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汾南
刘知南的每个想法他都会支持并且满足。
“你真好~”刘知南笑的眯起眼睛,到时候他们两个人就能躺在摇椅上睡觉晒太阳。
陈正:“再种两棵木绣球回来,种在边上,好看。”
两个人慢慢的聊着天,锅里的水咕噜冒着水泡,陈正将包好的荠菜云吞下了锅。
澄黄的鸡蛋液包裹着蒲公英,被热油摊成一张鸡蛋饼,然后炒散,独特的野菜香发散了出来。
而洗好的野葱则是被切成了均匀的长短,旁边的陈正在切腊肉,今年新做的腊肉,半肥半瘦,被切成薄片后,肥肉部分晶莹剔透,这种用来炒野葱最香了。
腊肉被油炒的油汪汪的,肉的咸香飘进了刘知南的鼻子里,随后野葱下锅,是一种春天的香味。
今天吃的简单,一人一碗皮薄馅大的荠菜云吞,一盘蒲公英炒鸡蛋,一盘野葱炒腊肉。
却都是春天地里生长出来的美食,原滋原味,是蔬菜无法比拟的滋味。
刘知南一口一个荠菜云吞吃的格外香,野葱炒腊肉陈正只放了盐,却鲜香的让刘知南流连忘返,嘴唇都油汪汪的。
“吃的真舒坦啊。”刘知南打了个小小的饱嗝,惬意的靠在椅背上。
陈正在做扫尾工作,将剩下的饭菜都收进他的肚子,“山上的好东西都冒头了,这两天上山打野的人很多,特别是香椿,能卖到15块钱一把,空了我带你上山去找找。”
“还是春天好啊,我喜欢春天,陈正你呢?”刘知南看他。
陈正抬眸,用很平常的语气,说:“我喜欢你。”
爱意已融入到一日三餐,春夏秋冬。
第72章
隔日, 刘知南和陈正去了小院儿,院子的绿化打造已经竣工,从刘知南踏进去的那刻起, 春花烂漫,窗棂与花枝相衬。
“楚以牛逼。”刘知南竖起大拇指, 走到圆形拱门, 玉兰花盛开在白墙,伸出枝来,迎春花与山桃花遮阴着下方石桌。
陈正眼里也全是欣赏与惊艳,“他是有点东西, 现在我承认, 他配的上蒋开。”
两个人沿着院子石道, 将小院儿走了一遍,王老爷子的祖屋已经完美的融合进了现在的建筑里, 木粱, 雕花,石砖,黑瓦。
“我心目中理想的小院儿, 完美呈现了。”刘知南细细的摩挲过走廊,庭院的长桌, 石道边的荷花缸。
陈正静静的跟在他的身后, 不得不承认,这个小院儿, 审美绝佳。
两人一前一后从大门出来, 还没迈出大门的石槛,一望无际的荷塘从四米五的大门入了景。
有种出门见海的开阔感。
只是荷花还未到时节,湖面上依稀只有刚长出的荷叶, 湖景未到,但辛夷花的花枝从左上角伸进门框构成了花景。
“好期待下个月开业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人欣赏到它的美。”刘知南看着湖景喃喃道。
陈正在身后轻轻拉上大门,落了铜锁,“没有人会拒绝的了这个地方。”
他与胃的牌匾挂在大门上,蒙着红布,只等着开业那天刘知南亲手掀下。
楚以对小院儿用了心血,陈正和刘知南打算去特地感谢一下。
杨黎今天休息在家,在门口晒青豆的时候遇上了陈正刘知南两人,热情的招呼他们来帮忙干活。
杨妈在院子里种菜,瞧见了叫他们两个,“听杨黎说下个月小院儿开业,到时候婶给你们弄些五谷杂粮,糖果这些去扔扔,图个喜庆。”
刘知南笑着说:“婶儿别破费了,这没必要吧。”
杨妈嗐了一声,“有些传统还是得守一守的,天地神仙还是要敬香拜一拜,听婶儿的。”
“行,劳烦婶儿了。”
家里有个长辈给张罗操心着,是一件暖心又省心的事儿。
帮着杨黎干完活,三个人出门去蒋开家。
蒋开躺在院子的躺椅上看书晒太阳,楚以在给院子的花草浇水。
之前蒋开的院子只有一块儿小菜园,自从楚以来后,时不时添些花草,如今也成了斑斓花园。
蔷薇爬上藤架,做成了花墙,中华木绣球,百子莲、大丽花、百合、鸢尾,大花飞燕草、毛地黄、细叶美女樱.........
刘知南认真逛了一圈儿,“你这院子快比我家的还好看了。“
楚以熟稔的除草,施肥,去叶,“蒋神爱窝在家里,老是看书对眼睛不好,有空让他坐院子里看看花心情放松放松。”
陈正拉过院子的椅子坐下说道:“小院儿的园艺做的特别好,我们来谢谢你。”
楚以拿着小铲刀,挑眉:“我收了钱的。”
刘知南嗅了嗅墙上的蔷薇,“给你一百块,给我做出了一万块的效果,心里都清楚,费心了。”
楚以挑唇笑了笑:“哥哥们客气。”
杨黎好奇的逛了一遍楚以的花园,羡慕道:“我什么时候能有个这种院子啊。”
刘知南提议:“你要不要后面考虑买个院子?”
