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成长公主的驸马赘A 第100章

作者:福佑幸川 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甜文 爽文 ABO GL百合

当然想了,不想为何要问。

可能是她的求知欲太明显了,虞九舟的嘴角翘了翘,随即快速地压下,“董六不想做王妃,可陛下说出口的话不能更改,信国公府不会同意她不做王妃,那就只有一个办法。”

迟晚挑眉,“宝安王?”

“嗯。”

没错,就是要从宝安王身上入手,皇帝的话不能收回,信国公那边也走不通,那便只剩下了宝安王。

迟晚原本就在想,这件事的突破点,她也想到了宝安王,可没有想到用什么方法,能让宝安王出面做这件事。

威逼利诱肯定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宝安王自己出了差错。

才艺比拼,董六选择了作诗,还用琴给诗谱了曲,只听她吟唱道:“深闺烛影空摇曳,幔帐低垂困愁容。”

“倦对铜鉴描翠黛,累讨郎君嬉笑声。”

“四书五经未断学,奈何坤泽不上堂,愿化鲲鹏冲凌云,不愿牢笼困此生。”

这一首诗写的还不错,前面描述了一个坤泽女子困在深闺中的愁绪,厌倦自己每日要梳妆打扮,多累都要讨好郎君开心,明明她也学习四书五经,只因为自己是坤泽无法进入朝堂。

迟晚能听出来诗词的大概意思,工整意境如何她不好多说,但意思不错,讲述坤泽女子被困的一生,有才也不能施展。

诗词她不知道自己赏析的对不对,可是董六无论是吟唱还是弹琴,都为这首诗赋予了别样的魅力,自己写诗谱曲弹唱,果真多才多艺。

但迟晚知道,她理解的意思是对的话,肯定有很多人不满董六,觉得她大逆不道,坤泽就该在家中讨好郎君,怎能白日做梦。

众人议论纷纷,有人已经开始说信国公教女不严了,这种坤泽女子,除非是被赐婚做了宝安王妃,否则日后没有人会娶。

可董六既然敢吟唱这首诗,就做好了终身不嫁的准备。

信国公一脸铁青,还好他黑,人家看不出来到底他的脸色。

圣元帝跟大多数乾元男子一样,觉得董六是大逆不道,可徐皇后却先了他一步,“好诗,好歌,好曲。”

一连三个好字,彻底让圣元帝说不出话来。

徐皇后才不管她,直接开口道:“董六姑娘当为锦花翘楚。”

就这么定了?圣元帝想要说些什么,又不能打皇后的脸,两人要假装和睦,皇后刚说完,他就要反驳,岂不是让人怀疑。

于是,圣元帝只能附和,“皇后说得对。”

锦花翘楚的人定下来了,是董六。

迟晚心中一动,目光一眨不眨地看向宝安王,不出她所料,董四走到了宝安王的身边,拿出了一块方帕。

不仅是娘子们会用帕子,郎君们也是会用的。

帕子的质地还有花纹,都是宝安王的。

迟晚刚刚看到宝安王拿出来过,只见董四对宝安王行礼,“多谢王驾的帕子,可惜你我有缘无分。”

宝安王明显愣住了,发生了什么?一个男娘为何会有他的帕子,还说他们有缘无分,现在岂不是所有人都觉得他们之间有什么了。

宝安王正想解释,就听董四小声道:“王驾难道想娶一个如此大逆不道的女子吗?”

是啊,如此行为做他的王妃,怕是他要被人诟病很久了。

他巡盐历经生死,终于入了皇帝与满朝文武的眼,可不能功亏一篑。

“不能娶四娘是本王的损失。”

反正都是信国公的孩子,跟谁成亲都会得到信国公府的支持,娶个摆设回去罢了,万不能给自己带来祸端。

这一幕被太多人看到了,董芷兰羞愤上前,“陛下,皇后娘娘,臣女谢过陛下,娘娘厚爱,可强扭的瓜不甜,臣女不愿与自家哥哥争夺,还请陛下把臣女的婚事让给哥哥。”

圣元帝很生气,好好的春日宴,本来是想表明大周上下一团和气的,结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令人生厌。

还是徐皇后道:“董六姑娘,你也好知道,若你把婚事让给了你四哥哥,你便再也嫁不出去了。”

没有人敢娶她,也没有人会娶她。

董六跪下叩头,“哪怕如此,臣女也不想跟自家哥哥争。”

“好孩子,可惜了。”徐皇后看向皇帝,一副全凭皇帝做主的样子。

圣元帝差点儿一口气背过去,话接过去又不解决,结果还是要他来处理,那接话做什么。

但董六的话很懂事,狂妄是狂妄了些,可他喜欢懂事的孩子。

就是锦花翘楚不成亲,日后还没有什么人敢上门提亲,圣元帝犹豫了,他不是为了董六犹豫,是为了不让此事留下话柄犹豫。

董六作诗狂妄,但她没有做错事,还是锦花翘楚,不赏就算了,还要她一辈子不能成亲,以后只要办春日宴,就有人想到这件事,说他这个皇帝赏罚不明。

就在圣元帝皱眉时,虞九舟站了出来,“启禀陛下,另外两场的魁首都赏了官,刚好臣身边缺少女官,那便赏董六姑娘为长公主府掌记吧。”

主要负责记录长公主府的事务。

是啊,公主府的女官跟皇宫一样,都是有品级的,现在人往皇宫放不太合适了,还是虞九舟身边好。

看看,什么是亲生的,这才是亲生的,永远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站出来。

圣元帝心里感动,面上冷漠道:“那就赐婚宝安王跟董四娘,择日成婚。”

