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千棵树
“小福管事!”三管事上前恭敬拱手,低声开口,“私盐的事情有些眉目了。”
林小福眼睛微微一亮,“哦, 查到什么了?”
“民间私盐一直屡禁不止, 户部那边有个文书一直紧盯着私盐的事, 我们在金陵的暗哨之一是在东街的茶馆, 这位文书大人很喜欢这个茶馆的茶和糕点, 常常去, 偶尔也跟茶馆的掌柜打听私盐的事情,我已经安排下去,让掌柜多和这位文书大人聊聊,也找找民间私盐的源头仓库。”
林小福听着, 笑道, “不错,对了查私盐的源头仓库,我们可以从西街那边入手,我之前听棺爷爷说过, 好像一直都是在鬼市里的?”
三管事恭敬应下。
说话间,到了朝望台,崔嬷嬷已经从里头出来迎接了,一边低声说着,“老祖宗的心情不是很好。”
林小福一愣,随即点头,轻声开口,“我知道了。”
——老母教子,这心情肯定不好了。唉。
待进到里头,一身深蓝色袍服的老太太坐在卧榻上,看着外头花园怔怔出神,那满眼的萧索落寞,让林小福心头酸涩了。
——看世界大概剧情的时候,对傅家,只有简单的介绍:一门七子战死沙场,老元帅自刎,唯一的爱女半疯,外孙被关密室整整十年……
对这位自闭于慈恩庵中的整整十六年的老太君也是只有一句话:吊死于傅家祖祠。
薄纸上的三言两语,却是一个人的惨淡人生。
林小福站在门口好一会儿,才深吸一口气,声音郎朗的喊着,“老祖宗!我来找你用膳啦!”
坐在卧榻上的傅老太君回过神 ,转头看向林小福,不由一笑,“来啦?”
“老祖宗,我们今儿个吃点新鲜的,我们去外头中庭吃!”
一番张罗后,中庭摆了一个小圆桌,摆上了两个小炉,一个是菌菇小火锅,一个是骨汤羊肉火锅。
“老祖宗,你试试,我和九爷用过这种,他说很不错的。”林小福笑嘻嘻的说着。一边给傅家老太君夹了丸子,“还有这个丸子,这可是崔嬷嬷和秦嬷嬷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做的,是素丸子,可好吃了!”
傅老太君看着林小福,心头一软,温和开口,“那你也吃。”
“好,我吃。”林小福笑着应着,也自己夹起肉片涮了起来。
傅老太君看着林小福,眼底有些惆怅,慢慢的吃着丸子,却是没有昨日的那番好心情了。
“老祖宗……你不开心?”林小福看着傅老太君,小声问道。
“嗯,有点,不过没事的,很快就好了……”傅老太君温和说着,说到最后一句话,声音近似于低声喃喃。
“是因为……侯爷吗?”林小福低声问着。
傅老太君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林小福,无奈的笑了笑,带着几分疲惫。
林小福没有再问了,又给傅老太君夹了菜,然后就笑着说起了往日在幽州的一些趣事。
说着说着,就说到了星星堂……
“……星星堂办的半月客栈,不收钱财,住客只需要每日打扫卫生,帮着做些事就好,当然,你做不做,都随你了。半月客栈不问来处,不管去处,去留随意,但不能超过十五天。”
傅老太君听着,不由觉得甚是稀奇,也颇为赞叹,“是个好地方啊!”
“然后呢,我去年搞金陵风月的时候,很缺故事,想到半月客栈,就让幽州的半月客栈的老周给我送些材料,咳,就是故事来。他就写了整整一大本!”林小福比划了一下手势,厚厚的,那时候他看到这本子的时候都有些懵了。
傅老太君笑了起来,“哦,可有什么好故事?”
“好故事可多着呢,赶明儿我把之前九爷拿的那十几本金陵风月都给老祖宗您送来。有个故事,我之前还和九爷说过呢。”
“嗯?什么故事?”
“……半月客栈只收留十五天嘛,然后那天本该走的一个老太太跟老周说,能不能留下她,她会干活,什么活都干。老周就留下她了。我知道后很生气,半月客栈的这些伙计和掌柜都是我雇佣来的,绝不收留暂住的客人,是我定下的规矩!老周就跟我说,他不拿月俸了,他的月俸都给那位老太太。我就好奇了,这里头到底是什么缘故?怎么老周宁肯被我责罚,不要月俸也要帮那位老太太?”
