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隅隅
挨凌一一顿打和挨三十大板那可完全不一样,三十大板足够把一个健全的人打残废了。而若是被赶出去,失去衙役这份差事,他们又上哪儿去找能作威作福还有油水捞、吃饱饭的好事?
有了衙役身上那套衣服,各村里正都不敢怠慢凌一,村民们也开始变得恭敬和卑微,凌一的教学才得以开展。
这下子,凌一不只是在全安村和县城里出名了,她在整个江源县内都出名了。
以前只有商人圈子里知道凌一是金稻米的供货商,她手里还有白蜡、肥皂、布匹等上等货。现在就连普通百姓都认识她了,管她叫农务大人。
比起那些或凶恶或猥琐的衙役,凌一好看的皮囊和平静的表情,显然更容易让百姓们亲近。
一开始有不少人怀疑她教的东西,但随着按照她教学的方法耕种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地里作物的长势越来越好,这样的质疑声少了许多,随之而来的是不知道从哪儿传出来的她是神仙下凡,来解救民众于水火之中。
这种传言愈演愈烈,在今年的赋税提高的政令跟随秋收一起到来时更是达到了顶峰。
大部分把凌一的教学听进去的人家,地里收成都还不错,尽管被朝廷提高的粮税吓得叫苦不迭,但好歹能有余粮,紧巴巴过日子就是。
可有一些完全不把凌一当回事的人,却因为突如其来的涨税,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全上交朝廷了,自己根本不剩多少,没粮食吃,要么到处去找人借,要么就去找苦力活干。
也正因为有凌一开始在江源县内教授农务,江源县今年收税比以往都要早,而且基本都收够了,成了阳州府最先把粮食运送到阳州的县。
为此,阳州的知府还特意写信表扬了孟晚宁。
其他县得知这个消息,纷纷来信询问孟晚宁如何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收齐粮税。要知道,百姓怕收粮太多太快,而官员们却只觉得收粮又慢又少。
官场上的事凌一接触不到,自有孟晚宁去解决,她虽是假冒兄长身份当官,但从前也常在家听父兄聊起官场上的事,应付起来也并不难。
孟晚宁的政绩好看了,其他县的县令纷纷求教,得知是因为有位农务差使的功劳,便拐弯抹角想把此人请回来。
当然,这其中免不了要和孟晚宁打交道,有送字画的,有送钱的,更有甚者,送美人。气得孟晚宁在书房破口大骂,骂了半天还是只能自己平复心情,她第二天就去了趟鹿鸣涧,询问凌一二人意见。
第242章 贤王
既然其他县要凌一帮忙传授农学,那必不可能免费帮忙,凌一也不会简单粗暴地索要钱财,她要的不是钱财,而是来往两县做生意的商引。
在大燕,小商贩只能困于一地,但大商贾却能来往各地,其主要原因出了大商贾有钱能请得起镖师护送货物,有多种运货途径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商引。
商引也称路引,是百姓流动于各地的凭证,商人若是想从本地运输货物销往外地,那就得从各官府那儿购买商引,不同货物也有不同的商引,价钱也因各地的官府而有所不同。
凌一所讨要的商引,那便是希望受了她帮助的县,能在她做生意的时候给她行个方便,不说免了她的商引,至少别买商引的时候是一个价钱,到了城门口,又改口索要更多钱。
这种事不是没有,曾经有某个县的商引,前天卖给了商人, 第二天商人拿着商引去,结果发现过期了,人家发了新的商引,商人又得重新购买,旧的不作数。
这种来往各地的生意,凌一和鹿县的夫妻俩合作时被提了醒,她也吃过亏,可不想再吃了。
朝令夕改这种事在大燕并不算稀奇,官府统治百姓,也并不依靠所谓威信,而是靠武力和剥削。
凌一的要求不算走后门,她只是想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况且,她又没说不买商引,只是让各县县令别逮着她薅。
孟晚宁听后,爽快答应了凌一这个要求,她会和其他县县令提的。
与此同时,她又觉得羞愧,朝令夕改这事,怎么听都觉得官比匪好不到哪里去,她也是官,自然觉得脸上无光。
凌一看出对方的惭愧,问:“孟大人,可曾想过有朝一日,只为民当官,为自己做事,而不必与这些人同流合污?”
