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凡尘 第544章

作者:一叶苇 标签: 强强 近代现代

  “我等着你继续说呢,咱不能就那几件事吧,我还想跟你一起周游世界呢。”柳岸脸上恢复了温暖的笑容,眯着眼看手边的那副《柳侠》。

  “孙悟空能变出无数个分身,咱要是学会分身术,不说多,分十个八个总不成问题吧?到时候咱分出三个专门去旅游,哎,五哥?”

  柳凌站在窗外,身上还系着围裙:“饭快凉了孩儿。”

  他挺不愿意来催柳侠的,可是,饭已经放快俩钟头了,再不吃真就凉透了。

  “马上完马上完。”柳侠笑嘻嘻地说,却坐着一动不动。

  柳凌笑着大声说:“猫儿,以后少带点相片,您小叔现在比大熊猫眼圈还重。”

  柳侠叫起来:“哪有?我这么精神抖擞,哪有黑眼圈?”

  “没黑眼圈也不能整晚上不睡。”柳凌笑着转身走了,他和柳葳现在跟柳岸通电话的次数不比柳侠少,所以柳侠和柳岸通话时,他和柳葳基本不去凑热闹。

  “小叔,你夜儿黑没睡?”

  “别听您五叔瞎说,我就是跟毛建勇他俩吃饭时间长了点,半夜才回来,回来后看了一会儿相片就睡了。”

  “相片又不会跑,你啥时候都能看,以后不敢再熬夜了哦。”

  “没熬,就看了一会儿。”

  “好好,就看了一会儿,不过以后,别再半夜看了。现在你去吃饭吧,我也该看书复习了。”

  “中,那孩儿,再见。”

  “再见,记得去唱歌时候别要太靠里头的房间,尽量靠大门口和安全通道,还有,最好别要饮料,要白开水或比较淡的茶都可以。”上次和柳葳通电话,柳葳说国内有些娱乐消费场所往饮料里加料,引诱人吸毒。

  “嗯,知了,小叔又不是三岁小孩儿,不会轻易上当。”

  “那就好,那,生日快乐小叔,再见。”

  收起电话,柳侠楞了几秒钟,然后拿起相册,看着站在雪地里微笑着注视他的青年说:“三十了,老了,你还没搁家,一点不快乐。”

  家里暖气很足,房间的温度一直保持在二十三度,柳凌只把稀饭热了一下,菜和馍不带汤,感觉上不凉,柳侠直接就吃了。

  他七点半开始跟柳岸通电话,说了两个小时零五分钟,早饭吃完,已经十点了。

  柳凌收拾着碗筷说:“去补会儿觉吧,曾大伯他们一会儿就该过来了,到时候你要是呵欠连天,看着老没礼貌。”

  柳侠今天的安排是:中午在家吃捞面条,这是荣泽一带的规矩,生日的中午都要吃面条,就曾广同和柳凌他们几个;晚上和朋友们去饭店,吃饭之后去唱歌。

  柳凌前一段一边跟着王正维办理案子,一边准备一篇重要论文,忙得晨昏颠倒,前天论文经王正维检查后已经寄出,这两天轻松了许多,今天他哪里都不去,就在家给柳侠过生日。

  柳侠正在打呵欠,闻言一下子捂住了嘴:“呃€€€€,那,曾大伯来了你喊我。”

  柳凌把碗放进水池里:“知了,快去吧。”

  柳侠打着呵欠往外走,走到门口忽然转过身:“哎,我记得清早小葳吆喝,说你煮鸡蛋太多,这不是没多少吗?”

  餐桌中央的馍筐里,放着二十来个煮好的鸡蛋,柳侠这几年的生日,都是煮几十个鸡蛋,今年看着还少一些呢。

  柳凌冲着盘子说:“是没多少,小葳大惊小怪。”

  “哦。”柳侠拍着嘴转身走了。

  他不知道,今天早上,千秋实业集团的高层会议,高管们一进会议室,先一人领到一个白煮蛋。

  面面相觑之后,年正涛问发鸡蛋的女孩子:“不吃成吗?我吃过早饭了,而且我也不爱吃鸡蛋。”

  助理小姑娘说:“我不知道,老板早上亲自拿来的,他说的是一人一个,我们也都有。”

  陆光明问:“你们?都指谁?”

  助理说:“这层楼所有人。”

  有人问:“老板说为什么要吃鸡蛋了吗?”

