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休后世子求着我做他夫郎 第97章

作者:日进斗金 标签: 强强 生子 种田文 甜文 爽文 基建 古代架空

上次薛凤麟因着纳妾一事与唐大人有些龃龉,不欢而散。唐大人冷了薛凤麟许久,还以为他会再次上门。没想到过了不久便听人传说,薛凤麟自己出钱盘下了砂州的地皮,在上面搞起了东西。

唐大人听到此事心中也是一惊,没想到这薛凤麟行动如此快,又舍得砸钱,倒是不容小觑。

但他内心始终觉得薛凤麟一个京城里出来的纨绔,年纪又轻,做事也多半是纸上谈兵。钱是砸下去了,事儿成不成还得两说。

因此便隐隐只在旁边观望着,等着看薛凤麟的笑话。

毕竟砂州一个穷了几十年的地方,一片沙地,时常还有台风,还能弄出什么产业?

唐大人不看好薛凤麟自己鼓捣出什么东西,但又忌惮着他侯府的出身,因此倒也没有明面上与他撕破脸。这次摆宴,便还是给他发去了帖子。

没想到薛凤麟便亲自上门来了,还带来了自己的夫郞。面上一派和气,笑意融融,仿佛那日与唐大人的龃龉从不存在似的,简直一副老狐狸的模样。

要知道薛凤麟在京中周旋多了,最擅长这等装模作样的应酬。

他面对着下黑手的仇人白氏与大皇子都能装出一脸关怀的神色,又何况是只有一点小小龃龉的唐大人?

薛凤麟当日回去与沈宣讨论一番,定下后续发展之策后就消气了。睡了一夜以后,就将这唐大人忘到脑后去了。

反而是唐大人在彭州做久了土皇帝,难得被人怼了回去,回家气了很久。后面连着一个月一想到此事,便会有些愤愤然的说上几句,也就是近日才渐渐将此事淡了下来。

这次来唐家赴宴,薛凤麟倒是没有指着直接说服唐大人,而是瞄准了一同赴宴的建州知州李煜冉。

李煜冉年过三十,祖籍花都人士,自授官到建州做知州,也已有五年多了。

建州就在砂州下面,与砂州同属沿海,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也颇为相似。

与砂州不同的是,建州自古就有种植椰子和贩卖海货的习俗。

李煜冉成了建州知州以后,鼓励农民多种椰树,渔民制作海货,商人收购椰油与海货贩卖。这么多年下来,也算是收到了一些成效。

特别是建州再南下的花都也是出了名的商贸圣地。那边产出的椰油香皂,十分出名,甚至远销南洋。

李煜冉本就是花都人,通过牵线让建州的椰油运到花都做香皂,也算是一条不错的生计。因此建州百姓虽与砂州临近,过的却比砂州百姓要好得多。

薛凤麟之前与沈宣二人亲自去了一趟建州,观察到当地百姓生计以后,对这个李知州的印象倒是不错。

唐大人在官场上浸淫久了,脑子里只剩下了结党抱团与升迁之事。这李煜冉倒像个想做实事的。

既然彭州不愿与砂州结盟建成沿海经济带,建州倒是可以一试。因此薛凤麟才特地来了唐家赴宴,为的就是好好会一会这李煜冉,再找机会商谈联合之事。

既然是为了拉拢李煜冉,薛凤麟自是不能空口白话,而是要拿一些可以证明自己的东西。

宣记云朵糖的铺子已经开设起来了,生意也十分不错。糖厂一事显然是一片光明,倒是可以用来作为谈判的证明。

沈宣特地准备了宣记的特色礼盒,一是可以作为拜礼送给唐家,二是为了宣传一下自家的铺子与糖厂。

没想到这礼盒刚刚送到唐三姑娘手上,便见她微微一怔,然后捂嘴笑道:“没想到薛夫郞你身在砂州,竟然也知道我们彭州出名的云朵糖?实在是巧了!”

“这云朵糖近日在彭州十分出名,铺子门口每日都排了长队。这次宴席,母亲大人还特地让我去采买了过来,说给各位客人做个小零嘴儿呢。”

三姑娘说着将沈宣带到后花园,远远便瞧见了湖心亭的桌子上摆着的糕点果子,其中有一样用粉彩瓷盘盛着的,格外鲜亮好看,就是宣记的云朵糖!

沈宣心中一乐,暗道这不是瞌睡来了送枕头?薛凤麟那前院定然也有这云朵糖做点心,他与李煜冉谈起话来就更方便了!

