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呀 第122章

作者:句二 标签: 天作之和 因缘邂逅 情有独钟 近代现代

  陈安心不甘心道:“那她也不能连一句挽留都没有吧?何况我就是试探,我就想试试——”

  闻骁说:“分手还能随便用来试探?”

  “你真的是来安慰我的?”陈安心瞪红了眼睛,“能不能听我把话说完?”

  闻骁无奈道:“好,你继续。”

  “反正我就是想试试她的心思,”陈安心开了瓶新的,喝了一大口,说道,“你们根本不知道,她这人有多厉害。只要她不说,我一辈子也猜不透她的想法,我至今都没弄明白她当初到底看上我什么了。”

  闻骁听他说完,看他埋头猛灌的样子,心想:我也不明白,你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你再和我说说,之前她都对你告诉过你哪些话。”陈安心又道。

  他指的是去年年底,闻如是胃出血住院,闻骁在医院偶遇林婧妍的事。大概如果没有这一出,他也不会选择找闻骁作为倾诉对象。

  而闻骁其实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架不住陈安心的期盼,仔细回想,勉强说了个大概。

  这些事夏珏是第一次听说,眼神若有所思。陈安心越听越丧气,趴在桌上喃喃道:“她果然看不上我。”

  具体也不清楚他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闻骁不置可否,夏珏则像是安慰、又像是陈述地说道:“她应该不是这个意思。”

  陈安心好像看到了一丝希望,抬起头。

  夏珏说:“她当然是喜欢你的。你能代表地方去上海参加比赛,哪怕是替补,游泳成绩应该也很不错吧。”

  说着他与闻骁对视了一眼。闻骁稍怔一下,很快意识到,夏珏想说的是,林婧妍当初一定喜欢上了那个热爱游泳的陈安心,只是后来又亲自否定了陈安心与游泳的关系。

  当一个人被剥离自己热爱的事物,这个人注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陈安心妥协了,放弃了游泳,其实也放弃了他在林婧妍眼中的闪光;林婧妍以为陈安心离开游泳会在“正途”上走得更好,却发现从此以后,就很难再找到对方最初带给自己的动心感觉了,所以愈发苛求。

  很难说这场恋情的终结究竟过错在哪一方,但总归不是出自所谓“谁看不上谁”的问题。

  “你现在有没有什么想做的事?”闻骁问。

  陈安心茫然地看着酒瓶,说:“你的意思是让我转移注意力?她先前让我考研……考研算吗?”

  夏珏提醒道:“除了她让你做的。”

  “那没了,”陈安心道,“我这个人天生没别的爱好,做的最久的一件事就是游泳,后来不游了,没想过还能做什么,都是婧妍在帮我规划安排。”

  “那你还能回去游泳吗?”夏珏问他。

  陈安心露出一个苦笑:“怎么可能。”

  闻骁沉默了一会儿,说:“不一定要专业入队。你当是运动也好,消遣也好,平时多去去游泳馆,说不定会有契机。”

  “游泳馆能有什么契机,”陈安心郁闷道,“事先声明,我没兴趣找别人。”

  闻骁道:“谁让你找别人了?只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当作放松而已。”

  陈安心摆摆手,不知有没有听进去。

  之后三人一起吃了顿烧烤。闻骁没怎么碰,夏珏本来是爱吃这些的,然而和他过得太久,也养成了淡口。他们在与陈安心告别以后,又另外去县城里吃了晚餐,顺便办住宿。

  走进房间,闻骁合上门,心底有些涌现出的话想对夏珏说。

  “我终于想起来了,”夏珏却坐在床上先开口道,“和黄星泽一起的那个人太面熟了,好像就是一口气和我签了五年合同的租客。”

  闻骁不由地皱了皱眉:“你还在想他?”

