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 第177章

作者:枫香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文 基建 轻松 古代架空

嗯?

窦蓉?

窦荣?!

赵淩就看着阎旭平时一双散发着精光微微眯起的眼睛一点一点瞪圆。

“窦荣是窦六郎?”

“对。”赵淩喝完最后一口牛奶,放下杯子擦嘴,试了试碗里牛奶的温度,把碗放到地上,对一直安静待在房间里的大黄狗下令,“吃。”

大黄狗立刻站起来啪塔啪塔舔牛奶喝。

阎旭的脑子被赵淩和窦荣定亲的事情震惊到,听到命令下意识跟着喝了一口牛奶,发现杯子已经空了,尴尬地放下杯子,随便扯了个话题:“一直知道赵郎中养狸奴,还第一次知道您养狗。”

赵淩拿了一条布巾给喝完牛奶凑过来的大黄狗擦嘴:“对,它叫宇树,警觉性很高,带它在队伍里放哨。”

阎旭觉得队伍里那么多官兵,应该不会有人不长眼来找麻烦,见那条精壮的大黄狗擦完嘴扭头就叼了个毛绒绒的东西拖到自己窝里,还给盖上了被子:“那是……鸡?”不,鸡没那么大,“鹅?”不,鹅的脖子应该很长。

那什么东西?

难道赵淩出门赈灾不仅带狗,还给狗带了玩具?

“不是,是一只金雕。”这只金雕是窦荣从凉州托了葛家商队带给他的亚成体,受了伤,给他养着玩的。

他看着那只学着大黄狗四脚朝天睡觉的金雕,有些尴尬:“好像被我养太胖了,飞不起来。”原先还以为翅膀受伤的金雕,大概率就是只能当走地鸡了,没想到翅膀养好了,还是会飞不起来。

其实还真不是他喂太多,是家里人都不知道除了制定好的食谱外,家里的猫和狗也会投喂它。

狗就算了,投喂的大骨头金雕也叨不开,就是拿来磨磨爪子和喙。

家里的猫太多,平时抓的老鼠不怎么吃,全都进金雕的肚子。

他原先忙着挖河和晒盐的事情,对金雕疏于照顾,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这家伙就已经胖成球,天天在家里当走地鸡,还会在厨房“捕猎”。

反正他见过的金雕离地最高飞行距离,是从地上到灶台。

他这次带出来,希望能给金雕减减肥。

好歹作为一只鸟,还是他给起名叫大疆的鸟,该有的荣誉感得有。

这次梁州交通信息阻断,他还指望着大疆发挥点作用,起码能两边带个信……两边叫一声。

别的鸟他也没有。

王延倒是最近养了一只画眉,但他总不能指望一只小画眉鸟干什么。

信鸽属于单线程鸟。

他要是想通过信鸽和梁州通信,首先起码得有一只从梁州带出来的信鸽,这样给信鸽绑上信之后,信鸽才会飞回梁州。

他显然是没有的。

大疆至少他能叫回来,可能是跟宇树学的。

带上大疆也不麻烦,一只鸟也不占多大地方,狗男妈妈宇树会照顾它。

阎旭神思恍惚地走了,见张元一走了过来,问:“张监丞这时候找赵郎中?”

张元一笑笑:“是,明日午后会连着下两天的雨,提前问问赵郎中的打算。”

赵淩一点都不怀疑这位大佬:“明日卯时出发,争取中午赶到下一个驿站。车上都盖好雨布……”

司天监主要干的就是计算历法,是一群天文地理学家。

因为赵淩搞出来的温度计等一系列简单的测量仪器,作为司天监一员的张元一对赵淩很有好感。

要不是这一趟任务比较紧急,张元一很想和赵淩交流一下一路过来的山川地理。

赵淩也很感兴趣。

他现在学习的地理知识和军事强相关,甚至和民生都关系不大。

他很想补充另外一个角度的知识,可惜没什么时间。

倒是这次因为下雨,队伍在驿站停留,和张元一有了一些交流。

张元一拿出了一些石头和土壤的样本,都是他每天在队伍停下来的间隙去采集的。

赵淩跟他请教着问题,驿丞过来询问:“赵郎中,外面有一支商队,想要进驿站休息,不知道能否通融?”

商队?这个时候?

赵淩心里有些猜测,立刻站了起来:“我去看看。”

张元一看赵淩这个反应,知道来的商队可能不简单。

他脚步一顿,心想,这个时候这个时间,能够出现在这里的商队怎么可能简单?

能够跑长途的商队,本来就没一个简单的。

消息可能比很多朝廷官员都要灵通一些。

现在这个位置已经距离进入梁州的道路已经不到一百里,什么商队会在这种时候往梁州跑?