杨黎点头:“我一直有这个打算,虽说我家就在青桐湾,但后面还是想自己买个离我家近一点的小院儿,以后成了家也方便,我一直都有存钱呢,差不多就能买上了。”
陈正知道他向来是有规划的,“你的事自己一直都很有打算,到时候我们给你做院子。”
刘知南:“花材石料我们出。”
楚以举手:“我给出设计?”
蒋开翻了一页书,淡声道:“我给你开菜园。”
杨黎抱拳,“谢谢哥哥们咧。”
陈正:“去茶园摘回来的茶已经炒好了,今天特地提过来给你们喝,晚上我做饭?”
楚以去洗了手回来,“我还打算拉着蒋神去小溪里钓点小鱼回来晚上炸着吃,我路过那儿看见小鱼一群群的。”
陈正看了眼手腕上的表,“时间还早,不如一起去玩玩?”
“行啊,我小时候没事儿就去捉小鱼,回家我妈给炸面鱼儿吃。”杨黎点头。
几个人便提上桶,拿上了钓竿,趁着春风出门去了。
青桐湾山多,山涧里都是从山上流下的泉水,在平坦的地带形成浅摊河流,里面搁浅着大大小小的石头,光脚踩进去,水只能到小腿处,就能用筲箕或是渔网去漏河里的小鱼儿。
这是孩子喜欢玩的事,只是这些年青桐湾的孩子差不多都送去城里念书了,乡间田野少了许多孩童的身影。
今儿他们几个倒是有功夫来漏小鱼儿回去,陈正提着桶手里拿着鱼网下车,刘知南正要从副驾驶上跳下来,就被陈正一把给拦回座位上去了。
“穿上鞋。”
刘知南:“我这不穿着拖鞋的嘛。”
陈正:“石头多,你要是下水就得穿雨靴。”他知道刘知南是忍不住一定会下河的。
刘知南想起了那会儿他们去小树林露营翻螃蟹的那次他也是这么叫自己穿上鞋。
“行行行,我穿。”
等刘知南穿好雨靴跳下车后,就看到楚以拿着防晒霜跟在蒋开后面。
“祖宗,宝贝儿,咱涂点防晒吧,虽说春天的太阳没那么晒,但你那皮肤敏感经不住晒!”
刘知南看的乐,对陈正道:“楚以比蒋开年纪小,但爹味儿比你都还重。”
陈正看他:“爹味儿?”
刘知南笑道:“那会儿我真觉得你像我小爹,整天不是让我三餐规律,别喝冰的别吃辣的,连我穿不穿拖鞋你都要管。”
陈正斜了他一眼,“我要是不喜欢你,你就看我管不管你吧。”光条子在青桐湾跑上几圈,他都不带说一句的。
春天虽然水暖了些,但赤脚下去还是有些冰脚底板,杨黎刚踩进水里,就立马跳上来穿雨靴,刘知南庆幸自己听了陈正的话。
楚以和陈正在树荫下架了鱼竿,河里小鱼儿多,抛下鱼钩就一条一条的上钩。
蒋开在旁边不动声色的支了张桌子,手里一把泛着冷光的柳叶刀,熟稔麻利的将他们钓起来的小鱼开膛破肚,扯出内脏。
手法比一个在大润发杀了八年鱼的人还要利落。
其他四个人停下来都望着他。
杨黎脖颈后起了冷意,“不是,蒋神这手法加上他那面无表情的脸,我感觉电视剧里连环杀人狂都没怎么冷血啊。”
刘知南:“我猜楚以这辈子都不敢出轨。”
陈正看向身旁的楚以:“你敢吗?”
楚以星星眼看着蒋开:“我当然不会!我的身我的心只属于蒋神一个人!忠贞!”
然后就又忍不住凑过去把人抱住,“你真的好可爱~”
其他四个:“.........”
他妈的,对着满手是血的蒋开说可爱?
蒋开淡声道:“我学过一段时间的解剖,太久没动过,有些生疏了,但我可以肯定的是,鱼我还是能处理的很干净。”
我们根本不敢置疑好吗!
楚以和陈正钓了一个来小时,就钓了小半桶,河里的刘知南和杨黎两个,捞了半天,就捞了十来条,靠他们两个,都去喝西北风吧,索性留他们两个在河里玩。
陈正和楚以直接在河边架了锅,蒋开处理好的鱼被丢进桶里清洗干净后,楚以给鱼裹上面粉,蛋液,胡椒粉,腌制好后交由陈正,下锅油炸,来回翻面,鱼被炸的金黄酥脆,香味飘在岸边。
“带辣椒面儿没有?”楚以问。
陈正抬了抬下巴,“后备箱里的储物箱里有一整袋六婆。”
“六婆?”楚以问。
陈正:“这辣椒面还不错,你要是需要,我家里还有几袋翠宏,尼罗非,单山的,都给你试试。”
楚以现在是个实打实的家庭煮夫,感谢道:“行,我空了去拿,天气热了,蒋神爱吃蘸黄瓜,我还挺费辣椒面儿来调蘸水的。”
陈正轻笑了笑,他们两个真是围着男朋友和锅灶转。
炸好了鱼,叫刘知南杨黎他们来吃了。
五个人就这么围着一个锅,用牙签插着鱼吃。
火候刚好,鱼炸的酥脆,连鱼刺都能直接嚼烂,撒上了辣椒面,又香又辣。
就这么站在河边的树荫下就将半桶小鱼儿吃了个干净,怎么说呢,觉得真好吃,比山珍海味都有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