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福佑幸川
“我们想让坤泽入仕,这些年过去,确实出现了一些小官,都是由吏上来的,要么是先获得功劳,因功赏赐,但始终无爵位,没能参加正式科举,我们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让坤泽能继承爵位的契机,迟晴只有迟果一个女儿,她想让迟果继承爵位,所以会上奏,我们想让坤泽也能获爵,就一定会同意。”
“毕竟良机不可失,下次不知道等什么时候了,我们要是拒绝呢,就给外朝一个信号,我们对坤泽入仕也不是那么支持的,他们就可以打压得更狠了。”
迟晚知道迟晴的意思,她越说,语气越气愤,“她迟晴是谁,是我秦玉王的阿姐,无后,她的要求,就算答应了,满朝文武也没什么话说,毕竟坤泽为官也陆续出现了一些,一个这么可怜的人,只想让自己的养女继承爵位,只吃皇粮,不为官,也无妨。”
这就是坤泽为官开始慢慢让人习惯的原因,如今朝堂上出现了一些坤泽,算不上多,二十个官员里只有一个坤泽,但已经很不错了,所以迟果继承爵位,有理有据,也算不上突兀。
再怎么说,都是继承爵位,不是坤泽直接封爵位。
迟晴算准了,她们想改变朝堂格局,想要一个契机,就算说出来了真相,她们也不会拒绝。
虞九舟看着迟晚气呼呼的模样,轻笑了一声,“还有呢。”
“还有我讨厌迟铭武,让他除名无后,淮安伯归迟铭雯一脉,何乐不为。”
这件事确实如此,无论怎么算,让迟果成为迟铭雯那一脉,继承淮安伯爵位,都是有利的,只是迟晴的算计让人生气。
虞九舟笑着,很是温柔,不由得揉乱了她的头发,“可能也不是算计,只是算计了一辈子,在生命的最后,难道真诚一次,毕竟,她就算不说这么多,也能如愿。”
是这个道理,迟晚还是气呼呼的,“那她骗我说,是你让她告诉我的,是为什么?”
“为了不让你觉得,我是故意瞒你的,不想让我们的感情变得不好吧。”
虞九舟也不好说迟晴是为了什么,可能有她说的原因,也可能是临死前满足一下自己的恶趣味。
那不重要,重要的是迟晚想怎么做。
她捏了捏迟晚的耳朵,“无妨,一个契机而已,就算没有这个契机,坤泽封爵也是早晚的事。”
只是没有这么容易。
迟晚心里接了一句,“那就在迟晴还活着的时候告诉她不可能,我们等她去世后再做这件事。”
骗她是吧,那她就骗回去。
“来人,去跟淮安伯传话,说她妄想,哪怕是不要这个契机了。”
虞九舟好笑地倒了一杯茶递给她,“还怎么孩子气。”
“不管,这个迟晴太气人了。”
不仅是气人,就迟晴一开始的那些算计,要不是虞九舟重生,她穿越而来,会造成什么后果是已知的。
“好了,不生气,我们去吃饭。”
迟晚喝了口茶,拉着虞九舟的手站了起来,知道了真相固然不错,但一直信任的人一直算计自己,更是一件令人生气的事。
还好,她身边有虞九舟,对于迟晴,一个即将过世的人,不必恨,也不必太生气了,当个无关紧要的人就过去了。
餐桌上,迟晚帮虞九舟夹了虾,虾壳自然不用她们剥,但她觉得虞九舟吃得太少了,会一直给她夹菜。
毕竟她要说不吃了,除了她,谁都劝不了。
两人吃到一半,派去淮安伯府的人就回来了,“启禀陛下,王上,内臣刚到宫外,就遇到了淮安伯府迟果来报丧。”
报丧?
迟晚一下子握紧了筷子,可恶的迟晴,她派去骗她的人还没到,竟然就没了。
第158章
虞九舟跟迟晚商量着立储的事情, 无论是归一还是鱼鱼,两人都不想当皇帝, 晨晨是喜欢政务的,也同意做皇帝。
问题在于,该怎么让晨晨以坤泽之身成为储君。
其一,归一是先皇立下的皇太孙,必有人拿这个说事。
其二,虞九舟以坤泽之身登基,是绝对的权力掌控,武力压制,杀了许多反对的人, 晨晨想要顺利上位,恐也会遭受反对。
尽管两人心里已经确定, 储君会是晨晨, 但有些事情, 还是得放到朝会上议议的。
天家无私事, 但无论是迟晚还是虞九舟, 都不允许外臣来质疑她们的私事, 更不允许指手画脚。
政事跟私事, 她们分得很清。
立储是国事, 不是私事,还是要让满朝文武知道的, 议论一下也好, 反正最后做决定的还是她们。
早朝。
跟往日一样, 各部门准备走出来汇报,迟晚跟虞九舟对视了一眼,她马上接收到了信息。
“今日汇报先暂停, 有议题。”
听说有议题,满朝文武都打起了精神,大朝会基本是汇报,说各部门最近做了什么事情,政绩有什么,失败的有什么,都汇报出来。
大朝会上的汇报,必须真实,否则,一旦查出来,总得有人承担责任,事情严重的话,从上到下,恐怕要换血。
所以不少人都会认真听,本部的查缺补漏,或有些人,跟外部的一起,听听汇报内容有什么问题,就可以指出来,当朝一集。
多年以来形成的制度,议题却很少,一个月能出现一次议题,就很不错了。
基本上有什么决策,皇帝,王上,还有内阁给出一个方向,下面的人去执行就好。
可若是出现议题,必然是很重要,如祭祀,科举,一个意义很重要,一个确实很重要。
今天的是什么?
