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偶天成 第13章

作者:雪上川 标签: 情有独钟 欢喜冤家 娱乐圈 近代现代

时间一转,今年竟然是第七个年头了。

·

等助教的成片送到导师那边时,第一轮面试也终于落下了帷幕。

节目组特意匿名展示,打算等导师点评后再揭晓答案,评分第一的有选导师权,而其他人则被动地等待导师挑选。

播到第三个短片时,顾晏津抬头看了一眼,就顿住了。

那风格太熟悉了,或许作者本人并没有意识到,然而那些黑白空镜、脚步淌过路面时鞋底沾上的水渍、焦灼晃动的镜头,总是在细微的角落里带着些许另一个人独特的风格印迹。

顾晏津自己都不知道愣了多久,直到Ppd在耳麦里轻声提醒,他才从那股难言的潮水一般的情绪中挣脱出来。

他手中的笔松了又紧、握了又放,最后在纸上落下一个浅淡的分数。

85分,不偏不倚。

之后主持人和其他嘉宾说了什么,顾晏津的印象已经不那么深刻了。

他只记得现场音乐响起,几个助教依次走出,邵庭阳走在第二个,顾晏津微微握紧了手,他看到邵庭阳进场时下意识朝他的方向落了一眼。

但也只有这一眼。

四目相对后,两人不约而同地移开了视线。

“各位导师好,我是演员邵庭阳。”邵庭阳今天穿的很简单,打扮也是一副大学助教的模样,看向顾晏津时神态也十分自然,“顾导好,好久不见。”

顾晏津两只手叠放在膝盖上,身体靠着椅背,明明和之前面试时松弛懒散的坐姿差不多,但莫名地多了两分僵硬。

“……好久不见。”

说完这句后,他就没再开口。

主持人倒是并不奇怪,拍摄以来这两人就没在人面前互动过,这就已经很明显了。邵庭阳的团队之前还跟他们三令五申,少问、少提和顾导有关的话题,很难不让人揣测他们之间关系到底有多恶劣。

不光是主持人,其实在场的人只要是这段时间和他们有接触的,都能隐隐感觉到,只是没有让他听见罢了。

顾晏津也没发觉。

他只觉得如坐针毡。

比任何一场稀巴烂到毒害眼球地步的表演都让他如坐针毡。

邵庭阳拍短片的时候到底在想什么?是无意义地模仿,还是有意在和他暗示什么?顾晏津虽然也隐隐揣度过后者,但根据他对邵庭阳的了解,大概只是相处太久受到他影响了吧。

但话又说回来,邵庭阳关于导演的基础知识都是他手把手教的,带他上机、还破例出镜让他学拍摄,说是半个师父也不为过。徒弟像师父,这应该也很正常?

他发呆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主持人在说什么,直到三声奇怪的按钮提示音接连响起,他怔怔地抬起头来——

曾含、何安行、庄高飞几乎同时按下了选择的绿灯。

刹那间,全场的目光都集中了过来。

他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这是导师意向灯。整片导师席上,只有他一个人的灯没有亮。

顾晏津下意识地抬手想补按,余光里看到邵庭阳面对着何安行,并没有看他,指尖微微一顿,顺势握起了桌上的保温杯。

原来邵庭阳也没想选他啊。他忽然想。

……其实也很正常,邵庭阳怎么可能选他?

沉默两秒后,曾含笑盈盈地看着他:“顾导是不是没想到小邵这么抢手啊?我不相信你看到这三票还能坐得住。”

话里带着一点洞穿的戏谑。

顾晏津只道:“在场的导师谁的经验都比我丰富,我也想看看不同的教学方式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

他知道这儿不好好回答、后采迟早也会问他这个,便不算说谎也体面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曾含也见好就收,没再继续纠缠。

去掉他这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后,邵庭阳最后选择了何安行。

顾晏津倒是不意外,邵庭阳虽然现在在偶像剧里打转,但也有一颗当正统演员的心,而且何安行确实是年纪有些大了,录制时能明显感到他精力不足,邵庭阳精力旺盛、做事又认真,正好和导师互补。

