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瓶陈醋
在之前说€€到安史之乱的时候,李隆基曾经说€€过自己要下罪己诏。
张九龄作为天幕上认证的开元时期最后一任贤相,那自然是要听了皇帝的话就立马行动的。
于是二话不说€€就找太监拿了笔开始写了起来。
后面越听大唐之后的走€€向就越是气愤。
如€€果不是李隆基开了宦官干政的先河,如€€果不是李隆基让节度使€€权力过大,如€€果不是李隆基后期太过昏庸……
唐朝不会出现那样的问题!
……
虽然不会出现那样的问题,也会有这样的问题。
但是现在冒出来了问题,那就是要重€€视的!
所以张九龄确实是越写越激动,笔下的文€€字也是越写越尖锐!
直到天幕开始讲宋朝的部€€分,张九龄突然就觉得……
自家陛下也没€€有那么的不可救药。
有了这种€€对比,张九龄写的时候也多少温和€€了许多。
起码骂的没€€有那么难听了。
李隆基:“……”
他€€当时是说€€了要下罪己诏,但是现在天幕播完了,冷静下来了,又觉得没€€有那个必要了。
毕竟后面大宋的更加拉胯,有这个对比,他€€瞬间就显得好很多了。
什么事€€就怕对比!
所以现在张九龄上来折腾这一下,就让李隆基很不满了。
……
不过看着朝堂上的官员,李隆基还是闭了嘴。
这些官员脸上的表情那可都是不满,他€€瞬间就想起来自己晚年的时候有多不招人待见了。
甚至还有太子逼他€€退位,那些个臣子们也没€€有什么表示。
李隆基丝毫不怀疑,如€€果自己这次处理不好这个事€€情,那是随时可以被替换掉的!
因为他€€们还有一个皇帝预备役呢。
虽然李亨当皇帝很一般,但是他€€的儿子李豫干得不错……
李隆基瞬间想到了什么,道:“辛苦丞相了。”
张九龄低头:“为陛下分忧,是臣子的责任。”
李隆基:“……当一个贤明的君主,也是帝王的责任。”
他€€叹了口€€气,让高力士下去拿上来了张九龄替他€€写的罪己诏。
看完之后,李隆基脸色越来越难看了。
这都什么东西?
哪怕是他€€有点问题,张九龄这么严厉的去批评一个皇帝,他€€脑袋不要了?
“陛下能有决心下罪己诏,大唐幸甚!”
张九龄多少也能看得出来李隆基想什么,不过他€€写的时候都不怕,现在就更不怕了。
更何况,他€€是懂得如€€何拿捏李隆基的。
毕竟也当了这么长时间的丞相了。
所以张九龄很轻松的回复道。
李隆基:“……”
被架着下不来了。
是啊,他€€觉得没€€有问题,但是百姓能觉得没€€有问题吗?
安史之乱的时间就近在眼前,他€€可以把这不当回事€€,百姓能不吗?官员能不吗?
李隆基原本的那点庆幸全都没€€了,脑子里开始迅速给自己寻找一条合适的退路。
他€€可是几十年的太平天子,如€€果还要像天幕上所说€€的一样走€€向历史上的结局,那也太废物了。
“丞相说€€的是。
传朕的旨意,将安禄山、史思明、李林甫、杨国忠等人即刻处斩,不得有误!
高仙芝、封常青等有功之臣一路加俸半年!”
在宣布这两个决定的时候,大臣们都是眼睛一亮,觉得陛下果然是陛下,虽然后期的时候他€€确实整了很多骚操作,将大唐拉入了深渊,但是现在还没€€有到那个时候,多少还是冷静的。
不过接下来就让人很不满了。
“降李亨为恭王。”
群臣:“???”
张九龄道:“陛下不可!太子并无过错,怎能轻言废立?更何况,天幕所言,安史之乱的时候,是太子……”
说€€到这里,张九龄卡了一下。
嗯,如€€果是他€€的话,在这个时候他€€也会记仇的。
毕竟之前李隆基的皇帝当的好好地,就算是在马嵬驿的时候被群臣逼迫,大家也是认这个皇帝的。
可是李亨居然直接登基,遥尊他€€为太上皇,甚至之后收复长安,都没€€有给李隆基一个太上皇应有的尊重€€……
那他€€生气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这并不是可以随便废立太子的理由!
张九龄作为丞相,决定据理力争!
“身为太子,临危受命,登基为帝却不能扫除侵害江山蛀虫,这便是罪过!”李隆基义正言辞的说€€,“所以,朕决定立李豫为皇太孙!”
张九龄:“……”
他€€卡了一下。
不得不说€€,皇帝的这个决定真的是有点搔了。
这个操作不可谓不正确。
虽然李亨也确实是在危难之时扛起了大唐的江山,但是……
这位的能力,还真没€€太抗的起来。
估计当了那么多年太子,不想要继续和€€以前一样,当了皇帝之后就巴不得把所有的权利握在手里。
可惜现在的陛下也没€€有想要就这么退休的意思,天幕也说€€了,两人之间的争端也间接导致了睢阳孤立无援。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李亨也并没€€有李隆基之前的知人善任,虽然他€€开始任命的将领都对了,可是却心有疑惑,不能完全放权,导致了安史之乱平定速度变慢……
这样一个人,也确实不适合在现在什么都没€€发生的时候去当皇帝。
而李豫就不一样了,他€€这个皇帝天幕认证了做的不错,也是一手平定了安史之乱的人,如€€果能够跳过李亨,直接立李豫为皇太孙……
也是一个不错的决定。
虽然好像有点对不起太子李亨,不过李豫是可以的!
“至于朕,也将在培养出皇太孙之后,禅位于皇太孙。”
李隆基说€€到这里的时候,朝野哗然。
不是没€€猜到李隆基会对自己有个什么安排,但是这么直接的说€€退位,也让众臣有些惊讶。
天幕上可是说€€,陛下在太子登基之后也还是不想放权呢,现在突然就要退位了?
不过无论如€€何,这是一件好事€€,能规避了陛下昏庸的晚年,只留下他€€英明的青年中年,多好啊!
“陛下英明!”
朝野欢呼。
这下就算是张九龄都说€€不出来什么反对的话了。
李隆基也松了口€€气。
话是这么说€€出去了,但是什么时候培养出来,什么时候退位,那不还是由他€€说€€了算吗?
至于到时候是不是要真的退位……
那就看看其他€€人的反应了。
“还有件事€€,便是关于藩镇坐大,宦官干政的事€€情,众卿下去拟个章程出来。
既然知道了日后会有问题,现在便该解决才是。”
李隆基叹了口€€气,看向高力士:“高力士,你是天幕认证的忠心耿耿的宦官,要让你受委屈了。”
高力士摇头:“陛下好,臣不委屈。”
“陛下英明!”
终于暂时躲过了一劫的李隆基松了口€€气。
也不知道那宋朝的皇帝会怎么样哦……
第167章 第一百六十七个老祖宗很骄傲
北宋初年
看着终于结束了的天幕, 赵匡胤整个人总算是可以稍微松下来一点。
真的很怕再出现什么会跌破他认知下限的皇帝了,尤其是他每次觉得赵光义的后€€人已经够离谱的时候,还会有新的离谱出现。
这实在是让他难以接受了。
“朕实在是心痛啊……”赵匡胤捂着胸口, 脸色惨白,指着赵光义的手€€都在颤抖, “晋王,这可都是你的好后€€人,都承袭了你的好作风啊!”
上一篇:假如夏目去打排球
下一篇:缺德地图持续为您导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