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晴空之下
她觉得748说的是实话,毕竟从地图上的位置来看,对毛伊岛威胁更大的的确只有东边的米洲大陆。
这些年也不是没有陆地部族的船过来,但都是划着独木舟过来的,暂时还不成气候。
可真要是像薛说的,陆地上的部族能造出运战士的大船,那情况就不好说了。
部族头领心情沉重,连夜召集部族长老大会。
接连几个晚上,毛伊部中心营地的大帐都是火把通明到天亮,748画在木板上的那张海洋图传了一手又一手,长老们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
€€€€既然迟早会被发现,那不如找合适的人主动接洽,在交往的过程中也能促进自身的发展。
这个共识达成的十分艰难,因为在看到748的海图之后,一部分人的想法其实是要一劳永逸,直接把小帆船上的三人组永远留在毛伊岛上。
薛懂得许多技艺,海里古更是部族会喜欢的勇士,剩下那个白斩鸡,勉强也算有点功夫,留下也不亏。
如果三人不同意留下,那就全都杀了灭口,没什么比部族安全更重要的。
但这提议被部族头领驳回了,她认为毛伊部不能不讲信义、伤害朋友。
最重要的是,即便杀了三人灭口,毛伊部也解决不了暴露的问题€€€€748是从西边来的,大唐距离毛伊岛千里万里,而离他们更近的米洲陆地部族,其实早几百年前就知道毛伊的存在了。
毁尸灭迹,毫无意义。
“与其这样,倒不如我们主动和薛的国家交往。”
头领指着木板上的地图说道。
“薛的国家距离我们非常远,不可能跨越海洋来占领我们一个小岛,如果只是商船过来,这其实对我们来说还是有好处的,商船可以带来新的货物和技艺,就像薛带着他的手下上岛一样。”
“而且如果我们和他们结盟,在岛上建立商船的补给点,就可以利用他们的力量发展自己,还可以威慑其他陆地部族,并不用付出太多的东西。”
“薛说了,大唐没有能跨越大洋的运兵船,他们的商船也从来没有走过这样远的线路,他的船是第一例。薛的到来是海洋女神的旨意,都不确定以后会不会有大唐的威胁就杀掉朋友,这会招来灾厄的!”
她这样说,部族里的其他长老就不吭声了。
想想也的确是这个道理,现实的威胁在东边,西边的大唐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就因为一个猜测便要动手杀人,这未免太过草率。
何况薛和他的朋友此刻正在认真教授族人熬糖和制皂,全部族都看在眼里呢。
这样想着,长老们便觉得头领的说法很有道理,尝试着与万里之外的大唐交往也没什么不好的。
“那薛认识他们的国王吗?”
基于对阿兹泰克王国的了解,一位长老问头领。
“是不是还要给国王送个礼物?大唐的国王喜欢什么?金黄珊瑚怎么样?有一次大海潮我们在海边找到不少……”
最后决定送大唐国王一枝金黄珊瑚和一枝黑珊瑚。头领代合两枝珊瑚去找748,向它表达了想要与大唐国交往的想法。
“我们可以作为大唐海洋贸易的补给站。”
头领认真地对大壮说道。
“我们可以为商船提供淡水和食物,也愿意和他们交易货物。但你们要保证不会伤害我们的族人,也不能侵占我们的土地。”
她这个要求让748十分为难,因为它也不知道这趟航行之后,还会不会有海商循着它的路线漂流太平洋来米洲,万一人家根本不想赚这份钱怎么办?
它把自己的顾虑诚实地告诉了头领。
头领倒是无所谓,反正大唐的商船不来也不会影响大家过日子,提这个要求只是以防万一。
“那我们可以借用大唐的名头吗?”
头领问道。
“如果我们和大陆部族交换东西,我们会说皂块和糖都是大唐商人运来的,毛伊岛是大唐的补给点,这个可以吧?”
可以倒是可以,但是人家能相信吗?
“你给毛伊部留个文书不就得了?”