剩下的三个人里,顾晏津选了一个做事比较细心、性格也有点内敛的年轻女演员,名叫薄曼青;曾含则挑了另外一个女演员,剩下的那个自然而然就交给了庄高飞。

选定助教后,下午的录制内容就是导师和助教一起商议选成员环节,每名正式学员都会领到两张票,一张绿票一张黄票,分别代表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的导师,如果第一志愿滑档,那么就看第二志愿的导师愿不愿意录取,如果两个都没有选择,那么就只能滑档等待补录。

到时候剪辑出来,每一环给观众的刺激都是逐渐升高的,这种填志愿的挑选方式可以说十分紧张刺激,成员们本以为拿到正式席位就已经稳了,却没想到后面还有难关在等着他们。

高分过线和滑档录取完全就在选择的一念之间。

录制到这里,暂时告一段落。

快中场休息时,薄曼青找了过来,想和他商量一下选哪些成员。

说是商定,其实是替他担忧。

在被顾晏津指定为助教后,她特意观察了一番,发现好说话的庄高飞和幽默风趣的曾含在学员群体中风评比较高,可能会是报选的大热门。至于何安行,虽然是老牌影帝,但确实他捉急的普通话劝退了一批人,怕到时候不好沟通,但再怎么样应该也是比顾晏津要好的。

薄曼青虽然不是综艺常驻户,但也略懂些选秀的规则,像顾晏津这种过于严厉、年纪又轻的新导师不太可能是大家第一选择的对象,甚至一般都会是人气垫底的那个……

唯一能算得上有竞争力的可能是顾晏津是个导演,手里握有不少资源。

但话又说回来,这短短两天已经足够大家认识到顾导是什么样的人,就算为了裙带关系选择他做导师,但实力不行硬蹭恐怕也蹭不上。

薄曼青倒是不在意人气不人气,但她介意如果录取不到足数的人,那么那些被挑选剩下的滑档的学员很可能会补到她们战队来,到时候多了这么多实力差的学员,不光是比赛,可能教学也会很困难……

一想到这个,她就忍不住焦虑。

这次找顾晏津,也是想委婉打听有哪些学员是大概率会给他投第一志愿的蓝票,最好有比较强力的选手,这样也能吸引其他好选手来报名。

话里话外,她都在点张小岩。

毕竟张小岩是唯一一个和顾导搭过戏的,而且顾导也没有太严厉地批评他,或许张小岩的好感度会比较高。

顾晏津听完她这番好心的试探,倒真想起一件事来。

“说起这个,导演有事找我我走不开,你帮我去跟张小岩递个话吧。”

薄曼青眼睛刚一亮,就听他很随意地说:“你跟他说蓝票黄票都不用填我,填了我也不会收他。如果他现在还没有意向的话,可以考虑何安行或者庄高飞,这两个都是不错的选择。”

薄曼青:“…………”

她张了张唇,很想说顾导您是不是没有听清我刚才说了什么,但她想到顾导疾言厉色点评的模样,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这个,会不会不太好啊。”她委婉道,“好像没说可以私下里沟通联系成员,这算不算干扰选票啊?”

“是吗?”顾晏津愣了愣,很快道,“那你叫上摄像师跟你一起去吧,让他们跟着录,公开联系应该不算做票。”

说着,他朝后张望了一下,朝一个乌黑黑扛着机器的影子招了招手。

“你是我的follow vj(跟拍摄像)是吧?我等下要去监控室,你先跟她。”顾晏津说着一拍薄曼青的肩膀,“你跟他好好说,我先走了。”

薄曼青连哎了几声,但是顾晏津太忙了,根本没听见她的抗拒,转眼人就消失不见,只剩下跟拍大哥和她面面相觑。

“……”

第11章

“你说,顾导不要我选他?”张小岩一脸意外,再三确认地问,“你确定?这是他亲口说的?你没听错吧?”