  助理说:“老板家的谁过生日,老板说他们老家的风俗,过生日那天,要吃白煮蛋,叫咬灾,吃掉的鸡蛋越多,过生日的人未来这一年就越平安吉祥。”

  陆光明拿着自己那个就在桌子上磕了一圈,对年正涛说:“吃吧,一个鸡蛋,撑不着你。”

  陈震北最后进来的时候,放鸡蛋的盘子里已经干干净净了,他笑着感谢大家,说以后年年都会请大家吃几次鸡蛋。

  这一年多,他和柳凌还是极少联系,可三天前的深夜,他接到了柳凌的电话。

  柳凌说,他做了个噩梦,梦里,他一直听到柳侠在喊救命,可他周围一片漆黑,怎么都找不到柳侠。

  柳凌说,他做过很多次噩梦,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醒来后还记得那么清楚,并且难受得好像还在经历梦中的情形。

  对这种玄妙的事,陈震北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只能说,幺儿那么好的孩子,老天不会真让他出什么事的。

  昨天晚上,柳凌又给他打了一次电话,说明天是柳侠的生日,想给他那边送几个鸡蛋,帮柳侠咬咬灾,他们这边现在人太少了。

  陈震北知道柳凌还在为那个梦不安,就让他多煮点,他公司人多,他把鸡蛋带到公司去,让大家帮柳侠咬灾。

  柳凌答应了,今天起大早煮了一百个鸡蛋,数出七十个,天还没亮就从后院隔墙递给了陈震北。

  他一直是个公私分明的人,尤其是目前他和陈震北的关系,按他的性格肯定要极力避嫌,可这次,他只想着能帮柳侠化解掉灾厄,其他的他根本无暇去想。

  他也知道,因为一个梦就疑神疑鬼很荒唐,更知道假如柳侠真的有什么灾难,把希望寄托在这种玩笑似的风俗上非常可笑,可他目前能做的也只有这些。

  在遥远的另一个半球,柳岸放下电话,发了会儿呆,也起身洗了一小筐鸡蛋。

  他明天下午去学校考试,早上他要先去公司。

  让那些对中国的风土人情一无所知的同学帮忙咬灾肯定不合适,但公司里的人没有问题,讨好上司这种事,在全世界的职场都一样,何况他的要求很容易做到。

  只是,他的下属只有十个人,不过,反过来想,总比他一个好太多。

  柳侠是被炸酱面的味道呛醒的。

  他睁开眼,入眼就是一个散发着香味的大碗。

  曾广同大笑着说:“你再睡,大伯就吃饱走了哦。”

  柳侠大叫一声坐起来:“说好了你一来俺五哥就喊我,他咋不吭声呢。”

  曾广同笑着说:“是我不叫他喊,咱自己家里人,哪儿恁多讲究,你不起来大伯不还是一样吃饭?”

  柳侠快速穿好了衣服,跟着曾广同往外走。

  老爷子现在是神仙日子,学校几乎不去了,作画也随心所欲,高兴起来一天一副,不高兴几个月不动笔,每次他动笔画,许应山都高兴得跟中了彩票似的。

  去年小蕤结婚前他去了柳家岭,一直到今年“五一”才回来,还是被许应山硬给拖回来的,回来之后就长住老杨树胡同了,小柳巷那边,只有在城里应酬时,偶尔会在那里睡个午觉,平时根本不回去。

  柳侠以为中午就是炸酱面,一进厨房,被吓了一跳,餐桌上已经摆了七八个盘子,柳凌和程新庭还在灶上忙活,思危带着个兜兜,抱着柳凌的腿急得哇哇叫,柳凌一边翻着锅里的菜一边哄他:“马上好,好了爸爸给你吹着吃”。

  江帆坐在餐桌边拆螃蟹上的麻绳,简姐在摆一个果盘,那果盘特别大,至少放了七八种水果,其中几个蒜朵似的果子柳侠不认识。

  柳侠跟简姐、江帆打着招呼,过去把思危抱了起来:“爸爸忙,叔叔抱。”

  今年国庆假期的一天,王德邻比较清闲,就带了思危、小萱和王海宁一起出去玩,晚上回来,王德邻说他朋友请到一个特别有名气的大师,他心血来潮,就跑过去请大师给三个孩子都算了一卦。

  大师说思危五行缺木,矫治的方法非常简单,认个命里“木”行特别强的人做干爸干妈就成了,王德邻一下就想到了柳凌,因为“柳”是生命力最强的木,没听过“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么,随便弄根树枝插地上,甚至不用管反正,随随便便就能成活。

  柳凌姓柳,而姓是世世代代都不变的,所以思危认姓柳的人当干爹干妈最好,王德邻当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大师,大师说他的想法甚好。

  而且,大师给小萱算的时候,说他和思危的八字有兄弟之相,如果两个人能成为兄弟,对两个人的命运都有加成作用。

  因此,王德邻一定要把思危认在柳凌身上,他怕柳凌不同意,还直接拉了曾广同来当说客。

  其实不用曾广同游说,就小萱抱着思危不放的劲头,柳凌就不能不同意。

  从那以后,思危就成了柳家的半个成员,小萱在京都期间,思危晚上也不回自己家去,小萱走的时候惦记着想把思危也带走,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看自己的新弟弟,不过大家担心思危太小,怕他水土不服,就没让他去。

