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偶天成 第19章

作者:雪上川 标签: 情有独钟 欢喜冤家 娱乐圈 近代现代

没感情了。

即便是身体有吸引力,但是灵魂无法交融。爱失去了,就会觉得痛苦。

“离婚不离婚的,这是你们的决定,我也不好干涉。”她想了想,还是道,“我就问你一句话,你老实回答我,是性格不合、还是因为不爱了?”

邵庭阳笑了一下,那笑有点苦涩。

“我……”

“我不想听那些冠冕堂皇的说辞。”她打断了他的话,“我就想听你的真心话,到底是什么缘由。”

到奔三十的年纪,谈论爱不爱的,已经不是幼稚不幼稚的问题了,而是不适宜。乍一听没什么问题,但又总觉得怪怪的:难道除了爱不爱的,就没有更重要的事了吗?没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吗?

但邵庭兰不这么认为。

尤其是在弟弟的这段感情里,她觉得比性格、性别、家世、工作什么的都重要。这一点,在当年邵庭阳带顾晏津回来见爸妈时她就已经深刻明白了。

邵庭阳沉默着,此时此刻他完全不像是广告牌上意气风发、光鲜亮丽的明星,倒像是一个刚从赌桌边离开的失意者。

过了很久,他道:“有时候,我跟他在一起特别高兴,但也有时候,又特别痛苦。”

“痛苦?”

“对,痛苦。”他喃喃道,“你明白那种感受吗?我晃过神来一看,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变得越发不像自己了。”

顾晏津是怎么想的呢?他亲眼看到自己的枕边人潜移默化地变成了另一个人,会不会有一天反应过来,也吓一跳?

“我以前觉得婚姻就是付出,喜欢是不求回报,但真正坠进去时才发现不是这样。”他说,“你付出得越多,就会越想要索取,越索取,就越把我们绑得更紧,紧到甚至无法呼吸。”

邵庭阳曾经想要改变他,但后来发现,即便那样做他也没有得到真的快乐。

现在一切都是他曾经想要的,邵庭阳紧紧地把他抓在手心,但是多年后回头看,却忽然忘了什么是现在的他想要的。他找不到答案,也找不到出口,于是找到了另一种极端的方式。

他故意挑起事端、跟顾晏津吵架,看他气得脸通红、想骂又骂不出来的模样,心里竟然会松快一些,好受一些。两个人一起难过,好像伤口就没有那样疼了,大概是因为那时他们都是被刺伤的人,是两个互相怜悯的弱者。

他紧紧抱着对方终于感到了一丝安慰,而顾晏津也因为他的痛快得到了短暂的解放,他们的关系在这一刻终于回到了亲密和睦的时刻。

但过几天,两个弱者就又变成了一个人。

顾晏津依旧往前走,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直到下一次因为不甘、愤怒,邵庭阳伸出手再次将他拖下水,两个人在海面下共沉沦。

邵庭兰张了张唇,但还是选择沉默,听他慢慢诉说。

“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意识到这样是不对的,我们之间的关系很不健康。”邵庭阳道,“就像是根基已经烂掉的苹果树,再怎么浇水施肥也长不出果实。再拖下去,我们只是一遍遍地重蹈覆辙,不如就这样结束。”

说到这儿,邵庭兰终于明白了他说的那句话的意思。

原来没有隐瞒、没有欺骗,坚持走了七年这样长的路,也还是“性格不合”。

邵庭阳自嘲道:“姐,我是不是很可恶?有时候我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都……”

邵庭兰摇摇头。

“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他的错。”她叹息了一声,摸了摸他的头,“如果这段关系已经走到了这一步,那么就先放下吧,整理好自己的感情。”

有时候爱得太用力,就像是把西瓜重重地砸进一口矮井里,却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把它捞起,于是只能弯下腰去试探,但每次指尖碰到时,它却又在不经意地悄悄划走。

最后只留下失望和失落。

老实说,邵庭兰并不觉得完全没有转圜的余地,但也正是因为旁观者清,很难和他感同身受,所以她才选择不说出口。

不合时宜的建议,和一把伤人的刀没有区别。

“分开也好,先好好整理自己的感情,再做其他的决定。离婚不一定代表着结束,但想要重新开始一定得是你们两个人都愿意。不管做什么决定,我都会支持你。”邵庭兰最后道,“爸妈那儿我会帮你保密,如果你确定真的不走回头路了,就自己和他们说吧。”

“知道了。”邵庭阳心里微微一暖,“谢谢姐。”