孟晚宁皱眉:“怎能不想,可如今的大燕……”
她作为一个远离京城的县令,也从最近频繁更改的政令看出来大燕朝廷的腐败无能,可她又有什么办法,上头那几位斗得厉害,她的父亲便是受此牵连,导致全家只能跟着兄长南下,死得只剩下她一人。
其实大燕的乱,不仅仅是太后党和赵麟党的争斗,赵麟党此时还没冒头呢,毕竟没人敢大张旗鼓地找赵麟,要知道,当初赵麟的部下是用了一场大火,帮助赵麟金蝉脱壳,让太后党以为他已经烧死在狱中。
即便太后党都不信他会这么轻易烧死在狱中,但明面上只能草草结案。
赵麟党哪里敢走漏一点风声,找到了赵麟,也只敢暗中提携他,只可惜丁章自己的职位也不算高,两“师徒”目前只能在虎啸营谋划。
距上次赵麟在凌一这儿自讨羞辱后,他回去没多久就投身虎啸营,从猎户转军户了。他是不在乎自己孩子的未来,反正在他看来,他总有一天功成名就,孩子们也会跟着他恢复皇嗣的身份,不可能困于军户这个身份。
即便赵麟党隐忍不发,但太后党也不好过,先皇子嗣可不仅仅只有几个,先皇那个拈花惹草的yin荡性子,光私生子就不知道有多少,更别说后宫子嗣了。
赵麟是大皇子,如今在位的小皇帝都已经十九岁了,除此外还有十位皇子。
有的皇子封王后老老实实滚去封地,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过日子。有的却并不老实,其中属太后的的外甥贤王势力最大。
贤王乃先皇与太后亲妹妹宜妃所生,先皇后宫嫔妃很多,有的嫔妃彼此之间也都沾亲带故,太后亲妹比先皇小十岁也被纳入后宫,贤王便是她最大的儿子。
贤王和太后的关系很是微妙,其生母宜妃病逝,他便由太后亲自抚养,此人和如今的小皇帝既有先皇血脉,又*和太后有血缘关系。
且因为养在太后名下,和太后的关系十分亲近,为人贤明,德才兼备,被先皇封王时取了贤字。
赵麟没死前,太后母族都在帮着太后弄死赵麟,后来赵麟“死了”,和贤王亲近的一脉就开始动了心思。
其实也不怪她们有小心思,如今的小皇帝妥妥的暴君,他后宫倒是不如先皇那样庞大,并不是因为他不爱美人,而是因为他爱折磨美人。
小皇帝年十九,在普通人家都下地干活好几年了,但他偏爱折磨人,具有极强的暴力倾向,除了一些为了往上爬不择手段的大臣,多数臣子都不愿意把女儿送进后宫。因为还不等女儿成为小皇帝枕边人吹吹耳旁风,就先被小皇帝折磨死了。
大臣们尚且如此,平民也好不到哪儿去,小皇帝的奢靡比起他爹有过之而无不及,重赋税的同时,把收上来的粮和钱都供自己享乐了,一点不愿意拨给边防军队,导致北边战事节节败退,连后方补给都跟不上,又怎么能奢求北边战士打胜仗呢。
和小皇帝相比,德才兼备的贤王就非常得人心了,他英明睿智,广纳贤才,甚至能从小皇帝手里救下不少被折磨的人。在读书人眼中,贤王就是他们毕生都在追求的君主。
奇怪的是,贤王的名声压过了小皇帝,小皇帝越来越恨他这个皇兄,太后却并未打压贤王,反而待其如初,实在是令人费解。
孟晚宁虽不清楚父亲被牵连的真正原因,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害得她全家,但她知道,贤王如今正在给许多冤假错案翻案,还当初一些人的清白。
为此,她私以为贤王是位英明的王爷,他或许是能帮自己全家报仇的希望。
孟晚宁的这份天真被凌一看在眼里,她不禁感慨,林漾一开始就决定不对孟晚宁抛出橄榄枝是正确的,孟晚宁不像她和林漾,对类似贤王一类的“明”君,依旧抱有期待。
钦佩是一回事,孟晚宁却并不想投靠贤王,她仍旧想凭自己的能力为全家报仇。她得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她,才有机会提出剿匪为家人报仇。
等送走了孟晚宁,林漾依旧稳稳坐着,神情放松,熟练地开始煮茶,大燕对饮茶有诸多讲究,烹茶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大燕,茶文化比酒文化更甚。
林漾跟随祖母走南闯北,自然学到了不少东西,煮茶只是其中之一。
即便是疼爱女儿和孙女的祖母,依旧逃不开对女子有更高要求的心理,林漾虽比平常女子更多了一分自由和为自己做主的权力,却依旧会被家里的婆子们教导坐有坐相,站有站姿,待人接物仪态需得体端庄。
此时挺直腰板,一举一动都透露着大家闺秀的端庄优雅,姣好的面容有了窗外照进的阳光衬托,身旁还有春桃贴心扇风,好一幅美人煮茶画。
这一幕不知怎的,让凌一生出一丝陌生感,仿佛林漾成了画中人,不再是她熟悉的那个林漾,她遂出声打破这层隔阂:“贤王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不是太后党吧?”
