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大人请留步 第46章

作者:念无卿 标签: 灵异神怪 快穿 爽文 轻松 神豪流 无C P向

不过人多势众黄毛头子也不怕余新野搞鬼,兴致勃勃打开手机开始录屏。

余新野屈膝虚晃一招,又立马站起,一脚踢在黄毛头子膝盖上,疼得他嗷呜一声,当场单膝下跪。

其他人都傻了,余新野连忙抢过对方手机狂拍,对方反应过来要抢,她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打开手机蓝牙传输。

四五个黄毛终于抓住她把她按在地上的时候,警察也到了。

“我艹你敢报警!”

余新野摇摇手机:紧急通话就是很快啊,她感觉到有人跟踪的时候就报警了。

最后这群黄毛的父母还得来请求她别追究,大姐大也不知道视频里有没有提到自己,就算没有也怕被供出来,再也不敢作妖。

赵风闲虚影暗地看着,急得差点现身,最后看余新野机智解决,激动得化出条手帕擦眼角:“吾家有女初长成啊。”

此后,余新野的初中生涯很平静地度过了。

她拿出不符合整体环境的刻苦劲,成绩只跟自己比。渐渐的,她的分数远远甩开其他同学,成为断层第一。

大姐大到初三仍然不能摒弃杂念,有人委婉劝她先专心把中考过了,在和姐妹玩或是谈男朋友,但她一概置之不理。她坚信自己学习天赋高,以前不怎么用心也是年级前几,凭她的智商只要最后一学期追一下就能越上去了。

结果就是最后一学期她的名字慢慢从前排消失,有很多听都没听过的名字排了上来,直到中考那天都没改变。

余新野更是一骑绝尘,分数高得不像在这个学校读的学生,在全县也能排上名。

初三3班换了个班主任,新老师看到余新野的拼劲和分数十分重视她,非常希望她能够打破学校记录,考上好的高中。

与此同时,一直带他们的语文老师也要走了,临走前也没能征服班上学生,听说要换语文老师,学生都在欢呼。

语文老师却找到了余新野,她缕了缕鬓角的发丝笑得温柔:“我要离开了,这些练习册留给你吧,好好加油。”

余新野垂下眼帘:“老师,你是要辞职么?对不起,我改变不了……”

语文老师被逗笑了:“谁说我要辞职啊?我是考教招考到别的地方了。没事,我也改变不了他们,但我想告诉你,永远不要放弃。”

这几年她是工作得不太开心,教师工资也一般,但她好不容易考上的编制,想要教书育人的信念,怎么可能因为一些不值得的人就退缩?

余新野微征后笑了,有点抱歉又衷心为语文老师高兴。

语文老师走后又换了个资深老师,班上学生新鲜感很强,但骨子里的劣根性又让他们想挑战一下老师的权威。

结果这名老师和上一任可不一样,无论底下怎么打闹,如何挑衅她,她都当没听到,没看到,不知道。

每天讲讲试卷讲讲课,尽自己分内之事,下了课就走也不拖堂,学生冲她扮鬼脸,她眯眯眼对着学生笑。

没过多久,大家分数差不多的语文也差不多地小幅度下滑着,根本没有自律能力的学生遇到懒得追在后面耳提面命的老师,更加放纵了,最后语文成绩拉锯得一言难尽。

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中间的往下滑。

三天中考结束了,赵风闲又约上朋友带着余新野去外面玩了一圈,这次他们坐飞机去了海南旅游,坐在沙滩下,吸着椰子汁晒太阳。

成绩查询出来,余新野的分数稳上州一中,赵风闲对了下以前的全县排名表,估计能排到全县前十。

回来是班委和老师组织的毕业聚会,教过他们的老师都在场。

很多人感谢姚老师,毕竟她带了3班两年,学生对她的感情很深,不知道为啥被调到了别的班。

余新野听赵风闲说,是姚老师自己申请调班的,理由存疑。

她好奇地往人群中看了一眼,正对上姚老师连忙收回去的眼神。

她没有上去感谢,对方也没有再看过来。

“……”

