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休后世子求着我做他夫郎 第99章

作者:日进斗金 标签: 强强 生子 种田文 甜文 爽文 基建 古代架空

特别是他说到码头的规划之时,李夫人就忍不住想到自己手上的那点私房产业,心道若是自己也在这码头上投下一间铺子,待这码头修好以后,岂不是也能分一杯羹?也好给自己的女儿多留下一些嫁妆傍身!

马车终于到了糖厂附近,车辆停下,薛凤麟领着李知州走了下来,沈宣与李夫人也从车上跟了下来。

“薛夫郞,你说的码头在哪儿?”李夫人看了看四周,除了一间规模颇大的糖厂以外,一望无垠都是荒地和海滩。”

“就在那边。”沈宣指了指远处的一片木桩子搭成的小码头说道:“现下虽还没修缮起来,但日后待糖厂的产量起来了,便肯定要重新翻修上商铺,与彭州码头一般。”

“到了那个时候,便成了寸土寸金的热闹之地了。”

李夫人:“……”

原本她在沈宣的鼓动下已经下定决心想在砂州码头投资一间铺子,现下看到这一片荒凉的海滩,心中不禁又打起了退堂鼓。

“李夫人,随我进来吧。”沈宣看出李夫人面上的神色变化,却也并不多说什么,只笑笑请她随自己一起进入糖厂。

砖瓦房修建成的糖厂里,所有工人都穿着一样的制服,头上包着头巾、面上还戴着纱织的面罩,看起来格外整洁干净。

“工人们为何穿成这样?”李夫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打扮,有些惊讶的开口问道。

“这吃食有关的行当,自是要干干净净。”沈宣说道:“工人们每日上工,都要先去那边换衣净手,保证卫生,这样做出来的云朵糖,才能保证干净,好放心卖到各地啊。”

李夫人闻言心中暗暗赞叹这糖厂做事儿实在讲究,日后吃起来也可更放心了。

她这边随着沈宣在糖厂里走了一圈,参观了工人们的制糖流程,除了云朵糖的关键秘方部分,其他开放给她参观的厂房,每一间都打扫的一尘不染,做出来的原材料也是十分干净。

整个糖厂参观完毕后,李夫人便说想要买些云朵糖。

沈宣自是不肯收钱,只吩咐了管事的派人给李夫人打包好了,又帮她搬到了马车上,算是与李夫人相识的礼物。

这时薛凤麟与李煜冉似乎也谈得差不多了,两人一前一后的从里面走了出来,面上都带着一丝满意的神色。

李煜冉看到帮李夫人搬云朵糖的是一位女工,便叫住她问道:“方才我便看到这糖厂里有不少工人是女子与哥儿,你们这里招工不显性别?还是因着家里的男子都在外面打渔?”

那女子正是莹娘,突然被一名穿着官服的大人叫住,心中也是十分忐忑。有些结结巴巴的开口说道:“回大人的话,我家中男人已故,只有孤儿寡母两人。是知州夫郞看我可怜,才特地招了我来厂里帮工,也好挣些生活费。”

李煜冉一愣,看了沈宣一眼。之后才点点头放了她离开。

此时时间已经不早,薛凤麟又邀请李煜冉夫妇去府上做客,一顿晚饭之后,两人歇息了一晚,第二日早上才坐了马车回家。

待离开薛府以后,李夫人又犹豫了一会儿才开口问道:“夫君,你觉得这砂州建设码头的事情,到底靠不靠得住?”

李夫人平日里虽然管家,但一向是不参与政事相关的。今日特地询问李煜冉,也不过是还惦记着那投资的事情,不知到底要不要将自己那点私房钱押上。

李煜冉不知李夫人深意,还以为不过随口问问。便对她说道:“这薛知州是个能人,我瞧他多般规划,都有凭有据,策划周详,不是一拍脑袋随便想出来的。”

“他那夫郞也是个能干的,帮着他操持诸多事宜,不输男子。最可贵的是,我昨日看他收留那寡妇做工,可见心中是个仁义之人。这等人行事,倒是叫人放心。只要民心所向,我瞧着这事情大抵是能办成的!”