  思危和柳凌也没有举行认亲仪式,王德邻说,认干亲是大事,不能草率,要让大师看个黄道吉日才行。

  柳侠和柳葳对这件事喜闻乐见,反正平时思危就很黏柳凌,对着柳凌一直都是“爸爸爸爸”的叫,认不认的也没多大差别。

  其实,两个人还有一点点私心,就是大师说的和思危成为兄弟,对小萱的命运也有加成,他们做小叔做大哥的,当然希望全家的宝贝小萱拥有最好的命运啊。

  思危看着特聪明机灵,嘴巴却跟小萱一样笨,快三岁了,除了“爸爸”一喊一大串,其他都是一个字两个字地蹦。

  柳侠抱着他坐在餐桌边,指着一桌子的美食让他说自己想吃哪个,准备先喂他吃点。

  小家伙指着皮皮虾说:“虾,吃。”

  一股热流顺着柳侠的脊梁骨蹿向四肢百骸,柳侠伸出的手都有点发软。

  在柳家岭的窑洞里,小小的猫儿如果有了点好吃的,总是先喂他,一边喂还一边说:“侠,七。”

第483章 三十了(二)

  因为安排的还有K歌项目,晚饭就要稍早一些。

  柳侠吃完午饭又去接着睡,三点多起来,简单洗漱€€饬了一下就出发了,柳凌开车。

  今天的活动全部是毛建勇买单,不过因为他昨天才回来,饭店和卡拉OK厅都是€€德清提前帮他订的,在京大附近,离海子不远,柳侠和柳凌要先到海子的那个院子看看。

  凤河前几天打电话说,他们西边的两家邻居一起找到柳家(何家),想和他们商量几家一起装个大锅炉供暖,当时柳凌和柳侠都忙得脱不开身,就让凤河帮忙带个信,让那几家造个预算,价格合理他就对钱。

  好几天了凤河没给回信,柳侠有点着急,几家对钱装暖气是互利共赢,比单独一家能省很多钱,还方便管理,他怕这事黄了,今天过来看能不能找到人,把这事促成。

  海子这一片的民居比较乱,不像老杨树那边,那三条胡同虽然不是笔直,却是明白无误的东西走向,一条胡同贯穿东西;海子这里却是蜘蛛网一般,柳侠都不知道自己家的榆钱巷27号是怎么来的,且不说这一片一棵榆树都没有哪来的榆钱,就他家所在的这个小巷子,一眼望出去,怎么也没有27户人家啊,往东到第五家就拐弯了,往西三家看着就成了死路了,当然,其实到跟前是有路的,只是有比较窄,险险能通过一辆小轿车而已。

  这样的地方,柳侠估计十年八年内都不可能市政供暖,所以联合邻居装锅炉供暖是最合适的。

  两个人到了地方,首先看到的是和保姆一起坐在大门外晒夕阳的何家老头儿。

  老爷子也看见了他们,马上脸上带笑,指指大门:“你们妹妹在家呢,小楚也刚进去。”

  柳侠问:“那大爷,您能帮我叫一下他们两家吗?”他指了指西边那两家邻居,“我想跟他们商量一下装暖气的事。”

  老爷子一摆手:“不用找了,这事儿不成了,居委会这几天正宣传呢,说烧煤球和炭污染环境,咱这块可是京都的心脏,不能弄得乌烟瘴气的,政府让咱们合计一下改用电暖气。”

  “我操,”柳侠脱口叫了出来,“这么多房子,用电取暖一天一百块都不一定能把房子烧热乎吧?”

  “可不就这么说嘛,”何老爷子十分淡定,看来他知道这事没戏,“所以咱今年还得烧蜂窝煤,明年,明年我就不知道了,明年指不定有我没我呢。”

  柳侠心里虽然不喜欢何老头儿,却也听不得老人家说这种悲凉的话,就随口安慰他:“您老一看就是长寿又有福气的人,我还指着以后您继续帮我们买蜂窝煤呢。”

  何老爷子天生一张讨嫌脸,却也有一份热心肠,不过也许他的热心肠只针对柳侠。

  十月份何宝林他爹来给他买过冬的蜂窝煤时,他特地给柳侠打了个电话,问要不要一起买,他有认识的老熟人,送的蜂窝煤耐烧还没有煤烟味。

  柳侠怕佩环和楚凤河住这里太冷,就让他帮忙买了两千块。

  何老爷子呵呵地笑:“借你吉言吧,虽然知道自个儿没人待见,可还是想多活两年。”

  柳侠和柳凌还有事,不能一直陪老头儿感怀人生,打着哈哈进了院子。

  楚凤河正好擦着头发从卫生间出来,看见他们,笑着打招呼:“咋这么早就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