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他爹佛系种田 第115章

作者:人生若初 标签: 种田文 系统 爽文 无C P向

赵梦成一行人还未靠近城门,就听见一道声音。

张衙役满头大汗的跑过来,一把拉住赵梦成:“黄大人正要找你,赶紧随我去县衙吧。”

刘炳坤几人连忙开口:“梦成哥,你快去见黄大人,我们会送他去医馆的。”

赵梦成点了点头,跟了上去。

进了上河镇,城内的破败比外头更严重,到处都能看到坍塌的房屋。

黄县令已经做了应急,组织衙役和百姓开始救助,但到处依旧是乱糟糟的,哭声夹杂在风声中哀哀呼呼,让人心底发毛。

张衙役注意到他的目光,低声道:“地动时天还未亮,许多百姓都在家中受灾,死伤不少。”

很快,赵梦成就被带到了黄县令跟前。

黄县令额头撞青了一块,但并无大碍,正因为地动一事心急如焚。

瞧见他过来就连声喊道:“快进来说话。”

“自古以来丰州就无地动记载,好好的怎么就忽然地动了,去年洪水,今年又是地动,上河到底是触犯了哪一路神仙。”

赵梦成见他眼底青黑,眼球上布满血丝,开口安抚:“大人,也许上河有神灵保佑,所以受灾不重。”

黄县令一怔:“这还不重?”

赵梦成却开口:“史书记载地龙翻身,夷为平地,或举家死,数月乃止。”

“赵某一路走来有所观察,坍塌房屋多是经久失修的,县城内多数房屋都还好好的,可见地动看似来势汹汹,实则并不严重。”

他说的是真话,别看外头凄凄惨惨,到处都是哭声,但死伤并不算太过惨烈。

真正的大地震能直接毁灭一个城池,造成死伤无数,历经几十年都无法恢复元气。

青山村大部分房屋都好好的,上河镇上也是如此,大部分伤着都是被掉落的瓦片石头砸伤,彻底坍塌的房屋并不算多。

方才他进县衙的时候看过,县衙也依旧好好的,只有一面老墙塌了。

被他这么一说,黄县令果然回过神来,紧拧的眉头却舒展不开:“虽不是惨绝人寰,却也不好善后。”

赵梦成安慰道:“只要百姓还在,受灾一二定能恢复。”

“大人,当务之急还是组织人手开始救灾,死亡的百姓需要掩埋,或者的伤着需要治伤,统计好财物损失才能善后。”

黄县令已经忙了一早晨,这会儿脑仁也隐隐作痛:“确实如此,只是县衙人手不足。”

“不如从活着的百姓中调遣人手,大灾之中救助的是昔日亲朋好友,想必百姓们定会出手相助。”

赵梦成提醒:“但还得有人主持大局,同时也得谨防余震波及。”

黄县令冷静下来:“不错,本官这就安排。”

等他一一吩咐下去,县衙不再是乱糟糟的样子,变得紧紧有条起来。

赵梦成此时才开口:“大人,上河镇只是被余震波及,震中并不在上河,但震动剧烈,恐怕距离震动不会太远。”

他看向丰州城的方向。

黄县令心底也是咯噔一下:“本官这就派人查看。”

丰州府去年就遭遇了洪灾,百姓们煎熬一年,还未能恢复元气,如果震中在丰州府,恐怕会彻底毁了这鱼米之乡。

黄县令心头发紧:“丰州,不该发生地动。”

赵梦成也不希望是丰州府,丰州距离上河太近了,如果丰州动乱起来,上河肯定会受到波及。

“大人,无论是不是丰州府,今年的上河受了地动,恐怕无力缴纳税赋。”赵梦成提醒。

虽然地震毁不掉粮食,可修缮房屋,救济百姓都需要花钱。

黄县令猛地沉默下来。

他想起去年洪灾之后送出去的折子石沉大海,还有今年那很不适宜的千秋节。

谁能想到秋收刚结束,千秋节的贺礼前脚刚到京城,后脚就发生了这般大事儿。

“本官知道你的意思,可就算本官愿意上折子请求免除赋税,也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赵梦成挑了挑眉,忽然道:“大人,今时不同往日。”

“自古以来地动绝不会是一地之灾,各地百姓惊乱,受害无数,朝廷若是不管,只怕会生出乱子来。”

黄县令拧起眉头:“你这话又是何意?”

“大人何不上书诉苦,道明真相。”赵梦成道。

黄县令却说:“本官说过,朝廷那边恐怕不会……”

“即使朝廷不会,天下乱了起来,难不成他们还要来上河收这赋税?”赵梦成反问。

黄县令心头一阵阵剧烈跳动,意识到赵梦成这话背后之意。

去年洪灾之后,天下就已经有所乱象,朝中因为太子之争更是乱成一团,几位皇子的党羽相互攻坚,无心救济百姓。

身为县令,黄大人比赵梦成知道的更多,去年西边和北边都出现了乱子,虽然被暂时镇压下去,但骚乱却一直不停。

这天下莫不是要乱了?

黄县令沉吟许久,才道:“万一朝廷追究起来,本官难辞其咎。”

赵梦成淡淡笑道:“那也得是几年后的事情了,再者,上河实实在在受了灾,朝廷又能如何?”

