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第363章

作者:羽春 标签: 古代架空

放任不管,他心里又很不是滋味。

江致微喊他:“大伯,三婶那边你不用操心。你不欠他们什么。三婶对我挺好的,我与她投缘,这些年相处下来,我把她当亲人看待。

“以前三叔在,家里弟妹我不好管教,三叔没了,我虽是堂亲,有三婶支持,说一句长兄如父不为过。那两个败家子我会管着,他俩收敛了,三房的日子能过下去。”

夏元仪是有本事的人,若非儿子拖累,在南地,她的天空高远得很。

往后三房有他撑腰,弟弟妹妹们的亲事也会顺一些。姻亲结下,日子就有盼头了。

江承海点点头,眼神满是欣慰。

他看看江致微,又看看江知与,这一对兄弟都长大成人,能撑起门户了。

他也老啦。

江知与起身,走到江承海身后,给他捏肩膀捶背。

“爹,我这回离京,把岚哥儿带上了,他在丰州县陪着爹爹,没见着你,他好失望。”

江承海振奋精神。

他还年轻,要看着下一代的孩子们长大成人。

第164章 好友重逢

江知与带来了夏老爷的信件, 要转交给夏元仪。

大房三房不和,断亲时又闹得难看, 江知与过去送信不合适,就交给堂哥代为转交。

他在堂哥家歇息两天,就去林府拜访,见见徐诚。

徐诚家的孩子也三岁了,大名叫林约。

取自“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原想叫林博约,因皇家子弟都有辈字, 中间那个字就省了。

徐诚待江知与一如往常, 早知道他要来,差不多到时辰还来门口接他。

林府年年修葺,主要是防地洞,也需要破坏一些他们平时难以察觉的细小布置。

里面宽阔简单,装饰极少,走在路上,说话大声点都有回音。

徐诚叫人做了好菜,都是江知与喜欢吃的。各种口味的小排骨, 又有两大盘卤味。全是需要在骨头上剔肉吃的食物。

“你在京城肯定少吃, 爱面子,要端着。”徐诚说。

江知与笑道:“还好,小谢记得我爱吃什么,隔三差五的桌上总有两盘排骨。”

他现在很会吃了, 不会全无仪态的啃。

此行来得匆忙, 给堂哥和徐诚的孩子带的礼物都是外头买的长命锁。百搭无害, 送给小孩最合适。

徐诚叫孩子过来认人。

江知与不敢做孩子的干爹,小林约叫他阿知叔就行。

这孩子调养了两年多, 身子骨还弱着,看着小豆丁一样,模样却极好,眼睛黑亮有神,虽气弱话少,但怎么看都是个聪明孩子。

徐诚跟他说:“还是认了座山当干爹,我们怕招惹是非,对外说认了棵树做干爹。”

山脉有龙脉的意思。徐诚跟林庚的处境尴尬又敏感,这事没定下前,跟江知与吐槽两句宣泄郁闷就好,定下了,再跟他说,就很有赌的成分。

万一江知与哪天说了出去,又会给孩子招来杀身之祸。

江知与心里感动之余,又替他捏把汗:“这哪能随便说?”

徐诚只是笑:“跟你说又没关系。你不知道,我在这里好寂寞,虽然也认识了些别的朋友,但真心话难得讲两句,有关孩子的事,我更是只能和林庚聊一聊。人都要憋坏了。”

因这孩子的身子骨给毒坏了,林庚跟皇帝无法和解,也切实动怒了,这几年京城来圣旨,任命又任免,甚至今年还打起感情牌,要他们带孩子回京城,林庚都没接。

皇帝坐拥江山,但没有足够的军费来打仗,这件事没有对外宣扬。

事情到了这一步,肯定有一场硬仗要打。

徐诚跟江知与把话说穿,也是让江知与为自家安危着想。

“我们离得远,你们在京城,就不要想着什么旧情旧友,先保全自己吧。”

谢星珩曾跟林庚有往来,又都是孟培德的学生,算师兄弟。

江知与和徐诚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交情。江家的根基在丰州县,是王爷的封地境内。

这几年皇帝和林庚的关系越来越紧绷,江知与这时为奔丧来津口县,情理上说得过去,但皇帝难免多疑。

一个断了亲的三叔,一个有旧仇的二婶,奔哪门子的丧?

皇家又不讲兄弟情义,哪能理解江知与是来看堂哥的?