假期很长,赵风闲做的第二件事是带着余新野去办了一张独立银行卡,把这些年她没用完的资助费都存了下来,并打算她读高中自己就往这张卡打钱。

赵风闲告诉余新野不用去打什么暑假工,想打工后半辈子有得是时间,他不需要她赚钱,开开心心做喜欢的事就行了,经费他来提供。

但余新野开始了新一轮忙碌,她买了一堆高中教辅书和学习资料,开始预习——这就是她想做的事。

她非常清楚自己来自不着四六的学校,将要去的是州上最好的高中。

新学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进度完全和以前不一样,她怕自己跟不上。

这期间她活在手机里的父母终于回来了,虽然这两年他们也不是一面没见过,但这是他们明确要在家里连续待几个月。

余新野无所谓,跟父母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却不熟,谁不自在谁尴尬。

她没见过几面的妹妹也长大了不少,经常做些炫耀和父母关系好的事情,见父母真的不关心姐姐,余新野也丝毫没有争宠的意思,慢慢也消停了。

突然有一天饭桌上,余新野父母说出想把老家房子卖掉的打算,原来这就是他们回来的目的。

“?”余新野拿着碗愣了:“你们要让我露宿街头?还是又要把我寄宿到别人家?”

“不是,”她妈表情莫名有些局促:“爸爸妈妈想把你一起带走,你去大城市也更好找工作些。”

余新野面无表情扒饭:“打童工犯法,而且我还是读书的年纪。”

她爸惊讶:“你考上高中了?”

余新野:“……”

这俩老登真行啊,孩子管都不管就成才了。

由于余新野考上了高中,老房子幸而存留。但直到她父母带着妹妹离开,她也没能告知对方她以后去州上住校基本也不在家的事实,主要是对方没问。

以至于以后三年某一次余家父母在放假期间回来没找到女儿,才从邻居口中得知他们家姑娘考上的是州一中,一时被街坊四处引为笑柄。

高一迎新生,余新野被赵风闲和秘书姐姐送到了学校,给她办理手续。

突然,一个惊喜的女声叫住她:“余新野?”

余新野回头,正是一年多没见的前语文老师。

第44章 薛定谔的早恋

余新野上了新学校继续住宿, 生活模式看似和以前差别不大,实际上完全不一样了。

首先州一中从高一就开始卷了,不用老师叮嘱, 学生们都会早早起来, 披星戴月去教室早读, 跑操时每个人拿着随身携带的知识点册子和英语词典一边运动, 一边大声朗读。特种兵式吃饭, 下了晚自习后也要回宿舍点上台灯背书刷题一小时才睡。

所属班级是流动的, 按成绩排名一年换一次,成绩进步到某个点可进实验班,成绩下落则会被排得越来越远,很有竞争性。

余新野作为全县前十,来到州一中也只被分到次一级的普通班, 因为两个实验班各自顶多有三十个人,把学习精英都汇聚到一起。

一周休息一天, 一个月放三天,周六自习,各科老师会转悠到教室给学生们解答疑惑。

余新野从来没处在如此紧张的学习氛围里, 感觉周围个个都是学神, 压力大得一批。

赵风闲在这时充分发挥长者的身份, 开解道是每个华夏高中生都是这样过来的, 算是他们在人生中锻炼抗压能力的第一步。

“放心吧, 我只会越挫越勇, 不会辜负你的期望……只是哥, 你的公司真的不用管吗?”

