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进斗金
说到这里,沈宣才看着薛凤麟,扶住他的双臂,一字一句的郑重说道:“皮之不存,毛发何依?”
“你我如今能在砂州,能将此地建设出一番基业,也是因着当今圣上乃是晋武帝。有他坐镇,周边诸国安宁,许久都没人敢来侵犯了!”
“若是晋武帝仙去,继位的是二皇子,以他的才干,或许可以维护住晋武帝的功业,让大晋国力更胜一筹。”
“但若是被大皇子抢了皇位,即便是你我可以苟且此地,但大晋衰落之势不可避免,你我与我们的孩儿早晚也将失去如今的平静生活!”
沈宣这一番话说的振聋发聩,让薛凤麟心中巨震。
之后才苦笑着摇了摇头道:“宣儿,我果然不如你通透,你说的没错,是我想的太狭隘了!”
薛凤麟想开之后,面色好了许多,眉头间的一团愁云也早就消失无踪了。
“我去去就来。”他起身对沈宣说道。
沈宣知道他这便是要去找二皇子与丰大人了,便也十分默契的点点头道:“去吧,我如今容易乏力,就不等你了,一会儿就先歇下了。”
薛凤麟离开以后,沈宣让金枝金桂服侍自己洗漱睡下。
睡到了半夜,才惊觉有人推门进来。
他微微睁眼一看,果然是薛凤麟回来了。月光下,薛凤麟害怕惊醒沈宣,蹑手蹑脚的上了床。
“回来了?”沈宣迷迷糊糊的开口问道,伸手握住薛凤麟的手。
薛凤麟才搂住他的腰道:“还是吵到你了?已经过了三更,快快睡吧。”
沈宣点了点头,又沉沉睡去,这一睡,便到了天亮。
第二日早晨,沈宣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升的很高了。
一想到二皇子与丰大人还在家中,沈宣连忙起身,大声问道:“金枝和金桂呢?不是让你们卯时就叫我起来么?”
屋外候着的金枝金桂听到了动静,才连忙推门进来,服侍沈宣穿衣梳头
一边还对他说道:“沈哥儿别急,早饭已经按照你昨天的安排送过去了。是侯爷让我们别叫你。说你有了身孕,瞌睡沉,得多休息一会儿才是。”
沈宣早猜到此事定是薛凤麟重新吩咐过的,但心中还是有些无语。
若只是丰大人一位钦差就算了,好歹还有二殿下这么个皇子,自己这个做夫郞的就算有了身孕也不好太过懒散了!
他梳洗好了以后,屋外便有无忘送来了早饭,又对沈宣说道:“世子与贵客们用过了早饭,已经出门去了衙门。临走之前让我过来与夫郞您说一声,他们中午要去码头参观,让你不用安排今日的午饭了。”
“好的,知道了。”沈宣点点头,长舒了一口气。
因为怕自己累着了,薛凤麟倒是事事亲力亲为,给他省了不少事儿。
如此一来,今日也只用预备晚饭便是,剩下的时间还是挺清闲的。
沈宣用过早饭,李大夫又准点过来给他把了个脉。他虽是第一次有孕,但脉象平稳,除了比以前容易累些,之前食欲不振的症状也消失了。
到了晚上,薛凤麟与二皇子、丰大人回来。比起昨日,二皇子与丰大人面上明显多了一丝笑意,显然是与薛凤麟聊的十分愉快。
丰大人见到沈宣,双目一亮,竟对着他狂夸起来,连连称赞他聪慧能干,将码头上的产业管理的很好。
沈宣见丰大人与二皇子神色,便知薛凤麟这次带他们去码头一趟,定是没少提及他的功劳。
二皇子倒是含蓄,丰大人却是一直对他赞不绝口,吃饭的时候都没停过,弄得沈宣被夸的都有些尴尬了。
就这么过了数日,二皇子与丰大人算是将砂州完整的考察了一遍,之后便写了奏章,准备出发回程了。
临走之前,二皇子又将薛凤麟叫去密谈了一夜。
到了第二天早上,车队正式出发。二皇子还是装作丰大人的侍卫,与他一起乘车离开。
待他们走后,薛凤麟才对沈宣说道:“二皇子对我说,半年之内,我怕是就要被陛下调回京城了。”
沈宣闻言笑笑道:“那不是好事儿么?回京升官儿。你来砂州还不到三年,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升上一级,多少人羡慕不来的!”