傅老太君也一脸专注的听着。
林小福开口前先叹气一声,才低声说着,“老周告诉我,那位老太太家中三子,大的战死沙场,老二行商,返乡途中被盗贼劫财杀害,剩下最小的儿子甚为溺爱,但这个小儿子是个人渣,看中了村里寡妇的美貌,强夺了寡妇的清白,寡妇性情刚烈,当即悬梁而死,本来这事当地官府不予处置,毕竟罪证不足,且寡妇亲人只有一个不会说话的十岁弟弟,但是老太太知道了,从小儿子那里得知了来龙去脉,当即就命仆从绑缚小儿子去了官府,陈述了小儿子的罪证,县官考虑到老太太只剩下一个儿子养老送终了,就不想判刑,但,老太太说,养不教,是她之过,当即就一刀捅了儿子,母杀子,是逆伦惨案,老太太虽然不用死刑,但也判处流放了,就流放到了幽州……”
傅老太君听着,眼眶慢慢的红了,声音有些沙哑的开口,“她做得对!”
“我很是敬服。老祖宗,后来我让老周雇佣了她,让她每日只是抄抄名册就好,老太太很能干,做事特别利落,如今啊,我在北境的半月客栈都是她在管了。”林小福说着,又笑道,“还有那个寡妇的弟弟,他跟着老太太来到了幽州,如今在我的三味私塾里读书,对老太太也极好,他说他要给老太太养老送终呢!”
傅老太君欣慰一笑。
“我之前和九爷说起这个的时候,九爷说……天下母亲都是英勇之人。”
“英勇之人?”傅老太君一怔。
“嗯,九爷说,老祖宗和生他的女人也甚是英勇。”林小福说到这里有些犹豫,但还是小小声的说着,“我听着,挺好奇的,但我也不敢问。”
傅老太君若有所思的点头,看向林小福,目光慈爱,这孩子是在用这个老太太的故事在安慰她……她明白。
“赶明儿,你去把你的金陵风月拿过来给我看看。”
“好!”林小福咧嘴笑着应下。
“来,老祖宗快吃!”
傅老太君慈爱的点头,这时候,就听一声嚷嚷,“哎呦,吃好东西都不叫我啊!”
林小福和傅老太君齐齐抬头看去,就见谢世芳已经快步过来了,一来就马上坐下!
一旁伺候的崔嬷嬷赶紧送上了一双筷子和一个碗。
谢世芳接过,一把就捞起了林小福放下的肉片,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傅老太君挑眉,“怎么?老先生尚未用饭?”
谢世芳没有说话,只顾着猛吃,林小福就默默的一旁刷肉,一边给谢世芳夹菜,夹肉。
傅老太君看见了,微微皱眉,示意崔嬷嬷过来,崔嬷嬷会意,快步过来,开始布菜。
林小福这才停下,自己吃了起来。
待谢世芳干了一碗肉,又吃了半碗饭,才吁出一口气,开口叹道,“我从昨日开始就没有用膳了。”
“老师你在忙什么呢?早上大鹅哥说你匆匆出门了。”林小福好奇问道。
“忙着恩科的事。我让谢知章跟我去中州,他说他不行,他走不开,我让他找个人跟我一起去,他倒好,说没有办法找到,我气急,可还是没有办法找到人跟我一起去。”谢世芳说着,苦着脸,这会儿才隐约觉得不对劲了,恐怕恩科真的如他的大弟子所说,是个脏泥,连他弟弟的儿子谢知章也不肯跟他去……
“老师,你干嘛非要找人跟你一起去啊。朝堂的这些人怕是不好有人跟你去的。而且……陛下也不会让他们离开金陵啊。”林小福觉得匪夷所思,找谢知章?谢知章可是礼部尚书,虽然科举也是他谢知章的事,但恩科可是一个臭烘烘的便桶,谁敢揭开啊?
等等,不对!老师可是谢家的!让老师去中州,去揭开这个臭烘烘的盖子?!
我去!那到时候谢知章必定是要被连累的啊!
谢知章知道吗?
九爷这是故意的??
一旁的傅老太君若有所思的看着谢世芳,“你可知道,恩科,是大晋近二十年来最大的问题,你去中州看恩科,你就没有想过,谢知章如今是礼部尚书,你揭开了恩科的这摊烂泥,那谢知章呢?谢知章怎么办?”
谢世芳苦笑一声,又叹气一声,带着几分复杂和欣慰,“我昨日就回谢家说了此事,谢知章说,此事本该是他所为,但如今他在礼部尚书的位置上,他被桎梏而无法自由行事,还说恩科之事,在若愚提及后,他就考虑过要寻谢家子弟去揭开这二十年的脏污!但若愚说,谢家子弟身份都不合适,唯有我……”
一旁的林小福听着,点头,原来如此,谢知章是知道的啊。
“既然如此,那我推一个人,你带他同去中州。”傅老太君缓缓说道。
“老太君请说。”谢知章拱手问道。
“我傅家子弟,安平侯府三公子傅起云!”