正七品招抚使薛大壮从代码箱里探出头。
“咱可是正经的朝廷命官呢!你听这大头领的意思不就是要成为大唐的附属国……附属部落吗?礼物都给皇帝准备好了,咱给人一个凭证也不耽误啥。”
748总觉得附属国和交好是两回事,于是认真的统又给头领解释了一下两者的区别。
谁知头领觉得附属国这个名头比补给点更好用,附属国可是实打实登记在册的关系啊,两枝珊瑚就能换个更正式的名头,划算。
于是由大壮出面,与毛伊岛头领签订了文书,并且附送了礼物的归附表,还搞了一个小小的仪式。
仪式上的大壮和头领都笑得满面春风,觉得自己这个决定简直太正确了,怎么想都是稳赚不赔的大买卖。
从今天开始,毛伊岛可以打着大唐附属地的名义做生意,把本地出产的皂块和糖砖都吹成舶来品,跟陆地部落交换更多的东西。而薛招抚使的工作业绩也将再添新章€€€€他竟然隔着太平洋为大唐招抚了一块飞地!
哎呀,这回长安跟礼部一汇报,牛皮都能吹上天啊!
办成了这件事,大家都很高兴,为了庆祝还特地举办了一场篝火大会,大壮等人与毛伊人一起围着篝火载歌载舞,都觉得彼此间的关系更拉近了一步。
唯有748没空享受这欢乐的时刻,此时统正窝在后台大写特写计划书€€€€大壮招抚毛伊部这事儿让它深受启发,统忽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也许它能借此机会搭起两块大陆的交流通道?!
那可就太好了,大唐有技术,米洲有资源。两边若要真能沟通交往,大唐的先进文明能够带动米洲部族的发展,地广人稀的米洲也能解决大唐日益严重的内部问题€€€€豪强大族的土地兼并、失去土地的流民、战略资源被权贵把持……如果海外有金山,那谁还会拼命争抢眼前的蝇头小利呢?当然都是奔着更大的蛋糕去了!
双赢,这是双赢啊!
于是748在后台奋笔疾书,熬了几个通宵写出了一份通商规划,不仅限于毛伊岛,还有之后可能路过的北米洲和南洋诸岛。
如果以后大唐的航海技术进一步发展,就还可以尝试穿越赤道到达南米洲。虽然从陆地走也是能通过中米洲抵达南米的,不过要穿越危险重重的高山和雨林,748觉得不划算。
唉,没办法,米洲大陆的西海岸地形天然没有东岸优越,这就导致从亚洲过来的船天然没有欧洲方便。
不过一旦它成功建立了大唐和米洲的商业航线,大唐的商队就能源源不断地带来新文化和新机会,米洲大陆的土著居民也会因此受益。南米洲再向西,途径加里曼丹和苏拉威等岛屿直至澳洲大陆,也许要到很久很久以后才能完成整个太平洋的航行闭环。
但是不急,因此此刻的文明竞争还没开始,大唐还有机会。
只要按照计划坚定的执行,哪怕需要几百年的时间,一切终将值得。
当欧洲的游牧部族终于能够造出穿越大西洋的大船,挟枪带棒的在米洲东海岸登陆,他们将要面对的可不是刀耕火种的原始部落,而是与亚洲大陆顶尖帝国同频的文明联盟,想要恣意宰杀、尽情鱼肉原住民已然是不可能,心怀不轨的强盗将被重新驱赶入大西洋,将得到他们应有的责罚。
748将这个机会取名为“南北环游太平洋海岛陆地发展计划”。
简称,环太平洋计划。
第214章 芝芝你是技术担当
748的伟大计划, 暂时还没人知道。
主线任务系统倒是检测到了,但因为这个计划还停留在一张PPT上,暂时不会对未来趋势的发展产生影响,所以95-368那边也没收到提示。
计划是好的, 但结果还得靠人类和统一起执行。人类的历史从不缺乏精妙的制度设计, 但能成功的无一不是天时地利人和齐备,早了晚了都会谬之千里。
系统最近一次对剧情趋势的修正, 源于748决定将制糖和制皂的技术传给毛伊部, 系统判断这将会对毛伊部产生一定的影响。
至于毛伊头领与薛大壮撰写归附表, 决定成为大唐在太平洋上的属地,这个事件与748那个环太平洋计划差不多,因为还都停留在纸面上, 暂时不被列入考量。
主线剧情系统虽然不考虑,但影响却是实打实的。
在决定成为大唐的一块海外归属地后, 毛伊部的状态有了很大的变化。之前毛伊部的族人都是散养,吃饱喝足后就琢磨怎么走婚生孩子。
现在可倒好, 岛上开了熬糖和制皂的课程, 头领要求全族人都要参加,谁也不能跑出去瞎胡闹。
听肯定是听不懂的, 但架不住课上的有激情。你说薛怎么就那么会说话呢?那些句子从他嘴巴里讲出来,就觉得格外振奋人心,让人不由自主去想象美好未来, 亦或是热血冲脑,恨不能现在就抡起锤子大干一番。
这种刺激,也不亚于跟心意的情郎(姑娘)幽会嘛!