“圣心难测啊。”

徐诚语气微嘲,听得出来他对皇帝很不满意。

江知与看看乖乖坐旁边玩字卡游戏的小林约,理解徐诚的心情。

他都不敢想,若是他的孩子,在吃奶的月龄就被人投毒,他会恨成什么样。

江知与这回过来,还带了谢星珩编写的字典底稿,他把东西给徐诚,让他转交给林庚。

此行跟他一起过来的两个护卫都学过拼音,能教人。看看这东西适不适合做扫盲教材。

江知与给徐诚演示了一番,徐诚感觉神奇,小林约也有兴趣。

这个字典对识字的人来说,很简单。可以根据字音来倒推拼音的读法。

徐诚识得字,看了以后惊讶连连。

“你夫君的脑袋确实好用,这都想得出来。”

谢星珩说这是拾人牙慧,江知与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拾来的。跟徐诚搭着讲了一句,才道:“因着这字典,皇上把他调去都察院了。他前几年不是写过商务令的诏书吗?又有更加详尽的折子。我们在京城是照常过日子,也没做出格的事情,上有老下有小的,应当不至于。”

不至于被皇帝莫名其妙的恨上。

而谢星珩的挣钱能力,显然很受重视。轻易不会动他。

徐诚听到商务令,脸上的讥嘲藏不住。

“你们应该没听说?商务令,夺商之财,伤民之本。要是好事,早就大肆宣扬了,也就仗着百姓们难得离乡,各地都闷声做坏事。

拿商人的作坊、家财,来请百姓们干活。

而农民更惨,原来可以直接出售的作物,现在要配合加工。因为朝廷急于求成,分到各地的银子没有多少,所谓扶持,不过杯水车薪。又有哪个商户能以一家之财,帮扶一县,乃至一府的百姓?

现如今,也没哪家商户敢发展壮大到这个地步。

多家商户联合,还得考察资质。有资质的,在这个过程里,能回本一些,好歹守住家业。没有资质的,那就是掏银子的肥羊。

百姓们务工,说是能拿到工钱。但工钱月月拖着,只发足够生活的微薄银钱吊着他们,说现在不干了,以前的工钱也拿不到。

江知与听着听着,表情逐渐凝固。

这种做法,必然会激起民愤,他不知道皇帝这样做是为什么。

再怎么着急要银子,也不能不顾民生,多地逼迫啊?

他脑子转得快,皱眉沉思一会儿,问:“商务令没有公开,是各地官员找商户配合,矛盾都集中到了商户们身上?”

徐诚点头。

“对。百姓们只骂奸商,哪知道朝廷在里边推波助澜了?”

各地商人有限,他们联合起来能做什么?什么也做不了。

哪怕他们被逼急了,把这件事捅出去,也只会被衙门捉去,以“污蔑朝廷”之名,当街处决。百姓们还得叫好呢。

等商人们撑不住,朝廷捞足了银子,就会有人来收拾烂摊子。将正确的商务令推行下来,让百姓们休养生息。

朝廷会怕没有人做商人吗?显然不会。

到时新人换旧人,这件事也就过去了。

江知与不敢置信,因为糖厂生意做得大,尤其是软糖上市以后,还有很多外地商人来进货。

再不熟悉,某些消息的流通还是能做到的。怎么一点都没有听说?

徐诚也很奇怪:“你居然一点都不知道?”

江知与真的不知道。

他觉得谢星珩也不知道。

正是因为不知道,谢星珩才会在顾慎行编写《手工业技术大全》时,经常提供意见。

想到那些意见,最后都会变成朝廷的利刃,先压百姓,再杀商人,江知与怒从心起。

“这是做什么?那些都是他的子民啊!”

都已经是皇帝了,还用这种方式伤害无辜民众,实在可恨。

徐诚也想不明白。

但林庚跟他说了。

“他是天子,百姓们才是他的子民。有人‘觊觎’皇位,这些子民就可以是别人的子民。”

他要先除了林庚,再做万民的君父。

江知与理解不了这种鱼死网破的心态。

话到这里,徐诚跟他说了皮料和向坤的事。

向坤吃了皇帝的“饼子”,来南地做钉子。

不论有没有政绩,只要做好钉子,调回京都,官复原职,指日可待。

他笃定有重回巅峰之日,去了多果县以后,行事十分张狂。

连当地税收都不管了,断绝果子生意。这种事,百姓能忍吗?

当地女官想夺他官印,被林庚拦住了。怕朝廷借此发作,拿她们下手。

林庚亲自带人去把向坤捉了打板子。当地县衙的人,多数都是本地人,少数是向坤带来的衷心下属。寡不敌众,现在缩着脑袋做人。

他也是当京官久了,以为天下百姓都该怕官员。没想到百姓们都活不下去了,怕他做什么?

再就是皮料的事。

上一篇:小观音

下一篇:金玉难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