林漾闻言,葱白般的手指在桌面上轻敲:“他最初是的,据祖母的信中说,一开始太后找到祖母要挟合作,其中和祖母有过接洽的人里,就有贤王。”
早期林漾还小,傅玉容和太后的人来往比较隐秘,贤王是她们之间的媒介。因为即便贵为太后,也不能随意离京。哪怕她做到了垂帘听政,她却连踏出京城的权力都没有,除非是夏日避暑,或是为先皇礼佛。
一开始傅家的分成是汇入贤王名下的店铺,大燕其实是不允许官员从商的,但耐不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许多人会为了讨好官老爷或皇室,“甘愿”把自己的店铺拱手让人,自己经营,让大人们收钱。
甚至,有的“土皇帝”还会强占百姓店铺,收租、放高利贷,就算闹大了,连真皇帝都知道了,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后来随着傅家生意越做越大,傅玉容给太后分的钱也越来越多,自前两年起,和傅玉容接洽的太后党就换人了,不再是贤王。
傅玉容很聪明,她已经猜到了贤王恐怕是已经被踢出太后党了。
如她所料,没两年,包括孟家在内的许多京城官员,都被牵扯进了贤王的一桩营私结党的案子里。
贤王表面上安分了,太后党却没有放松警惕。
京城看似平静的水面之下,暗藏旋流,一不注意就会被卷入其中,这也是傅玉容送走林漾的原因之一。
更别说,还有个赵麟即将卷土重来,大燕恐怕命数已尽,接下来没几年就会陷入战乱之中。
而凌一知道九年后的大战彻底爆发,大燕北部全面沦陷,小皇帝迁都未果遭受暗杀,重伤被太后带着南下,许多大臣死在了京城。与此同时,大燕各地群雄四起,这个是先皇私生子,那个是先皇的侄子,总之,但凡和先皇有点血缘关系的,或仗着自己的封地,或借地方势力都会举旗自认正统,或盘踞一方,或想逐鹿天下。
江源县命好,不归属任何一个王爷的封地,便被运气好的赵麟收入囊中,更是因为有女主的存在,江源县的粮草充足,百姓富足,且爱戴善良的女主,赵麟得贵人相助,一路往上爬,最终恢复自己大皇子身份,将其他野路子的王爷、皇嗣击败,甚至还带领自己的军队收复了北边被梁国攻占的城池,夺回了京城。
至于贤王,贤明的人设一直维持到天下大乱,期间还会和女主有牵扯,是继孟晚宁这个深情“男”配之外,另一个痴情男配。
他的贤明显然是装出来的,他的人设是白切黑,偏偏对女主爱之如狂,后来更是在明知男女主设计陷害他的情况下,心甘情愿踏入女主为他设下的陷阱,死在了女主亲手给他倒的毒酒之下。
凌一觉得有些小世界真的很奇怪,男主为主的世界,所有的男女角色都会成为男主成王路上的垫脚石。而以女主为主的世界,所有的男女角色也会成为女主官配男主成王的垫脚石。
怎么什么好事都落赵麟头上了?