有些人心里却有些猜测,近日不少官员上奏,谈立储之事。
先帝在时,也有人谈,只是很少,更多是不敢谈,不少皇帝的逆鳞就是立储,没有皇帝会承认自己老,要是可以,他们不需要接班人,有的皇帝还把储君当作竞争者,历史上能安然继位的太子,那是少之又少。
到了大周还好,基本是太子太孙继位的,毕竟有严格的制度,立嫡立长。
主要是孩子少,除了太祖的孩子,到了太宗孩子就四个,再往后两个,到了中期,孩子就一个,没得选了。
不过,大周从太祖以免皇嗣自相残杀,立嫡立长,宁愿立嫡太孙,都不立庶出。
所以大周一朝立储基本不会太难选,圣元帝是只有一个坤泽,弄了三王入京,才爆发了夺嫡。
结果,三王都没了,还是得陛下继位。
有大臣明白过来了,有的大臣还在迷糊地想,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居然要放到大朝会上议。
迟晚的视线从文武百官的脸上扫过,她体验了一把老师的感觉,老师站在讲台上,下面做什么都看得一清二楚,包括他们的表情。
见有些人若有所思,有些人还在苦苦思索,她高声道:“近日有官员频繁上奏,立储。”
立储两个字一出来,所有的官员都绷直了身体,重头戏来了,就算再无所事事想摸鱼的官员,此刻也竖起耳朵听着,生怕错过了什么。
明确储君的意义重大,至少能减少内耗,巩固明确正统地位,保证王朝治理的延续性。
迟晚话音落下,就没有再说什么,她在等官员上奏。
“启禀陛下,大周立国以来,立嫡立长,皇女承昭是嫡是长,可为储君。”
皇女承昭?名字都叫上了,就是不肯喊一声二皇女。
按理说,晨晨是坤泽,应封公主,归一跟鱼鱼是乾元,该是皇女。
能从公主继位的,放眼历史长河中,也就一个虞九舟,然而,不是谁都是虞九舟的。
因此,晨晨为大皇女,归一为二皇女,鱼鱼是三皇女。
事实上,很多人称呼晨晨为大殿下,公主殿下也是殿下,很少有人会称她一声大皇女,想要以此来区分。
“二殿下乃嫡长,又是先帝所立太孙,理应为储君。”
没有人说什么乾元坤泽的事,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把坤泽算在里面,他们完全没有想过,要立晨晨。
这样一来,立嫡长自然只有归一。
虞承昭,当年这个名字就是为了让她继承皇位起的,虞九舟不甘示弱,给晨晨起了虞昭玥,昭玥二字不比承昭二字轻。
不是迟晚跟虞九舟偏心,正是她们不便宜,才这样起名。
什么乾元坤泽,都是她们的孩子,从名字开始,就得有一样的重量才行,至于皇位,她们没有非要传给晨晨的意思,也没有非要给归一和鱼鱼的意思。
三姐妹从小到大的感情很好,对自己的爱好很清楚,目标也很明确,她们三人自动就分了工。
晨晨擅政,归一擅武,鱼鱼擅理。
晨晨适合做皇帝,归一适合做大将军,鱼鱼则适合做科学家。
三姐妹都做好了选择,她们身为母亲娘亲,自然要全力支持。
朝堂上不少人都是那个理论,或许他们其中有人猜出了她们的想法,知道她们想让晨晨为储君。
但是他们就是不提,反正历朝历代,也没有把坤泽给提名储君的,不都是在乾元里面选嘛,理所应当的,他们只需要支持嫡长就好。
是聪明的做法 ,可他们都忘记了,虞九舟是坤泽,可能他们根本没有忘记,只是不想让坤泽继续为帝罢了。
迟晚唇角扬起一抹冷笑,这些人的小心思太明显了。
不重要,大周那么多官员,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跟她们是一条心的,为国为民能办事就好。
跟她们一条心的呢,则觉得都是她们的孩子,立谁不是立?他们就不掺和了,反正都是主子的孩子。
还好,迟晚早就通过气了,自有大儒为晨晨辩经。
“立嫡立长,若说嫡长,大殿下才是嫡长。”
可大殿下是坤泽啊!
但这些人又不太敢说,陛下还是坤泽呢,咋了?
正是如此,他们才提都不提晨晨,只要不提,就当没这回事,直接立归一为储君就行了。
这下好了,提都提了,他们又无法反驳这件事,唯一反驳的点就是晨晨是坤泽,坤泽不能为帝。
但凡他们敢说,那他们就敢死。
问题是,死了就能改变结果吗?不能。
当然,也有不怕死的,不怕死的人有自己的想法,当今陛下是坤泽,可大周现在不好吗?比圣元一朝好了百倍,千倍。
国强民富,万国来朝,还有什么好争的?
不是没有不怕死又固执的,可他们站在朝堂之上,固执的就不是坤泽当皇帝,而是他们有自己的坚持,对立储这件事,他们支持,至于立谁,自有先例。
先例就是,虞九舟是坤泽,坤泽当上皇帝了,还打造出了盛世。
总之,从坤泽这块辩,恐怕是没得辩了。
那就还有一条,也是很难辩倒的一条。
上一篇:清冷对家她好像喜欢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