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成长公主的驸马赘A 第79章

作者:福佑幸川 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甜文 爽文 ABO GL百合

“我劝你不要在外面胡说八道,小心殿下让冬迎操练你。”

夏去:“……大好的日子,不能别提冬迎。”

“我听说她快回来了,巡盐那里出事了,宝安王遇刺,正好被林娘子救下了。”

因为上辈子林千朵跟宝安王之间有情,所以虞九舟特意吩咐,要是两人有接触,不管是什么情况就必须汇报。

虞九舟今早接到了这个消息,空下来就回到了府里,想要问问迟晚,对这件事要怎么处理。

是棒打鸳鸯,还是把林千朵叫回来。

永宁院里,迟晚刚听说了这件事,不得不惊讶,宝安王跟林千多的缘分,这都能碰到。

只是这辈子,林千朵可没有承宝安王的情,宝安王也没有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帮过她。

想了一会儿,迟晚还是道:“我觉得,可以相信林千朵。”

给林千朵一个选择的机会,要是她还是走了上辈子的老路,跟宝安王在一起了,她们就只能放弃林千朵这个人了。

毕竟她们跟宝安王注定为敌,林千朵是一个经商奇才,可夺嫡争权的路上,一点点的风险都不能有。

但迟晚还是想给林千朵一个机会,她有理由相信,一个注重事业的女性坤泽,是不会因为爱情就放弃了自己的事业的。

小说里的林千朵,本质上是因为恩情。

虞九舟意外地挑眉,她倒是没有想到,迟晚竟然这么相信林千朵。

其实她的内心也是想给林千朵一个机会的,只是她不知道,上辈子林千朵是受到宝安王的恩情,两人这才走到了一起。

对虞九舟来说,她只知道林千朵突然出现,还是江南富商,为宝安王出钱出力,后来还封了贵妃。

她也让人查过,知道林千朵的往事,从林家逃往江南,在江南扎根经商,是一个令人佩服的女子。

听迟晚这么说,虞九舟点头,“也好,就按你说的做。”

她也想看看,林千朵这辈子会做什么选择。

今日虞九舟回来,可不止这一个事,“民田兼并案查到虞景澜头上了。”

虞景澜?哦,中山王,这个大胡子王上,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

“他要动了?”

燕北兼并民田的最大头子就是虞景澜,颖王这事也干的不少,可他是副官,隐藏自己的证据,顺便把民田弄成无主之物就行。

颖王是贪,但也不是只进不出,他懂得选择,在钱跟未来皇位上,他知道怎么选。

无主的民田就会归于户部,等统计好燕北的百姓后,对田地进行再分配。

没有分配完的土地,可以叫人承包,租田的价格,会比找那些官绅地主便宜。

这是迟晚的主意,按照人口分田,并且不能像以前那样,坤泽,和元女性不算人头,不给分田,只要是人,就要分。

坤泽跟和元女性也能分到地,那以后坤泽跟和元女人的日子就会好过许多。

她们就不会成为父母嘴里的“赔钱货”。

虞九舟是长公主,虽然有封地,但是储君之位注定不会给她,就算是去召一些血脉关系那么远的藩王进京,都没有想过让她继任储君。

悲哀的是,上辈子的她,自己也没有想过。

在迟晚提出燕北田地新的划分方法后,不仅是她愕然,内阁里面没有人不惊讶,什么时候分地,连坤泽跟和元女子都要考虑上了。

只不过,这个方案是迟晚提给虞九舟的,虞九舟把方案提议到内阁。

众人以为她是因为自己是坤泽,所以要给坤泽,和元女子分地,内阁首辅高正本就想着,变法的时候,要给皇帝找点儿不痛快。

新法分地要是分给坤泽跟和元女子,肯定有大臣上折子,天天烦圣元帝,总得给皇帝找找麻烦。

长公主提出来的,首辅同意了,另一个阁老没啥意见,剩下新来的,没什么话语权,事情就这么定了

虞九舟能看出来,内阁中的乾元,没有人觉得,这是一视同仁,反而觉得是恩赐,或是为了权谋斗争。

因此,才更显得迟晚的可贵。

想到这件事,虞九舟再看向迟晚时,眸光更加的温和了,“五军营有异动,虞景澜派人与五军营的人达成了协议,近日他们开始频繁操练。”

“五军营?那得有二十万人吧。”

京营在京都外面,不是京都里面的禁军金吾卫,京营的兵随时都能拉出去打仗的。

五军营有二十万人,还有骑兵营,神机营。

骑兵营数万人,神机营一万人左右,这就是守卫京都的兵营。

有这些人在京都周围守着,京都固若金汤。

可要是有人收买策反了守卫京营的人呢?

