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晴空之下
所谓物以稀为贵,多了不但不值钱,海鲜吃多了还会搜刮肚子里的油水。
虽然岛上并不太缺油,但也就是在盘底中能见到一些油星儿。大壮将两片离岛的棕榈林都当做好处送了出去,本岛自留地上的棕榈油产量就很吃紧了,得在明年的采摘季到来前尽可能的节省。
好在还有养殖的动物油脂可以补充。
今天一早湾州城养殖场有一批猪出栏,考虑到最近城里基建的工程进度十分紧张,大壮便提议给城里的军屯们改善一下伙食,让大家肚子里也存些油水。
他送了十头猪去食间,食间是由之前的伙头军改出来的,有一处专门的屋子给城中干活的军屯提供一日三餐。
是的,在湾州军兵们一天是吃三顿的,没什么山珍海味,都是平时最常见的普通食材,一文钱一块的豆腐,山野自然生长的野菜,海里不要钱的海鲜。
唯一稀罕一些的是上一季收获的米洲食材土豆,还有月前种的一些米洲小菜,搭配鸡鸭蛋蒸煮都很爽口,调味主要靠海盐,主打一个量大管饱。
听起来似乎普普通通,但这跟大唐其他地方的军营比,已经是一等一的好待遇了!
安西、北庭、安北、剑南等都护府也有军屯,大家一样是要种地操练,但没听说哪家一天管三顿饭的!
而且饭食还不限量,天天都能沾点荤腥,这简直比普通人家的伙食还好呢!
南洋都护府的军屯们都很满足,毕竟当初他们上岛的时候是抱着吃大苦受大罪的准备。
现在苦的确是挺苦的,湾州天气燥热蚊虫遍地,但遭罪却谈不上。他们现在有房子住有竹床睡,饷银足额及时发放,干得好了还有奖励。
最重要的是,在湾州军营没有吃空饷、捞回扣的规矩€€€€不是没有动歪心思的人,而是动歪心思的收益远比不了好好干活获得的奖励,一个不小心还会被抓包踢出湾州,这么不划算的事儿谁干啊?!
所以到目前为止,南洋都护府的军中还没闹出过贪贿的恶事。小偷小摸免不了,大势还是稳得住的,郯王李琮已经很满意了。
伙头军改成了食间,一群老兵油子埋锅造饭讲究一个简单粗犷,量大管饱,味道不能细究。
但今天这道红烧猪肉不一样,这道菜乃是司农寺丞薛大人的私藏菜单,不但要用足了猪肉和土豆,更要加入大人独家秘制的酱油、糖砖和米洲辣椒粉,容不得伙头军们轻慢。
为了这道菜,老兵油子们已经提前三天上了烹饪课,专门学习如何烹饪猪肉,如何使用酱油,还有大人不远万里从米洲带回来的辣椒粉,据说比茱萸和生姜都要火辣好几倍。
老兵油子们在灶台间挥汗如雨,首当其冲领略了辣椒的厉害。不过因为红烧猪肉土豆都是先过油再炒糖色,以热油爆香辣椒提升风味,这种做法之复杂老兵油子哪见识过,一开始还有点手忙脚乱,生怕自己糟蹋的好东西。
毕竟,城里的海鲜一抓一大把,出栏的肥猪就那么十几头,荤肉都是宝贝啊!
李琮一听这做法就知道这是大壮的自研菜,主打一个出其不意、融合米洲风情,一道菜香辣甜鲜俱全。
大壮教学的时候他也在现场,但郯王有自己的御厨,并不需要跟一群老兵油子一样动手烹饪,他来纯粹是看热闹
“咱们南洋都护府肯下本钱,菜里的油水多,油多做什么都香。”
湾州刺史兆鹏程在一旁笑着说道。
他倒也不是在恭维李琮,而是食间的伙食标准的确好于其他地方,连他自己都经常让随从去食间买饭吃。
不过兆刺史还是低估了土豆过油的威力。
满满一大锅红烧土豆猪肉端上来的时候,食间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那是一种怎样的香气呢?浓郁、霸道、蛮横、却又难以抗拒的勾人,只吸口气都觉让唾液疯狂分泌,一时间此起彼伏的吞咽声响彻食间,每一双眼都变得火热。
够分吧?