第15章

虽说是回来住两天,但实际上邵庭阳办完该办的事就走了。

他这个月行程满得很,出席完某个品牌的线下活动后就要赶去录制节目,时间紧迫,连在家好好休息一晚的时间都没有,直接飞回了A市。

邵庭阳那头忙得到处转,一点私人时间都挤不出来,顾晏津却是完全相反,每天睁眼起来就是吃和睡,时间全部用来刷手机打游戏,整天无所事事。

顾晏津每年都会给自己放一两段长假,以前他和邵庭阳会协调假期,尽量凑在一起休息。今年因为离婚的事他无心放假,几乎是无休地干了大半年,眼下猛然从快节奏里挣脱出来,很是不习惯。

梁映在拍戏、陈世杰到现在还在大山里不见人影,其他几个朋友也是各有各的忙,也就只有唐遥有空出来和他吃顿饭、聊聊天,不过次数也不多。

回家休息的这几天,顾晏津还顺路去探望了梁映的老婆赵尔欣。

她现在怀孕已经第七个月了,肚子和之前相比,明显地拱出了一个小尖。顾晏津看她站着坐着都得抱着肚子,走路弯腰时都有些许吃力,但气色看着还不错。

梁映不在,顾晏津隔一段时间就过来帮他看看,给赵尔欣带些吃的喝的补品,要是家里灯泡坏了、或者水龙头滋水就顺便帮忙修一修,省得还要叫工人上门。

小区安保虽然好,但到底家里只有她们两个女人,难免不放心。

“我看天气预报都四十度了,你这几天就先别来了,这儿有阿姨照顾我呢,真有什么事我再打电话叫你就是了。”

赵尔欣长相算不上很惊艳的那种漂亮,但是眉眼柔和中又带着一点女性独有的韧性,“这个天的叫你往外跑,我都怕给热中暑。”

他俩处得跟姐弟一样,赵尔欣跟阿姨介绍时也直接说这是她弟弟。

“也不是怕有什么事。”顾晏津盘腿坐在沙发上吃葡萄,“我听梁映说,他们组这几天又是连轴的大夜戏,又忙又累的。我替他过来看看,他心里能安稳些。”

异地就是这样,就算视频里能看到,心里也不安定,非得自己亲眼看到才能放心。梁映是看不到了,顾晏津就索性帮他走一趟。

“那你等凉快了再来也一样的,非赶着大中午的开车过来,热一头汗。”

顾晏津应了,“那我上午来。”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赵尔欣看着时间差不多了,起身去了趟厨房。等再回来时,她手里端着托盘慢吞吞走了过来。

“晏津。”

顾晏津闻声回过头,看见她手里托着的东西,顿时愣了。

托盘里的是几个小巧的马芬蛋糕。

那一看就是赵尔欣亲手做的,巧克力味的,上面撒了一层糖霜,看着小巧精致。大概是刚从烤箱拿出来的,空气里散发着淡淡的可可粉香气。

“噔噔噔,”她露出笑容,真挚道,“提前祝你生日快乐。”

顾晏津生日那天还在剧组里,赵尔欣想着到时候闹哄哄的,与其那天给他发祝贺,还不如提前说,也清静。

“知道你不喜欢过,所以只做了几个小蛋糕。”她努了努嘴,“喏,连蜡烛都没插,这样满意了吧?”

顾晏津愣过之后,笑了笑。

“满意,”她都细心体贴到这个地步,顾晏津自然不会再矫情,“太满意了。”

赵尔欣和他不一样,应该说大多数人对生日的情感都不像他这样淡薄。顾晏津自己觉得无所谓,但在她看来好歹是生日、不能真的说不过就不过了。

但赵尔欣也不会踩着他的雷点大操大办,稍微沾点喜气就行。就像长寿面一样,吃一口那也算吃,主要是讨个好彩头。

就这么一口一个的小蛋糕叉,也营造不出什么笼重的氛围,他们就跟吃下午茶一样,就着刚泡好的红茶吃点心。

赵尔欣做的马芬蛋糕不那么甜,但是有一股浓郁的巧克力味,小小一个里面还加了榛仁碎和葡萄干,口感一下就丰富了起来,面粉发得也格外得松软。

顾晏津也很捧场,吃了好几个,直到实在吃不下了才结束。

“你最近也瘦得太多了。”赵尔欣看他那个食量,感觉都没自己没怀孕的时候吃得多,“你中饭吃了吗?没吃我让阿姨热一热。”

