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福佑幸川
迟晚笑着躺在毛毯上,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幸福的感觉在心间萦绕着,多动人的画面,日后她还要享受许久。
过了半个时辰的样子,响彻宫殿的哭声吸引了几人的目光。
没一会儿春归抱着鱼鱼过来,脸上带着笑容,眼睛都快要笑没了的那种,“小殿下抓住了自己的头发,把自己疼醒了。”
迟晚忍不住大笑起来,虞九舟也弯起了眼睛。
晨晨不解大人们在笑什么,“母亲,娘亲,你们为何发笑。”
迟晚挑眉,“就跟你小时候,伸腿压在归一身上,把归一踹醒了一样好玩。”
两个小家伙:“……”
明白了,大人的笑点,建立在她们干的蠢事上。
迟晚伸手把鱼鱼接到怀里,盯着鱼鱼灵动清澈的眼睛,她的心软软的。
小家伙眼睛这看看那看看,似在找什么好玩的东西。
“妹妹在找什么?”晨晨健谈得多。
归一则默不作声地看着,明显也很好奇,妹妹在找什么。
“我知道了,可能是在找娘亲。”
晨晨自问自答,然后碰了一下旁边的归一,“是吧,归一。”
“是。”归一这个小家伙,话是越来越少了。
迟晚跟虞九舟对视了一眼,把鱼鱼交到了虞九舟的怀里。
果然,鱼鱼不找了,目光直直地盯着娘亲看,还笑了。
看出来了,三个小家伙都更亲近娘亲些。
迟晚不免吃醋,三个人跟她抢老婆,她怕是抢不过啊。
……
年底了,正是京都最忙的时候,大家都等着做完了事情放假呢。
哪怕值班,也能放几天假呢。
大周这艘战船正在稳定行驶,假期也多了起来。
虞九舟刚登基的那一年,朝会开得很频繁,每日都要跟内阁议事,第二年好点儿,三日一朝会,有特殊事情时,随时召开朝会。
随着大周的稳定发展,已经改成了五日一朝会。
但内阁议事基本两三日就要一次,开会嘛,大周这么大一个地方,经常开会也是正常。
今日是年前的最后一次大朝会,就在朝会即将结束时,高正走了出来。
“臣承先帝提拔,陛下看重,居首辅之位数年,只是近日臣处理公务常常感觉力不从心,还请陛下允臣乞骸骨。”
此话一出,朝堂沸腾。
很早之前,高阁老的儿子贪污,他们就以为高阁老要完蛋,首辅之位空出来,他们就有了机会,哪知先帝没有计较,认为高阁老的儿子贪污,跟高阁老没关系,真是偏心到了极点。
他们可不知道,其中有迟晚跟虞九舟的功劳。
新帝继位,肯定会除掉首辅,把首辅换成自己的人,这样才能掌控权力,哪怕不能任命自己人,也会把首辅换掉,一朝天子一朝臣。
结果还是没有换首辅,一鲸落,万物生,首辅落马,位置就空出来了,这样一来,一级一级的晋升,如尚书做了首辅,尚书之位空出,侍郎做了尚书,侍郎之位空出。
还不止这些好事呢,他们还能打击高正的人,让官位空出来,自己的人就能上位,最重要的是,还能废除变法。
谁知道,新帝上位,还是在重用高正。
那个时候大家才反应过来,原来变法背后站着的人就是长公主殿下,如今的新帝。
原来虞九舟那么早就开始谋划了,谋划变法,谋划皇帝,高正表面是变法的主持人,实则是被退出来当枪的,所有人的恶意都集中在了高正的身上。
高正毫不犹豫,为了高家日后的荣光,个人受点儿恶意又算得了什么。
只是到虞九舟登基之后,众人才恍然发现,所谓变法,本就是迟晚跟虞九舟弄出来的,这一对黑心的伴侣。
经过一场场的清洗,现在的朝堂上,哪怕心里再反对变法,表面也不敢说了。
不过,虞九舟在迟晚的建议下设立了一个变法意见箱,每个地方都有,征求所有人的意见,选出里面还不错的意见。
毕竟变法就是在不断尝试地改变,这个世上聪明人那么多,总有人还能提出更好的建议。
如今变法打下了根基,作为变法的主持人,竟然要辞职?准确地说是要退休。
别说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了,就连不经常上朝的迟晚都被镇住了。
尽管现在的变法,有没有高正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于大周而言,需要一个新的首辅,但无论是迟晚,还是虞九舟,都没有想让高正离开的意思。
不是要杀了他,是觉得高正干得好好的,暂时没有必要更换首辅。
迟晚看向虞九舟,虞九舟的目光扫过她,转而看向高正,“高首辅,你是大周的首辅,大周文官的领头羊,怎能轻易放下担子。”
帝王的挽留,对臣子而言,何其感动。
高正立即跪下,“臣已年迈,恐无法再为陛下尽职。”
虞九舟挥挥手,“好了,此事过完年再说,退朝,高首辅留下。”
帝王的态度很重要,要是虞九舟在朝堂上直接同意高正退休,在很多人看来,是她不想让高正在继续做这个首辅了。
挽留,是让那些想要在高正退休就针对高家的人看看,并不是君王要让他走,他依然简在帝心。