他掩住心中暗喜,开口说道:“三姑娘可以叫我沈哥儿,实不相瞒,我原本想着带些新鲜的特色过来,没想到倒是府上常吃的,实在惭愧。”

三姑娘听了并未多想什么,以为只是刚好撞上了,便带着沈宣进入了湖心亭中,与已经到了的其他官眷互相介绍认识。

沈宣也是个能说会道的,一到了人堆里面,立刻就将话匣子掌握到了自己手上,开始天南地北说起了各地的风土人情。

这些官眷们大多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日里去过最远的地方大致也就是彭州了。

此时听着沈宣谈天说地,心中不禁升起向往之情。又催着沈宣多说些京城里的事情,让她们长长见识。

沈宣微微一笑,简单说了一会儿后,就话锋一转说道:“京城里的富贵虽然迷人眼,但南洋的风情也是别具一番特色。”

“前些日子我与薛大人去了南洋游玩,那边的风土人情与大晋又全然不同。路上有大象作为坐骑开路,还有香蕉、菠萝椰子干等零嘴儿售卖,也是格外有趣。”

在场的官眷们大多也没去过南洋,但吃过果干儿特产的人却不少。当即就热烈讨论了起来,又争论起这香蕉干与菠萝干哪个才最好吃?

说道这里,便有人看了看三姑娘,开口吹捧道:“我倒觉得,这香蕉干与菠萝干,都没有这次在唐大人府上的点心好吃。”

“就说那彩盘里盛的,也不知是什么糖?入口即化,内里还有果泥夹心,味道实在是一绝!”

“这是云朵糖,也是最近才出来的新鲜玩意儿。”三姑娘连忙说道。

唐大人作为知府,每次摆宴府上这样拍马屁的客人都是不少。但特地拿了这云朵糖来讲,也是因着这糖果却是好吃又有特色。

此事正是三姑娘操办的,此时她听了,便觉得面上有光,十分自豪的亲自端了盘子过来,让在场的官眷务必都要尝尝这云朵糖!

这点心摆在桌上,除了嗜糖之人,也不是人人都会去尝。但三姑娘亲自邀请,那所有的官眷自是都要尝尝咸淡的。

众人吃了这云朵糖后,便吃了一惊。便是不爱吃糖的,也不得不承认这云朵糖口感独特,味道也是一绝。

三姑娘见了,便说起了这新开的宣记云朵糖,又说了这铺子如何讲究,内部装饰的如何?糖果的价格也是十分昂贵,要一两银子一斤!

众人听到这价格,又是狠狠夸赞了一番这云朵糖,还有唐家的宴席举办的体面。

有些爱好甜食的,听说这糖果是外面卖的,便已经打好了主意要买些作为特产带回家中。

沈宣在一旁看着三姑娘这般推销自家的糖铺,心中暗喜。

知府家的千金亲自推荐,倒比打广告的效果还要好,堪比现代世界的明星代言了!

待三姑娘说的差不多了,沈宣才突然开口说道:“其实这云朵糖的糖厂就在我们砂州,糖果都是从砂州做好了以后运到彭州。选用的食材都是上好的,做工也颇为复杂。”

“卖的虽贵些,但也是一分钱一分货,三姑娘这般喜欢这云朵糖,可见也是识货之人。”

三姑娘闻言愣住,没想到这云朵糖竟然是砂州产的,沈宣的话语中还一副了若指掌的感觉。

见她一脸困惑,沈宣便又开口说道:“方才听三姑娘夸了那半天,沈某都不好意思开口。其实这宣记云朵糖正是在下开的。取了我名字里的宣字命名,也就是上个月才在彭州开了第一家铺子。”

沈宣这话说完,众人一片哗然。

三姑娘睁大双眼,想到方才沈宣拿过来的宣记的礼盒,这才将此事与他口中的话给联系了起来!

宣记!沈宣!她方才怎么就没能反应过来,这宣记云朵糖铺是沈哥儿开的?

三姑娘一时间有些尴尬,自己吹了那么半天,这店铺的主人竟然是席上的客人。

沈宣看出三姑娘面上神色,连忙又狠狠夸了她慧眼识珠,才让她心中的情绪缓了过来。事已至此,也只好顺着沈宣的话道:“没想到这铺子竟然是沈哥儿你开的,实在是巧了。”

“我们只道你是知州夫郞,竟不知你还有这般做生意的天赋。这样一个旺铺,想来一年的收益不少。这样持家的好手,也难怪薛大人待你这般尊重。”

沈宣见众人面上多少都有些艳羡之色,便故意开口说道:“三姑娘此言倒是不差。我们哥儿与女子一般,也就是手上有了产业,在夫家才能站得直是身子。”

“宣记云朵糖这铺子刚开不久,只有彭州一处店铺,如今一日也能进账二十两银子的流水,一年也就挣个三千多两吧。”

“待明年糖厂的产量上来了,我还要将铺子开到乐州、京城等其他繁华的城市。那边的客人更多,挣的肯定不会比彭州少,加起来收益还要更多一些呢。”

沈宣突然自爆收益,自是为了证明糖厂的前途,为了薛凤麟之后办事方便铺路。

只是他这一番发言让旁边的官眷们惊得下巴都要掉了,要知道彭州这样的地方,在整个大晋也就算是中等,远称不上繁华之地。

当地的官员们收入自是有限,就算是想办法置了产业,一年能挣个几百两便算是多的。

而沈宣云淡风轻的说一间铺子不过挣个三千多两,似乎还瞧不上三千两的模样,让所有官眷们心中差点吐了一口老血!