第243章 保安
凌一见不得赵麟如此顺遂,不然他就得挤占林漾的地位了,于是,她告诉林漾,自己是来自未来世界,历史上记载,大燕接下来九年里,必有大乱,北边战事会一路蔓延到大燕中部和东部。
不过,具体细节和事件凌一不清楚,因为穿越者不肯透露更多。
林漾想了想,两人最好还是一个主攻田地和粮食,一个主攻商业和钱财,尽可能在战乱到来时有更强的抵抗能力。
凌一想想也是,她不止要买下更多的地来种,她还要收纳更多的人,更多可为她所驱使的人。
大燕虽然不是奴隶制国家,但仍有不少奴隶,譬如给地主干活的佃农,有的有自己田地,还来租地主家地耕种的,不过是卖力气,有的没有田地,完全依赖地主家田地的佃农则签了类似卖身契的东西,虽不至于像丫鬟小厮一样可以被地主转手卖给他人,但签了类似卖身契的佃农想转到其他家去,必须经过地主同意,地主若是不同意,佃农就得在地主田里干一辈子。
租种土地的佃农尚且如此,更不用说那些宛如奴隶的长工。一些和地主签了永久契和卖身契的长工,等同于奴隶,是可以被地主转手、发卖的。
只不过,大燕已经明令禁止主子打杀奴隶,即便是大户人家,也不敢轻易杀人。当然,小皇帝除外,他杀了那么多人,引起了民怨,也没人敢把他怎么样。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都更愿意来凌一家干活,待遇丰厚,除了需要管住嘴以外,不必担心被主家打骂苛待。当然,故意挑事的除外。
凌一招的长工都是女人,而租种她土地的佃农就还是有男人。原因很简单,这时代能单独出来干活的女人太少,与其只有她们来干活,凌一只能管住女人,不如让她们一家都来给自己干活,凌一就能管所有人。
若是有不听凌一管教的,更有甚者在田地里打骂自家女人的,凌一立刻便会对其实施棍棒教育。
为此,凌一还借此组建了一支保安队,所谓保卫土地和员工平安。
这支保安队由凌一建立,也有她担任教头,招收的队员几乎都是一些年轻力壮,很豁得出去,不容易被家人吹耳边风的女子。
其实,凌一也是借此机会在组建自己的娘子军,林漾那里有太多人盯着,太后党和贤王党肯定是知道她的,她除了敛财,若有其他举动,必定会被上面的人发现。
凌一就不一样了,她就是个乡野村妇,以女子之身要管住这么多“刁民”,组建一支娘子保安队,很正常吧。
况且,哪怕是组建了一支娘子军,在一些自大的人看来,娘子军不过一冲就散,构不成威胁。
殊不知,凌一的这支娘子军,每个人经过她精挑细选,都是一些走投无路只能依靠自身的人,这些人够绝,才会完全听从凌一这个给她们机会生存和往上爬的人的命令。
凌一对娘子军的管教比大燕军队还严格,训练强度也远超一般的军营。这些女人为了一口饭吃,或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或为了报仇,拼着一个劲儿,咬牙坚持。
当然,凌一也不是只管严格的训练,不给好处。
在娘子军的人,由她发放的军饷比什么虎啸营还要丰厚,而且包吃住。
包吃,凌一请江氏来给这些人补充人体每天必需的营养元素,多吃肉蛋奶,加上高强度的训练,一个个的不用几个月就从面黄肌瘦变得精壮健美,力气也是蹭蹭蹭地往上涨。
而包住,则是为了方便统一管理,彼此之间互相监督,若有人走漏消息,凌一欢迎队员们偷偷来她这儿检举揭发。
这时候容不得谁心软,组建一支军队,尽管凌一只是打着保护自己和田地的旗号,如同许多地主会养一些健壮的长工当打手一样,但她的这些高素质高强度的训练,已经和一般的打手性质不一样了。
若是传出去,被有心人知道,凌一也难逃一劫。
好在,这些人都是凌一精心挑选和试探过的,有的是江大舅从人牙子那儿买来的,都是准备卖给大户人家当丫鬟的,还有的是被家人卖去窑子的。每个人几乎都是无牵无挂,或心里只有恨的人。
更有一个年纪比凌一小三岁的姑娘,名叫兰竹,是主人家发卖的丫鬟,她去年被父亲卖给人牙子,人牙子把她卖给一大户人家,在原主人家被安排去给那家的少爷当通房丫鬟,她不从,在夜晚和少爷打斗中,用剪刀剪断了少爷的命根子,自己则被主人家打瞎一只眼。
上一篇:我讨厌她,我装的
下一篇:错把疯美钓O认成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