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福佑幸川
“放肆,你是在窥探宫闱,诅咒太后身体吗?”
双方你来我往的,谁也不让谁,倒是炸出了不少想要浑水摸鱼的人。
正好有人说错话被抓住,最令人放心的卢昕卢大人上前一步道:“此人心怀不轨,还请陛下治罪。”
“准了,仗打六十,剥夺官身。”
六十棍,很容易打死人的,就算没死,却被剥夺了官身,日后没有官身庇护,怕是会被政敌给弄死。
这样一来,众人也就老实了,此时重罚,总能震慑住一批人。
经过这一次狠罚,除夕宴总算平静下来,总没有人还想试试,被打六十的滋味吧。
或许会有这样的人,但不在除夕宴上,就这些宗室,勋贵,高官,都是享受惯了的,哪个能受刑,如果行刑人有意为之,一条命就这么丢了也是有可能的。
除夕宴还没有结束,但虞九舟不想再待下去了,就跟迟晚一起离开了宴会。
两人坐在跟长公主府一模一样的院子里,躺在摇椅上,在密封的亭子里,享受着此刻的静谧。
虞九舟询问,“这些人迫不及待地在除夕宴上开口,你以为他们是为何。”
迟晚不用多想,“他们的背后之人忍不住了。”
不管幕后之人是梵天教,还是别的人,迟晚的回来,还是引蛇出洞了,让那些人忍不住率先发起了攻击。
虞九舟觉得,只要太后出行的消息传出去,肯定有很多人期待,可能是想见太后一面,洗脑太后,也有可能是杀了太后,栽赃给她们。
无论是谁,出手的人都得死。
“也好,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趁此机会,把太后即将出行的消息传出去。”
……
太后出行的消息,年还没有彻底过完,就传了出去。
有人说:虞九舟不想被说,她囚禁了自己亲娘,囚禁了大周皇太后,在作戏呢。
有人说:皇太后出游,就证明陛下问心无愧。
还有人说:太后为何替先帝出行?看看被他糟蹋的大好河山吗?
总之,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反应很多,梵天教也动了起来。
一直静默的梵天教不好了解,但是不断动起来的梵天教,只要皇城司用心,总能查到蛛丝马迹。
梵天教动了起来,为的肯定是皇太后。
虞九舟也没有犹豫,直接成立了一支可靠的队伍,护送皇太后出游,其中还有徐国公随行。
但徐太后刚出宫门没多久,就被她们调包回来了,接下来就看那些人咬不咬钩了。
反正徐国公没有离开,有他在,所有人都会相信,车架里的人就是皇太后。
实际上,现在的徐太后正在长公主府里面。
相比起皇宫,总有一些地方是漏洞,长公主府则是一点儿漏洞都没有。
把徐太后藏在长公主府是最安全的,也方便双方见面。
今日虞九舟跟迟晚都去送徐太后了,两个人目送着车队远去,就回到了皇宫。
短时间内她们肯定不会去看望徐太后的,但徐太后可以在长公主府随便逛,看看女儿生活过的地方。
对于徐太后最后会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她们不抱太大的希望。
毕竟人心中的成见是很难改变的。
徐太后来到长公主府,马上就发现了这是哪里,一初,她只是召俩看守冷嘲热讽。
嘲的就是虞九舟,不是冠冕堂皇地送她去巡游嘛,结果呢?
过了两日,她躲在房间里吃斋念佛,一次都没有想起,看看女儿待过的地方,代入女儿想象,为何非要那个皇位。
事实就是,对徐太后而言,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认为虞九舟把她囚禁在长公主府,越发地证明她的观点,坤泽不可为帝。
又过了几日,徐太后才从自己居住的院子里出来,好好地看一眼长公主府。
其实是徐太后想知道,为什么,自己好好的女儿,突然有了狼子野心,所以她想去书房看看,那里一定有很多她想看的痕迹。
书房里确实有不少东西,徐太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书房里的书,都是乾元科举会读,甚至是一些关于帝王的书。
比如,一个帝王的自传。
徐太后蹙眉,看上面的笔记,自己这个女儿应该早就想做皇帝了,她居然一无所知。
看看这些书,就算没有野心,也会被培养出来野心的。
难道是迟晚?对哦,就是迟晚入赘长公主府后,书上记着时间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正如她猜测的那样,迟晚才是罪魁祸首。
徐太后的心里涌上怒气,当初她就该反对迟晚入赘长公主府。
只是那时迟晚已经败坏了虞九舟的名声,想要守住颜面规矩,就必须让迟晚入赘长公主府。