李煜冉这番话落在李夫人心中,倒是又掀起了层层波澜。

建州的椰油销往花都,便是走的李夫人娘家的关系。李夫人娘家做的便是这椰油相关的买卖,椰油、椰皂等都卖的不错。

李夫人在建州也开了一间卖椰油相关制品的小铺,从娘家拿货,日常生意虽算不上火爆,但也不错。一年营收七八百两银子,在外放的官眷中已经算得上数一数二了。

李煜冉虽是商贾出身,但他出来做官,家中的产业都是他兄弟继承的。

当官虽然体面,但哪儿有商贾赚钱多?李煜冉虽有本家的金钱支持,但到底也算不上大富大贵。

家中仅有的一些田产除了留给儿子娶妻,还有个妾室出身的庶子!能留给自己女儿的也就不剩多少了!

李夫人一个女人,自是知道女人出嫁后要想过好日子,手上的银钱是不能少的!

她现在手上的铺子是要留给儿子的,若是砂州码头这个铺子成了,留给女儿,那女儿出嫁以后也能有点底气。

想到这里,李夫人脑子里又开始回荡起昨日沈宣在马车上对她说的那些话。便咬咬牙,下定决心要试一试!

待中午回到了建州,李夫人就给沈宣写了一封书信。信上提到沈宣说到的砂州码头的商铺,并明言自己也想跟着入一股。

“这李夫人,娘家在花都经营椰油的买卖。”沈宣拿着她寄过来的书信对薛凤麟说道:“我在马车上与她聊天,说到糖厂的事务,她便将自己娘家的家底说出来了。”

“你倒是会套话。”薛凤麟闻言笑了,别看沈宣平日里一本正经的,但实则是个伶俐人。与那李夫人聊了一路,便将建州发展背后的路子给打探清楚了。

“李夫人想在砂州码头开个铺子卖椰油和椰皂。”沈宣对薛凤麟说道:“但我觉得,开铺子这事儿就是小打小闹,没多大意思。”

“她手上既然有椰油的资源,倒不如拉来开设个一个椰油相关的工坊。生产椰油炼制的护肤霜。岂不是赚的更多?”

“你那京中的宣字坊,不就想着要做护肤霜了么?”薛凤麟闻言不解的问道:“这明摆着挣钱的买卖,为什么还要拉外人入股?”

“我又不是三头六臂,哪儿有功夫盯紧这么多生意?”沈宣有些无奈的说道:“现在已经很忙了,所以京中护肤霜的事情我才一直没有时间去做。我看那李夫人也是个精明能干的,倒不如让她占一些股份,帮我盯着这摊买卖。”

“等东西做出来了,还是打着宣记的招牌,京城那边的铺子还是我的,砂州这边的铺子就让给她做,我只抽个干股也便罢了。”

薛凤麟知道自己在外面忙着的时候,沈宣也没闲着。

现下听他亲口说自己实在太忙,心中还是有些心疼。便搂过他道:“你说怎样便怎样,实在是累了的话,就都别管了,好好在家休息休息吧!”

“别,我可闲不住。”沈宣故意说道:“你不知前些日子咱们花了多少出去,银子就和流水一样,几千两投入到了地里就看不见了。也就是这些日子云朵糖卖出去了,才开始赚钱。”

“我还得早些帮你把砂州建好了,把咱们投进去的本金给收回来呢!”

