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鱼饼干
“你就惯她,以前是她哥一个人惯着,眼下你俩一块儿惯着了。”赵春梅笑着说,“快些回,过会儿就该上锅炒了。”
顾知禧和沈柳齐齐应了声,一道往外头走。
这条路沈柳走过许多回了,很是熟络,天冷下来后,婶子们不多在外面坐着唠嗑了,就剩下看门的黄狗在门边摇尾巴,眼下和沈柳熟起来,也不乱吠了,还凑过来蹭蹭他的小腿。
不多远就是粮食铺子,青瓦灰墙悬着的帷幌正被风吹得晃荡。
门口停着几驾牛车,正在装卸粮食,上回沈柳还和顾昀川坐过这车上书铺,他多瞅了两眼,才跟上顾知禧的脚步一道进了门。
铺子里米面粮油都有卖,还兼卖些大料,铺面虽不多大,物件却码放得整整齐齐,一目了然,桌面上摆着陶土坛子,里头装着花椒大料,地上的竹编大筐子里盛着粮食,各类谷物都齐全,黄豆干干净净的,个个粒大饱满。
店家罗四爷正在铺子里温酒,瞧见顾知禧进门,缓声问她:“顾家闺女,来买些啥?”
都在这一片住着,彼此相熟,顾知禧叫了声人,都没让四爷起身,自顾自到柜面上拿了张牛皮纸握在手里。
调味料盛放在桌角的坛子里,她走过去,把砂糖坛子打开,舀起两勺。
砂糖价贵,寻常人家每回买不了多少,粮铺里就用称药材的戥秤来称。
少了就补些糖,多了再放回去,正正好好称了一两,顾知禧扭头喊人:“四爷,称了一两砂糖,不多不少,您瞧一眼。”
罗四爷正忙着温酒,头都没抬:“瞧见了,你装起来吧。”
粮食铺子离家里近,顾知禧就带上陶罐子一道来了,听见四爷应声,她将牛皮纸一角对准罐子口,沙沙声响,砂糖落进了罐子里,顾知禧封好口,跟着沈柳到柜面上掏铜板付钱。
罗四爷是瞧着顾知禧长大的,当初这小娃娃才萝卜头高,顾昀川走到哪儿她跟到哪儿,而今顾家小子成亲,她也这么大了。
罗四爷瞧着她乐呵,开口道:“丫头伸手。”
说着,抓了把麦芽糖放到顾知禧手里,他又看去沈柳,笑眯起眼:“顾家小子的夫郎吧,也伸手。”
麦芽糖落进掌心,石头块子似的不多规整,还能瞧见熬糖时,因为膨胀起泡而产生的纹络。
沈柳看着手里的麦芽糖,拿起一颗放进口中,是醇厚的麦芽甜香,他不由得弯起了眉眼:“多谢四爷。”
罗四爷摆摆手:“这有啥好谢的,想吃糖了就来四爷这,管够。”
出了门,外面日头正好,虽然有风却不多冷。
顾知禧抱着糖罐子笑眯起眼:“待会儿就能吃栗子糕了,想想就欢喜。”
“我瞧你有吃的都欢喜,小馋猫。”沈柳也跟着笑起来,嘴里的麦芽糖还没化完,唇舌都蔓延着甜。
俩人说说笑笑,才走下青石砖铺成的短阶,迎面就过来个人,该也是到铺子买东西的。
沈柳脚下一个错步,忙拉了把顾知禧的手腕,才没让她和来人撞上。
顾知禧还没出声,那人先气起来,吊着嗓门儿叫道:“你这人走路不看的?”
抬起头,眼见着张熟悉的脸,顾知禧登下就皱紧了眉头:“我看你才是眼睛长在了脑门上,一点儿路都不看!”
