐渐开始了冬眠,有些动物从10月开始冬眠,到明年三月才会出洞。

树上几乎没了野果,地上看不到浆果,食物在变少。

云溪着手准备冬鞋和冬装。

还是采用相同的方法编织鞋底,冬鞋只是多纳了两层动物的皮毛。

多功能军刀的钻孔锥上,有个缝纫孔,云溪先用烧融的树脂当胶水,将动物的皮毛粘在鞋底的一面,然后用沧月掉落的头发当线,缝合加固,前后左右再穿四个孔,用香蒲绳捆绑固定一下。

她用的是巨灰熊的熊毛,踩上去绵软厚实,十分舒适,鞋面也是由动物的皮毛缝制而成。

云溪用沧月掉落的头发和一种藤蔓上剥下的皮揉搓加工了一下,提升韧性,再进行缝制。

等到明年,她搬出溶洞后,甚至可以试着做一双靴子。

目前制作的鞋子基本都只能用于行走,不能奔跑,跑得太久太快,估计会散架。

至于冬衣,她打算先给沧月的上半身做一件皮裘,就用沧月狩猎的狐狸皮毛,纯白色的狐狸毛,很好看,沧月一定会很喜欢。

云溪坐在小草屋里,做了半天的鞋子,没等到沧月回来。

她拿起鱼竿,坐到水边垂钓,没几分钟时间,顺利钓上来一条大鱼。

看到鱼上岸的那瞬间,云溪觉得,距离自己独立生存的日子,又近了一步。

除了采集野果和赶海挖花蛤,她头一次依靠自己的能力,获取到了一份肉食。

她不打算吃,打算做成熏鱼肉片,寒冬的时候享用。

正打算再次抛竿,沧月自丛林里钻了出来,泪眼朦胧地游了过来,咕噜咕噜地,不知在说些什么。

云溪心下一惊,连忙把鱼竿丢到了一边,问她:“怎么了?”

沧月抬起手臂给云溪看,只见她的小臂处,肿起了好大一块。

第35章

*

沧月的小臂上原本绑着云溪做的动物皮护腕。

沧月有些嫌弃其他动物的毛发, 给她做护腕的那块皮毛,云溪特意用热水烫了好几遍,一点点拔除了毛发, 捶打揉搓的时间也短一些,保留了一些硬度,最后成品就像一块黑色的皮革。

虽然以现代人类的审美来看, 看着不是特别美观, 但至少有了些许保护效果, 在地上翻滚时不会被荆棘、石块割伤, 昆虫基本叮咬不进去,若是被野兽撕咬, 也有一点缓冲空间。

今早,云溪见日光正好,万里无云,她怕等到入冬后, 看不到这么大的太阳,连忙把沧月和自己身上穿的皮制品都用草木灰水揩抹消毒清洗了一遍,现在还挂在树枝上晾晒。

“这是被什么东西蛰了啊?”云溪托着沧月肿起的小臂查看。

沧月手背上有一个红点, 小臂上也有个红点。小臂上红点的周围出现了一块红白色的肿胀晕圈。

“咕噜咕噜。”沧月用力眨了眨眼睛, 抬起另外一只手,抹去眼中的泪水, 像是听懂云溪的问话那般,停止了咕噜声,喉咙模仿蜜蜂,发出了“嗡嗡嗡”的声音。

她似乎有模仿别的生物的语言功能, 模仿得惟妙惟肖,如果不是亲眼看见、听见, 是她发出的声音,云溪一定会以为旁边真的有蜜蜂存在。

“是被蜜蜂蛰了啊……刺挑出来了吗?”

这回回应云溪的是“咕噜咕噜”声。

云溪仔细察看。

小臂处的尾刺,看样子是被沧月自己拔出来了,毒液释放出来,所以造成了小臂的肿胀;手背上的那颗刺还嵌在皮肤上,刺得比较深,沧月拔不出来,所以咕噜咕噜地跑回来找她帮忙拔。