第118章

莹娘领了工钱回家,还打包了中午午饭里的一只鸡蛋。

她如今在糖厂已经上了几个月的工,每日都能领到十文钱,午饭吃的比她想象中还要好得多,几乎顿顿都有蛋有肉。就连米饭都扎实的很,能吃多少就添多少,从不限量。

莹娘长胖了一圈,瞧着气色也比之前好多了。

刚开始她还想把午饭整个都打包回家给赵宝珠吃。后面因着干活需要力气,手上存的钱也多了,可以自己买得起肉和蛋了,莹娘打包饭菜回家的情况就很少了。

也就是今天中午饭菜太好,发的一只煮鸡蛋实在吃不下了,莹娘才打包带回去给赵宝珠加个餐。

一到了家门口,莹娘就闻到了赵宝珠在厨房里炖肉的味道。

如今他们三天就能吃上一次肉,今儿正好又是炖肉的日子。

赵宝珠从小下厨,虽然年纪不大,但做饭的手艺也还不错。这肉炖的实在是香,馋的住在附近的孩子都围拢到了赵家门口,眼巴巴的闻着肉香味儿流口水。

海边的渔民们不缺鱼吃,但却实在是馋这肉香。

之前莹娘家穷的叮当响,每年过年也才能买些猪油肉皮的吃吃。没想到最近却是进了糖厂发了财,日子越过越好了!

旁边的邻居白大婶一边洗着海带,见了莹娘回来便对她说道:“莹娘,你们那糖厂什么时候再招工啊?下次招工你可得提前通知我一声,让我家阿瑞也去。你知道我们家阿瑞的,一直是个好孩子,年纪也不小了,瞧着与你家宝珠倒是般配……”

“听说明年还会招工,到时候我一定通知。”莹娘连忙打断白大婶的话,挤出一个笑容应付的说道。

她推开院门,循着香味儿走进房间。便见到穿着簇新衣服的赵宝珠正把炖好的萝卜烧肉片端到桌上,旁边还放着两条香煎青花鱼和一盘炒青菜。

莹娘把袖子里的鸡蛋塞到赵宝珠手心里道:“中午剩下的鸡蛋,你快吃了吧。”

赵宝珠见了鸡蛋倒是有些为难的道:“娘,这许多菜了,哪儿还吃得下鸡蛋!下次你吃不完就算了,别再带东西回来了。如今家里好起来了,也不差这点儿。”

这话倒不是赵宝珠飘了,而是砂州天气炎热,好些东西带回来没办法存放,不吃也要坏了,闹得赵宝珠与莹娘母子只能拼命的吃。有时候真正是撑的不行,实在是不想把肚子吃坏了。

“今日的工钱,你拿去收好了。”莹娘从袖袋里摸出十个铜板。赵宝珠便把钱给收到了钱袋子里。

之前空荡荡的钱袋子,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就已经装满了。莹娘拿了大头出来换成了一锭银子,扣除吃用剩下的,还余了二百多文。

“娘,咱们这几个月挣的,比以前好多年还要多!”赵宝珠摸着钱袋子忍不住感叹道。

“可不是么?”莹娘心情不错,一边拿了饭碗盛饭,一边忍不住说道:“就隔壁那个白家婶子,以前都不带给我们好脸色的,最近每次见了我,都提起他家阿瑞。又是让我帮着他进糖厂,又是想将他和你撮合在一起。”

“我可不愿意!以前他可没少跟着赵宝月欺负我!”赵宝珠闻言翻了个白眼道。

“娘心中有数,压根就没接话茬。”莹娘连忙说道。

以前村里人欺负她与赵宝珠家里没有男人,一个个都没少在背后编排他们。只是自她进了糖厂以后,日子越过越好了,那些人才转了脸色。

赵宝珠眼看着就要及笄了,莹娘却是不愿意在渔村里相看人家的。

赵宝珠勤快能干,厨艺也好,以他家现在的条件,那些太好的人家是不好相看,但城里有个两三亩地的普通人家却还是可以考虑考虑的。

赵宝珠似乎看出了莹娘的想法,便开口说道:“娘,其实以我们现在的条件,家里没有男人也能过的好。我要是嫁了人,就没办法把你带在身边了。还不如一辈子不嫁人,就咱们母子俩儿过活也挺好的!”