肯定能排到吧?!
幸亏跑得快,今天来晚了肯定要后悔一辈子!
伙头军的老兵油子今天昂首挺胸,一个个都矜持得不得了,举手投足间颇有些睥睨众生的架势。
虽然他们之前也很牛,但吃饱和好吃根本是两个境界,别以为他们不知道那些兵痞子私底下都怎么蛐蛐他们,一天要负责这么多人的伙食,能把饭菜做熟了就很了不起了!
今天不一样,今天是真好吃,郯王殿下亲自验证过的,赞不绝口。
伙头军们将盛满土豆猪肉的大锅摆上前台,一人掀起锅盖,一人操着大马勺在锅里豪迈地搅动,没过一会儿,鲜香的味道充斥了整座食间。
锅里当然是土豆多猪肉少,而且猪肉也不分部位,能用的地方都用上了,没浪费一点边角料。
即便是这样,排队的军屯们还是被馋的直咽口水,一个个探头探脑两眼发直。
人家舍得放油土豆是过油的,肉不多但油汪汪的香气扑鼻,是荤菜的味道没错了!
偏偏这肉香中还混着股子火辣辣的味道,据说这是米洲才有的特殊香料,皇帝老子都未必尝过,他们何德何能?!就着这味道都能连啃两块面饼子!
等再一马勺扣进碗里,这视觉效果就更诱人了!
肉是深色的,被切成拇指大的肉块,通体泛着油汪汪的棕红色泽。土豆占了大半部分,但也只是比肉稍微浅了一些,远看几乎看不出来,同样是油汪汪红亮亮,在阳光下泛着亮光。
有迫不及待地刨了一口,甘甜,醇厚,鲜美,咸辣。
过于丰富的口味让军屯们瞳孔迅速放大,视线被那红褐的油润色泽牢牢捕获,嘴巴几乎本能地加快了咀嚼的速度,鼻孔同步夸张,暴风一样抽取着食物发散出的浓香。
辣!
香!
鲜!
竟然……还吃出了……一点点甜!?
一整锅红烧猪肉土豆很快被瓜分完毕。所有人都低头干饭,一口一口地往嘴巴里塞,同时还发出意义不明的鼻音。
“好烫!”
“呜呜呜!”
“嘶€€€€哈!”
这是被辣到了,但舍不得吐出。
猪肉亮晶晶软糯糯,肥而不腻,香甜松软,入口即化。土豆也好吃,炖的软糯香嫩,充分吸收了浓郁的肉汁,简直美味珍馐!
还有那种火辣辣的口感,为什么明明被辣得舌头酥麻,涕泪横流,但还是不愿意放弃,一口接着一口的吃进嘴巴呢!?
就有种完全停不下来的魔性,连之前寡淡无味的干饼也变得好吃,尤其蘸着红烧猪肉的油汁,比他们生平吃过的任何一种食物都要美味!简直就是神仙搭配!
呜呜呜呜呜,在南洋都护府做军屯,实在是太幸福了!
武家随从走到食间的时候,目睹的就是这样一幅诡异画面。
食间里所有的军屯都在埋头干饭,有人一边吃一边哭,有人被辣得呲牙裂嘴,有人伸着舌头舔海碗,不知道的还以为进了野人的部落。
领头的管事看的一脸嫌弃,觉得这些军户真是粗鄙不看,吃个饭也能吃出这么不上台面的模样。
但他身边的心腹忽然倒吸一口凉气,伸手扯了扯大管事的衣袖。
“……您……您看那边……”
“那边那一桌举着海碗正往嘴里倒的,那是不是祁国公府的小钟管事?!”
“他们也来湾州了?!”
第265章 这又是什么?
大管事揉了揉眼。
娘喂他真没看错, 这不就是祁国公府那下巴长在脑门上的小钟管事?怎么这老小子也混在食间里大啖猪肉?!
