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成长公主的驸马赘A 第33章

作者:福佑幸川 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甜文 爽文 ABO GL百合

“多嘴!”

口是心非。

迟晚轻笑,“那殿下便等着,臣是怎么追求殿下的吧。”

虞九舟:“……”

第35章

大年初一, 昨夜的大雪让圣京城覆上了一层白。

圣京城得如此美景,文人墨客该吟诗作对才是。

然而满圣京议论的却是除夕宴上发生的事情,死了一个侯爵, 一个侯爵世子, 淮安侯变成了淮安伯。

重点是,促成这件事的是淮安侯的女郎,秦国长公主殿下的郎君,当今驸马迟晚。

一酒肆里,三三两两的人坐在一起, 说的都是昨晚的事, 有的说的跟亲眼见到一样,有人借此引导着此人说出大不敬的话。

其中今年要考举人的秀才,巴不得让同窗说些犯忌讳的话,自己也能少一个竞争对手。

“除夕宴真是精彩, 可惜无缘亲眼看见,只是听闻,也让我心生澎湃。”

“张兄, 你是想卖父求荣呢,还是想怒斥驸马?”

“放肆, 陛下已经传旨, 长公主的驸马位同郡王,你岂敢如此不敬!”

“我等学子上忠君王,下为百姓, 遇不平之事, 便该拔剑冲锋,难道学子的剑就不利了吗?”

“张兄,你错了, 驸马此事并无错处,有些内幕,许多人不知道,并非我觉得张兄的剑不利。”

“你且说说。”

迟晚想着追求虞九舟的事情,一大早出来想买些东西,公主府的糖挺好的,就是不够细,她要出来找找,有没有白沙糖。

可她找了一圈,根本没有细的糖,还不如公主府的糖好,便只能到酒楼里吃点儿东西,回去就用普通的糖试试看。

她吃饭过程中,听到了许多人骂她,也听到有人夸她,但几乎没有人说,这事是皇帝判得不对,基本是围绕着她一个人来说。

不得不说,虞九舟的动作还是挺快的,关于她是她二姑母亲生的事,已经传遍圣京城了。

说话的这位学子,到底是有人刻意安排的,还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她是不知。

只听此人小声道:“其实驸马迟晚的亲生母亲,是她的二姑母,就是淮安侯府二十年前出征战死的那个。”

“不对啊,驸马今年不才十九吗?中间隔了一年吧。”

“你傻啊,你娘怀孕不得一年,十月怀胎,生下来差不多就这个年纪。”

“也就是说驸马其实是其二姑母的遗腹子,那不对啊,淮安侯为何要她当自己的孩子。”

“当然是为了爵位,当今陛下感念其功劳,跟老淮安侯商量,把爵位给老二迟铭雯的,哪知老二战死,这样大的功劳,若只剩了一个遗腹子,你猜陛下会不会让这个遗腹子袭爵?”

“你是说,迟铭武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袭爵,骗迟晚是自己的孩子。”

“对,不仅如此,他偷偷把驸马记在了迟铭雯的名下,只是表面让她成为自己的孩子,以防以后驸马再跟自己的孩子争夺爵位,他做了两手准备。”

“无耻!!!”

“这算什么,据说迟铭雯的死,都是他一手促成的,驸马此举不负君王,不负百姓,亦不负自己亲母。”

“善!”张学子大喊一声。

那学子调笑道:“张兄可还拿剑砍驸马?”

“谁若砍驸马,先过在下的尸体。”

迟晚震惊,不知不觉中,她居然多了一个忠实粉丝。

“驸马是好的,可昨夜撞死在宫墙外的百姓,他的家人该怎么办,朝廷有决断了吗?”

“陛下说,等开朝再说。”

“开朝?初六才开朝呢。”

“是啊,不过驸马是清远县知县,或许她能处理。”

“希望驸马能给清远县百姓一个交代,还百姓一片清明的天。”

迟晚彻底沉默了,她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清远县被勋贵世家大族瓜分,她不怕得罪他们,可她没有得罪他们的实力,就算自己死了,这件事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她只能尽可能的补贴清远县的百姓,在任期结束之前。

迟晚从给皇帝递折子,到第一次去清远县,拿了证据后隐忍不发,再到除夕宴上的等待,都是为了等到最后,等着中山王率先发动攻击,顺势掀桌子。

这样会让皇帝认为,她已经知道陛下的意思,不再追寻这件事了,奈何总有疯狗咬住不放,皇帝肯定不爽中山王。

再加上她句句不离忠于陛下,听陛下的话,圣元帝心里很舒服,所以当着众人的面,就给她封了官。

迟晚想过圣元帝会看好她,只是没有想到这么看好她,看来自己有做奸臣的潜质。

再加上为了让她成为监视虞九舟的棋子,无限提升她的地位,从一品的驸马,大周史上头一个。

这样的结果已经很好了,但她还是有遗憾,幕后黑手中山王什么事都没有,按照皇帝的意思,此事到此为止,她若是再起风波,皇帝必然不满,到时不仅是她,连虞九舟都会受到影响。