瑞士军刀上有小镊子,云溪用镊子小心翼翼帮沧月把手背上的那根刺夹了出来。

蜜蜂毒液大多呈现弱酸性,云溪用碱性的草木灰水给她冲洗消毒。

“毒性不强的话,一般过个三五天就消了。”云溪安慰沧月说。

拔掉了刺,沧月在水中烦躁地游过来游过去,尾巴搅出了一片的水花,上半身露出水面,左臂甩来甩去,约莫是感受到了又麻又疼的灼痒刺痛感。

没一会儿,她的手掌也肿胀起来,肿得握拳时,像是一个发胀的小馒头。

她看见后,喉咙里发出了低沉拖长音的咕噜声,听上去很是委屈。

委屈中还夹杂着一丝怒意。

云溪看着那个发胀的小馒头,抿了抿唇,克制住唇角的笑意。

沧月看得懂她的笑,并且只会把她的笑理解为开心。

她可不能在这种时候,表现出开心的情绪。

沧月咕噜了一会儿,看向云溪,又从水中游到了岸边,巴巴地抬起手臂,展示自己肿起来的“小馒头”给云溪看。

云溪对着她的手背,轻轻吹了两口气,温声安慰说:“不痛不痛。待会我们去弄点蜂蜜吃,顺便给你报仇!”

吹气的时候,云溪才看见她的指甲缝里全是泥土。

云溪拿过一旁的果皮刷,把沧月的手掌摁在水中,刷洗清理她指甲缝中的泥土。

蜜蜂会在树上筑巢,也会在石洞、树洞、土洞中筑巢。

看沧月这满指甲的泥土,云溪猜到,沧月大概是看到了一个土洞,没有闻到危险的味道,就习惯性伸手去掏,结果被两只蜜蜂蛰了。

她平时就有掏兽蛋的习惯,树上的、地上的洞,都会被她掏个遍。

有一次,云溪还亲眼看见她从洞中掏出来一条小蛇。

按照她从前吃生食的习惯,那条蛇大概会直接被她吞入腹中。

但她现在吃惯了熟食,变得有些挑嘴,只是拧断了蛇头,然后放到云溪背后的草篓上,打算回去烤了吃。

清理完指甲缝,云溪换了身衣服,取下树上晾晒的护腕,给自己绑上,也让沧月穿上了衣服。

然后她拿上一件衬衫和一些生火的工具,背上背篓,让沧月带她去发现蜜蜂的地方看看。

她对蜜蜂这种生物,其实有些亲切感的。

农村有种说法,“蜂来富,燕来贵”,小时候,她的家乡,几乎家家户户都养了蜜蜂,每年春天,还会有燕子飞到各家各户的屋檐下筑巢,大人们从不驱赶,还会制止小孩们的逗弄。

她的奶奶甚至在卧室的墙上,打了一个洞,专门供给家蜂筑巢,洞口安装上木板,有几个小洞供蜜蜂进进出出。

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大人们才会打开那个洞,开箱割蜂窝,收集蜂蜜,有些人还会生吃里头蠕动着的白色蜂蛹,虽说是满满的蛋白质,但她有些吃不来。

小时候,每次她推开卧室的房门,都能听见蜜蜂的“嗡嗡嗡”声,看见飞来飞去的蜜蜂,人可以安然无恙地从它们当中穿过。

蜜蜂其实是很温顺的动物,它们的蛰针与内脏相勾连,失去了蛰针的蜜蜂,过不久也会死亡,因而蜜蜂大多是防御性动物,不主动发起进攻,除非侵入了它们的领地,它们感觉生命安全遭受到威胁,才会蛰人。

晚上睡觉的时候,放下了蚊帐,蜜蜂还会飞到她们的蚊帐上玩。

有一次她手痒,隔着蚊帐伸手去抓,被蜜蜂毫不留情地蛰了一口,疼得她哇哇大哭,奶奶就坐在昏黄的灯光下,一边帮她拔刺,一边念叨数落她……

秋天的丛林,满目金黄,飒飒秋风拂过,落木萧萧而下,寂静的丛林,显得越发寂寥。

走在丛林中,几乎看不到小动物的身影。

那些动物,冬眠的冬眠,储食的储食,再也不能像夏天那般,悠闲地坐在树梢上,打量闯入丛林的人类。

地上堆满了枯叶,沧月的尾巴扫过,发出沙沙沙的声响。

云溪趴在沧月的背上,回忆了会儿童年,心中满是寂寥之意。

她凑到沧月的耳边,轻声道:“沧月,喊一喊我的名字吧,很久没听见别人喊我的名字了。”

沧月的耳朵向后动了动,“咕噜”了一声。

“喊我,‘云溪’。”

自从听见她开口说人类的语言之后,云溪时不时就会让她喊一喊自己的名字。

她从开始的磕磕巴巴,腔调怪异,到现在,字正腔圆,宛如人类。

她很少主动喊她的名字,还是喜欢咕噜着和云溪对话,用咕噜声引起云溪的注意。

云溪好几天没听见她喊自己的名字了。

“快,喊一声来听听,‘云、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