“如此大灾,朝廷理应赈灾重建,若太祖还在,定会下罪己诏,而不是在这关头继续压迫百姓,逼得他们走投无路。”

“上河百姓的生死,尽在大人手中。”

他并不是一味怂恿黄县令作死,而是此时的大周朝廷对各地掌控力已经下降,不过是空有名头而已。

各地官员阳奉阴违很是常见,他不信地震之后,朝廷还能腾出手来收拾小小的上河。

黄县令却是受忠君教育长大的正统读书人,他如同困兽,在堂屋中来回踱步。

心想这赵梦成胆子也太大了,这是怂恿他枉顾圣令,祸藏私心。

可黄县令不得不承认,自己居然心动了。

十年寒窗终于高中的雀跃,在朝堂上抑郁不得志的苦楚,被排挤出京城的颓丧,还有被发配到上河镇后百般挣扎。

黄县令最后想到一封封送出去,却又石沉大海的折子。

他想起钱玉书的警告,陛下不想听也不想看民间疾苦,只喜贪图享乐。

赵梦成看透了黄县令的心动和挣扎,他起身行礼:“大人不必急于一时,不如先派人查看丰州府情况。”

“等到探查清楚地动范围,百姓死伤,看朝廷反应,再做决定也不迟。”

黄县令像是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点头道:“你说的没错,先探听清楚再说,也许朝廷会立刻赈灾,给百姓一条生路。”

从县衙出来,赵梦成却完全不对朝廷有所期待。

小说中曾经提过,大周末期几位皇帝各种骚操作,加赋税收刮民脂民膏都算轻的,完全不顾百姓死活。

大周最后那十年,治下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各种惨烈。

既如此,赵梦成不介意推上一把,让大周快点完蛋。

他没直接去找青山村人,而是先往张大虎王掌柜处等朋友处走了一趟,张大虎没事,但他老娘受惊崴了脚,幸好人没大事,王掌柜家人倒是没事,酒楼却塌了一个角,伤了两个小二,唯一庆幸的是没出人命。

等赵梦成急急匆匆的找到青山村众人,却见几个人脸上都是为难。

刘炳坤开口解释:“哥,镇上乱成一团,医馆里的大夫也都被请走了,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个大夫,赵老大却已经不成了。”

赵老大也是运气不好,在山上被石头压断了腿,去年一直没养好走路都瘸。

他们家还把粮食卖了,这一年都是靠吃山货活下来,这还是老村长怕闹出人命,多少给了他们点粮食。

好不容易熬到了秋收,夫妻俩能吃两顿饱饭了,哪知道又遇上了地动。

赵老大夫妻跟赵梦成不对付,昨晚上不以为然压根不想修神龛,偷摸着就回家了。

两口子对坐着将野猪肉都吃了,吃饱喝足就躺下休息,结果房屋塌下来压了个实打实。

赵大嫂当场就断了气,赵老大受伤太重,好不容易到了镇上又找不到大夫。

一阵耽搁下来,等终于找到大夫一把脉就摇头:“救不活了,拉回去吧。”

赵老大就这么断了气,这会儿脸色都已经青了。

“这是他的命,怪不得你们。”

赵梦成走上前,掀开赵老大脸上的布片来看,只瞧见一张灰败的脸孔,心底毫无波澜。

原主早就不在了,兄弟俩的恩恩怨怨也随之而去,只是没想到一直叫嚣跳脚的厉害的赵老大夫妻会这么死。

小说中这两位可一直活着,后期还给三小只添了不少麻烦。

赵梦成放下布片:“药材买到了吗,买到咱就赶紧回去吧。”

“都买好了,只是城里头药材也紧缺,只买到这么点。”刘炳坤遗憾道。

赵梦成点了点头,低声道:“黄大人已经派人救灾,但一时半会儿肯定顾不上附近的村子,我们得组织一下人手去其他村庄帮忙。”

刘炳坤立刻点头:“应该的,都是沾亲带故的。”

一群人匆匆而来,匆匆而回。

青山村受灾情况不算严重,除了特别倒霉的两家之外,其余并无伤亡。

老村长已经组织了人手,赵梦成他们一回来就开始出发救助周围的村子。

这一看村民们才意识到,青山村实在是神仙保佑,统共就死了三个人,其中两个就是赵家夫妻。

别的村子伤亡就严重一些,主要是地动发生的时候是晚上,大部分村民都还在熟睡中,被压在了废墟下面。

受灾的多,村子就乱成一团,连个主事儿的都没有。

赵梦成带着人过来,村民们顿时找到了主心骨,一个个反倒是不哭了,擦干眼泪跟着一起救灾。

从早晨忙到了傍晚,赵梦成等人连歇一歇的时间都没有,一直在救人。

一直到夜幕降临,没办法继续赶路,他们才回到青山村。

老村长连忙问:“乡亲们怎么样,都没事儿吧?”

“哪儿能没事,咱们村算是好的,大家伙都没事儿,顶多是粮食被压在屋子下头了,附近几个村子惨的很。”

刘炳坤叹气道:“有好几家人都没了,断根了。”

一听这话,老村长也沉默下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