赵宝珠这边与莹娘吃着饭的时候,赵家二叔与赵宝月那边也正在吃晚饭。

赵宝月家之前在渔村里算得上条件好的,赵宝月虽是个哥儿,但在村里也颇受欢迎,过来家里说亲的人家还算不少。

只是最近这些日子,赵宝珠家里好起来了。好些之前看上了赵宝月的人家,便转头跑去找起了赵宝珠。

赵宝月本就与赵宝珠不和,一直暗暗叫较着劲,这下便更加不满了。

凭什么赵宝珠晒得和个黑煤炭似的,又不好看,还有那么多人家想要娶他?

今日他路过赵宝珠家门口,便闻到了他家里正在炖肉,结果晚饭一看自家餐桌上的饭菜,又是海带汤和清蒸花蛤和黄花鱼。

赵宝月吃了几口就失了胃口,忍不住开口说道:“爹、娘,那赵宝珠家里都能隔三岔五的吃上肉,咱们家里怎么还要过年过节才能吃啊?”

赵家二叔听到这话就有些生气,狠狠瞪了赵宝月一眼后道:“那莹娘进了糖厂赚了钱,咱家又没那门路进去?再说赵宝珠还知道承包了沙田种甘蔗挣钱,家里饭也是他自己做的。你每日闲在家里,怎么不知干活?”

“这么好的黄花鱼,拿到城里卖出去还能挣上五文钱,就这么给你吃了,你还不满意?”

赵宝月被劈头盖脸一顿说,再不敢抱怨饭菜,只低着头灰溜溜的吃完了饭下了桌。

如赵宝月这样的人家在村里还有不少,都羡慕极了莹娘糖厂的工作和承包下来的沙田。

只是这沙田一共也就三百亩,当时不到半个月都给人承包光了,如今再想入股也没机会了。

而糖厂的工作暂时没有招人,村民们想进厂也找不到门路。便只能每日打听着糖厂的动静,希望下次招人的时候,也能把他们给招进去!

大半年的时间一晃而过,眼看着又到了十月秋收的季节,赵宝珠辛苦了十个月,承包的沙田里的甘蔗终于大丰收了。

他虽是第一次种植甘蔗,但尚管事指导的细致,甘蔗地有什么问题他又问的勤,地里的甘蔗一直长得不错,一些病虫害的小问题也都及时控制住了。

甘蔗完全成熟了以后,尚管事便让赵宝珠把地里的甘蔗全都收了。

他将甘蔗捆好堆在一起,附近的糖厂里便来了几个工人,用推车将甘蔗一批批的运了过去。

待全部收完以后,尚管事便叫了赵宝珠过去,让他拿着地契去一趟糖厂,让里面的账房给他数了一贯半钱,也就是一千五百文钱!

“谢谢二位管事!”拿着沉甸甸的铜板,赵宝珠忍不住有些激动!这还是他自己第一次挣到这么多的钱!

那发钱的账房见他年纪不大,便开口问道:“你这地租今年的就算是结束了,还要再续么?要是愿意再续,就赶紧定下,明天春天开始再种一茬。”

莹娘如今已经在糖厂里上班了,收入也算不错。赵宝珠一个哥儿,日后能进糖厂也好,倒是没必要再做种田这么辛苦的工作。

那尚管事与赵宝珠也算熟了,便开口劝道:“你一个哥儿,年纪也不大。今年挣了钱便罢了,明年这地就别种了,在家休息休息,等过几年长大了,再想法子和你娘一样进糖厂。”

糖厂招人有年纪限制,只招收十六岁以上的,赵宝珠年纪太小,这四五年里都是进不去的。

哪知道赵宝珠听了,却是摇摇头道:“要进糖厂,也是等我大了以后再说。现在我在家呆着也是没事儿,能种上几亩田,补贴些家用不是更好?这三亩沙田我是一定要继续租的。”

那账房听了,便当场给赵宝珠续了约,还是他之前定下的那三亩田。

尚管事看在眼里,却是暗暗点了点头。这赵宝珠他接触的多了,知道是个好的。这般勤快的小哥儿,他心里也是欣赏的。

上一篇:契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