赵淩跟着驿丞走得很快,到了驿站门口,哪怕早有预料还是有些错愕:“十二叔?!怎么是你来了?”说着,赶紧招呼人,“快进来。厨房煮了姜汤。常威,你去看看商队的情况。”

常威应了一声,打着伞飞快跑远。

驿丞很有眼色,说了一声:“我去帮忙安排。”

赵淩拱了拱手:“多谢。”

驿丞连说不敢,快步跟在常威后面。

葛十二看到赵淩,疲惫的脸上明显松了一口气:“可算是赶上了。我们家老三陷进去了,现在生死不知。我们也不知道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姐姐通知说你要去赈灾,家里就组织了一些人手和物资过来,看看能不能帮上忙。”他口中的姐姐,就是赵家的葛姨娘。

说着,他就从怀里掏出一份厚厚的物资和人手清单,递给赵淩:“主要带了一些药材和工具,带了一些力士和匠人。可惜能跟着走的大夫不多,只有三个。”

赵淩赶紧吩咐人准备热水:“先别忙,泡个热水澡再说。张监丞说这场雨要下两天。”

春熙驿扼守了从奉州进入梁州的交通要道,说是驿站,已经渐渐发展成为一个城池,拥有一定数量的驻军。

不过春熙驿再大也只是一个驿站,并不具备城池的很多功能。

葛家商队带了那么多辎重,想要进入驿站进行修整,主要是想蹭安保。

赵淩带领的队伍中,各种粮食辎重更多。

两支大队伍进入,城内已经有些拥挤。

城外还有一些被这场意外的地震阻断了交通的商队和旅人,只能在外面搭建棚子暂住。

他们大部分要不家就在梁州,要不就是亲人在梁州,全都想着第一时间获知亲人的消息。

赵淩派遣他们一行人中卖相最好的一名官员跟这些担忧的百姓们解释。

他自己不去。

他这个年纪,完全不具备说服力。

他要是出面说明自己是钦差,恐怕百姓会更加恐慌。

葛家商队的人并不能分到足够的住处,一时间走廊里也坐满了人。

这种时候没人会嫌弃任何一片遮风挡雨的瓦。

段侍卫长、张元一、阎旭带着他们的随从都一起搬进赵淩的房间,葛十二也在其中架了个行军床。

除了二皇子顾枋还能住得还算宽敞外,其余房间几乎全都成了通铺。

雨停后,又过了半日,等地面不那么湿滑,队伍重新上路。

长长的队伍在狭窄的山道上蜿蜒出几里地。

赵淩走在队伍的前中段,骑着的是慢慢。

漂亮的黑马哪怕身上甩了泥点子,依旧帅得离奇,就像是绝世大帅哥,穿一个麻袋都是大帅哥。

张元一看着队伍中的赵淩,小声感慨:“真是神仙中人。”

葛十二想跟张元一学习怎么预测天气,凭借着赵淩的关系,此刻骑马行走在张元一身边,只听见他说了一句神仙什么的,顺口问了一句:“淩儿是神仙转世?”

张元一笑笑:“在下一介凡夫俗子,怎能窥得天机呢?”

什么神仙不神仙的,他是没看到。

神仙厉害,也没见神仙来拯救世人。

赈灾队伍很快就看到了堵塞的道路。

奉州进入梁州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他们现在走的芙蓉道,官道从奉州的芙蓉山起,耗费了历朝历代数百年才修成。

另外还有一条在芙蓉道以东的古道,叫断魂沟,听名字就知道不是善茬。

这条断魂沟是一条季节性道路。

只要下雨,这就是一条河沟,无法行走。

得旱季露出河床,才能勉强通行。

芙蓉道口有一座曾经的关城,芙蓉关。

伴随着梁州纳入大虞的版图,芙蓉关不能说年久失修,而是已经从一个军事重镇,演变为一个大型驿站。

现在这座驿站有将近一小半的建筑被掩盖在山石泥土之下,还是在驻守芙蓉关的军民已经抢险了将近两个月的前提下。

当地主事是一位姓马的七品校尉。

他一眼就认出了赵淩,得知他是这次朝廷派来的钦差的时候,他……不是很高兴。

得知队伍中还有二皇子的时候,他……也不是很高兴。

两个加起来瞧着还没三十岁的小破孩子,别的地方凑凑热闹得了,现在这种时候还来,不是添乱吗?

不过好歹也当了许多年的官,马校尉只在刚开始的时候面上有些错愕,接下来的接待完全没问题。

赵淩就开始主持工作。

由于能够施工的位置有限,他们先把带过来的中小型工程器械组装起来。

同时组织匠人们用现有的工具和材料,开始修复芙蓉关。

医疗组进行卫生消杀工作。

派遣人员前往相邻的西州、池州和奉州调度粮草……

所有的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效率更是出乎芙蓉关所有人的意料。

上一篇:世子今天跑路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