  夏珏噎住。

  闻骁走到他跟前,居高临下地蹙眉俯视他。

  夏珏咽了口唾沫,说:“真的没有,我就是看那人实在很眼熟……”

  话说到一半,后面的部分遭遇堵截,完全淹没在闻骁的气息里。他从善如流地搂住闻骁的脖子,费力地抬头去迎合。

  那种力度仿佛故意惩罚、捉弄人似的,有轻有重,偶尔是开玩笑,偶尔会有真正的痛感。夏珏时而清醒时而混沌,被逗弄得委屈又甜蜜。

  “……好了,”许久,两人稍稍分开,夏珏微喘着气嘟囔,“现在脑子里全部全部,都只有在想你了。”

  闻骁咬他的耳朵:“否则你还要想谁?”

  夏珏颤了颤,不敢动,被治得服服帖帖。

  闻骁这才松手,直起身。只是这时候,他已经不那么想把先前预备说的话直接说出口了。

  “你第一次见到我的时候,在想什么?”闻骁问。

  夏珏有点奇怪他会突然问起这个,但还是乖乖回答道:“觉得你很帅。”

  闻骁又问:“现在呢?”

  夏珏笑道:“当然还是帅,而且更帅了。”

  闻骁不再问了,低着头,貌似漫不经心地用拇指轻轻摩挲他的下巴。

  私密、二人独处的空间里,一个最简单、最平常的动作,也往往会使人感受到一些说不出的意味。隔着一层上衣,夏珏情不自禁地慢慢靠近,把侧脸贴在闻骁的小腹上。

  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用一种很干净的眼神注视闻骁的脸。

  闻骁不动声色地拨弄他的嘴唇:“明天要早起。”

  夏珏歪了一下头,说:“我知道呀。”

  随后两人都没有再出声,某种暗涌的气氛呼之欲出。偏偏闻骁在此刻毫无预兆地放下手,夏珏眼中登时流露出失望之色。

  “扫兴了?觉得没意思?”闻骁退开几步,靠住身后的桌沿。

  夏珏只当自己又被耍了,轻哼一声,后仰瘫倒在床上,翻身趴着,把屁股冲着闻骁,以此表达气愤。

  闻骁却反常地许久没有动作,半晌才过去轻拍他一记,说:“去洗澡,睡觉。”

第114章 化蝶17

  常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失衡,南部有一片现代化城区,越往北,建筑越是破落,但同时自然环境也保存得越完整。翌日,闻骁和夏珏专门起早,就是为了去爬最北边的一座山。

  这座山不高,也没什么名气,本地人一般喊它“北茶山”,因为山脚下的曹家村家家户户都卖一种山上的野茶,茶的名字叫“北茶”。

  相比其他野山,北茶山至少经过了一定的人为开发,有上山道、茶园和农家乐,据说很早起就成了常县中小学的春秋游首选。故而闻骁问夏珏,除了家以外对哪里印象最深时,夏珏立刻想到了它。

  按照计划,他们早上七点半就出门。夏珏昨晚一直闹闻骁,自作孽没睡醒,在车上直打哈欠,连电话响了都没感觉,或者说是懒得动。

  闻骁把手伸进他外套口袋里,帮他抽出手机看了看来电显示,说:“是徐成凯。”

  夏珏揉了揉眼睛,慢吞吞地摁下接通键。

  闻骁只听他一直迷迷糊糊地“嗯”、“噢”答应着,最后“啊?”一声,蓦地坐直了,貌似终于清醒了些。

  “怎么了?”闻骁问。

  夏珏挂断电话,呆坐片刻,说:“原来凯哥在家,那我们昨天晚上还住宾馆干什么。”

  闻骁意外道:“他不是在外地跑生意?”

  “好像是和李锐一起回来的,”夏珏说道,“其实他们一直不顺利,我猜可能没做成——对了,他看见我朋友圈,知道我们要去北茶山了,一会儿也过来,行吗?”