“吃过了,就是天气热,没胃口。”顾晏津摇摇头,“没什么大事。”

赵尔欣摇摇头,“你啊……”

她看他那副不在意的样子,就知道自己说了也没用。她以前也和梁映分过一次,分完那两个月暴瘦十几斤,格外明白这份痛苦,更何况是这么多年的婚姻。

好在马上就回去开工了,有工作栓着,倒也不用特别担心。

不过她还是说:“在组里照顾好自己,有什么事打电话给梁映,凡事都有他照应呢,别自己闷在心里。”

顾晏津说了声好。

·

过了两天,终于到了再刺录制的时间,顾晏津总算从这种颓废的生活中挣脱出来。再回到横店现场,不知怎么的,他总有种恍如隔世、飘忽欲坠的不现实感。

上次录制到分组完毕后就结束了,统共录了四五个小时,顾晏津这一队报名的人数倒是没有当时想象得那么凄凉,一半一半。大部分都是看中他名导光环才报的名,毕竟同在一个组,如果表现优异说不定还能被顾晏津挑去做新电影的角色,邵庭阳不就是他一手发掘的么?

出于这个原因,也有几个实力很不错有自信的演员主动申请了他们组。剩余滑档的各自补完四支队伍,最后剩下几个替补的名额。

是走是留,就看这一期录制的结果了。

隔了小一周,顾晏津放假放得连自己队伍里有谁都快忘了,趁着彩排时大概翻了一下资料熟悉了自己的学员。

他队伍里的六名学员,陶文乐、广吉、潘向文,黄好、金安蓝和杭笑,男生三人女生三人,还算是比较平衡的。

录取结果是薄曼青和他共同商定的,薄曼青看着不是很起眼、也不太会说俏皮话,但性格很稳重,那天中场休息时她到处跑,给顾晏津拉了不少票。

薄曼青还跟他建议,希望他能够先尽可能地录合适的女学员,再进行填补。

她的理由是学员中男女生人数并不是完全平衡,本来就是男多女少,有些女学员还会更偏向于选择女导师,而且顾晏津太严厉了,这也是个劝退点,这样下来,他们这队能争取到的就更少了。

男生缺位可以从候补里面招龙套,再不济还可以女扮男,但反过来就难办了。

顾晏津想了想,最后采纳了她的提议。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剧情剪出来时间线还是连贯的,所以这次拍摄没再进行尴尬的打招呼互动环节。

熟悉完成员和流程后,摄影助理在镜头面前打板,就开始进行分组拍摄。

顾晏津让薄曼青把小队的人叫了过来,大家商量挑选演出时的剧本。

和其他同类型的综艺流程略有不同,《幕后大师》的导演和编剧并不打算一上来就给每支队伍固定的选题,本来演技类就避免不了要翻拍经典,如果框死了题目和类型,那样拍出来就跟八股文似的,太死板、不好看。

翻拍是躲不过的,但旧瓶也要装新酒,不能总给观众看剧本造就的产物,适时地让演员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反而能调动节目的看点。

因此,导演和编剧连熬了大半个月,整理出了上百道影视作为“题库”,并按照类型分类,比如古偶、武侠、现代情感、谍战等等。每个小队自主选择完一个大类后,再在其中抽选表演的片段。

整个过程充满随机性,每场比赛中每个大类里会放五部不同的电影电视,你不知道是会抽到经典佳作还是低分电影,也不知道选的题目会不会和别人撞上,总之全程充满意外和惊喜。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就更为重要。

几个学员齐聚在每个导师的会议室里,顾晏津坐在侧边看资料、没有开口,他们也不是很敢说话,你看我我看你的,最后还是薄曼青推动了流程。

“你们有什么想法吗?”她主动承担起助教的责任,询问,“我觉得可以趁这个机会,大家讨论一下各自擅长的风格和类型,然后再来确定,你们觉得呢?”

众人自然是没有异议,只是要当众讲出自己擅长的风格,就未免有些王婆卖瓜了,谁知道说出来会不会被顾晏津喷。

会议室沉默了半晌,最后其中一个叫潘向文的先开口:“那我先来吧,说的不对的大家可以帮我指正,我觉得不管是演技还是个人形象,我比较适合严肃正剧。”

顾晏津对这个潘向文有点印象,他记得也是科班出身的,外形算不上很帅,但人长得周正、沉稳,演技也不错,常年在各大年代剧和正剧里做三番四番配角,面试的时候顾晏津觉得他还有发展的潜力,就投了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