虞九舟的挽留,是在让那些想要报复高正的人知道,也是想让那些为她做事的人知道,她不会过河拆桥,一辈子的荣华富贵,身后是殊荣她都能给。
前提,不要背叛,也不要踩着她的底线。
御书房内。
虞九舟看着迟晚扶起了跪下的高正,“给高阁老搬个椅子来。”
高正又要再跪,“臣要撂挑子,陛下还如此厚爱,是臣辜负了陛下。”
“高阁老,现在就我们三人,不必说这些。”迟晚无奈,这人真的是,她扶了好几回了,可别再跪了。
好不容易给高正按在了椅子上,这才坐到边上开口。
高正连忙拱手,“王上所言甚是,是陛下跟王上给了臣再一次的机会,变法的成功,臣注定青史留名。”
没有一个文臣不想青史留名,这跟武将想加官晋爵没差。
他也很难想,自己这个给皇帝背锅的首辅,注定钉死在奸臣的类目中,竟然有一天主持了大周的变法。
以后史书上肯定会写他奸臣,毕竟笔杆子掌握在那些世家手里,他们不一定会好好写他这个敌人。
后世之人可能会觉得他,漂零半生,才遇明主,发挥才干,可能会洗去奸臣的名声。
谁说得准呢?要是按照现在的教育改革,以后写史的未必就是世家了。
他的前半生给圣元帝背锅,确实是个奸臣,没办法,想给皇帝背锅的人可不止他一个,坐上首辅之位,要么是一个跟皇帝对着干,掌握绝对“相权”的首辅,要么绝对顺从皇帝。
他在圣元一朝做的事情没得洗,但自从变法之后,他怎么也能洗去半个奸字吧。
能做到这一幕,高正的心里已经很感激虞九舟跟迟晚了,这两人发挥了他的才干。
谁能知道,他高正曾经也是一个有抱负的青年,只是历经了官场上的不公,让他知道了和光同尘的重要性。
圣元帝是一个什么样的君王,就会拥有怎么样的朝堂,哪怕朝堂官员各有私心,也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他这一生,由圣元帝提拔,却是虞九舟,让他发挥了自己的才干,叫他知道,一个为国为民的首辅究竟该做些什么。
史书留名是必然的,是好名还是坏名,就交给后世之人评判吧。
高正露出了真诚的目光,起身再次行礼,“陛下现在需要的不是臣,是一个能稳住变法,同样给变法注入新鲜血液的人。”
变法遭世家记恨,他已经遭够了记恨,以后做什么,如果皇帝不力挺,他很难做成,世家会不停地找他麻烦,以他为突破口取消变法。
接下来他退出历史的舞台,让一个能继续带变法走下去的人上位,能很好地淡化世家对变法的敌视。
变法势不可当,世家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拉下一个首辅,能平息一下世家对变法的针对。
高正:“变法已成定局,世家需要一个台阶,让他们安稳下来,顺从变法,臣在此刻退休,算是臣为陛下做的最后一件事,也是臣实在累了。”
伺候圣元帝那个多疑的皇帝那么多年,身心都累,还要防止着圣元帝发疯,都不是伴君如伴虎了,是伴一个神经病。
后来又接手了变法,变法虽累,但干得挺开心呢的。
迟晚笑了笑,她知道高正走心了,也可能是故意走心,无妨,既然高正都这么说了,她们也不会吝啬。
“那高阁老等年后再说吧。”
虞九舟跟迟晚对视了一眼,两人交换了一下眼神,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最后的发言,肯定还是要虞九舟来,“高阁老踏踏实实地过个年,年后朕封你国公。”
文臣最高是三师,封爵就是直接封国公,但不能继承的。
高正眼睛一亮,家里已经有一个爵位了,他要是再得一个国公位,一门双爵,何等荣耀,除非皇帝真的想动高家,不然就算是世家联合,都动不得高家。
“臣叩谢陛下。”
迟晚送高正离开了大明宫,回来的路上,她在琢磨高正的一句话。
什么意思,已经有三个小家伙争夺她的宠爱了,还来?
迟晚回到寝殿,虞九舟已经回来了。
“陛下没有什么跟我说吗?”
虞九舟:“?”
迟晚的目光在她的身上打量着,“臣闻言,各国使节团即将访周,带来了许多美人,还有大臣上奏,要给陛下选秀?”
虞九舟:“……”高正那老货,刚承诺给他国公,怎么跟迟晚说这件事。
“这种奏折我都没有当回事,都扔了,你不知道也正常。”
她不在意的东西,说给迟晚听,反倒是污了她的耳朵。
迟晚歪头,“是吗?听说不少地方都进献了陛下美人,陛下交给礼部安排了?礼部那边以为陛下想选秀,已经在准备了呢。”
虞九舟:“?没有的事。”
她什么也没干啊,确实有不少地方进贡,她不知道进贡里面有美人。
她就是跟礼部说,由礼部安排就好,哪知礼部要安排玄虚。
“春归,去礼部问问怎么回事,真有此事,马上叫停。”
上一篇:清冷对家她好像喜欢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