五军营二十万人,就算策反了两三万,也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中山王在京都经营多年,也不止这些底牌。

虞九舟想着上辈子的情况,中山王是在秋猎时造反的,把皇帝跟一众王公贵族困在了守恒山。

她那时由于残废,留在了京都监国,得知消息后派人去救援。

中山王有三万人,这个数量看似不多,可当时守恒山上只有五千禁军,一万金吾卫。

虽是在山上,但并不易守难攻。

要不是虞九舟救援及时,中山王在当天就能拿到传位圣旨。

这辈子五军营的动作比较早,事情发生了改变。

虞九舟看向迟晚,“颖王那边掌握了中山王的大量证据,他只有两条路,造反跟等死。”

那不用想,肯定选造反,没人想要等死。

有一点是,兼并民田案在二月就会有结果,中山王想要造反就必须尽快,根本不会再等秋猎。

可接* 下来案件马上要结束,就要到清算的时候了,中山王一定会在清算之前动手。

春日宴?

随着世界的改变,不管是虞九舟还是迟晚,对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能判断的会越来越少。

“虞景澜造反如果一定会发生,我们就得马上做准备了。”

迟晚拿起一张宣纸,在上面画下了京都的位置,以及京营的位置。

“中山王的封地在怀安,正好在边境,所以他还有一个选择,逃回怀安。”

燕北怀安是边境,在那里,想要抓中山王,只能派兵攻打,中山王肯定是守不住的。

虞九舟忽然想到了什么,“要是他回到怀安,依然有两个选择,造反,或者是投靠宁国。”

在京都造反,在怀安造反,与五军营的人里应外合,投靠宁国保命,以虞景澜的身份,还有他在大周的底牌,宁国狼子野心,肯定会收留他。

大周初期还没有宁国,那边被称之为塞北,塞北百姓是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城市,也不统一,他们最强大的是骑兵。

大周初期一直在打塞北,把塞北打成十几个小部落,直到一百年前,大周国力下降,宁国出现一个可汗,收服了所有部落,逐渐成宁国,他们依然没有固定城市,可每年冬天来临之前,他们都会到大周边境抢夺。

当初宁国建立,大周派兵去打过,不让人家建立,结果就是灰溜溜地回来,更加速了宁国的建立。

为此,在几十年内送了三个公主去和亲。

要不是圣元帝只有虞九舟这一个孩子,她这一代也避免不了和亲的命运。

迟晚看着纸上自己画的地图,“我们要先保证军营里面所有人的忠心,只要京营干净,中山王翻不起什么大浪。”

虞九舟摇摇头,“陛下不会让孤碰兵权的。”

这是圣元帝的底线,圣元帝可以给虞九舟政权,却不会给兵权。

至少要等他死的前一刻钟,才会把兵权交给她。

迟晚手里倒是有兵权,一万五千人的皇城司,在京都是很多人了,可是京营,皇帝还真的未必给她。

“要不,我来试试?”

虞九舟没有直接答应,她看向外面的春归,“把三王在京营里渗透的证据拿给驸马。”

重生的原因,她早有准备,一些证据早就让人查了,不说多,足以让圣元帝心生防范了。

只是,证据不能由虞九舟递上去否则皇帝只会觉得她想要兵权。

迟晚掌握皇城司,查到这些证据是应该的,她还是大理寺少卿,相比于前者,她这个大理寺少卿多少有点儿不称职了。

大理寺的事情她基本不管,只借用大理寺的大牢,皇城司司卫把抓来的人都扔大理寺去,而她只管民田兼并案相关的事件。

大理寺卿年龄不小了,只想好好退休,荣养天年,对迟晚的做法不闻不问,只把大理寺的活都交给大理寺右少卿了。

大理寺右少卿是敢怒不敢言,只能承担起大理寺的重担。

迟晚知道,自己这个大理寺职位做不了多久,就不要太管大理寺的事情了,不然还会让皇帝觉得她贪权。

京都里面做事情,总是要七弯八拐地想上一想,究竟要怎么做才对。

圣元帝想让她协助虞九舟办理兼并民田案,并不想让她管得太多,那她就管好皇城司的事情就好了,大理寺那边只用牢狱。

谁让她是皇城司的老大,在大理寺她可不是老大。

最近大理寺牢狱里面是人满为患,皇城司的人排着号的审。

反正迟晚也不用大理寺的人,大理寺卿更不会多管闲事了。

而目前皇城司正在整改,皇帝知道这件事,那她要怎么不经意地把三王想要触碰兵权的事情,让圣元帝知道呢?

“殿下,你可有良策?”

虞九舟盯着她看了好一会儿,“你忘记,你去秋水楼的原因了?”

原因?原因自是引宝安王上钩,趁机把秋水楼给端了,那把秋水楼是宝安王消息收集地的事情告诉圣元帝,再说一些秋水楼传递的相关信息。

顺便把三王触碰兵权的事情夹带在里面,还真是丝滑无比。

迟晚赞叹地笑道:“殿下果真聪慧。”

“驸马也反应机敏。”

两人开始商业互夸了。

虞九舟还想到一件事,“你让人打造的刀跟锦衣差不多做好了,你要这么多衣服跟武器,是要给皇城司配上吗?”

锦衣还有好几种,应该是按照品级做的,刀柄也不一样。

迟晚解释道:“等皇城司整改完,就让他们穿上这些衣服,佩戴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