第75章 管事的日常4(倒V结束)
渭河两岸都是一些零散的小村落, 住的都是渔民。
在浓重的夜色下,某个村落里,一场血腥战斗刚刚结束。而已经被收拾出来的小院落里, 傅九坐在院落的堂屋里, 点着一盏昏暗的烛火, 翻看着手里的册子,一边听着下头的禀报,下头跪着的正是卫平, 卫平一身黑色劲装衣服, 手臂上的绑带上绣着圆月弓箭的标志。
“……如主子所料,这小渔村里没有老弱妇孺,都是健壮男子,从他们的住处也分别搜出大量的钱财, 大管事已经带人清算登记。但整个村落没有纸墨笔砚, 也没有日常用物, 想来是海寇的临时驻点, 如今蒙言将军追缉的一人已经拿下!现在正在审讯!”
“刘家村那边情形如何?”傅九放下手里的册子, 开口问道。
“也是如此处一般, 住户都是健壮汉子!”
傅九站起身,看向外头,“将此处恢复原样,灯不要点, 现在你们手持名册前往刘家村!”
“是!”
“告知蒙言, 他弟弟和范景春极有可能在这几个村落中,我们的速度要快,审讯待留到之后再说。传令冥坤,守好渭河的两个入海口, 绝不可让他们带着江渝,范景春和蒙语入海!”
“是!”
傅九随后慢步走出,而傅大管事正匆匆而来,手里捧着一只黑色信鹰,傅九见此信鹰,微微愣了愣,随即快步上前,接过傅大管事恭敬双手呈递的小竹筒,打开,里头是一封信:
九爷,见信安好。咳,家里一切都挺好的,我今天陪老祖宗用了早膳和晚膳,老祖宗今天去了西院,额,然后侯爷的脚断了,接下来他应该会安分一点了,你不用担心,老祖宗的心情一开始是不太好,但我会讲故事嘛,讲着讲着,老祖宗就笑了,然后老祖宗跟我说,傅家养信鹰的,让我给你写信报一下平安。我就写了。
对了,老师和三公子,对,就是我们傅家的三公子傅起云,两人将要起行前往中州了,三公子这个人选是老祖宗推荐的,老祖宗说,三公子人挺识趣的。我跟你说,其实三公子去中州,最高兴的就是大鹅哥啦。嘿嘿。不说了,九爷你那边肯定也忙。没空回信也没有关系的。只要九爷你平平安安就好。
……
傅九捏紧了信纸,沉默了一会儿,才用有些沙哑的声音开口,“把我今日在路上买的小葫芦送到金陵,当面面交落星。”
傅大管事恭敬应下。
随后,傅九又低声问着,“傅大鹅的禀报呢?”
傅大管事忙从怀里摸出小竹筒恭敬双手递给傅九,他心头有些复杂无语,他没有想到,主子居然会让傅大鹅去东院负责小福管事的起居,然后每日都要写起居条陈寄来给主子,主子甚至为此专门开了一条线,让冥门每日专送这起居条陈。
——还好他们冥门养的信鹰是天下最好的!特别是专属于小福管事的这只信鹰,那可是天下第一信鹰!
傅九打开看了看,皱了一下眉头,糕点用少了?
这时候,忽然外头匆匆走过来一高大的男人,人未到,已经开口急切问着,“九爷!你说我弟弟在这附近?”
傅九收起条陈,微微点头,朝外头走去,一边招手示意,“我们的速度要快,兵分三路,在天亮前,将这附近的七个村落一一探查完毕,定然会有些结果。”
男人——蒙言点头,拱手应下,“还是如此前一般,不留活口?”
傅九抬眼看了下天空,二更了,“不留。”
傅九说罢,便慢步走出,一边低声开口,“若我推测准确,范景春,蒙语,江渝都应是在刘家村中,找到人,蒙统领你立即带着他们赶回金陵。”
蒙言一听,有些迟疑的拱手,“九爷,陛下准许我出来寻蒙语,也没有说过要马上赶回金陵,要不,我到时候让人送他们回去?我留下来帮九爷?”
傅九站定,微微摇头,“陛下准许你来寻蒙语,蒙语既然已经找到,那你也该回去,你是侍卫统领,是中宫陛下最为信任的大统领,不可在外太久。且……江州的幕后之人他们必定是要让蒙语范景春死的,回金陵,他们才有一线生机。”
蒙言一听,脸色一变,随即拱手,“我明白了,多谢九爷!”
*****
送走了醉醺醺的谢世芳,林小福站在朝望台门口叹气,崔嬷嬷一旁低声疑惑,“小福管事,怎么了?”
“我老师明日都要去中州了,居然还喝得这么醉,明儿个要是起不来怎么办?”