对面是个穿绛色襦裙的漂亮姑娘,面若芙蓉、盘发簪花,瞧这妆扮该是成了亲的。
沈柳平日里不多说话,可顾知禧真要挨人欺负了,他定是要护着。
来人明显也没想到是顾知禧,她愣了有一会儿,又看去边上的沈柳,慌忙低下头,侧身往边上走,快步上了台阶。
好半晌,顾知禧都没有动,她瞧着早都消失在门口的背影,气哼哼地捏紧拳头,抱着罐子闷头就往家走。
沈柳忙跟了上去,给猪崽似的小姑娘拉住了,轻声问她:“这是咋了?”
见顾知禧咬着嘴唇不言语,沈柳急起来:“是撞疼了?我瞧瞧。”
“没有。”顾知禧性子直,有啥说啥,可今儿个却咋问也不说话。
这小姑娘平日里多不生气,只有遇着……沈柳试探着问:“是因为你阿哥?”
顾知禧明显皱了下眉,她吸了吸鼻子,哼哼了一声。
第30章 顾昀川送香囊
“当初我阿哥还冒雨给她送过香囊呢, 她就那样!”
闻声,沈柳心口一紧,呼吸都不顺畅了, 他想着, 这姑娘该不会是顾昀川的旧相识吧……
是了, 像顾昀川这样的男人,该是有许多人心悦他。自己不就是么,话都没说过半句, 就念念不忘地记了许多年。
可旁的都好说,顾昀川亲自去送过香囊……该是很不一般的关系了。
沈柳告诉自己, 这都是过去的事儿了, 那会子俩人还不相识, 不作数的,可心里就是皱皱巴巴,怎么抚都抚不平顺, 就连嘴里的麦芽糖都甜出了苦味。
还不待他弄明白,顾知禧伸手揉了把脸,小姑娘没察觉出他的低落, 朗声道:“不想她了,晦气!咱们回家吧,还得做栗子糕呢!”
沈柳点点头,扯出个不多好看的笑:“嗯, 回家。”
灶房里,赵春梅已经将栗子隔水蒸过压碎了, 勺子碾压后, 还余有胡椒大小的颗粒,便得拿到案板上, 铺上一层薄薄的棉麻布,用擀面杖再擀过一遍,待压得细如齑粉,吃起来口感才绵密。
见俩孩子进门,赵春梅忙把铁锅上灶热上。
做栗子糕急不得,得把压成泥的栗子粉先加糖水拌匀,再放到铁锅里用木铲子来回翻搅,直到水干透了,栗子泥抱成团,不沾锅壁才算炒好。
见铁锅冒起白烟,赵春梅蹲下/身将灶火燃得小些,站起来时,顺道用铲子舀了一块儿猪油,咔哒一声打进热锅里,画着圈的在锅底搅化了。
见状,顾知禧忙将栗子粉递了过去,又到柜子里拿出只干净瓷碗,打算接半碗清水把糖化开。
见沈柳正站在水缸边,顾知禧扭头叫人:“哥夫,帮我舀半碗水。”
沈柳自打回来就神情恹恹的,他站在水缸边动也不动,入定了似的。
顾知禧见人不理,走过去拍拍他:“想啥呢?仔细掉缸里。”
沈柳这才回过神,他见顾知禧弯腰伸手拿缸里的葫芦瓢,手忙脚乱地帮忙。
“我自己来就成。”顾知禧看着他,“哥夫你咋回来就心不在焉的,要么回屋歇歇。”
“啊……没事。”沈柳揉了把脸,想着自己真是胡思乱想,就算顾昀川和人家真有啥,那姑娘也成亲了,他也已经娶自己做夫郎了,这点肚量还是该有的。
收拾了心情,沈柳也过来帮忙做活。
栗子粉被不断翻炒,散发出一股子醇厚、浓郁的烟熏过的焦香,像寒冷冬日里围炉烤熟的番薯,闻着都让人觉得暖和。
不多会儿,糖水就被炒干了,栗子泥也抱团不粘铲子了。
赵春梅拿了个干净瓷盆,擦净水渍,将板栗泥盛了进去。
重新洗干净手,娘仨坐到小桌前压板栗糕,先把栗子泥搓成丸子大小,再放进模具里一压一按,就成形了。
栗子剥得多,今儿个做下来,足三碟子还有余。