猪肉不是吃不起羊肉的贱民才会入口的东西吗!?
要说在长安城富贵乡里混就是长见识呢。小钟管事虽然这两三年才在祁国公府里蹿红,但他的格局是真比武平绩带来的这几个货开阔多了。
小钟管事是府里的家生子,他爹老钟管事乃是老国公王仁皎的亲随,深得国公爷信任。是以他从小耳濡目染, 对老王家那点发迹史门儿清, 自然也知道当初薛三郎以松纹蛋救晋国公两口子的那些事儿。
这次上岛办差,他可是打着二十万个小心, 态度谦恭随和, 跟在京城里的倨傲模样截然不同。
€€€€呵, 他算哪根蒜?两代国公爷都要敬着的人物,他一个小管事哪敢拿腔作调的?怕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这薛三,其实是很有些邪门儿在身上的。
有了这样的态度, 小钟管事在湾州的行程一路顺遂。
他先按照王守一的吩咐先租下了一片田地,未来祁国公府将在这里种植玉米和花生。在商讨租赁方案的时候, 小钟管事很有眼色地选择了“托管”模式,也即祁国公府委托湾州官府统一招募农户, 田庄完全按照司农寺的建议运行, 包括使用司农寺提供的肥料和农具,向雇佣的农户支付工钱。
季末收获之后, 所有的农产品交由司农寺旗下的加工署进行加工并售卖,以年为结算周期,期末双方根据盈利情况商讨下一年度的合作。
期间每一笔花销和收入, 按月会向祁国公府报送账目,祁国公府可随时查账。
但即便是账目透明,这个“托管”的模式也没人选用。
租赁田庄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掏钱一方在田庄运营中却没什么决定权,完全成了一个旁观者, 赚多赚少全看司农寺的良心和能力。
风险不可谓不大。
偏偏祁国公两口子不是一般人。
王守一和青阳,哦,现在应该叫薛国公主了,这两人在人生遭遇大危机的时候被748拉了一把,自此之后就对“薛三郎”笃信不疑,颇有点子上头的意思在身上。
偏偏748也真没坑过他俩。
不管是之后的羊毛生意还是王皇后试药,薛三郎都给他们老王家带来了好消息,这还不够这两口子把人供起来吗!?
于是这次小钟管事出发前,王守一还特地把人叫过来叮嘱了一番,让他人机灵着点儿,跟着薛三的话音儿走,薛三让他干啥他就干啥。
至于投出去的那些白花花的银子还能不能赚回来,这个不重要。
现在他们祁国公府一点儿都不缺钱,垄断西域羊毛线生意每年都会给他们带来一笔丰厚的收入,这点租田地的前就算真赔了,那也不至于伤到祁国公府的筋骨,权当是给薛三的谢礼了。
于是在京城眼高于顶的小钟管事,一上岛简直变了个人,还大笔一挥跟大壮签订了完全托管的农庄经营方案。
他这样痛快,反倒是把大壮给搞懵了。
大壮盯着小钟管事手里的毛笔,心说你就不再细看看吗?
我这契约书里好几页的条条框框,你就这么大笔一挥……给签了?
不是这事儿你能不能做主啊?你这么干你家主人知不知道?!
小钟管事那是从小在豪门府邸里混大的,人生最擅长的技能就是察言观色、揣摩人心,马上就明白了大壮眼中的未竟之意。
“小的这次过来,国公爷早有吩咐,让小的一切都听薛大人安排。我们国公爷对大人很是信重,日常常念叨大人之前的种种事迹,大人怎么说,小的就怎么做,这也是国公爷的意思呢。”
哦,明白了。
大壮点头。
虽然在海上漂了十年,但他统爹在长安城里依旧是个传说,威望不减。
有时候也不得不佩服王守一的运气,一眼就叨中他统爹这条金大腿,还从始至终死抱着不撒手。
虽然大壮觉得自己也是抱大腿的选手,但他好歹在最开始的时候还挣扎过一阵子,可不像王守一两口子这么迷信盲从。
算了,歪打正着都有这么好的运道,难怪人家能投胎当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