“……是真的,跟拍都录下来了。”薄曼青很无奈,如果有的选她也希望这是谎话,“虽然我也不知道顾导这是什么意思,但我听他那个语气,像是认真的。”

她这句话是在提醒张小岩,建议他把自己的话听进去。

她虽然不算了解顾导,但业内传闻还是听到不少的,像顾晏津这种对工作格外认真的人,既然选择来参加综艺就不会马马虎虎地应付过去,这点从他刚上场的表现就能看出来了。

种子选手和滑档落选的差距不仅是实力和运气,也关乎于演员的曝光率,顾晏津都已经这么说了,张小岩如果还选错,那就太可惜了。

好在张小岩不是个不明白事的。

出来之前,他和唐导说过自己的疑虑,没想到唐导一听就笑了,说:顾导是会关照你,不过大概不是你想的那样,你就放心吧。

现在一看,果然还真是。

其实顾晏津在想什么,张小岩也大概能明白点,他到底只是个导演,表演的经历肯定是不如其他导师雄厚的,如果把他留在战队里不仅得不到提升、还会拖累他,但放出就不同了,何安行和庄高飞都是演技扎实一走一个脚印的好演员,张小岩跟着他们才能学到更多。

除此之外,顾晏津还藏了一层心思。

唐遥也是科班出身的正经影视导演,当年在学校里专业排名只在他之下。他能教会张小岩的东西,唐导也能教,那他就不费那个功夫了。

不过,张小岩最后还是考虑了两边,第一志愿填何安行,第二志愿填顾晏津,这两个导师都是他心里的最优选。曾含虽然也不差,但她比较适合需要曝光度的流量演员,主打的就是一个捧热度。

他比别人多演出了几年,这么多年的经验积累是他的自信和本钱,如果说何安行没看上他,那说明他技不如人,滑档也是理所应该的。

薄曼青心想这样也行,不管是他还是张小岩,大家都留个保底、这样也不错。

·

等薄曼青回来时,她联系张小岩的消息也传了开来。毕竟摄影场地就这么点大,她去的时候跟拍也都在呢,瞒不了什么人。

到这个时候,其他人也终于反应了过来,还可以私下里运作。编剧组一下子就有了新的灵感,也不管这是午休时间,几个编剧拉了一张大桌子、撸起袖子就开始热火朝天地写剧本。

想要收视好,综艺就不可能完全没有剧本,之前有节目组尝试过完全真实的真人秀,勉强录了四五期后还是放弃了,原因很简单,无聊。

真实的生活哪有那么乐子可看,哪能一张口就是金句?很多有名的喜剧演员生活中反而是沉默寡言、甚至是内敛严肃的人,演戏时才会戴上那张咧开嘴看上去没心没肺的面具。

观众自己就在最真实的世界里,他们不需要再看演员演一遍自己的生活。

但剧本也不能滥用,全剧本的综艺演出来会太密太假,就像流水线嗑糖一样。按着头让观众顺着他们编的路走,很容易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最好的方法还是半真半假,既有戏剧张力,但是又能体现每个嘉宾不同的个人特色。对于那些乏味可陈、没有综艺感的演员来说,好的剧本反而是画龙点睛的一笔。

而对于顾晏津这种给他飞机他用俩轮子在跑道上开着走的,就得让他发挥足够的能动性,制造意外惊喜。

简而言之,就是应地制宜。

根据学员性格的不同、以及参选的可能性来制造冲突,虽然这个过程是剧本写的,不过最后的结果还是由导师来决定,编剧组写着写着,忽然就有了考研完对着分数联系导师的紧迫感。

果然还是得切身体会的才能打动人心。

这个中午制作组忙得人仰马翻,午饭都没好好吃,编剧忙着改剧本、演员忙着背台词,然而罪魁祸首的顾晏津忙完后却是睡了个下午觉。

不知怎么的,明明昨晚他早早地吃过药就睡了,但起来后还是头疼、犯困。

他在休息室眯了一会儿,最后是被助理推醒的。助理到处找他都找不到、打电话也不接,进来一看,发现他毯子都没有披,像个剥了壳的虾子一样蜷缩着躺在沙发上。

助理喊了好几遍都没有醒,吓得他以为是昏过去了,顾晏津才睁开眼、扶着沙发边缘缓缓坐了起来。

他有低血糖,还伴随着起床气,午睡刚睡醒时头都是昏沉的,说话也不应,每次都要缓一阵。

助理有点担心,但顾晏津却说没事,起来后跟嚼糖果似的,面无表情地干嚼了两颗维生素C。

“……”

去到录制现场,助理又给他买了冰咖啡,看他神色缓过来之后才放心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