“比起京城,我倒是更喜欢砂州,自由自在的,想去哪儿玩,就去哪儿玩。不用去参加那些无聊的宴席,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薛凤麟叹了一口气道。
沈宣知薛凤麟舍不得离开砂州,他又何尝不是?
只是薛凤麟身为世子,到底是不可能万事置身事外。回京不过是早晚的事儿,如今也只是比预期中的更早些罢了!
既要离开砂州,那便要好好安排一个可以接任砂州知州职位之人。
这砂州的知州一般会有几种形式,一种是由晋武帝空降,就像薛凤麟一样。还有一种就是通过举荐,从下峰的官员中选拔出来。
砂州好不容易走上正轨,若是来个不通庶务之人,难免会破坏如今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砂州码头和许多工厂的生意都捏在沈宣手上,若是新上任的知州不好说话,他们日后在此的生意怕是也难以为继。
“我准备举荐一个人做砂州的新知州。”薛凤麟想了想后,对沈宣说道。
“你可有看好的人选了?”沈宣问道。
“的确是有一个。”薛凤麟点点头道。
他凑近沈宣的耳边说了几句,沈宣便笑了,对他说道:“此人倒是合适,你眼光不错。”
“只是我若是举荐人才,还得提前教导他们一些东西。下峰的陈文勋和石锦荣二人肯定会有所动作,此事还得避开他们!”薛凤麟说。
“这有何难?”沈宣笑道:“你让下方郊县的所有官员都过来学习,就说是钦差大人交代的。”
数日后,薛凤麟果然发布了一条消息,召集了砂州下方好几个郊县的官员过来集中学习。
这些地方官儿都是九品县尉,芝麻大的小官儿,第一次被招入砂州,一个个也惴惴不安,都老老实实的跟在薛凤麟身边,听他讲解砂州管治的方法。
傍晚,陈文勋家中,石锦荣喝了一口小酒,开口问道:“陈大人,你的消息可当真?这薛凤麟真的要被调回京城了?”
那陈文勋也端起酒杯,闷了一口酒道:“自是当真!可是我好不容易才打探到的消息!上次陛下派了钦差过来,便是准备要给他立功晋升的!他怎么可能还继续待在砂州?”
“唉!”陈文勋长舒了一口气道:“他总算是要走了!待他离开,我们可要把这新来的知州给笼络好了!”
自薛凤麟上任以后,砂州是越来越好了,但是他与石锦荣二人的日子却反而不如之前好过了!
之前给他们送钱的那些世家们,眼看着他们手上没有实权,也都不再送礼。陈、石两位大人每年只靠着俸禄过活,收入自然比从前少了不少!
“那可真是太好了!”石锦荣咚的一声放下酒杯说道。
陈文勋也就罢了,后来他也没少讨好薛凤麟,但薛凤麟对他却一直是爱搭不理,自己挣的盆满钵满,却一点儿好处也没能让他粘上!
十月底的时候,朝廷果然传来了圣旨,着薛凤麟任砂州知府期间,管治砂州经济发展成效卓越,百姓安居乐业。
故此特将他晋升为正四品顺天府府丞,命其年后正式叙职上任。
早在这道圣旨下达之前,薛凤麟便写了书信递交给二皇子,提到了举荐信任知州之事。
故而随着这道圣旨一起过来的,便是晋升砂州下属郊县的一名九品县尉指令。
这九品县尉姓黄,是普通乡绅出身,科举后被分派到了此地做县尉,为人老实勤勉。只是因着出身不行,人又不会逢迎,多年来都只得一个九品县尉的职务,半点都没能晋升。
薛凤麟接到圣旨以后,便派人将这黄县尉给接到了砂州。
这黄县尉已年过四十,没想到自己竟然还能有晋升知州的一日,自是喜出望外,激动的满脸红光。
而陈文勋与石锦荣听到这新任的知州竟然是黄县尉,则是惊的掉了下巴!