栗子饼摞成三角塔,撒上两把才洗净晒干的黄桂花,瞅着可是精致。
顾知禧伸手拿起一块儿,先捧给了赵春梅。
“作怪。”赵春梅笑着接过来,小心咬了一口,“好吃,小柳快尝尝。”
沈柳听话地拿起一块,学着顾知禧的模样,轻咬上一口,慢慢地嚼。
栗子糕味清甜,口感绵柔,像咬了口带着甜味的棉花,舌尖都舒展开来。
沈柳从没有这精细地吃过栗子,石东村山里贫脊,不咋长栗子树,真要到山坳里摘上一篓子,也多是剥了壳直接生吃。
那会子他也觉得挺香,可眼下真费了大几道工序,做出这一碟子精致的糕点,他才知道日子还有这种过法。
他瞧着那栗子糕,轻声说:“给书房拿去些吧。”
“这惦记着我阿哥呀。”顾知禧弯起眉,笑着揶揄他。
沈柳垂眸:“是想给虎小子送去些。”
赵春梅笑起来,把碟子推将过去:“你俩一块儿,这碟拿给你吉婶,这碟给川儿。”
“就去。”说着,顾知禧和沈柳一道出了门。
咚咚咚扣了三下,待听见里面应了声,沈柳才推开门。
窗子开了半面,日光将桌子分隔出明暗两边,顾昀川坐在日光里,眉眼都笼着一层淡淡的金,他抬起头瞧向沈柳。
男人长得凌厉,不说话时怪凶的,可看过来时又眉宇柔和,眼里都像浸了水。
沈柳脸色有些红,将碟子落在桌上:“写了这许久了,也歇一歇。”
郑虎鼻子灵,一早就闻见香了,他看去顾昀川,见人点头,这才撂下笔,边和沈柳道谢,边拿了块栗子糕塞进嘴里。
“慢些吃,再噎着。”
郑虎忙应声,鼓着小脸儿说:“小柳哥这糕饼好香,你也吃。”
顾昀川不多爱吃甜,可沈柳送过来,他也就接下了。
和虎小子的牛嚼牡丹不同,他垂眸浅咬了口,举手投足间端方自持:“好吃,做这个麻烦,难为你费心思。”
“都是阿娘在忙活,我也就是打打下手,不多烦。”
见顾昀川招呼他过去,沈柳绕过桌子到他身边。
自打沈柳偶尔会过来,书房里就给他留了把椅子,平时靠着墙,用时再拉到顾昀川座位边上。
才坐下,桌子下头的大手就伸了过来,将沈柳的握住了。
郑虎还在呢,虽然这小子只顾着吃栗子糕,可顾昀川这么明目张胆就握上来了……
沈柳脸上有点热,用只有两人才听见的声音,轻声说:“虎子还在呢。”
顾昀川轻瞥了一眼郑虎,道:“他又不是不知道。”
沈柳垂眸笑起来,他俩成亲后,顾昀川从不曾遮掩两人的关系,不论何时都是大大方方的,男人本不是个张扬的性子,能做到这样他其实很知足。
沈柳知道自己不多好,算不上良配,若不是阴差阳错替嫁,他登天都难进顾家的门。
尤其今儿个又碰上了顾昀川的“旧相识”,多少有些患得患失,目光紧紧落在握住自己的大手上,仿佛只有这样,心里头才能踏实一点。
这一整日,沈柳都心不在焉。
饭吃着吃着就走神,顾知禧同他说话也听不见。
洗碗时,水都凉透了,还在用丝瓜瓤木然地擦,直到顾昀川伸着两指在他眼前晃一晃,他才恍然地笑起来,又装作啥事也没有似的继续做活。
明儿个就是月中,镇子东头的空地上又开起市集,几人早早就定下了要一块儿赶集。
沈柳攒了小半个月的鸡蛋,满打满算有二十来个,他用布巾擦得干干净净,又把要卖的帕子收拾好,一并装进了小筐子里。
夜半的烛火幽微,一团暖黄的光照不亮整间屋子。
沈柳在边桌前收拾小筐子,许久都没有上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