眼瞅着哥从镇上初中图书管理员“升迁”为一中图书管理员, 余新野发现他似乎打算一直看顾自己,可是他也有自己的事情啊。

赵风闲摆摆手:“我从创业最开始就是这样的, 他们早习惯了。”

经营公司哪有任务对象重要?赵风闲表示自己拎得清。

余新野其实并不爱学习,但她从始至终拎得清,摆在她面前的路只有一条,没有别的选择。

别人或许可以走才艺走体育路子,可她从小欠缺的现在也无法弥补,除了读书。

第一个月月考,余新野成绩排班里前列,但和她自己预估的全年级排名比是下滑的,不过余新野早已预料到并不气馁,继续默默努力。

当然,于她而言也有好的变化,比如周边环境。

她在宿舍的关系、班里的关系,比起从前好太多了,她打破了每个学习阶段遇不到好东西的传统,余新野发现自己也不是那么不合群。

或许是生活节奏快大家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没空太关注别人;也可能是少男少女渐渐成长,待人更加懂得了社交礼貌和个人素养,反正余新野觉得和现在的同学相处实在太舒服。

具体表现在平时说说笑笑,不缺一起吃饭行动的朋友,但彼此之间又不算太紧密,不会去干涉别人什么。

对此有的人可能会难受交不到知心朋友,但对余新野来说这样的社交程度简直是她梦寐以求的。

班上的各科老师给她的感觉也很不一样,基本上个个气质淡然温和,说话富有哲理幽默风趣,互相交流时能领会到对方独到的见解和思想碰撞,而且他们情绪稳定,轻易不发脾气。

温文尔雅的语文老师,戴着眼镜一副资深学究模样的物理老师,年轻美丽,穿搭多变的英语老师皆班主任,还有淡然知性的政治老师……

他们各有特色,共通的点是学识渊博,专业能力强。

顶峰相见的前语文老师虽然没有教到她,但只要她秉承刻苦好学的态度去寻求外援都会得到帮助,凭借这份羁绊,她成了她的良师益友。

但学习总是要永登高峰,又困难重重的。

第一个学期,余新野不适应一中的教学方式和进度,成绩原地踏步且就是提不上去。

到高中的知识,似乎的确开始拼天赋了,她看到周围有的同学随便听听课就理解了解题思路,刷题正确率很高;也看到过恨不得课间厕所都不上的同学努力得一秒不敢懈怠,却每次拿着考完后对答案的试卷趴在课桌哭。

她介于两者之间,她的烦恼是以前老师知识点讲得碎她基本上能顺下去,一中的老师则以一副“你肯定知道/学过”的理所当然,省略了一些不必要的步骤,其实余新野不懂,下了课还要琢磨很久理顺逻辑。

她的优势在文科,理科学起来有些吃力。

到了下学期该3+2+1选科的时候,她忍不住寻求赵风闲的建议:“哥,你觉得我该怎么选?”

赵风闲反问:“你想怎么选?”

余新野:“我想选文科,可是我听说文科越来越难就业了。”

赵风闲把钢笔夹在看到的书页上,笑道:“高中生,以后遇到这种重大选择,你的句式是不是要更有逻辑性呢?比如我认为理科有优势,有如下理由——”

余新野:“好吧。”

她认为理科有优势,第一好就业,第二现在遍地大学生,一般理科好就业;第三社会岗位饱和,选理科的不可替代性要强些,她不想读完大学然后进厂打螺丝,选理科是为了以后就业。

她认为她应该选两门理科再加一门文科就行了。

赵风闲:“很现实,你都知道了那你怎么还一副犹豫不甘心的表情?”

余新野想了很久,眨眨眼说:“因为我觉得我没能力改变后面几十年的就业环境,可我……想选文科。”说着她低下了头。

她觉得她的想法倾向不理智,这才想找到信任的人帮拿主意。

没想到赵风闲却把皮球踢回来了,“选理科主要的困境在于不理解思路带来的学习乏力,越后期可能越乏力,导致成绩下滑,排名也上不去……但我觉得你的学习天赋虽然不算顶级却也很强,后面摸到窍门就没问题,不用担心;选文科则像你说的要面临未来就业的现实问题,还有就是文科分数偏高却提分难,以后考顶级大学每科至少一百三四才行。”余新野目前不算偏科。

“你回去再好好想想,自己决定吧。”

“……”

余新野考虑许多天列举了选理的无数好处,真正到统计时,笔杆一滑还是选了两门文科加一门理科,浑身轻松了下来。

此后一如既往学习,慢慢地她适应了也跟上了,成绩排名稳步上升。

到高二,余新野成功进了文科实验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