于是越来越多的毛伊年轻人喜欢上了金牌讲师薛大壮的洗脑课, 知识的差异不再是阻拦他们学习的障碍,听不懂不要紧, 大家组成学习互助小组,分头死记硬背要点,放学后大家再一起拼接组合。
一来二去,竟然也领悟出来一些诀窍,甚至能举一反三琢磨出一些适合毛伊岛的办法,对大唐的憧憬也到了巅峰。。
“大唐的技术真神奇啊!”
这天下课后,按缇娜对她的好朋友利那加说道。
“咱们之前也熬过甘蔗浆,每次熬出来都是黑黑的、浑浑的,放个两天就会酸掉,根本也做不出块糖啊。”
“结果你猜怎么着?”
按缇娜的眼睛闪闪发光。
“那个石头磨成的粉末,放进水里搅一搅,然后再倒进甘蔗浆里,过不了多久糖浆竟然就分层了!”
“还有那个木头烧出来的黑块块,要先用水蒸一蒸,蒸过之后再晾干,放进糖浆里那个糖一下子就变白了!是真的白!我就没见过这么好看的糖!”
“利那加,我现在就在想,我能不能跟着薛他们一起去大唐?薛会那么多神奇的技艺,那他们生活的大唐会是什么样?肯定是个神奇的地方吧!”
大唐啊……
利那加仰头看天。
她也问过她的情郎海里古,大唐到底是什么样的。
海里古想了半天都说不出来,因为他也没去过大唐。
但他把高仙芝带着部族军打败蓟马部的事儿大吹特吹,尤其高仙芝单枪匹马在敌营进出几个来回,把蓟马部和新罗人杀得落花流水,一统州胡岛。
那场大战是海里古亲历的,说起来格外精彩曲折,利那加特别爱听。
“头领说,从大唐到毛伊的海路有几万里,大唐的商船也未必能过来。”
按缇娜以手托头。
“可我就想啊,薛那条小船都能划过来,那些大船肯定也能。万一那些商船来了之后,看到我们在岛上乱糟糟的,会不会嫌弃我们啊?”
“应该不会。”
利那加对这事儿倒是半点不担心。
因为她情郎的老家比毛利岛还不如呢,人家大唐都没嫌弃,毛伊岛出产各种果子,她对她们的面包果可是很有自信的!
“明天糖场就要出糖了,我现在好紧张,不知道我做出来的糖是不是白的……”
“没事儿,大家都一样。我刚才走的时候制皂作坊那边还有人呢,听说也是明天出皂,她们今天晚上都不准备回家了。”
“对了,卢拉姨姨的流泪树怎么样了?”
听利那加这样问,按缇娜恍惚了一下。
是啊,她怎么忘了橡胶林的事儿?!这阵子一直忙着熬糖,脑子里想的都是草木灰和石灰乳,她已经好久没去妈妈的橡胶林了!
真是不应该!明明按家代代都是育种者,怎么到她按缇娜这一代就懈怠了呢?!
“我这就去看看!”
利那家当然是陪着好友一起去,毕竟橡胶林在毛伊岛的东部,远离营地,又是一整片茂密的树林,按缇娜一个人过去怕是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