  闻骁道:“随便。”

  夏珏打量他的神色,悄悄伸手去挠他手心。闻骁灵敏地捉住,揉捏夏珏柔软的指腹。

  等到山脚下,两人没等多久,徐成凯就和李锐一起来了。李锐开了家里的车,倒是解决了他们回去时难叫车的问题。

  双方互相打了声招呼,各自背着一些干粮和水,朝山上走去。

  山路很粗糙,基本是靠村民长久踩出来的,没有铺石板,好在本身起伏也不大。闻骁和夏珏走在前面,空气清爽,沿途除了茶园,还能看见几棵野生的果树,比如樱桃和无花果,正好在成熟期,只是因为没有经过人工培育,卖相和滋味都有限。

  夏珏吃到一颗特别酸的,皱着脸停下来喝水。闻骁从旁边顺手摘了朵芙蓉花,插在他头发上。

  “别啊,”夏珏连忙道,“这样招蜜蜂。这山里的蜜蜂特别凶,我可不敢惹。”

  闻骁于是又帮他取下来,说:“你怎么知道凶,被叮过?”

  夏珏点点头。

  “皮的你,”闻骁笑了一下,“小时候捅过蜂窝?”

  夏珏嘟囔:“才没有,不是你想的那样。”

  徐成凯和李锐赶上来,看见他们之间那种毫无遮拦的亲密举止,有点尴尬,但没说什么。

  一行人继续前行,到了山腰处的一大片平地,李锐和徐成凯都停了下来,一副已经抵达终点的样子。闻骁有点奇怪地看了看他们,望向夏珏。

  夏珏解释道:“一般都是到此为止,再往上差不多没路了。”

  可这时才不到上午十点,闻骁基本没有消耗感,只出了层薄汗,体力还十分充沛。

  “或者不过瘾,我再带你走走?”夏珏说,“我知道一个办法,可以再往上一些。”

  徐成凯插了一句:“什么办法?”

  夏珏指着不远处说:“那面坡可以徒手过去。”

  其余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看,发现是面土坡,植被稀疏,裸露出凹凸不平的泥石地表。

  “算了吧,那不安全。”徐成凯不赞同道。

  闻骁注意到的却是另一点,皱眉问夏珏:“你以前爬过?”

  夏珏本来想说“是”,可发现闻骁眼神不对劲,就掩饰性地“唔”了一声。

  然而闻骁盯着他,显然不会让他蒙混过关。

  “……对,”夏珏只好承认了,“应该是初一或者初二吧,班里组织春游,我还看了日出呢。”

  徐成凯看不惯闻骁对待夏珏的压制态度,不由自主地帮腔道:“小孩子嘛,爱玩,也正常。”

  闻骁却不知又想到了什么,眉头皱得更紧了。

  “其实到这儿下山也正好,能准时吃午饭,”李锐看看他们三个,在中间打了个圆场,转移话题,“我联系过了,等会儿去村里吃土鸡煲,估计现在都已经上锅了。”

  徐成凯来了兴趣:“是不是老桂家的?那行,赶紧走吧。”

  闻骁这才知道,原来他们两个在江西做茶叶生意,卖的就是“北茶”,专门从曹家村几个老农民手里批量收货,再包装到外地出售。这个“老桂”是他们的供货人之一,家里除了卖茶以外,也开农家乐。

  而徐成凯和李锐之所以要把北茶带到外省销售,主要是因为在常县本地,北茶作为土茶叶,价格太低了。曹家村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没给经销商留下多少插手余地。

  接近十二点,他们在“老桂头农家园”吃上了中饭。

  都是农家菜,味道确实很好,难怪徐成凯听见时那么兴奋。饭桌上闻骁听他一直在和李锐聊天,话比之前多了一倍。

  渐渐地,闻骁产生了一种微妙的想法,感觉他们两个聊的话,有些是特意说给他听的。比如李锐表示茶叶生意太难做,准备放弃,考虑投资别的产业。

  “我也说过嘛,这茶外面人喝不惯的,”老桂上菜时插了句话,“结果你们两个小年轻谁也不听,非说出去做能做出花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