有些事情,她无能为力,这是时代的悲哀,皇帝昏庸,百姓受苦,有明君才有贤臣,昏君在,贤臣都不敢冒头。

上天垂青圣明之君,贤臣亦会以赤子之心待圣君。

这时,一个学子突然道:“你我都知,天下土地皆归士绅,他们的背后是朝堂诸臣,清远县是京县,田地多在勋贵世家手中,驸马帮了一家,帮不了太多家。”

“你的意思,驸马帮了一家,还有很多被欺负的百姓都会找驸马告状,若驸马不管,就会伤了民心,愧对君王百姓,若驸马管,就是与满朝官员作对。”

“是这个道理。”

那个张学子气愤道:“不行,不能让压力全都压在驸马身上,我等学子宁可血溅宫门,也绝不能坐视不管。”

“是矣,我等出身寒门,家中没有做官的亲戚,但我还有这一腔热血。”

“走,我等去皇宫外,求陛下派下钦差彻查全大周的兼并民田案。”

迟晚震惊了,看着这些学子走出酒肆,短短一会儿,聚集了数十人,再就是数百人,有学子,亦有百姓前往,只为讨回公道。

这天下,还真不能少了读书人,特别是年轻的读书人。

年轻的读书人还有理想抱负,还有追求,他们的内心依然清明,保留着读书的宗旨,为天下太平,为君主分忧,为百姓请命。

迟晚也是读书人,她便陪他们闹这一场又何妨。

她扔下一两银子,快步往长公主府走去,这些学子出身寒门或是普通百姓,极少有出身官员家庭的,万一皇帝发了狠了对他们怎么样,还是得虞九舟能拦。

她回到公主府询问,这才知道虞九舟进宫了,并不在府内。

迟晚只能自己想办法,先去皇宫再说。

她骑马比学子们走的要快,来到皇宫门外,禁军看着她一脸懵,长公主前脚到,驸马怎么后脚就来了,难不成是她们吵架了?

长公主回宫告状,驸马追过来哄?

守卫皇宫的禁军,分为中卫,前卫,后卫,左卫,右卫,一共有五卫,专事对皇城的保卫,一共是五万人,是皇帝亲军。

皇帝的近身侍卫也是禁军,相比守卫京都的金吾卫地位更高。

圣京城囤兵二十万,禁军五万,金吾卫五万,京营十万,围绕着京都,像勋贵子弟云集的虎贲卫,其实就选长得好的,当门面了,没有多少人,算是皇帝用来养勋贵。

皇帝出门的时候,他们穿上好看的服装,跟在卫队边上,或者是大型庆典的时候,他们维持维持现场秩序,偶尔管理京都。

金吾卫是维护京都治安秩序,城门守卫,虎贲军维护城容城貌。

禁军直接面对皇帝,以前前身进宫的时候,他们都是下巴看人的,今日看到迟晚,腰也弯了,脸上的笑脸也亲切了。

只是有些人的心里还是看笑话的心理,可能还得加上一点儿嫉妒,所以巴不得迟晚跟虞九舟吵架才好。

他们心里怎么想,面上却不敢表现出来。

没一会儿,门后走出一个全副铠甲的中年女人,按照这个世界的规矩,肯定是乾元。

对方走过来躬身行礼,“臣,禁军右卫指挥使顾城,参见驸马。”

禁军指挥使,正三品的官,还是有实权的将军,皇帝信重之人。

毕竟是守卫皇城的,不信任,哪敢把自己的卧榻守卫之权交出去。

迟晚立即去扶,“顾指挥使怎么行如此大礼。”

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身穿铠甲的将军,不需要朝上官行礼。

顾城高声笑道:“臣等已经接到了旨意,驸马日后位同郡王。”

这确实是件好事,省得见谁都要行礼了,不行礼就是不敬上官,仔细追究起来,也是个罪名。

自己不跟别人行礼了,她也不习惯人家对自己行礼,特别是顾城看起来比她大二十岁的样子。

“顾指挥使不必多礼。”

皇帝都说她位同郡王了,皇室地位特殊,迟晚受了对方这一礼,下一秒就扶住了顾城的胳膊。

顾城点头表示示意,随后询问,“敢问驸马进宫何事。”

“我来找陛下。”

“殿下在……?陛下?”

顾城下意识地以为她是来找虞九舟的,听到她说自己来找陛下,面露疑惑。

可无论是陛下,长公主,还是驸马,有些事都不是她能多问的。

“驸马请便。”

位同郡王的旨意下达后,迟晚就有了随时进宫的权力,但禁军有权询问,待到皇帝问起,也能回答。

迟晚冲顾城点点头,迈步走入宫门。

她感觉到身后有一道视线看了自己许久,才收回了目光。

顾城看着她的背影,喃喃自语道:“这京都的风向,又要变了。”

或许京都的风,从未停止过。

迟晚按照昨日的记忆找到了大明宫,外面的禁军看到她有些疑惑,“驸马,容臣进去禀报。”

她在外面等了一会儿,一个小太监跑出来,“驸马,陛下让您进去。”

迟晚塞小太监手里几两银子,“去跟殿下说,让她等我一起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