能看出来,他这个婚赐的不情不愿。

本来是锦花翘楚获得宝安王王妃之位,现在却要赐婚别人,刚刚这个董四娘跳舞一般的很,怎么都排不上号。

可锦花翘楚是董六的,圣元帝不是那种想将就的人,他的皇后就是锦花翘楚,能成为锦花翘楚必然是把一件事给做到极致的,一道通,道道通,这么多年来,后宫都没有让他操过心,可见皇后做得是极好的。

历代锦花翘楚,基本是高嫁,且名声极好,所以历年的锦花翘楚都是京都高门求娶的对象,他为宝安王感到可惜。

不对,宝安王是自己跟董四勾搭上的,看这二人勾勾搭搭的模样,有眼无珠。

圣元帝以为,宝安王巡盐,又带回了八百万两银子,怎么都是个聪明能干的,结果眼睛这么瞎,哪怕董六的话是有些不守礼法,狂妄至极,可有才之人狂妄也很正常。

罢了,既然别人都商量好了,董六这个锦花翘楚也有了安排,他就顺势而为就好。

“董六姑娘,日后你就到长公主府吧。”

“诺,臣女遵旨。”

迟晚把堂前发生的事情都看得真切,也都看明白了,董六就是看透了人心,才能得偿所愿。

这件事的重点就是,她大逆不道,她赌一个想做皇帝的王驾,不会娶一个大逆不道的王妃,所以她吟唱的诗里面说自己不是甘于后宅的人,引起了京都高门的反感,想到日后要娶这样的王妃,宝安王肯定不愿。

宝安王要娶的是一个乖顺能打理好后宅的王妃,而非一个志向比天大的王妃。

同时,董六说动了董四,或者是用什么计谋引诱了董四,让董四趁机接近宝安王,对宝安王来说,反正都是跟信国公府结亲,选一个狂妄不服管的,不如选一个温顺爱慕他的。

再加上得到了迟晚的助力,最重要的是,长公主殿下的助力,这件事的成功率很高。

哪怕只有一半成功的可能,为了此身自由,也该赌上一赌。

迟晚满意地笑笑,“殿下,董六当真是聪慧。”

以后未必不能成为长公主府的助力。

虞九舟却在想,迟晚的凤求凰已经弹了,说起来该选时机召她侍寝了,可迟晚这胳膊……

难道还要等上两个月?

不用手的话……早知道她该强忍着羞涩把宫廷教学册子看完,明明已经看到图画了,可想着迟晚不能弹凤求凰了,胳膊也伤了,两人便不能圆房了。

在看到那一页时,虞九舟实在是太羞了,就合上了册子,但那一幕却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中。

便知道,胳膊受伤了,她也能召迟晚侍寝。

第69章

春日宴明明是一个好日子, 结果撸了一个尚书,处置了一个尚书之子,给锦花翘楚赐婚都没有赐成。

圣元帝觉得近日不顺, 去玄阳寺祈福的事情要提上日程了。

春分那天开始祈福, 祈福七日,在清明之前回来祭太庙。

圣元帝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跑到山上寺庙祈福,他的身体受不了,哪怕玄阳寺是皇家寺庙, 里面的一切规格都是按照皇家设施准备的, 但肯定没有皇宫舒服。

况且外面还有叛军,一些逃走打乱的叛军,就喜欢往山上躲,圣元帝不想置身在如此危险的环境里面。

但他可以允许, 虞九舟在这样的环境里。

圣元帝已经下旨,虞九舟没有拒绝的机会,也没有拒绝的必要。

她正在询问迟晚一件事, “孤听闻,你在陛下那里说, 一切只是想与孤和好, 并非真心?”

“嗯?”

迟晚怔了一瞬,连忙解释道:“给殿下传话的人必定包藏祸心,我可没有这么说。”

“陛下召见我说, 我受委屈了, 我说没有,只是臣跟殿下和好,陛下乐见其成, 所以为臣者定要为陛下解忧。”

所以她哪里说并非真心了,简直是恶意解读。

书房内,虞九舟站在桌子前,在宣纸上写下了几个大字——谋身谋国。

迟晚正看着字呢,虞九舟用毛笔在她的鼻尖点了一下,“你这些话的意思,不还是在说,并非真心。”

只为了完成皇帝的任务,并不是真心为她做这些事的。

迟晚只觉得奇怪,虞九舟什么时候会纠结这个了,“殿下,这不是咱们商量好的吗?”

她们私底下好得很呀,不是要在皇帝面前装关系不好吗?

虞九舟把她疑惑的样子收在眼底,半晌扭过头问,“那你可知,陛下要我们和好,是想要一个皇孙。”

“知道啊。”那怎么了?

迟晚没太明白,这两者的关系在哪里,她们是在做戏,后面再吵一架闹掰就好,来来回回的几次,皇帝也该驾崩了。

她迷糊的样子太明白了,虞九舟心中叹气,再次试探道:“如果短时间内孤还没有动静,你觉得陛下会如何处置?”

肯定会很生气,暴怒。

“殿下的意思是?”

两个人总不能真的要一个孩子吧,自己要,还是找别人要?

迟晚呆愣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尖,墨迹染黑了指腹。

虞九舟看到这一幕,笑意蔓延至瞳孔,随即勾起了迟晚的下巴,“你我得圆房。”

“啊?”迟晚蒙了,怎么就提到圆房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