三千两还不够多么?他们数遍家中的家底,怕是加起来还没有三千两银子呢!

饶是三姑娘算是见识多的,听了沈宣的话内心也是翻江倒海!

此时唐夫人刚好带着最后到来的客人走了进来。人都来齐了,宴席便算是正式开始了。

三姑娘坐回唐夫人的身边,脸上还有些魂不守舍。直到宴席结束了,许多官眷都围拢到了沈宣身边,将他簇拥在其中,左一言右一语的奉承起来。

看出些端倪的唐夫人才找到三姑娘,将她带到一旁,询问她方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姑娘将此方才沈宣的话告知唐夫人,唐夫人闻言也是一惊。想了许久才道:“这沈哥儿与薛大人都非常人。的确是值得好好结交一番,也难怪那些官眷们都围拢过去了!”

“你父亲现在虽然瞧着是那薛大人的上峰,还有几分高傲,但有钱能使鬼推磨,日后难免没有我们求他办事的一天。”

“你不如谦虚一些,多与那沈哥儿来往来往,就算学学他的理财之道,也是有些好处的。”

第116章

唐大人的宴席,唐大人自是主角。

只是薛凤麟天生容貌出众,走到哪里都格外引人瞩目。便是唐大人未将他纳入身边的上座,还是成为了赴宴的众官员们讨论的对象。

“那边那位年轻的知州,就是京中那位世子吧?之前只是听说,如今一见,果然如传闻中那般风姿卓然。”

“既是世子身份,却为何不在京中谋个荫官儿,反而到咱们这样的乡下地方外放了?”

“听说他参加了科考,拿了一甲四名,是被当今圣上指派到此处为官的!”

“圣上特地将他外放,难道是不喜欢他?”

“我看未必,我听京中的友人说了,是陛下让他自己选的,若是不愿外放,还可留在翰林院做编修。这薛知州也不知怎么想的,自己挑了这五品的外官,因此才外放了过来。来此之前,圣上还特地为他指了婚!”

“那可是不容小觑啊!瞧着这架势,说不定他哪天就回了京。”

“可不是么?他家父毕竟还是陛下身边的近臣,招他回去不也就是美言几句的事儿?此人还得要好好结交一番才是!”

……

薛凤麟身份特殊,又有个当侯爷的爹。连唐知府心中不悦都对他有所忌惮,还特地请他赴宴,更别提唐知府下面的这些小官儿了。

不一会儿,薛凤麟身边就围满了奉承溜须之人,只是他想要谈话的李煜冉却是满脸清高的端坐在另一处,似乎并没有想要与他相交的意思。

话说这李煜冉家中商贾出身,靠自己读书考出了知州,与那些世家纨绔相比,也是吃了不少苦头,自觉与薛凤麟并不算一路人。

他本就擅长庶务,利用商贾出身的优势,将建州管理的不错,也颇有成就感。

旁人都去迎逢这薛知州,想要借机结识京中权贵,他却偏偏不去。因为比起升官儿入京,这李煜冉倒是更喜爱如今的官职。

这李煜冉不去找薛凤麟,薛凤麟自也不会端着,而是应付完了那些奉承之人之后,亲自过去找了李煜冉说话。

“旧闻李大人大名,今日得见,实在是薛某荣幸。”薛凤麟主动端了一杯酒水,坐到了李煜冉旁边。

李煜冉一怔,没想到这薛知州竟然会主动来找自己说话,姿态放的还如此低,心中也是打了个问号。

他自问不过一个建州小小的知州,并没有什么能让这薛知州旧闻大名的地方。

心中有此疑问,李煜冉便索性问了出来。

薛凤麟闻言笑笑,对李煜冉道:“李大人官职虽不显,但薛某却知道李大人在建州的业绩。”

“建州与砂州比邻,自然环境差不多,百姓几乎也一根同源。然而砂州贫瘠已久,建州这些年却蒸蒸日上。我作为砂州的父母官儿,对李大人自是心中敬服,也想来请教请教李大人是如何将建州的民生提振起来的。”

薛凤麟此言诚恳,又涉及民生一事。李煜冉一听,心中也是一震,对这薛知州的印象一下子就有了改观。

再加上他这些年在建州做了不少事情,心中也确实有些自豪。被薛凤麟这般一夸,李煜冉便不再把薛凤麟当成与自己不是一路的京城纨绔,而是很有些惺惺相惜起来。

上一篇:契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