要知道这黄县尉之前算是他们的下峰,因着不会溜须拍马,年年也是没少被他们刁难。也就是薛凤麟上任之后,境况才好了起来。
如今他上任知州,倒是让他们拉拢都不知从何角度下手了!
待傍晚的时候,薛凤麟宴请这黄县尉回家吃饭,才向他说出了自己举荐他升为知州一事。
黄县尉回想起之前这薛知州曾特地叫了许多县尉来府衙学习,对自己又格外关照。此事才明白原来那个时候薛凤麟便有提拔自己升为知州的想法了!
“黄某多谢薛大人抬爱!薛大人的恩情,黄某此生不忘!”饶是黄县尉是个不善拍马之人,此时却也是发自内心的感激薛凤麟的举荐之恩!
“不必多礼。”薛凤麟对他说道:“砂州乃是我一番心血,能有如今的景象,我自是不能让他坏在旁人手中。”
“我瞧你庶务上管理的颇为不错,倒是很适合接任这砂州知州一职,此乃是你自己的本事。不过如今你既得了举荐,晋升了砂州知州,就要珍惜这机会,好好管理砂州一地,切不可与陈文勋、石锦荣二位大人一般,只顾自身利益,不顾百姓社稷!”
为防止那陈文勋与石锦荣拉拢收买黄县尉,薛凤麟还特地点了他们的名字出来。
那黄县尉听了,果然抱拳说道:“薛大人放心,在下一向不齿与那等人同流合污!继任砂州知州期间,必当一切以百姓社稷为先!”
……
十一月底,砂州知州府的门外,一排排箱笼被大包小包的运往了砂州码头。
今日薛凤麟与沈宣二人就要准备回京了,这次他们准备还是直接从码头坐船出发,水路到达州后再坐车回京。
第124章
如今距沈宣怀孕已有四月,胎相已经坐稳了,倒是不怕路途颠簸。
不过为防路途颠簸,薛凤麟还是命人在马车上加了不少垫子,叫沈宣坐上去觉不出一丝不适。
为保沈宣路途平安,薛凤麟请了李大夫沿路跟随他们上京。
只是李大夫在砂州多年,一身家业都在砂州。无论薛凤麟出再高的价格,都不愿与他们长居京城。
因此这次薛凤麟也便只得让他先跟去京中,待找到了替换的医生以后再将人护送回来。
沈宣他们来砂州时身上也并未带许多东西。然而在砂州住了三年,回去的时候便是大箱小箱,光是抬担子的工人就请了三十多个。
马车行在路上,沈宣忽然听到车外百姓嘈杂的喧闹声,似乎十分热闹。
沈宣有些好奇的掀开车帘,才发现去码头的方向一路两边竟然站满了砂州百姓。
见沈宣掀开车帘,那些百姓们竟十分激动朝他们挥起手来。还有人高声喊道:“知州大人和知州夫郎,你们一路平安!你们的恩义,砂州的百姓们永远记得!”
“对!我们砂州百姓永远不忘二位的恩情!”
……
这一顿呼喊,便有更多的人此起彼伏的跟风起来,一时间整个街道两旁都是相送薛凤麟与沈宣二人的砂州百姓。
沈宣没想到竟然会有这般情景,此情此景不禁让他心中动容。
他侧头看了一眼薛凤麟,才发现在外一向表现的淡定自持的薛凤麟目光中竟也有一丝湿润。
沈宣握住薛凤麟的手道:“你看,你为这些百姓们做的,他们都看到了。”
薛凤麟紧紧回握住沈宣的手,沉声说道:“我开始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一半是为了做出一份功业证明自己,一半是为了你。”
“砂州发展至此实乃意料之外,没想到这些百姓们竟然会如此感恩,这中间实属是你的功劳!”
沈宣闻言笑道:“你说来容易,但如此双赢的事情,多年来却也是没人去做的,你能做到便已是极不易的。百姓们一向质朴,谁能让他们得利,他们就感激谁。如今你就是砂州的再生父母,此事你不必谦虚。”
马车一路到了码头,来到了登船的入口处才停下来。
薛凤麟扶了沈宣下车,便听到四周一片哗然。又有不少百姓们大喊一路平安,依依不舍的护送两人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