当然了,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杀了迟晚,但迟晚出身开国勋贵之家,万不得已不可杀之,否则岂不是坏了规矩。
要是虞九舟知道,恐怕会怒极而笑。
规矩,又是规矩,为了所谓的规矩,亲生女儿的幸福都不重要了。
徐太后认为是迟晚的入赘,才让虞九舟出现了做皇帝的心思,否则也没有别的什么原因了。
直到徐太后看到了圣元帝这些年给长公主府的圣旨。
徐太后受过极好的教育,从这些圣旨上,她能琢磨出来一件事,那就是圣元帝为了自己的颜面,为了自己的身后事,在不断地利用虞九舟。
何止是利用,这样一来,没有新帝能容得下一个权倾朝野的长公主,到后面,身为长公主的虞九舟,只能跟皇帝争上属于自己的一线生机。
历史上,皇帝赢得更多。
所以想赢,想要活下去,就得做皇帝。
徐太后沉默了,她又把自己关在了院子里。
长公主府的事情,迟晚都知道,这些事情也都是她安排的,为了让徐太后知道,虞九舟从始至终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做皇帝,不做皇帝,整座长公主府都得覆灭。
徐太后作为她的娘亲,也不会活下去。
争还有一线生机,妥协就只有死路一条。
不过,现在迟晚跟虞九舟还没有时间去管徐太后的想法,因为太后车架离开京都没多久,梵天教的异动更频繁了。
特别是福庆郡主,身份已经彻底调查清楚了。
而梵天教的教主,正是临安公主,这位曾经为大周和亲,身陷外族的公主,有一天还是把矛头对准了自己人。
第137章
春日踏青, 三三两两的人结伴而行。
京都出身不错的子弟,都在清明前,约着好友出游, 闲着也是闲着,趁天气不错, 风景正好,刚好出去玩玩。
迟晚跟虞九舟也换上了便服, 带着两个小家伙,还有十几名护卫来到了玄阳寺。
玄阳寺被一把火烧了之后,里面的僧人一个都不剩, 现下已经重建。
重建之人是陈尘, 陈增寿,她原本是玄阳寺的俗家弟子,法号慧深,辈分很高。
参加科考中了状元,在翰林院待了没多久,就被“借调”到工部,重建玄阳寺了,没有人比她的身份更加合适。
玄阳寺重建时, 她叫回了出去历练的僧人,其中大半是苦行僧。
苦行僧的理念是:这世界的苦是有限的, 我吃的苦够多, 众生吃的苦就会变少。
这些人足够的纯粹,让这些人来重建玄阳寺是最好的。
刚好, 陈尘的辈分高,她的话,玄阳寺出身的人都得听。
一年过去了, 玄阳寺也已建好,比以前的玄阳寺更好,至少光明正大,没有藏污纳垢。
迟晚跟虞九舟一起,到了玄阳寺内。
玄阳寺的后面有一处平地,正好适合露营。
烧烤架也被迟晚弄出来了,只不过她们在玄阳寺中,心中还是要有些敬畏的。
她们不信鬼神,但到什么地方,守哪里的规矩。
当然了,她们是帝王不用守地方上的规矩,但帝王也不是随心所欲的,而今日,她们只是前来踏青的普通人。
初发芽的草地上,铺着一大块毛毯。
迟晚跟虞九舟躺在上面,晒着太阳好不自在。
长期处理政事,她们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这么松快过了,今日是难得的轻松。
另外一边是爬来爬去的晨晨跟归一,这俩小家伙难得出宫,宫中虽大,两人该玩的地方也玩过了,偶尔跑出来溜达溜达,是很难得的事。
听着耳边的玩闹声,闭上眼睛的迟晚,伸手去寻虞九舟的手,等两人十指相扣,她才满意地笑笑。
此时她们谁都没有说话,享受着此刻的宁静。
阳光照在身上,洗去了一身的疲惫,时刻在玩弄权术的大脑,终于有了片刻休息的时间,让她们整个人都有了阳光的气息。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迟晚昏昏欲睡的时候,虞九舟温柔的声音响起,“你说,姑姑什么时候动手?”
迟晚眉头微动,迎着阳光睁开了眼睛,不过却用胳膊挡住了一部分的光线,要不然她眼睛都睁不开。
“此时太后车驾还没有离开中枢的掌控范围,岭南有岭南王,她不会任由梵天教做大,东海有小姨母,江宁刚重建,抓得正紧,南方怕是不可能了。”
圣京城身处中原偏东靠北,燕北这里变法最彻底,又是刚重建,梵天教还没露头就被掐灭了。
当然了,这些地方最好掌控的,就是那些乡绅豪门,但是想要在那里刺杀太后,那些乡绅豪门还不敢。
用自己的人动手,那就是给中枢送上一把刀,一把砍了他们九族的刀。
支持梵天教是个人行为,亲自动手是灭族行为,那些乡绅豪门想推翻虞九舟,却不敢拿自己的家族做赌注。
这就是平民百姓跟士族的区别。
平民百姓要的只有吃饱饭,吃不饱饭了,没有了生路,他们才会反。
燕北变法的成功,让百姓们看到了吃饱饭的希望,虞九舟是新帝,新帝变法代表着富民。
上一篇:清冷对家她好像喜欢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